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媳妇儿太神了 4千字

      九爷、十爷和宜太妃都坐在花园中。
    九爷和十爷俩人加起来绝对是唱双簧的高级段子手,把宜妃娘娘逗得一直在笑。
    不败和哥哥弘晸在远处学习射箭。
    趁着媳妇儿去放钱,九爷就开始吐槽了“我藏银票藏得那么隐蔽,也能被她瞬间知道地方!真是奇了怪了!”
    “而且我觉得我想什么她都能知道!”
    十爷瞧他九哥这彻底呆了的怂样儿,大笑“九哥,这我可当做你变相跟我秀恩爱了啊!”
    九爷无语的打掉十爷拍在他肩膀上的手“你就知道幸灾乐祸!”
    “也不知道给我想想辙,还想不想出去喝酒了?”
    “咳咳!”宜妃娘娘轻咳一声,提醒儿子“我可在呢啊,你收敛点儿!”
    九爷抿唇。
    忘了他老娘也在了。
    就是他额娘这样儿,跟他处得跟朋友似的,就是他媳妇儿似乎比他还会哄人,弄得他额娘对媳妇儿比对他这个亲儿子都好。
    “额娘,是不是你告密了?咱打个商量呗,你不告诉我媳妇儿的呼啊,我就带您出去玩儿,把这院儿里全种上您最喜欢的玫瑰!”
    宜妃娘娘闲闲的看了眼儿子“不用了,小瑾天天都带我出去玩儿。”
    “而且这院儿里种的都是不败最喜欢的花,你都给拔了不败乐意吗?你那张嘴,惯哄人呢!再说了,我院儿里都是玫瑰,已经很美了,不需要所有地方都种上。”
    讨好失败,九爷郁闷了。
    只能跟老十咬耳朵“说实话,我现在啥都不敢想了,感觉媳妇儿真是神,想什么她都知道!”
    “我那天上折子的时候,墨快干了,正想着叫人进来研磨呢,她就过来帮我研了。”
    老十斜眼看他“九哥,你这是在跟我秀你们夫妻默契,心有灵犀一点通吗?”
    “不光是这样!这已经超脱默契范围内了!我总觉得他能听见我心里在说什么!”
    “有一回她看我忙,把各种水果切成丁,摆在我面前,让我用牙签扎着吃,我当时正想吃葡萄呢,她就直接把葡萄送我嘴里了!”
    老十看他更不齿了“九哥你这就是变相腻歪秀呢!我不想听了!”
    好烦,他的蒙古小媳妇儿跟他一点儿默契都没有。
    虽然挺可爱的吧,但性格太彪悍,让人难以接受。
    他上次邀她去郊外骑马,听闻她喜欢活泼点儿的,便选了匹特别欢脱,甚至还没被训练好的,非常不羁的类型。
    他以为他小媳妇儿喜欢的就是这种被驯服的过程,怕两人在路上遇险,还专门给她准备了一个匕首。
    谁知,她上去就把那匹马给砍了。
    说不服从管教的野马就要这么处理。
    唐太宗当年问武则天的时候,武则天也是这么干的。
    他当时完全傻眼了。
    怎么都没想到她这么果决。
    搞得他好几天都没睡好觉,十四弟撺掇他纳妾的事儿,他是再也没想过。
    想及此,他有些怀疑……
    心有余悸的跟九哥说“其实,已婚妇女都这样儿!”
    两人瞬间惺惺相惜,抱在一起“你媳妇儿也这么恐怖啊!”
    “我媳妇儿比九嫂彪悍多了。九嫂好歹有理智,我媳妇儿一身蛮力,吓人的很……”
    宜妃娘娘听着两人的聊天,宠溺的笑着摇摇头。
    岁月无恙,老天终究是待她不薄。
    她会很幸福很幸福的生活下去,直到葬入陵寝。
    她就又能跟他见面了……
    ……
    董鄂瑾看着他们聊天,直觉奇怪,不禁问系统君“我这个分l身有读心术?”
    九爷后又举了些例子,这些例子已经完全的超过了默契范畴。
    【是,她跟我换了读心术。】
    “为什么我不可以换?这是她新到的福利吗?”
    【不是,是你之前败家的结果。你也可以换,但是你没要求。】
    董鄂瑾“……”
    所以这玩意儿只提醒一次,其他的通过败家记住?
    “那现在还能换吗?”
