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8.第一百四十八章 海内来客

      只见那五个年轻人,走到水潭边以后,伸手在水里一阵摸索。
    没多久五个人手里便各自多了一根铁链,紧接着五人齐力拽动着锁链。
    一阵“喀拉喀拉”的锁链卷动声音传来,水面渐渐有了动静,一个白玉棺椁随之缓缓浮出水面。
    这个白玉棺椁和普通棺材大小差不多,只是没有棺盖,里面盛满了潭水。
    我走近一瞧,不禁惊了。
    只见先前在曹操墓里被寐尸抬走的哑铃铛,竟然躺在其中!
    但是此刻的他双眼紧闭,脸上没有血色,身上也没有多少衣物,皮肤裸露在潭水中。
    我注意到,他的皮肤像被敲击过的玻璃一样,密布着无数的裂纹,隐隐可以看到那些鲜红的肉芽。
    看到这一幕,我心疼至极,咬着牙恨恨的问道:“这是谁干的?”
    那位金杖老者上前拍拍我的肩,又向其余五位年轻人点头示意。
    那五位年轻人缓缓松动铁链,将白玉棺椁重新放入潭水中。
    我茫然的看着老者,他则扫视了我、明珠、狗子、海爷一眼,缓声道:
    “接下来,我要给你们讲一个故事。”
    随着他的讲述,这些天以来萦绕在我心头的谜团,随之解开。
    听完后,我们几人瞬间陷入了沉默,我知道大家虽然都不说话,可内心中的震撼却是极大的!
    这个故事,太过匪夷所思。
    这个故事,跨越了千百年的岁月沧桑,横穿了数个家族的兴盛变迁。
    这个故事,是真的。
    老者说,他和那五位年轻人,包括哑铃铛都是源自一个很古老的民族——古羌族。
    古羌族在现代的解释为西南、西北部许多古代族群的泛称。
    但在夏商以前,古羌族却仅仅只指代了一个民族。这个最原始的古羌族生活在现在的川蜀地区,文明程度比同时期的其他地区都要高,并且建立了自己的国家,被称为“古蜀国”。
    古蜀国初期,古羌人就学会了农耕桑织,生活相当富足。
    古蜀国的第一位国君,叫做蚕丛。
    蚕丛据说天生纵目,善养桑蚕,教会了古蜀国的民众如何养蚕取丝,同时抵御了当时其他地区对古蜀国的入侵,为古蜀国打下了坚实的立国基础。
    蚕丛在位时,曾在岷江边上救了一只大龟,叫做鼋,常年养在身边。
    蚕丛在位数十年去世后,根据其遗训,尸首被送入岷江之中。
    但刚入岷江,其生前所养的那只大鼋便将尸身驼走,顺流而走。
    老者在讲到这里时,意味深沉的看了我们一眼。
    当时巨鼋驼着蚕丝的尸身顺流而下,到了安马山,因为有渔夫想捉它,导致它受伤,不得不停在岸边。
    这时,一位路过的安马山村民,看到了蚕丛的尸体,便好奇过来打量。
    没想到竟然发现他没死!
    这位村民便好心将蚕丛背回到家中,悉心调养。
    蚕丛很快就恢复了过来,在这户村民家中生活期间,他得知这户人家的当家人,对阴阳风水很有研究,便把自己古蜀国的一些神巫之术也教了对方一些。
    原本他打算在这里生活很长一段时间,可是没想到,之前曾经和古蜀国交战过的中原王朝一位大将,却得知了安马山有巨鼋出没的消息,派兵而来。
    很快他们就找到了这户人家,挟持了全家人做为要挟,逼迫蚕丛就范。
    蚕丛为了救人,甘愿被捉走杀死,重新扔进了岷江中。
    可和上次一样,他的尸体刚入江,就被巨鼋再次驼走了,一直从岷江进了长江,再进入古南海地区。
    这次在古南海地区,巨鼋停在了一个小岛旁边。
    岛上住的人,只有一个上古的族群——氐人国。
    氐人据记载为“其为人人面而鱼身,无足”,且天生长寿,寿命长达数百年甚至千年以上。
    经过数十代的发展,极少一部分氐人衍生出了双足,可以漂洋过海进入内陆地区。
    这极少一部分氐人,进入内陆后,沿着长江、岷江等河流,最终在川蜀地区停下,与当地的原始土著族群结合,发展出另一支与古羌族齐名的族群,被称之为古氐族。
    而蚕丛便是拥有两族血脉的后裔,他所救的那只巨鼋,则是当年进入内陆地区的那批古氐族先祖带入岷江的。
    巨鼋天生忠主,又被蚕丛所救,所以每次蚕丛死去,它都会驼着他,在水流中用自己的血液滋养蚕丛,以使其再度复生。
    顺利回到了南海中的氐人国,蚕丛把自己古蜀国已经实践过的制度运用其中,使得氐人国也得到了极好的发展。
    而且因为氐人天生人面鱼身,又能潜入水中获取一些常人无法得到的珍奇异宝,使得氐人国迅速壮大。
