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77

      红楼之奸宦贾琏 作者:区区某某

    分卷阅读277

    “我这有火还不知道朝谁发呢,还得三方周旋,都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学会的这长袖善舞技能。”

    “真是贾琏控制住的?”上皇不可思议:“你们这两软肋都被挟持住了?那他的兵马哪来的?这眼皮子底下,眼皮子底下,整五千的兵马,他窝哪里训练的?”

    “他这些年一直在训练护卫,我岳父留给大宝的亲卫兵,那亲卫头子老王,好家伙都六十的人了,昨晚还亢奋打头阵来呢!全成他麾下了,这些人平日里是京城附近贾家庄子里的农夫,种种菜,这不一有事,扛着锄头都能打。”

    虽然说事情就这么不流血的过去了,但是一回头还是将贾琏的人手由来调查了个一清二楚。不调查不知道,一调查,那还真只能怪宸晟帝这傻瓜了。

    知道贾琏性子多疑,还特么给个宏毅封号,还传出立太子消息,这些都让贾琏心中生疑,外家贾琏本就有替乐乐“报仇”的心思,自打征寇大军回来后,就有三十六骑潜入京城,调查在远征的一年里,到底哪些人手伸到征寇大军上来,给后勤压力。

    秦王开口:“还有不就是大哥留给他的三十六骑吗?虽然大哥走后就由暗转明,光明正大的保护他们,甚至都还为守虎门,壮烈牺牲了。可贾琏也没藏着掖着,是一直还在培养的,毕竟这帮人是保护乐乐的。话说回来,那两人到底怎么了?憋死我了,老六不跟我八卦,都不说乾清宫到底发生了啥。”

    “我能知道?”上皇猛地给自己灌茶,他至今接受不了改朝换代!都是司徒家的子孙,篡位就篡位了,还改朝换代!

    “上皇,王爷,前朝终于传来消息了。”戴权擦擦额头等得焦急的汗珠。他堂堂大明宫内相,前乾清宫内相,也算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了,别说昨晚听闻的消息,便是今日,自己挺身而出去前朝打探,也还在神智恍惚中。

    “快说!老六走后不是干瞪眼吗?”上皇和秦王异口同声问道。

    “这……”戴权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下心情:“武英侯上朝归顺,率先喊了臣服。”

    “咳咳咳咳……”秦王差点一趔趄摔地:“瑚儿不是找……找找老胡他们去了吗?”

    “王爷别急别急,胡员外他们有消息了,今日一早傅大人接到家书,这胡员外夫妇他们去莲花书院正式朝傅家下聘书了,打算给武英侯他们一个惊喜!”

    “我……”秦王直接一屁股坐地上:“这甜枣太甜了,换我都死心塌地。”

    “岂有此理,怎么可能会光明正大同意?”上皇面色一沉:“那傅山长也是大儒,这莲花书院名声不要了?”

    “据调查,那《八卦小报》早在几年前就开始舆论宣传了,三年前便愈发加重了这方面的宣传。而且福建广东等地民间本就有契兄弟的风俗,而且征寇大军主帅,那什么毕竟……”吞下上行下效一词,戴权看眼面色沉沉的上皇,悄声:“皇上,吏部因为皇令并没有再委任新的江淮提刑官,这江淮提刑衙门大小事物都是由唐玥管着的。唐玥还叫了他兄弟唐瑞帮忙。唐瑞知晓秦王和恩侯爷的事,对推行所谓的真爱很热衷,还叫上了他父母,宣扬一生一世一双人。所以经过三年多的民间舆论,扬州知府早就在大军得胜之日起,对民间结契表示了默许。”

    “爹,看看人家为他家赦大娃做了什么,同样是爹,差距好大。”秦王毫不要脸翻旧账:“让我男扮女装。要不然现在真叫司徒贾了,什么忧愁什么烦恼都没了。”

    “你给朕……”上皇刚想说给滚,便又听到气喘吁吁声音而来:“皇上,上皇……王爷,这……这那……”

    转了一遍,没找到自家主子,但花公公也颇有眼色,忙不迭道:“这新皇下了第一道诏书,昭告天下改元天启,定国号为华,第二道是……是改姓。从今后以华为国姓。”

    “爹,满意了吧?一人退一步,海阔天空。”以华夏民族为姓,也不错啊。

    “天空不了。”上皇端起茶盏,鄙夷的看眼一咕噜爬起来的秦王,“死断袖。”

    “爹,你怎么好的不学老六,偏学这呢?我断袖怎么了?”

    “有本事你就想想你们两傻逼当初到底吃了什么吧。否则,姓什么都没用,断香火继承了。”

    秦王:“…………”

    第146章 登基理朝政

    秦王吓了个半死,他……他还真打心眼里没考虑过贾琏会和司徒乐是一对。毕竟就贾琏那放狗放恶狗放超级恶狗在贾赦身边防护的架势,怎么也不可能是个断袖啊。要不然这……这完全就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上皇懒得理会傻不愣登的秦王,只顾命人继续打探乾清宫里的情况。

    乾清宫内的朝臣看看一众还没离开的征寇将领们随着胡涂跪下三呼万岁,也只能默默屈膝,喊万岁。毕竟……毕竟都是皇家内务事,都已经商议好了,那……那改朝换代就改呗!

    华朝听起来也不错。

    反正赢家是贾琏,已经确定无疑了,以后一朝天子一朝臣,但愿新皇没每月大约可能约莫脑子被门缝夹几下的爱好。

    朝臣们默认了大半,剩下的也摄于征寇大军的火枪大炮。稳定了京城的大小官员们,至于地方的上大大小小的官员也服了“晟宸帝的退位诏书”,服了“闹脾气”一词,皆是无话可说—本朝皇家人个个奇葩,他们已经习惯成自然了。当然也有抱着天高皇帝远,自负得意当着土皇帝的官吏们,对此不甚在意,打算依旧横行当自己的领域的“小天子。”可万万没想到,他们很快的嘚瑟不起来。

    本朝改朝换代不可怕,可怕的是皇帝没活着的太后,太皇太后,有活着的爹和名义上算前朝的皇帝,实际上血缘上的皇帝叔叔和皇帝祖父。

    贾琏力排众议封了贾赦为太上皇,对于两退位的晟宸帝和泰兴帝,虽然没废帝号,但晟宸帝秉承着送佛送到西的念头,外加那么点点的同病相怜,倒是自己给自己挑了封号—仲王。泰兴帝虽然心理依旧憋火,但无奈熊儿子熊孙子一堆,当然更是被“普天之下头一分孙媳妇上面两重婆婆”的形容给气得,怕万一贾琏真不拘一格给他加封个什么太皇太后,也跟着选了个尊号,为兴平王。

    贾琏虽说憋着一分火气,但对于这越活越开明,不走寻常帝王路的晟宸帝和泰兴帝,也不是真白眼狼,将两人自选的封号后面的“王”改为“君”。

    当然,不能称帝。

    否则没准未来的某一天,天上能凑满十个小太阳了。

    故而,当两皇的名分定下来后,得了仲君之封,还被贾琏叫了一声“仲父”的晟宸帝美得鼻涕都冒泡了,也不管当初自己还暗搓搓要带走司徒乐看贾琏笑话,乐滋滋的推着他老爹“兴平君”微服私访

    分卷阅读2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