第196章 刀刀往自己身上砍

      “不不不,周老板,您误会了,我就想问您,您看九百万一台,能卖吗!?”
    有位采购部主任连忙解释,深怕周良人以为他们想要压低价格。
    “怎么说话的,乱砍价,我觉得999万一台比较好,寓意长长久久嘛。”
    有位采购部主任说。
    “不不不,我觉得1000万一台比较好,凑个整。”
    另一位采购部主任说。
    “1000万一台,我们觉得这个价格很合适,周老板,您觉得呢!?”
    众多采购部主任满怀希冀的询问。
    周良人:“?
    ?
    ?”
    卧槽,见过砍价的,没见过这这么砍价的啊,刀刀往自己身上砍,砍的还这么狠,你们莫不是我方派去的卧底?”
    周老板,周老板!?”
    周良人听到这些主任们的呼喊,心下回了回神,有些懵的说:“你们医院砍价都是这么砍的吗!?”
    “对啊,我们一般采购就是这么谈价格的,周老板有意见吗!?”
    采购部主任们说。
    “没意见没意见没意见。”
    周良人连忙摇头,尼玛啥叫人傻钱多,啥叫挥金如土,今天算是真长见识了。
    “那好吧,我们是准备一家采购十台。”
    ”行,那你们转账,我就备货!”
    周良人二话没说就答应了,傻子年年有,今年特别多啊,点了下数,就这有十八家医院啊。
    一下子就进账18个亿,这,赚钱也太容易了。
    “好的,我们这就联系院长。”
    这些采购部主任们纷纷给自己医院打电话,汇报了情况,嘴里说着什么奇货可居啊,人家要提价,那有什么办法。
    然后,钱到账了,人立马就散了,干脆利落的不像话。
    “嘶……”周良人掐了掐自己的脸,觉得很疼,才意识到这真他么的十分钟不到赚了18个亿啊。
    卧槽,除去交税6亿2千万和成本3亿7千万,纯赚8.1亿啊。
    暴利,这就是个暴利行业啊,特么的。
    片刻后。
    有个人悄悄跑回来了。
    周良人疑惑的说:“怎么,有东西落这里了?”
    那人搓手笑道:“您看您的医疗器械也卖出去了,溢价200万呢,我这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按照规矩,您得给我这个数。”
    “80万?
    !”
    周良人眼睛一眯,顿时明白刚才为啥他们往自己身上砍价砍的这么狠了,敢情是冲着8个点的返利啊。
    “是的,就指着赚点外块,买房买车养家糊口,还希望周老板能吃肉的同时,也给我流口汤吗。”
    那人笑道。
    “你这样坑自家医院,好吗。”
    周良人好奇的问。
    那人说道:“周老板,你这话有问题了,什么叫好吗?
    !医院的钱又不是我的钱,有什么好不好的,我出来打工就是为了赚钱,您也别给我扯什么道德。
    我一不伤天害理,二不杀人放火,我就用点职务便利给自己赚点外快,这没毛病吧,天下熙熙皆为利往,不赚钱的事您也不干啊。
    您卖设备不就想赚钱吗,医院买您的设备不也想赚钱嘛,我给您把价格抬起来,东西卖出去了,医院就多花了点钱得到了想要的东西,您赚了大钱,我挣点外快养家糊口不过分吧,三全齐美多好啊。”
    “能言善辩,巧舌如簧,我只是问问而已,跟我无关,你出了这份力,这钱我给你。”
    周良人转了80万给他。
    “谢周老板。”
    那人咧嘴一笑,转身就左右看了看,一溜烟的跑了。
    此人刚出门,又来了一个,如此默契的循环十八次。
    周良人转出去了一千四百四十万元,所剩纯利润7.56亿元。
    临昌市18家医院同时出现了抗霾1号,治疗效果喜人,价格保持高度的统一,不管是轻重患者,都是3000元一次治疗。
    很多患者也不用等着去县医院排队治病,病患开始返回市医院治病。”
    太好了,我儿子的哮喘终于好了。”
    医院门口,有位抱着孩子的母亲喜极而泣,自己家孩子没有哮喘不知道可怕,哮喘随时发作,时刻小心,不然容易夭折。
    恰巧现在临昌市雾霾严重,超过白百分之30的儿童基本患有哮喘;也就是说,一个班30个学生,至少有10个是哮喘病患者,雾霾害人,就是这么可怕。
    “你好,请问你刚才是通过这个抗霾仪器治好了您孩子的哮喘病吗!?”
    记者早已经闻讯赶来了,在这种雾霾天,有抗霾的医疗器械出现,这可是个大新闻,于是都在各大医院蹲点守候治病的人,看见有人从医院出来,便举着话筒上前采访。
    “是的,我孩子本来没有哮喘的,自从雾霾来了后,就患上了哮喘病,我这一天天心悬着,深怕孩子出门呼吸不上来,这回好了,治好了哮喘,以后出门只要戴好口罩也不用担心发病了。”
    孩子的母亲抹去眼泪,笑着说。
    “那可真是值得庆贺的一件事。”
    记者连忙将这一幕记录下来,标题已经取好了。
    另一家医院门口,也是站着三五成群的记者,都想要拿到有关于抗霾1号的新闻情报。
    “你好,请问这是您的父亲吗?
    您刚刚是不是用了最新的抗霾仪器治疗了您父亲的疾病!?”
    一位记者快速上前找到一个男人。
    男人推着轮椅停下,跟父亲低声说了两句,抬头微微一笑:”是啊,我父亲之前因为吸入过多的雾霾,引发了肺水肿,已经好了经过抗霾1号的十次治疗,已经痊愈,以后出门注意戴口罩就行了,就算以后复发我也不怕了,只要有抗霾1号在,到时候再治疗就行了。”
    ”那请问这种新型抗霾器械的医疗费用是多少!?”
    记者再问。
    “轻症患者3000元一次,重症患者十次3万。”
    “你现在什么心情,有什么想对大家说的吗?”
    记者继续问。
    “我的心情,我当然很开心啊,至于想说什么,我想知道研究这个抗霾仪器的是谁,我想当面感谢他。”
    “幕后,发明,费用,起死回生……”记者默默记下相关信息。
    结果第二天,临昌日报,番茄娱乐,新风尚快报等等多家媒体同一时间将编撰好的新闻发布到网上,还伴有实地采访的视频。
    《震惊,孩子的哮喘治愈了,母亲为何哭泣。
    》《将死老人,突然起死回生,真相令人难以相信。
    》《新式抗霾医疗器械,拯救无数家庭,发明者究竟是谁!?
    》”卧槽,这是谁研究出来的玩意,这么牛逼。
    “网上顿时炸锅了,现在是雾霾天,大部分人没事就待在室内,正闲的发慌,突然有个劲爆新闻出来,立刻就有大量的吃瓜群众在讨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