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后重生纪事_分节阅读_135

      没有人问这对母子去了哪里,那跟在郑文渊身边的年轻汉子嗡动着嘴唇,想说什么,不料却听见对方先开了口,“你要是想去丘山,就走吧。”
    此刻,那一群脱离了灾民队伍,偷偷摸摸地进入丘山的人,都被五花大绑的捆在了丘山行宫的后院儿里。
    不消说,这一切都乃是,萧承和的杰作。
    他原本是想借着灾民造反这等大事,以领兵护驾为由,趁乱杀了萧静则取而代之,谁曾想萧景泽手腕了得,竟然能悄无声息的将这件事给扼杀到摇篮里。
    眼看着距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萧承和又怎能甘心,当卫陵的兵士们将这些灾民抓住送过来的时候,他原本是想杀了这些人泄愤的,但看到他们痛哭流涕求饶的模样,萧称呼心中忽然生出一个绝妙的主意来。
    不过是一群连饱饭都吃不上的灾民,想不想造反?愿不愿意杀了皇帝,又岂是能由得了他们的。
    萧承和先礼后兵,等到将这群人吓成惊弓之鸟,让他们知道不跟着自己走就只有死路一条之后,这千把号人全都交给了吴舟横。
    “就这群软手软脚的,我也没想着他们能杀几个人,不过一定要把声势给做出来,要让世人知道,皇帝陛下逼着半个月吃不上一顿饱饭的灾民们做苦力,然后将他们逼反了!”萧承和根本不在乎这群人的生死,他现在一心想着要取了萧景泽的性命,坐上皇位,而这群人,不过是他问鼎皇位路上的一群炮灰罢了。
    吴舟横点了点头,有木有样地在后山操练起了这一群谋反的“新生力量”。
    自以为皇帝忙得焦头烂额,无暇注意他的萧承和根本就不知道,丘山行宫中所有人的一举一动,都被宋决明看在了眼里。
    “练兵?还是一群灾民?萧承和疯了吧?”谢瑶光诧异,她心目中一直认为萧承和心思深沉,万不是这样冲动之人,怎么会做出这样的举动,“那群灾民能有什么战力,就一千来号人,冲不到皇宫门口,用不着羽林军,巡防的京畿卫就能把他们全都处置了。”
    “也许,萧承和就是这样想的呢。”萧景泽皱了皱眉。
    “那……”谢瑶光刚开口,里间的安哥儿睡醒了不见娘亲,哇哇地大哭起来,正在商量对策的夫妇俩一前一后的进了卧房之中,谢瑶光抱起哭的可怜巴巴的儿子,轻声哄了起来。
    眉头紧皱的皇帝陛下也在瞧见小家伙儿的那一瞬间露出了笑脸来,嘀咕道:“奶嬷嬷现在都不好使了,一天到晚的粘着你,再这么下去可不成。”
    “成不成的还没满周岁呢,等会开口说话了再说吧。”谢瑶光轻轻地拍着安哥儿的背,小家伙的眼泪珠儿还挂在脸上,眉眼却已经弯了起来,呜呜哇哇地伸着小手想要拽娘亲的头发,不料被萧景泽抓了个正着。
    谢瑶光笑了笑,让珠玉拿来了安哥儿的玩具,又将他放在学步车中,吩咐奶嬷嬷看着,这才同萧景泽重新说起刚才的事儿来。
    “你是意思,是说萧承和想要借着这群灾民来摸黑你?”谢瑶光说罢,不等他回答,又点头道:“如果你让人平乱,那么这群灾民便是第一批要死的人,正好坐实了你施苛政的事儿,如果你打开城门,让这些人进来了,那后果更不堪设想,他这是想让我们进退不得,真是好歹毒的计谋!”
