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莽就完了

      念头刚动,光屏随之弹出,“探明鬼屋真相”的任务后面,浮现出[已完成]的字样。
    而后一条新任务刷新出来:
    【解除“鬼屋”隐患】
    【限时47:59:59】
    白石正想查看任务详情,狐狸却忽然抬爪拍了他一下。
    紧跟着,白石听到顶部传来暗门被关闭的咔哒响动,而后一道脚步声步入地道,越来越近。
    白石一瞬间有些犹豫。他在想,是现在就把俩人抓住,送给警局,还是就这么默默告辞。
    不过,他好像也没有杉江昭夫杀人的证据,而且假面状态只剩一分钟左右,抓到一半,自己被动消失,反倒会把一切弄的很麻烦。
    白石遗憾的叹了一口气,快速解除对狐狸的召唤,而后自己也解除掉[假面],无声无息的消失在黑暗里。
    几秒后,身形枯槁的杉江太太一手端着餐盘,一手握着沉重的银色烛台,缓步走下来。
    她低头听着地牢中的哀嚎,好一阵才用手肘顶开门,走进里间。
    野人似的杉江昭夫看了她一眼,忽然没声了。
    杉江太太走到栅栏边,跪坐在满是杂草和尘土的地面,把餐盘从底部的小口推进去,温声道:
    “来吃饭吧,每天只能在这么狭窄的地方活动,要注意补充营养,保护身体呀。”
    杉江昭夫没说话,只是盯着她手里的烛台,呼吸急促,满脸惊恐。
    这是一盏沉重的仿银烛台,不容易生锈,按理说,它的表面应该白皙锃亮。
    但实际上,烛台的花纹中却有着一丝丝暗色,它们被流下来的蜡油封住,层层叠叠,像一个被严密保存起来的标本。
    别人或许会以为那是锈渍。
    但杉江昭夫却知道,那分明是五年前,从他父亲后脑流出的血。
    柔和晃动的烛光下,那些神色线条活了似的清晰。
    眼看着杉江太太把烛台越凑越近,杉江昭夫一把抱住头,难以控制的惊叫起来。
    ……
    十来米外的街道上,被家长从警署接回家的吉田步美耳朵微动,打了个激灵。
    她一把抱住了旁边吉田太太的胳膊:“妈,鬼屋里又有声音!”
    吉田太太习以为常的笑了笑,摸摸她的脑袋:
    “说了多少次了,那是风声。步美都一年级了,到了该相信科学的年纪啦。”
    “可是,这听起来真的很像有人在惨叫嘛。”
    吉田步美还是怕,这时,她水润的眼睛转了转,忽然想起一种忘记在哪听过的说法——克服恐惧的最好办法,就是直面它。
    经过她自己的亲身验证,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比如经历了今天图书馆的事后,她好像已经不那么怕黑了。
    ……不如再带上小伙伴,来这里探一次险!
    少年侦探团才刚成立,正是需要通过这些活动增进关系的时候。都说患难见真情,这次之后,新来的转学生肯定能更有参与感啦。
    想到这,吉田步美重新开心起来。她拉着妈妈温暖的手,继续向家中走去,逐渐把“鬼屋”甩在了身后。
    ……
    白石从地里钻出来,活动了一下身体,若无其事的前往公交站。
    夜色已深,公交车像被他包了场一样。他径自走到最后一排坐下,打开光屏,查看新任务。
    解除“鬼屋”隐患的任务,倒计时还有两天,时间依旧宽松。
    白石又努力回想了一下原著。
    他记得那几个热爱作死的小孩,曾经到这栋鬼屋里探过险。
    系统给出任务时限,或许就是为了保证他们的安全。它希望白石能在那之前,把任务解决掉。
    熊孩子是真的熊,但从另一种意义上讲,这几个小孩还真是自己的提款机啊……
    解决隐患倒是不难,报警就行了。
    不过,为了不耽误他解决隐藏任务,白石决定卡在任务截止前的几个小时报警。
    虽然时间过去这么久,取证会很困难,但从杉江昭夫的现状来看,他应该不介意换个更干净的地方被关押吧……
    ……
    公交车驶入米花町,在波洛咖啡厅附近的街道上停下。
    白石下了车,习惯性的就往侧门走。等回到家换好睡衣,他才忽然想起白天的时候,店里来过一位客人。
    据他的新店员说,任务掉落的食物,会引来那些心中留有遗憾的亡者。身为店长,要做的就是满足客人的愿望,收获报酬。
    虽然这位店员还说,那个一看就和她有点关系的客人交给她负责,但白石还是觉得应当去瞄一眼情况如何。
    于是他又换回便服,打开通往咖啡厅的前门。
    探头一看,店里只有蝴蝶忍一个。
    她坐在柜台后,正托着下巴笑眯眯的看着白石,那位黑长直客人已经不在了。
    白石走出门,正想问问解决的怎么样,就见蝴蝶忍把一件东西放在桌面上,推到他面前:“已经搞定啦,这个是她留下的报酬。”
    “哦,辛苦了。”
    白石其实有点好奇解决经过,但还是忍住了没有问,坚决把“当一个通情达理好店长”的原则贯彻到底,没去打探人家的小秘密。
    毕竟,只有平时够和蔼,关键时刻压榨起员工,才不用担心对方有小情绪,从而导致工作效率降低……
    白石压下一肚子坏水,低头看向蝴蝶忍推过来的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