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年节将至

      冬至过后,离年也就近了。

    有薛栩在家坐镇,又是年底,每天家里会有卖卖上的买办、铺子上的掌柜等,或是拿着礼品来拜访的,或是抬着大箱子,装着账本来对账、交账的。还不时会有的亲友拜访,穷亲戚来打秋风的等等,每日应酬不断,门子每天都能收一摞拜帖。

    而薛夫人也要忙着点算府上仆役们的赏钱,以及庄子、佃户们报了年收成,或是送来的年礼的等等,还要准备着家里拟年夜饭的菜单,年节下的大小宴席的菜单,请哪家戏班,家里大、小四人做什么样的新衣服,用什么花样配什么布料等等。各家亲戚故旧,包括京城的贾、王两家,还有金陵这边王家的族亲,薛家的族亲,及史家、贾家的族亲、姻亲等等亲戚的年礼,还有给小孩子压岁钱的金、银裸子也该去铸造花样等事,也是忙得不可开交。

    内外两个当家人忙得不可开交,薛蟠和宝钗还是老样子,反倒因没空看管,自在了许多,而周友仁在薛蟠不懈怠的刺激下,终于放弃不返乡的打算,过了腊八节后,就告假回乡过年了。

    如此下来,薛蟠才算没人管束,半完全自由了。早上急匆匆的吃过了饭,薛栩又去了前院,走前不忘交代薛蟠不要乱跑,好好读书。

    可惜他忘了他是个忙碌的爹,要是以前的原主可能会惧于他的威严,现在薛蟠却是不会的。而薛夫人也是个忙碌的,根本分不开心神多加关注薛蟠的动向,所以就在薛蟠的暗度陈仓下,经常溜出府去金陵城中溜达。

    薛栩走了,薛夫人也去看家信去了,薛蟠坐在桌旁慢悠悠继续喝着胭脂米粥,这才是真正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普通的一道清炒冬笋,都是选的整个笋中最嫩的部分炒的,味道自然鲜美无比。

    而刚刚收到京城来信的薛夫人,也过来了,满是不敢置信的道:“怎么会?怎么会?珠哥儿才多大。”

    宝钗好奇的问道:“娘,你怎么了?”

    薛夫人却捂着嘴,哭出来声。

    薛蟠心想着,你见过贾珠嘛,就这么伤心,不过也知道是京城中贾家的骄子贾珠去世了。他自是不能大喇喇的坐着喝粥了,把碗里的一口粥喝完,薛蟠漱过口后,快走几步,走到薛夫人身边,劝道:“可是珠表哥出了什么事?珠表哥那么聪明懂事,肯定是不愿你这个姨母担心的,娘别太伤心了。”

    薛夫人就抱着薛蟠哭了起来,还边说道:“我的儿,你可要好好的,要不然…要不然…”

    这话让薛蟠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想来闻知自己不测,自己现代的老妈肯定也是这样哭的伤心的吧,想到这,薛蟠刚刚的闲适心情一扫而空,也变得低落起来。

    薛蟠一直避免想现代的事情,既然已经不能改变,多想只会添烦恼,可不想却不代表不存在,刚到这里的时候时不时的会梦到现代的一切,午夜梦回醒转,总是一夜夜的睡不着觉。

    而随着时间越久,竟是连梦都梦不到了,薛蟠刻意不再去想。心里又有些庆幸的,虽说从小就没觉得有个弟弟有什么好,什么都和自己抢,自己还要让着他,可现在自己不在,却因知道有他会陪在老妈身旁,不至于老人家暮年膝下无人,一下没了依靠,而万分庆幸。

    至于公司,好好坏坏也顾忌不到了,想来弟弟也会去料理的。也只有到这时候,薛蟠才真正能体会到“钱财是身外之物”这句话,对他来说亲人才是唯一剩下的牵挂。

    此时,薛夫人痛哭的声音在耳旁一声声响起,让薛蟠也想起自己的老妈,心里也升起悲伤,不由也眼睛发酸。

    可惜,忙碌的家事不能让薛夫人有太多时间去悲伤,很快就有丫环来报事情,这才让薛夫人止了悲声。

    薛夫人急急的忙自己的事去了,薛蟠也没了出去闲逛的心思,街上的人们都洋溢着过节的喜悦,忙碌的开始置办过节用的东西,有什么可转的,告诉自己不属于这里吗?!

    薛蟠心情不虞,连宝钗也没心思逗了,怏怏的回了东跨院,回到院子才觉得自己脑袋抽了,纯粹是自己给自己过不去,于是脚步一转,带了六子、竹青从角门出府去了。

    金陵地处江南,现在虽是腊月,路旁的树依旧绿盈盈的,如果不是空气中的湿冷,以及身上的棉衣,根本不像是萧条的冬日。

    薛蟠在东街上走着,路两旁的店铺人来人往的,连路旁的小贩叫卖声都比以往响亮的几分,都是忙着把东西卖出去,好过个肥年。

    正走着,看到前方不远围着许多人,不时响起叫好的声音。过去一看正是些跑江湖卖艺的,正有一个七八岁的女童准备上钢丝架子,一旁有一个糟老头拿了几个粗瓷碗站在下边。

    反正出门时荷包装有碎银子,不至于没钱打赏,薛蟠就站在这看杂技表演。

    一群穿短打、麻衣的人群里,薛蟠这么一个小孩,还是一身锦缎的打扮就显的很显眼,对于时不时投过来的目光,薛蟠半点不在意,反正看看又不会少块肉。

    看着女童一点一点的走到钢丝中间,薛蟠都不由为她捏把汗,一点保护措施都没有,这可是纯靠技巧和平衡力了。女童刚站好,斜边的糟老头就开始朝上扔碗,女童一把接着,放在了头顶,接着糟老头又扔第二个。

    围观的人都摒着气,看着女童接下来的动作,这时突然就有人大喊一声,“好”!

    薛蟠扭头就看到一个年纪有十七八岁,打扮一看就是个纨绔,看着有些流里流气的少年,刘楼一眼就看到了薛蟠,有狗腿子开道,大步走了过来,重重的拍了下薛蟠的肩膀,一副哥俩好的架势,道:“蟠兄弟也来看杂耍啊!”

    薛蟠朝一边挪了一下,道:“刘兄有礼了!”

    这时,卖艺的有个十一二岁的女孩,拿着铜锣敲了两下后,开始收钱。薛蟠朝里扔了块一两的碎银子。

    刘楼啧啧叹道:“蟠兄弟就是有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