    而蚕丛这时发现,氐人国如果不与外界交流,终究发展是有极限的,便冒险让氐人国内一些生出双足的民众,带着从深海内获得的珍宝,去岸上和内陆居民以物异物。
    起初,这些上岸的氐人,很谨慎,几乎不与外界有过多交流,也从来不展现自己异于常人的一面。
    但慢慢的,随着双方的接触越来越多,氐人展现出了他们很令人感兴趣的一项本领——建墓。
    氐人除了和鱼类一样能在水中生存外,天生对于阴阳之术(他们称作为神巫之术)有着异于常人的理解和精湛。
    他们在氐人国中修建的陵墓,精妙绝伦,风水极佳,已经可以称之为艺术品,甚至是绝世罕见的遗迹存在。
    在氐人看来,为故去的先祖修建一座精美的陵墓,不仅能让先祖在死后摆脱水的束缚,于陆地上有一座可以永久栖身的场所,更能方便他们对先祖们每天祭拜和送去怀念。
    而这些住在陵墓中的先祖,同样也会给他们回报福荫,让他们的后辈中可以多出现一些能生出双足的人。
    所以,这些上岸贸易的氐人,与当地人熟悉以后,也渐渐开始了解当地人的文化,尤其是看到一些贸易伙伴或是好友家中,为死者选建墓地出错时,便会主动好心提醒纠正。
    这样一来,他们善于建墓的名声传播于外,大家都说“海内客,善建陵墓,其艺之精,当世罕有”,越来越多的人,哪怕不和他们做生意,也会找到他们来帮忙建墓。
    其中自然不乏当地的一些豪门官宦,当时有个叫做“张商武”的将军,为了给自己父亲建墓,特意找来氐人帮忙。
    可是这位张商武,竟然突发奇想的琢磨:氐人终究是来帮忙的,其中涉及到建墓的具体细节工作,还是需要靠普通人来完成,如此的话,必然不如建墓的全部工作都让氐人来完成,这样肯定是绝对完美的。
    所以,张商武派人把其中几名氐人捉走,一顿严刑逼问出了氐人国的下落,率着船队前去要人。
    当时蚕丛不愿与他们交恶,再加之氐人国刚刚发展起来,经不起战火折磨,只好同意了张商武的要求,选出了氐人国中善于修建陵墓的二千名生出双足的民众,给他父亲建墓。
    这两千人几乎已经是当时氐人国全部双足民众的一大半了,蚕丛便和张商武定下誓约:
    必须保证这两千人的安全,以及建完墓后全部送回来,同时不能泄漏关于氐人国的任何消息。
    足足建了两年的时间,张商武父亲的墓终于建成,果然成了当地,甚至当时国内首屈一指的大墓,引得朝中无数达官贵人艳羡。
    张商武被当时的国君叫到朝上问话,为了邀功,如实交待了氐人国的存在。
    当时的国君是周宣王,当即派兵去南海攻打氐人国,要将氐人全部捉来为自己建陵。
    可等他们到了古南海,却发现那里根本没有什么氐人国,而且之前给张商武修墓的两千氐人也一夜之间全部消失。
    就这样,周宣王迁怒于张商武,将其满门诛杀,其父之墓被奖为当时朝中重臣牧天氏所用。
    至于蚕丛所在的氐人国,在得知周宣王派兵攻打时,深知不敌,便唤醒了氐人国所在的岛屿——这座岛屿是建在一只极大的鼋龟背上,停下后便一直沉睡。
    巨鼋苏醒,带着蚕丛及氐人国消失在茫茫南海。
    而周宣王却不死心,派人四处打探,终于得知原来氐人国与古蜀国同为一人所建,且有着血脉关连,便派兵转而攻打古蜀国。
    同时下令,凡是遇到古氐人,全部抓来建陵。
    就这样,古蜀国及其当时周边地区的古羌人、古氐人开始了恶梦般的生活:无数家庭被毁,无数人死在刀枪之下,连年的征战也让古蜀国的国力迅速下降。
    虽然坚持到先后有几位明君圣主出现,但对其他国家的侵扰却做不到全面防御,仍是有大量的古氐人被抓走。
    “从那以后,蚕丛在氐人国下令,凡是再有双足者降生,一律扔进海中,任其自生自灭,绝不许其踏入氐人国内一步!甚至有些已经生出双足的民众,也会砍下双脚,宁可变成废人!”
    老者说到这里时,表情悲愤至极。
    我能理解他的感受,懂得建墓是氐人与生俱来的本领,生出双足是氐人渴望一生的奢望,可这些本领与奢望在达成的一瞬间,却成了他们族人难以逃脱的厄运。
    为了让厄运不再延续,他们忍痛狠心将生出双足的婴儿抛进了海洋;为了摆脱厄运,他们甚至不惜砍去双足成了废人。
    这一切,皆因人性的贪婪!
    “生活在岛屿上的氐人,有了一时的平静。可是那些已经进入内陆的氐人及后代,却回不到海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