    【不能了。你已经脱离了那个世界,之前败的钱所得的福利已经完全无关了。】
    董鄂瑾“……”
    “也就是说……我的瞬移术也不能用了?”
    【是的。】
    董鄂瑾郁闷。
    去了现代,她第一件事儿就是败家!
    回到视频播放的画面。
    十爷走后,宜妃娘娘感慨“还是你和老十最亲啊,你俩小时候就跟连体婴儿似的,干什么都在一起。”
    九爷笑笑“老十三和老十四如今忙着呢。”
    宜妃娘娘也听说了,老十三如今是峰回路转了。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宜妃娘娘温柔道“老十三是个好孩子,这是他应得的。”
    九爷又飘酸了“儿子就不优秀吗?”
    比起来,胤祥真是一路飞升,跟踩了风火轮似的。
    在皇阿玛去世的第二天,入承皇位的雍正帝便任命胤祥为四位总理事务大臣之一,同日晋升为和硕怡亲王。
    尤其他们兄弟都改了名字,唯独雍正允许胤祥可以不改,依旧叫胤祥。
    且胤祥和雍正兄弟俩不仅在政治方向上保持高度一致,在审美情趣上也有很多共同之处。
    作为雍正帝最信赖的兄弟,胤祥从皇兄那里获得了诸多的恩宠和荣耀。
    比如雍正元年,雍正帝传旨按康熙年间分封皇子为亲王之例,赐给钱粮二十三万两。
    胤祥百般谦退,经皇帝再三宣谕,只收下十三万两。
    雍正帝又援引先皇对待其兄裕亲王福全成例,准许胤祥分封后可支用官物六年,胤祥仍是辞谢。
    尽管胤祥对于皇兄的恩赐总是竭力推辞,他还是得到了许多相同地位的人不曾享有的殊荣。
    根据皇帝旨意,原来只归他兼管的佐领人丁全部划归怡亲王府属下,又于亲王定额之外增加一、二、三等护卫共十七员,仪仗中也增加豹尾枪、长杆刀各二,以突出他的与众不同。
    而胤祥也很忠诚。
    在遭受十几年冷落之后,得到雍正如此厚待,他竭全力报效,以偿知遇之恩。
    雍正初政,胤祥迅速成为雍正的台柱。
    其理事之才,识人之明达,手段之老练,完全不像个从未与政的皇子。
    这也坚定了雍正继续重用他的决心。
    九爷眯了眼。
    胤祥其实和雍正一样,都是个韬光养晦的人,不然不可能这么快就能接手。
    尤其皇阿玛晚年,经济、军事、赋税、刑狱等均已出现危机,哪一件都极为棘手,并非得到新皇帝倚重信任的人就一定能搞好的。
    可雍正元年,胤祥在受命总理户部后,甚为出彩。
    该部所司直接关系国计民生,而且事务繁多,头绪复杂,皇阿玛末年以来积存的许多弊端都亟待解决,胤祥自上任伊始,便勤奋理事,不稍懈怠。
    首次清理过去遗留的旧案,由于数量颇大,胤祥打破以往常规。采取规定限期和奖励勤勉相结合的办法,将几千宗旧案都理出头绪。
    当时中央新设会考府,专门负责审核财政出纳,办理清查亏空、收缴积欠的事务。
    胤祥深知此事至关重要,遂尽职尽责,认真办理。
    同时,又查出户部亏空银二百五十万两,经奏请皇上,针对不同人群的不同情况,采取诸如直接查抄;把亏空官员的职位全部冻结,如限内交完,伊等应升之缺听其升转;以类似于分期付款的方法逐年减扣官员奖金等方式分别加以解决。
    对一些与造成财政亏空有直接关系的王公亲贵也毫不容情,连履郡王允裪等人都被勒令变卖家产清还亏欠。
    很多人因此责怪胤祥过于苛刻无情,但九爷不这么想。
    他正是凭着这种不徇情姑息的认真态度,才较好地贯彻了雍正皇帝旨意,使亏补欠还,整顿财政取得显著成效。
    否则,雍正此前对他的宠爱都会消失。
    愧疚是持续不了多久的,真正的留住一个人,还是靠能力。
    事实上,胤祥也不负众望。
    看看这几年。
    从雍正初年到三年,胤祥开始担任总理事务大臣、处理康熙、孝恭仁皇后丧事,总管会考府、造办处、户部三库、户部,参与西北军事的运筹,办理外国传教士事务。
