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化的皇帝陛下_分节阅读_13

      “我也不知道哪里错了,您觉得我哪里错,我就哪里错,您说了算。”明明是再老实不过的回答,却怎么听怎么不舒服。辛太傅怒了,指着他喝骂道:“你少跟老子来这一套,搞得好像都是老子逼的你。从小就不听话,读书也不认真,还不如安哥儿懂事,到底是怎么当爹的……”
    辛一来早就习惯了被骂,脸色丝毫不变,倒是瑞禾有些尴尬,好几次想悄悄退出去却被辛太傅的目光盯住,只得硬着头皮旁听。
    辛太傅中气十足地骂了一通,只觉神清气爽,终于大发慈悲把辛一来赶了出去,瑞禾也连忙紧随其后。父子俩出了院子,瑞禾重重地嘘了一口气,叹道:“祖父真凶。”
    辛一来不以为然地呵呵了两声,无所谓地道:“老爷子年纪大了,且由着他。反正也就是骂几句,不痛不痒的,又不会少一块肉,有什么打紧。他连太子殿下都敢骂,更何况是我。不过,你也给我争气点,日后若是能中个状元探花,我在老爷子面前说话也有底气,到底还是我教得好,他儿子就不如我儿子。”
    瑞禾:“……”
    辛一来琢磨着海关一事若是能成,皇帝十有八九会让太子来主持,他们父子自然会被太子委以重任,于是便拉了瑞禾去书房仔细商议。
    碧萝院这边,玳珍翻看完府里的账册,十分忧心,“娘,咱们家是不是有点穷了?”她本以为辛老爷子当了这么多年的官,多少有些家底,没想到压根儿就不能看,除了他们从苏州带回来的银子,库房里竟然只有不到五万两银子的余财。玳珍的心顿时拔凉拔凉的。
    她是黄氏教养大的,自幼就颇有经济头脑,十岁起便跟着黄氏屁股后头打理庶务,到了现在,愈发地想要找机会大展身手。
    黄氏一听她说话就晓得这姑娘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不由得笑道:“怎么,你又有什么主意?”
    玳珍立刻来了劲,“阿爹不是说了,等我们一回京就开始做胰子卖。您把这生意给我呗。”
    大梁朝虽然禁止官员经商,后宅女子却不在此类,京城达官显贵家的女眷,谁不陪嫁几个铺子,姑娘家未嫁前也多会学些经营的手段,好歹不能被下人唬弄了去。故玳珍跟着黄氏学做生意,连辛老爷子都不曾反对。
    不过,黄氏却想也不想就拒绝了,“不成。”
    玳珍倒也不急,只皱眉问:“为何不可,阿娘可是觉得我年纪太小,担心我做不来。”
    黄氏道:“你从十岁起就开始帮我打理府里的事务,我自然晓得囡囡聪慧过人。可生意是生意,跟家里头的琐事全然不同。这香胰子是个新鲜玩意儿,原料如何采买,配方如何保密,每月产出又是多少,怎么拿到市面上卖,这些统统都是要学的。你从未经手过商事,便是想做也该从小处做起。”
    玳珍明白了,“娘亲的意思是让我先找个小铺子练练手。那我开什么铺子好?”她顿时来了精神,眼睛里闪着兴奋的光,“娘亲以前在苏州的铺子是卖衣料首饰的,生意倒是不错,要不,我也开个这样的铺子?不好不好,总不能抢了您的生意。再不然,卖茶叶?京城这边的茶叶多是南边产的……”
    她脑子里闪过各种念头,却始终拿不定主意。黄氏见状,不由得笑道:“你闷在家里头胡思乱想有什么用,得上街去看。这里是京城,民俗和喜好都与苏州不同,你可不能想当然。”
    玳珍连连点头,“我明儿就上街。”
    作者有话要说:  应大家所求,女主出来打个酱油。
    9|第九章
    虽说徐庚心里把太后恨得要命,面上却不露半分,每日里的请安也都到得及早,活脱脱一副孝顺孙子的模样,把剩下的几个皇子都比了下去。
    这日他一如既往地给太后请安,刚坐下喝了口茶,就听得太后问:“太子身边最近怎么换了人,许久不见徐福礼跟着,可是他做错了什么惹恼了你?”
    徐庚心道果然来了,脸上却是一派自然,笑着回道:“徐福礼做事沉稳,又是皇祖母所赐,最是可靠,孙儿宫里还靠他主持呢,哪能一天到晚跟着我到处跑,所以才调了个新内侍近身伺候。好在他年岁虽小,却还忠心老实,连父皇都夸他呢。”
    连皇帝都开口赞过的,太后自然也不好说什么,只是到底不悦。她一计不成,心中又生一计,“太子乃国之储君,身边怎么就一个内侍伺候。是不是手边的人用着不顺?一会儿从我这边带两个人回去,都是仔细□□过的,不会比别人差。”
    徐庚愈发地笑得灿烂,“皇祖母宫里的人自然是最最机灵的,只是昨儿父皇才刚赐了几个人下来,还特特地李如昌□□了许久,孙儿不敢贸贸然带他们过来,生怕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妥冲撞了您。长信宫里的内侍人数已经超了标,孙儿可不敢再往宫里领人了,不然,被朝臣晓得,回头又得参我一本。”
    太后深深地看了徐庚一眼,她先前就隐约觉得这个孙子近来有些异样,今日一试,果然如此。太子脑子素来一个筋,怎么忽然像开了窍似的滑不溜手,是哪个多事的东西在他耳朵边说了什么不成?
    说话间,谢贵妃领着徐隆进了殿,见到徐庚,徐隆面上挤出一丝笑意,“太子哥哥最近真是孝顺,每次都到得这般早,实在让我这个做弟弟的羞愧。”言辞间竟是讽刺徐庚以前不孝。
    若是换了以前的徐庚,少不得立刻就要发火跟徐隆闹起来,这屋里除了徐隆母子便是太后,三人一个窝的,不用想也知道会传出去什么话。徐庚恨得牙痒痒,面上却只作听不懂,笑眯眯地道:“孝顺皇祖母是应该的,二弟若是羞愧,以后就到得早些,皇祖母见了也高兴。”
    徐隆没得逞,脸皮抽了抽,没再吭声。
    太后似乎忽然想起什么,“太子先前的伴读史家兄弟不是守孝去了,现在的伴读是谁?”
    徐隆插话道:“太子身边最近都没跟人呢。”
    “这可不行。”太后把脸一沉,“二郎和三郎身边都有好几个伴读跟着,堂堂太子怎么能没人伺候。庆国公府家的几个孩子一向懂事,书也读得好,明儿就召他们进宫给太子看看。若是满意,就挑他们吧。”
    庆国公是慧王的岳父,府里的六郎和七郎与徐庚年岁相仿,上辈子徐庚也正是选了他们俩作伴读,后来被怂恿着学了一身的坏习气。
    不过,徐庚却没有开口反对,笑着应道:“庆国公府上的家教自然是不差的。”此事便算是暂且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