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财迷贾瑚_分节阅读_25

      这一天,贾敬独坐书房,苦思了一夜,第二日便按照贾瑚的建议改革族学。

    见到贾敬的动作,贾瑚松了一口气,这位族长的眼光还是有几分的。现在的贾家,这位族长没有脑抽的出家当道士去,他也还活着,想来贾氏一族再想和原著那样走上抄家灭族的道路也不容易了。

    建议提出来了,后续的事情自然有他爹和贾敬操心,贾瑚除了每日必要的各处请安之外,就连一些亲戚间的人情往来都没去了,心安理得的宅在屋里,不时的琢磨一些实用的东西出来,再逗逗琏小包子,日子过得那叫一个顺心。

    大概是他这种生活真的是太过悠闲了,连上天都看不下去了,这不嘛,顾相爷就让人找他来了。

    “瑚儿来,这是沈侯爷和杨先生,今日他二人难得来府里,你小子可得提起精神,若是能拜在杨先生的门下,你上次和外祖父说的事情,再没有不成的。”顾相爷笑容满面,还不忘给小外孙画出一个大大的饼来。

    贾瑚嘴角直抽,他是真的不想拜师啊。可是想到他当日请顾相帮他们贾家族学寻几个合适的先生的事,又不得不吃下这个饵。

    顾相爷桃李满天下,他的那些弟子、学生、门生什么的,随便拉出来一个,都能轻轻松松的教好贾瑚和顾砚。可惜顾相爷却是认定了杨先生了。

    身为目前为止,唯一的一位六元及第的状元郎,民间传言,这位杨先生是文曲星君转世。想当年,顾相爷也是三元及第的状元郎呢,他们两位,天生就有一种亲切感,多年的接触中,这两个人,已经成了忘年之交了。

    文人们都有各种莫名的坚持,杨先生的坚持,就是体现在收徒这一点上,若是不入他的眼,就算是惊才绝艳的青年才俊,他也不会答应收徒的。

    就在杨柳挑剔的打量着贾瑚的时候,沈侯爷却是一见到他就拉着他的手,一寸一寸的在他身上摸了起来,贾瑚起了满身的鸡皮疙瘩,要不是知道这是在给他摸骨,他早就揍人了。

    然后,这位高兴了,“这孩子根骨极佳,很适合练武,老相爷也不必让他学那劳什子的之乎者也了,那完全就是耽误孩子嘛,就让他跟着本侯练武却是便宜。”

    顾相:……

    这位不是早就言明不收徒弟了吗?这么容易就改变主意了?这样好么?

    贾瑚:……

    一旁的杨先生不满了,“学文怎么了?我看很好嘛,这么白净的孩子,跟你学武,别给练成个粗人来,那才是毁了人家的孩子呢。”

    杨先生的话很不客气,却不知为何,沈暄摸着鼻子,不敢再有二话,只瞪着一双虎目看着贾瑚,那样子,的确是很喜欢这个孩子呢。贾瑚略好奇。

    收拾了沈暄,杨柳才转着问贾瑚,“听说你中了举?”

    贾瑚点点头。

    “不过是个举人,也没甚值得骄傲的,在大齐,每年中举之人有多少,最终得中进士,甚或位极人臣的又有几个?不过你倒是个沉稳的。”对顾家的这两个孩子,杨柳其实还是挺满意的,那顾砚,虽然没有贾瑚少年中举的风光,却也是个基础扎实的孩子,看着也有灵性。

    抿抿唇,贾瑚接着点头。

    绕着贾瑚转了一圈,杨柳突然问,“小子,最近朝堂上下一直闹着要在沿海一带进行海禁,以防海寇劫掠我朝渔民,你对此有何看法?”

    贾瑚眨眨眼,这是给他的考验?就这么大咧咧的谈论朝政,不会被圣人记小本子吗?

    “杨先生问了,你自回答便是了。”看出贾瑚的迟疑,顾相开口。

    贾瑚眨眨眼,“哦。”清清喉咙,说,“学生以为,提出这个观点的人,都是包藏祸心,卖国求荣之人。”一句话,惊得在座众人差点摔下椅子来。

    虽然知道以贾瑚的性格,肯定不会说出什么好话来,却也没想到这小家伙满嘴炮就这么直接轰了出去,顾相觉得再多来几次,自己的老心脏肯定承受不住的。谁知道杨柳却是极为淡定。

    “哦?何解?”

    “很简单啊,强次要来抢劫,关门闭户有用?若是有用,北疆的边民也不必过得那么艰难了。”然后,贾瑚开始引经据典,侃侃而谈,把之前忽悠卫姜的话,又说了一遍,管它这些人听了做何以应呢,有人问他就说呗。当然了,他也是在肯定了在场所有人不会把今天的对话传扬出去后才敢这么可劲儿的忽悠的。

    “学生觉得,只有自身比那些强盗更强,更厉害,抓住了就要往死里打,就算不能打死,也要扯掉那些人的一层皮,只有打得那些人怕了,不敢再来了,那才是一劳永逸的办法!”一不小心说得心情激荡,颇有一种指点江山的气势在。

    “好!这孩子我喜欢!”沈侯只觉这个孩子很合他的心意,收徒的决定更坚定了,即使他家那口子不同意,他也要收!

