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天子的强硬!

      长生殿内。
    李祀端坐在龙椅宝座之上,等待着曹正淳的答复。
    曹正淳恭敬道:“回禀陛下,突厥国师已经准备带着突厥王的儿子哥舒野,前往我大唐接受册封。”
    李祀微微颔首。
    看来,这个突厥国师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如果突厥国师打算趁着这个机会,撕毁与大唐帝国的约定,那么李祀也只能命令白起,将突厥王庭屠尽,然后出兵覆灭突厥国了。
    对于李祀来说,不听话的狗,没有继续存在的必要。
    至于‘殖民计划’......
    李祀大可以换一个国家。
    在大唐周边,存在着很多小国。
    这些小国,有的是大唐的附属国,如高丽.....
    有的则是刚建立的国家.....
    以大唐帝国如今的实力,攻破一个小国,在其国内贯彻‘殖民计划’,简直是轻而易举。
    之所以选择突厥,无非是因为突厥国方便。
    ...
    ...
    江湖。
    天下会。
    雄霸背负双手,缓缓的来回走着。
    慈航静斋派遣弟子,前往岭南,始终让雄霸感到不对劲。
    “周风周云。”
    雄霸目光一转,望向自己的两位弟子。
    “弟子在。”
    周风周云齐齐躬身,大声道。
    “你们两个,立即前往岭南,将慈航静斋的弟子,给老夫亲自抓回来。”
    雄霸凝视着周风周云,开口说道。
    原本,雄霸还准备,等待补天道宗主的消息,再去行动。
    但此刻,雄霸决定主动出击。
    雄霸懒得管慈航静斋究竟想做什么。
    对于雄霸来说,最简单的做法,就是以力破巧。
    直接将人抓回来审问,自然什么都清楚了
    雄霸相信,以周风周云的实力,完成他交代的任务,不会有任何问题。
    周风周云两人,单个来说,实力不强,顶多媲美先天境中期的武者。
    只是,若是周风周云两人合力,运转风神腿和排云掌,汇聚风云之力,所产生的威能,堪称质变。
    在雄霸看来,周风周云两人联手,神魔之下,罕有对手。
    只有慈航静斋传人,掌握世间四大奇书之一【剑典】的南宫清,才能勉强压过周风周云两人。
    因此,除非周风周云遇到神魔。
    否则,自保不成问题。
    周风周云也是雄霸目前,手底下的最强战力。
    让周风周云去岭南,将慈航静斋的弟子抓回来,雄霸也比较放心。
    “遵令。”
    周风周云立即说道。
    周风话语之中,浮现一丝兴奋。
    周云则是面色冷漠,没有丝毫表现。
    雄霸看着面前两位性格截然不同的弟子,微微点头道:“抵达岭南之后,尽量不要与岭南宋家产生冲突。”
    “若那位慈航静斋弟子是前往宋家,等到她离开宋家,再出手。”
    雄霸提醒了一句。
    按照补天道宗主的情报,两百年前,岭南宋家曾经辉煌一时。
    如今,两百年过去,宋家一直蛰伏在岭南,不知根浅。
    所以,雄霸不希望周风周云与岭南宋家产生正面冲突。
    若宋家真的有神魔坐镇,以周风周云的实力,恐怕逃不掉。
    “遵令。”
    周风周云相互看了一眼,开口说道。
    “下去吧。”
    雄霸摆了摆手。
    雄霸望着周风周云离开,陷入沉吟。
    这次派周风周云前去,是雄霸的一个考验。
    对于雄霸来说,天下会将来注定执掌整个江湖武林。
    他雄霸也不可能事必躬亲,每件事都管。
    “慈航静斋?”
    “老夫倒想知道,你们就在在玩什么花样?”
    雄霸脸上浮现一丝冷意。
    ...
    ...
    皇宫。
    大唐早朝。
    文武百官依次站在太极殿外,有序进入。
    进入期间,百官们不得交谈,不得低语,不得喧哗。
    有专门的御使记录百官仪态。
    太极殿中。
    朝堂群臣位列御道两边,低头俯首。
    李祀身穿龙袍,踩在御道之上,登临朝堂。
    李祀端坐在龙椅宝座之上,雄视群臣。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
    “谢陛下。”
    朝堂群臣起身。
    近侍太监走出一步,高声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近侍太监话音刚落,礼部尚书上前,拱手道:“臣有事要奏。”
    礼部尚书神色肃然,高声道:“启禀陛下,我大唐帝国与突厥草原逐渐开始互通。”
    “陛下曾经下旨,任何前往草原深处教化的儒生,皆可获得朝廷册封的名号。”
    “只是,有些儒生认为,草原环境艰苦,陛下所承诺的册封名号,不足以让儒生们奔波千里......”
    礼部尚书说完,躬身站在原地,等候着皇帝的答复。
    李祀闻言,面色平静,仿佛像是没听到一般。
    礼部尚书的话,李祀当然知道是什么意思。
    这天下儒生,再跟他谈条件呢!
    草原环境艰苦是假,那些儒生想要的更多才是真。
    片刻之后,李祀扫视群臣说道:“众爱卿觉得,此事该如何解决?”
    朝堂百官面面相觑,不敢出列。
    这件事谁都不敢擅自做出决定。
    因为,朝堂之上的臣子,很多都是儒生。
    良久之后,内阁首辅张居正走出拱手道:“回禀陛下,臣以为,不应该同意儒生的要求。”
    “哦?”
    李祀目光一转,落在张居正身上:“继续说。”
    内阁首辅张居正得到陛下授意,认真说道:“陛下,自古以来,君臣有别。”
    “陛下是君,那些儒生是臣。”
    “哪有臣子跟君王谈条件的?”
    “此例若是一开,其他人得知,会觉得,并不一定要遵从陛下的旨意......”
    “长此以往,我大唐帝国的威严何在?”
    内阁首辅张居正说到这,停顿片刻,继续说道:“陛下,臣觉得,不仅不能同意儒生们的要求,还应该限制儒生前往草原的名额。”
    “并非每一个儒生,都有资格深入草原。”
    “这样,有两个好处。”
    “一来,可以警告那些儒生,要他们知道自己的身份,遵守自己的本分。”
    “二来,减少朝廷册封名号的数量,物以稀为贵,只有这样,才能让那些儒生知道,前往草原,是陛下给他们的恩赐。”
    李祀听到张居正的话语,嘴角浮现笑意:“好,爱卿说的不错。”
    “礼部尚书。”
    “臣在。”
    李祀望向礼部尚书,开口说道:“按照张居正说的去做,告诉那些儒生,他们若是继续要求这个要求那个,直接取消前往草原的资格!”
    “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