    谢瑶光蹙眉,刚刚的笑脸儿已经消失不见,米分面寒霜,心中却已经动了杀机。
    萧承和要造反显然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儿了,她不想再等了,夜长梦多,还不如……
    踌躇了一会儿,她终于开口说道:“我想着,能不能让决明去……去丘山行宫直接杀了萧承和。”
    谢瑶光着实不愿将这等话说出来,她不想让萧景泽知道,有时候她也是个冷血之人。
    皇帝陛下愣了愣,蓦地笑了出来,“如果这样能一了百了,我倒也想这么做,可是萧承和是皇家血脉,莫名其妙地死在了丘山行宫,且不说追随他的那些官员们,就是廷尉府、长安令都要将此事查个水落石出,否则不仅是他们的乌纱帽,连项上人头都难保。”
    世间人大多都觉得身为皇帝便能随心所欲,可前朝这般行事的人莫不是亡国之君,萧景泽自然不会如此,更何况他是个极有原则之人,没有拿到萧承和谋反的铁证,他是断不会轻易动手的。
    谢瑶光接受了这个说法,但仍旧忍不住咕哝了两句,“你就不应该给他封王,如果不封王,他就是个平头百姓,现在什么事儿也没了。”
    “封王可是阿瑶提议的。”萧景泽笑了笑,“不过你放心,这件事很快就会结束了,等到来年春天,安哥儿大一些的时候,我领着阿瑶出去游玩可好?”
    “今年秋天还没到呢,明年的春日尚早,你还是别说大话了,万一到时候去不了,到时候我可是要拿君无戏言嘲笑你的。”谢瑶光嘟囔着,到底还是将他的安慰听到了耳中,道:“我在后宫之中,寻常也没有人来,你且要小心,省得萧承和狗急跳墙。”
    萧景泽点了点头,至于到底有没有将她的话放在心上,便没有人知道了。
    而这会儿的萧承和的确是急了,他虽然嘴上说不指望这群灾民能杀人,但心里还是期盼着他们能发挥大用处的,没想到被吴舟横操练了许久,依旧是烂泥扶不上墙的样子。
    火急火燎地想要谋反的宁王干起来杀鸡儆猴的事儿来,从那群灾民中拉了两个不好好训练的人,当着千把号人的面直接抹了他们的脖子,可把不少没见过血的灾民吓得魂不附体,提着枪杆子劈刺的更卖力了些。
    丘山行宫中多了这么多人,整日喊打喊杀的,饶是个傻子,都能猜出萧承和想做什么,跟何况是身为枕边人也略知内情的周嘉梦。
    萧承和从外边回来,她已经煮好了茶,殷勤不已地递了过来,娇嗔道:“外头的太阳能把人给晒化了,王爷大热天的出去作甚,先喝一杯凉茶吧,我还让他们冰了些瓜果,等一会儿就送过来。”
    萧承和没有接茶杯,就着她的手饮了两口,脸上露出虚假的温柔笑容来,“多谢王妃。”
    这一声谢又换来周嘉梦的笑声,她撒着娇道:“王爷老是朝我道谢,是不是拿我当外人?”
    “王妃怎么会是外人,这世上还有谁能比王妃更和本王亲近的?”萧承和笑着反问了一句,换来周嘉梦满足的神色,然后才道:“今儿小茶送了消息吗?”
    “来过了,说是大姐夫把钱粮都带过去了,旱灾也波及道了他们那边,不少人一听说给饭吃,争着要来,小茶说招募了不少人呢。”周嘉梦只要一想到自己的夫君做了皇帝,自己就会成为皇后,简直做梦也要笑醒了,哪里还有不积极的,追问道:“王爷是打算过了夏天再动手吗?”
    夏天无论是人还是马匹都容易困乏,天气炎热,又赶着闹旱,周嘉梦觉得并不是合适的时机。
    萧承和没有回答她的话,略微沉吟了一会儿,道:“让岳父再去探探定国公的口风,咱们光有了兵马可不成,还得有这些世家贵族的支持。”
    定国公算什么世家贵族!