    别说是这几个大人了,就连顾砜、顾砚两个都被贾瑚忽悠得一愣一愣的,只觉得自家小表弟突然间高大上了起来。

    “你呢?觉得瑚哥儿说得如何?”杨先生转头又问还在冒星星眼的顾砚。

    “瑚表弟说得太好了!对付敌人,就该这么做!”顾砚举双手赞成。

    顾相捋着胡子,对两个孙子的回答很满意,文人,该有的血性还是不能丢的。

    “不错,果然是顾相爷的后人,正合我心意,这个徒弟我收下了!”

    贾瑚:……

    说好的收徒严苛呢?这要是让那些想拜师的青年才俊们知道了,他会不会被套麻袋?

    转头看了一眼幸灾乐祸的顾砚,啧……

    在杨柳说出这句话后,顾相爷高兴极了,赶紧让丫鬟送上来早已经准备好的拜师茶,塞进贾瑚的手里,让他赶紧行拜师礼,速度快的让贾瑚连拒绝的机会都不给,稀里糊涂的就被压着拜了师。

    正式的拜师,还得挑一个最好的日子,广邀亲朋才行。

    结果,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太喜欢贾瑚这个孩子了,沈暄也不甘寂寞的提出要收贾瑚为徒。

    贾瑚整个人都不好了,这个时代的师徒关系和后世可不一样,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哪天师父死了,徒弟还要披麻戴孝的那种。他这是给自己找了俩爹了吗?贾小瑚悲伤的想道。

    沈暄和杨柳满意极了,在顾家留了饭,享受了一把调教徒弟的乐趣后,才相携回去了。

    贾瑚篶嗒嗒的回了家,有气无力的告诉了他家爹娘这个好消息后,就回屋哀悼他逝去的悠闲日子去了。

    这边厢,听说自家儿子拜了沈暄和杨柳为师后的顾氏,在确认了自己并没有听错后,立即陷入了我家瑚儿棒棒哒,我家瑚儿真长脸诡异情绪当中去。

    捂着心口做了几个深呼吸,这位瞬间进化成碎碎念的女士终于平静下来了,耳边听着下人们对自家儿子全方位无死角的夸赞声,说道,“传我的话,府里所有人赏三个月的月钱!苏嬷嬷,开我的私库,准备明日大爷去武安侯府的大礼。于嬷嬷,你亲自去告诉老爷这件事,让他也高兴高兴。”他们大房这是熬出头了。

    在顾氏的指挥下,所有人开始忙了起来。

    这时苏嬷嬷提醒道,“也该把这件好事让梨香院的那位知道吧,让她也高兴些不是?那位总归是大爷的亲祖母呢。”

    顾氏一想也是,立即让身边最得力的丫鬟春杏亲自跑了这一趟。

    春杏喜气洋洋的往梨香院来。

    报完喜讯,偷描了端坐正位的贾母,但见她一脸的阴沉,脆声声的说道,“我们太太正在忙活着大爷拜师之事,奴婢需得告辞了。”福身一礼,就出了院门,身后传来瓷器落地破碎的声音。

    第30章

    口中虽说百般嫌弃,贾瑚的心里对于能拜这两个厉害的师父还是很满意的。他早就听说了,这二位有一个很大的特点,护短啊。

    暗搓搓的偷着乐了一回,贾瑚收拾好了自己的懒筋后,屁颠屁颠的重新开始了学生的生活。每天早早的去武安侯府,上午跟着杨柳学习四书五经,下午则是跟着沈暄练武,短短几天,贾瑚就发现不管是学问还是武艺,他都有很大的进步,也难怪有那么多人想要拜这两个人为师呢。

    这里要说的是,杨先生一回京,直接连升三级,成了正四品的左佥都御史,贾瑚满脸崇拜。

    二十多天后,一个意想不到的人回来了。

    “你回来了?”贾瑚好奇的问着卫姜。

    当初在金陵的时候,这位卫世子说想去船场见识一番,就拍拍屁股走人了。如今回来,整个人都像是变了一个人似的,他都不敢认了。以前俊美无双的贵公子,黑了,也壮了。

    贾瑚抹了一把脸,希望佳惠大长公主不要让他背这个锅吧。

    “昨天下午刚到的京城。”虽然晒黑了,卫姜的精神面貌却是不错,气势都变了,“这次南行,我的收获巨大,也是托了你的福,这不嘛,今日一早,就带着谢礼上门来了。”

    “谢礼?”贾瑚黑亮的大眼睛,顿时亮了,拨开卫姜,来到院子里,果然看到几个常跟着卫姜的侍卫抬着几口巨大的箱子过来了。

    放下箱子,这些人很自觉的出去,速度之快,像是背后有鬼在追似的,弄得贾瑚一头雾水。

    不过,他很快就把这个念头甩开了,眼前这几口大箱子,从刚才那些侍卫吃力的样子就能看出来,里面装的东西肯定很多,里面如果全都是钱……吸溜,抬手擦擦嘴角,贾瑚若无其事的走到箱子前。

    卫姜见他如此性急,好笑的摇摇头,看着贾瑚急忙忙的打开箱子。

    “哇——”看到箱子中装的物品,饶是自诩见识广博的贾瑚也都惊得停下手里的活计,怪不得刚才一进来,卫姜就叫他让院子里的人都带赶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