    雍正三年二月,雍正又以胤祥总理事务谨慎忠诚,从优议叙,特在亲王之外又加封一个郡王爵位,允许他在儿子中任意指封一人。
    这在整个清代历史上是没有先例的,可见皇上对他宠爱至极。
    胤祥坚辞不受,胤禛也不好十分勉强,遂命给他增加俸银一万两,以为奖励。
    雍正对胤祥的态度,有时候让九爷觉得好笑。
    因为民间传闻,皇上不爱妃子,只爱兄弟。
    他所有的时间都扑在政事上了,极少进后宫,故子嗣也很少。
    所有的爱心也都用在老十三身上了,想想也是挺有意思的。
    他们的皇上,也是个至情至性的人啊。
    雍正三年底,会考府解散、总理大臣卸任,胤祥除了继续以前的各项兼职外,加议政大臣,总理营田水利,领圆明园的八旗禁军,办理胤禛藩邸、陵寝事务,密谋筹办军需,还要承担皇帝临时交办的审断案件,代行祭祀等诸多差务,可谓职任繁多。
    皇上曾经十分感慨地说“朕实赖王翼赞升平,王实能佐朕治平天下。咸谓圣王贤臣之相遇数千百载而一见,今且于本支帝胄之间得之。”
    他对老十三格外的恩遇,甚至连他自己都称为“柱石贤弟”。
    兄弟君臣之间的至诚相托和忠心以报,在历代封建王朝中也是极少见的,这份兄弟情谊,也是很难了。
    定会被传为千古佳话。
    与之相比,如今的八爷允禩就不同了。
    雍正元年,最初还好,可短短几月,先升后贬。
    足见皇上有多厌恶他。
    雍正先将与允禩亲密之人尽行遣散,对允禩予以孤立,并多次晓谕臣下不要重蹈朋党习气,可谓是敲山震虎。
    允禩本人也多次受罚,如雍正元年九月初四日,雍正帝奉先皇及其四位皇后神牌升附太庙,在端门前设更衣帐房,但因其都是新制,故而油漆味大,雍正为此大怒,命管工部事务的廉亲王允禩及工部侍郎、郎中等跪在太庙前一昼夜。
    雍正元年后期至二年间,青海战事吃紧,雍正将全部精力放诸于外患。但对于允禩等人仍不时防范训斥。
    到了雍正二年,五月二十日,雍正开始真正的收拾他所有的朋党。
    现实谕责允禩及其亲信,称马尔齐哈、常明等都是夤缘妄乱之人,是廉亲王允禩的党羽。
    十一月初二日,因允禩在所有事情上比较节省,所以雍正谕责他诡诈。
    十一月十三日,因允禩管理理藩院时,不给来京的科尔沁台吉等人盘缠,允禩再受雍正谕责。
    又一年过去,可惩罚却逐渐升级,愈发严重。
    九爷只叹还好当初媳妇儿明智,让他早早的脱离了八爷党,不然今日的八爷,定也是他的结局。
    可八爷也确实不算是完全无辜。
    因为他野心勃勃,从未放弃。
    当初他查事的时候就直接查到是他在背后散布谣言。
    但鉴于兄弟之间最后的那一丝情分,他先是警告了八爷,后又将此事不大不小的官员拎出来受罪。
    雍正何等睿智的人,怎会看不出他在刻意包庇维护?
    那段时间,雍正对他的态度微冷。
    但在他依然细心办差的情况下,且办了几个不错的案子后,又有胤祥在背后做说客,说他不过是性情中人,且也表示是最后一回了……雍正对他的态度才有所好转。
    不过如胤祥所言,他对八爷的容忍和包庇,确实是最后一回了。
    因为他发现,他的野心已经完全淹没了他。
    这个人,他救不起来了。
    到了雍正三年初,二月十四日,雍正谕责允禩怀挟私心,遇事播弄是非,动摇百官的意志,搅扰阻挠雍正的施政方针。
    允禩又称上驷院畜马太多,想要裁减,并采取其他裁减的措施。
    同年十一月初五日,宗人府议,允禩应革去王爵,撤出佐领。
    到了如今,八爷的情况可谓是十分危险了。
    九爷心中叹息。
    八福晋来府里了很多次,先是找小瑾聊,后干脆直接求上了他,希望他能动用关系,救救八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