    周嘉梦心里颇为瞧不起定国公府的人,觉得他们无官无职,只靠着祖上封荫过活,更何况苏豫还死了,舞阳郡主就生了个女儿,定国公府眼瞅着后继无人,有什么可交好的。
    萧承和却不这样想,长安城的世家掌权人多是浸淫官场多年的老狐狸,他不愿意亮出底牌,那些人自然也不敢给他个准话儿,但苏久林不同,他是个没有退路的人,当年能帮着他爹逼宫,今日就能再助他一臂之力。
    更何况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定国公府再落魄,当年也是风光过的,苏久林手中有的东西,其他人不一定有。
    萧承和是个心思深沉的人,他不说,周嘉梦自然不清楚这里头的弯弯绕绕,心不甘情不愿地应下了。
    丘山行宫外的山上,一对面黄肌瘦的母子在树林里挖野菜,忽然一阵脚步声传来,妇人忙扯着儿子躲在了厚厚的草丛中。
    小孩子的脸被草叶子刮得又痒又疼,但一点声儿也不敢出,咬着唇捂紧了嘴巴。
    待到那穿着盔甲巡视的一队人过去了,妇人松了口气,抱着儿子从地上爬起来,替他拍了拍身上的土,捡起地上的野菜,低声道:“走,虎子,咱们回山洞里,娘给你煮野菜吃。”
    被唤作虎子的小孩子在战战兢兢之后终于露出了委屈的神色,恳切地说道:“娘,我害怕,咱们回去吧,我想郑叔叔了。”
    这对母子,赫然就是前些天跟郑文渊在一起的灾民。
    只见妇人舔了舔干裂的嘴唇,布满了厚茧的手掌揉了揉儿子的头发,叹息道:“要是能回去,娘也想回去,可是现在……”
    表面上看着这丘山进出得十分容易,进来了才知道想要出去有多难,虎子母子俩进来以后才发现,那些进了丘山的灾民几乎见不到踪影,他们躲躲藏藏地走了四五日,然后亲眼看到一队穿着盔甲的兵士躲在树后面的灾民给抓走了之后,母子俩才发觉,这山里头似乎不像传说中那样简单。
    她们想着往回走,然而这山林中有穿行不止的卫士,尤其是靠近下山的地方,到处布满了兵士,毫无武力值的母子俩根本不敢靠近。
    虎子娘看着虎子失望的脸,苦笑了一声,她没有告诉年幼的儿子,有一天晚上她看到有人扛着两具尸体,从山边的断崖上扔了下去。
    ☆、第167章 物证
    第169章物证
    “听说承国公今儿又去定国公府了,他该真不会是想把小梦儿定给他孙子吧?”华月郡主一边啃着酥梨,一边看着谢瑶光手中的绣绷,“还是你这儿凉快,都有心思搞这样繁琐的事儿。”
    “不是有句话叫心静自然凉吗?你要是觉得热,我让珠玉去御医署给你要点儿苦菊来,你带回去泡茶喝,那东西下火。”
    华月郡主摇了摇头:“苦兮兮的,我才不喝那玩意呢。我跟你说定国公府的事儿呢,我听我祖母说,舞阳姑祖母向她打听周三公子的为人呢,估计是心动了,周家其他人都不行,也就周老三能看,其实小梦儿嫁他也不算亏,毕竟……”
    毕竟已为人妇,华月郡主说话总算不再像之前那样不过脑子,话顿在了这儿,随即话锋一转,道:“这鬼天气还不过去,,说不定办个喜事天就能好了呢。”
    “你以为是小孩儿的脸,一会儿哭一会儿笑的。”谢瑶光笑骂了一句,认真道:“舞阳表姐不是冲动之人,周家是什么情况她会不知道,应当不会同意这门婚事的,就算她同意了,定国公也不见得会答应。”
    华月哼哼了两声,便也不再关注这事儿,反而扭头去看谢瑶光手上正在绣的东西,看了半晌也没瞧出名堂来,撇了撇嘴,道:“今儿元辰去了城东,说是灾民们打得那口井出水了,我想跟着去看,他非不让,要不咱俩偷偷过去玩儿吧?”
    “我可不去。”谢瑶光笑,如今又不是同华月一起读书的那个时候了,她本就不能轻易出宫,更何况现在还要照顾儿子,“你也别去凑热闹了,虽说灾民们现在受朝廷的管制和约束,但万一磕着碰着的,有那个闲工夫,你不如跟着舅母学学管家的事儿。”
    “我才不学那个呢,想起来就头疼。”华月叹了口气,“还是出去玩儿有意思,你要是不想出宫,咱们去太液池转转也成啊。”
    一旁的珠玉听到这话也笑了,劝道:“郡主是个不受拘束的人,心性洒脱当真叫我们这些奴婢羡慕,娘娘苦夏,近来都在屋里闷着,我瞧今天日头不太大,外头还吹着风,去太液池走走也未尝不可,喜儿,你说是也不是?”
    饶是性子冷清,可大半个月都在屋里呆着,喜儿也颇有些受不住,微微地点了点头。
    谢瑶光看了两人一眼,无奈地将手中的绣绷收了起来,起身道:“叫奶嬷嬷看好大皇子,再让内侍拿把伞过来,省着晒着了郡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