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小隐符

      清晨。
    雾气弥漫。
    道观隐隐约约,如坠山中,有朦胧之感。
    观中石桌石凳上满是露珠。
    连地面上的落叶也湿漉漉的,踩上去静无声息。
    林易起床后,先煮了一碗小米粥,配一块老咸菜,美滋滋地下肚,而后拿起扫帚,清理庭院。
    庭院中种了七八颗大树,到秋冬之际,院中满是落叶。
    一天不扫,就堆积成山。
    扫完地,林易去后院菜园拔了几颗白菜,剁碎腌制,准备下月食用。
    忙碌着杂活,不知不觉到了晌午。
    三三两两的香客开始上门,供奉求神,祈愿平安。
    这段时日,拜神的香客稳定下来,每日有两百左右,林易得到的香火也维持在一百缕出头,偶尔一日能有两百缕。
    嚓嚓!
    正殿中,林易拿起拂尘,清扫神像和供桌上的落灰。
    先清理太玄老祖的神像,再清扫山神的神像,最后是龙王神像。
    自从龙王将神像搬来,如今太古观已有三尊金身神像。
    林易得到的每一缕香火,都比原始增强了三十倍。
    这便是金身神像最大的作用,可倍增香火,发挥太古观真正的潜能。
    比如一个凡人,在太古观外诚心参拜龙王的金身神像,龙王得到的只是普通香火,并无异处,将金身神像搬入太古观后,凡人再来参拜,香火便增强了三十倍。
    相当于从一根细线,变成一条绳子。
    得到的益处,自不用多言。
    龙王搬来神像后,没几天就坐不住了,兴高采烈地登门向林易道谢,说幸亏林易不计前嫌,令他得此机遇,妙处无穷。
    龙王也好,山神也罢,他们真真切切体会到了太古观的好处,对林易心怀感激。
    林易也拜托他们,帮忙向其他仙人“宣传宣传”。
    山神和龙王自然乐意,满口答应。
    这且不提,如今林易坐拥太古观,大可“坐享其成”,不用劳心费力。
    每日吃喝玩乐睡便可增长修为,且进境比一般修士更快。
    似乎再无追求。
    其实,林易并非鼠目寸光之徒,很清楚自己的这点成就算不得什么。
    若想超脱凡境,踏入仙道,单凭几座金身神像和每日百缕香火是远远不够的。
    何况,林易和太玄老祖有约在先,须得尽心尽力为老祖收纳香火,若是林易坐享其成,胡混日子,太玄老祖定会收回太古观,到时哭都来不及。
    所以,林易从不敢懈怠。
    一边享用香火,一边靠自身修行。
    几日过去。
    这天,林易打开《符术》秘籍,继续往下翻看。
    达到换骨境界后,他已可尝试更高层次的符术。
    先前的“五雷符”有三百二十四笔画,对换骨境界的林易来说轻而易举,毫无难度可言。
    下一层次的符则有五百四十笔画,对境界和法力的要求甚高。
    林易不断翻看秘籍,想找一种威力更强大的符,代替五雷符。
    可惜,并无收获。
    五雷符乃至刚至强的攻击符术,威力非同一般。
    秘籍上记载更高层次的符有火攻符,凝气符,冰封符等等,威力和五雷符相差不多,没有作画的必要。
    另外一些符则没有攻击作用,更代替不了五雷符。
    看来,这本符术秘籍记载的也不全面。
    不奇怪,天下符术千千万万,一本秘籍怎么可能全记载下来!
    翻来找去,半天已过。
    只有一种符引起了林易的好奇心。
    此符唤作“小隐符”,施展后可隐于无形,肉眼不可察。
    明显,这是隐身符的一种。
    之所以称作“小隐符”,因为此符乃最低级的障眼法,限制极大。
    比如隐身的时间极短,且不能动弹。
    一旦有所动作,小隐符就会失效暴露。
    虽有诸多缺点,可此符仍引起林易极大的兴趣。
    因为在地球上,无论玄幻魔幻小说,或是科幻神话电影,都有对于隐身的诸多幻想,“隐身”几乎是人类最喜闻乐见的超能力。
    故而,见到“小隐符”后,林易心潮澎湃,迫不及待一试。
    他打开符术秘籍,先仔细研究了一会,一遍又一遍观摩,努力记住符上的勾勒笔画,在脑海中形成浅显印象。
    而后再拿出笔纸,进行摹写。
    一笔一画,形神兼备。
    对于已经掌握几种符术的林易来说,学习新符并不难,按部就班即可。
    一天功夫,经验老道的他掌握了大半。
    然后照着符术上的解析和笔画,一步一步落于符纸,遇到不解之处多加研究,过程十分顺利。
    小隐符共有五百四十画,比五雷符更复杂。
    林易尝试了数十次,浪费了七八张大纸,终于成功画完一次,且是一笔到底。
    但见符纸上歪歪扭扭,笔画奇多,如同无数的小虫在上面爬,密密麻麻。
    不懂符的普通人看上一眼就觉眼前昏花,十分难受。
    唯有懂符者才能找到符的首尾,看出其中门道。
    当然,画出来是一回事,能成符又是另一回事。
    之前林易根本没动用法力,只是简单地摹画,先了解符的“形”。
    想真正成符,需注入灵力,方才有“神”。
    休息一晚。
    翌日。
    林易开始真正尝试作符。
    这一步的难度,比上一步大十倍。
    林易熟悉了小隐符的笔画后,又得注灵入笔,将灵力凝于符上,不能有一丝一毫差错。
    从起笔开始,一笔到底,直至画完五百四十画,勾勒出整张符,往往需要五六个时辰。
    对体力和法力的要求,不是一般高。
    尽管林易经验老道,也无法一蹴而就,只能循序渐进,不断改进自己的错误,一步一步登阶。
    一次。
    两次。
    三次。
    ……
    画了七八天,上百次,仍没画出一张成功的小隐符。
    还好林易一向有耐心,不急不躁,不慌不忙。
    也不曾放弃。
    又过三日,林易画废了近百张符纸。
    符纸和笔墨眼看都要用尽了,这天黄昏,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毫无差错地完成了一张小隐符。
    画完最后一笔,林易已疲惫不堪,浑身大汗,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喘着粗气,差点虚脱。
    过了会,他才有精力查看刚刚完成的小隐符,见符上笔画皆完整无缺,灵力充沛。
    他赶忙封上符头,此符终成。
    不过林易不敢大意,将小隐符放置两个时辰,发现符上封存的灵力未有丝毫损失,便知再无悬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