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面大亨_分节阅读_72

      别的人还好说,然而之前在周恒饯别宴上认识的人送来的帖子,他却不怎么好不去。

    赴宴的话赵旭必然会陪着他,如此的话虽然因为他在身边的缘故不用应付太多的人,但也导致给他下帖子的人更多了。

    好在因为赵旭的身份在那,他们每次想什么时候走都可以,多赴了几次宴后,楚林也习惯了一些,只当是打发时间。

    天渐渐热起来后,泡面楼的生意就没有之前那么好了,毕竟大热的天,即便味道再好,也有人不想吃这么热乎乎的东西。

    发现这一点后,楚林想了想,决定推出各种口味的干拌泡面。

    等到干拌泡面运到京城时,正是最热的时候,这种用热水泡开再过一下凉水,最后再淋上酱料的泡面一经推出就受到了人们的喜爱。

    尤其是那些因为天热而吃不下东西的人,更是恨不得一日三餐换着口味吃干拌泡面。

    “大热天的吃一份干拌泡面真爽!可惜周二不在,不然他肯定要天天吃。”

    某天去泡面楼时,正好听到周恒的一个朋友说了一句,想了想觉得边疆那边热起来更热的楚林赶紧让人先送了一批干拌泡面过去。

    本来军营里的大锅饭就不怎么好吃,加上周恒最是怕热不过,因此已经有好一段时间没有好好吃饭。

    收到楚林送过来的干拌泡面,他一口气吃了两份后,当即就写了一份表达自己感激的信让灰将军送走。

    吃饱喝足后,想到这么多干拌泡面完全可以让自己度过这个夏天的周恒顿时就得瑟起来,然后下一刻就乐极生悲,那些干拌泡面被闻着味找过来的副将们厚着脸皮瓜分了大半。

    副将们都有了,自然不可能不给亲爹,于是剩下的一小半泡面又分了一半出去。

    抱着剩下的干拌泡面,周恒欲哭无泪的盼望着自己的小伙伴再给自己送一些。

    可惜,楚林又没有千里眼,看过他的信后笑了笑便罢了。

    不止是京城,其他地方的干拌泡面都卖的特别好,尤其是炎热的地方,人们基本上都是整箱的往家里买。

    番薯和玉米推广的地方在京城外不远的几个村子,在丰收之后,发现得到的粮食每亩比种其他东西多了十几倍的产量,一开始还有些不情愿的百姓惊讶过后,激动得热泪盈眶,纷纷跪在田里朝着皇宫的地方叩拜。

    听了官员的转述,皇帝的心情也十分的激动,召集了相关的官员到御书房议事。

    接下来,皇帝时不时召见楚林进宫,问他一些书上明明都写的内容不说,还总是提起他当初与外国人相遇的事情,话外之意除了觉得可惜现在不知道那个人在哪,更想知道他还懂什么东西。

    本来就是瞎掰的经历,被一次次的提起后,怕穿帮的楚林觉得有些烦躁。

    见他每次从宫里出来心情都不怎么好,加上知道他有许多秘密的赵旭做了一个决定。

    即便身体好了,他的体温还是有些偏凉,因此在这种炎热的天气,楚林有事没事就喜欢贴在他身上。

    这天晚上,楚林照旧趴在他怀里,因着后背上抚摸的手而有些昏昏欲睡。

    “我们过些天去江南。”

    忽然听到他说这话,楚林整个人都清醒了一些,抬起头来看着他问道:“怎么好端端的要去江南?我们去多久?”

    “我们去那里定居好不好?”赵旭摸着他的脸。

    比起京城,自然还是在江南的日子要自在些,至少不用因为皇帝的一句话就往宫里跑,也不用应付那么多人。

    想到他的身份,楚林不确定道:“可以吗?”

    “只要你想,自然可以。”赵旭道。

    “皇上同意吗?”

    “同意了。”

    听到皇帝都同意了,楚林彻底没了睡意,坐起来道:“那我们什么时候走?”

    看到他这模样,赵旭还有什么不明白,摸了摸他的脑袋道:“过两天吧,还要先收拾东西。”

    “嗯。”楚林点了点头后,又好奇起来,“皇上怎么会同意你离开京城?”

    “我并未在朝廷中任职,想去哪自然随意。”赵旭说得轻描淡写,然而实际上,皇帝能毫无二话的同意他去江南定居,却是因为他交出了先帝留给他的一支影卫。

    想到当初他们就是在杭州认识的,楚林便信了他的话。

    “快睡吧。”见他在自己身上动来动去,赵旭拍了拍他的背。

    想说听到这个消息自己怎么还睡得着的楚林在话出口之前,忽然想到了上次自己说睡不着的后果,于是闭上了嘴巴和眼睛。

    他们离京的消息并没有传出去,除了前一天宫里送了一些东西过来后,次日一早,一辆辆马车就安静的从安王府驶向了城外。

    路上的时候发生了一件有意思的事情,某天没赶上最近的城镇只得在外面露宿时,看到他们在烤野味,不远处的一队人马中的一个小公子竟然端着碗干拌泡面走了过来。

    听到他话里话外都再向他们安利泡面,因为泡面吃多了,所以这个时候更想吃野味的楚林有些哭笑不得。

    不过人家也没有恶意,只是推荐一下自己觉得好的东西,楚林还是笑着对他点了点头,表示接受了他的安利。

    赵旭本人是去哪都无所谓,因此问楚林想去哪住。

    比起陌生的地方,楚林肯定更愿意去呆过一段时间的杭州,而且那里还是他们初遇的地方。

    于是,同样想到那是他们第一次见面地方的赵旭吩咐人往杭州的方向行去。

    到了杭州以后,楚林过起了养老般的生活,成日里除了看看书、练练字外就是吃和睡。

    倒是后来夏瑾瑜听说他到了江南,找过来后看到他连小说也不怎么写了,提了一句在古代也能出书。

    被点醒的楚林顿时有了动力,将之前写的那本修仙文翻出来校正了一遍后,开始去城里找能出肆。

    说来也巧,他找到的第一家书肆的少东家正好是当初那个“地主家的傻儿子”——陈适。

    还记得当初被冤枉是拐子时是他帮忙叫的官兵,陈适对他十分热情,那张看着凶恶的脸上笑得有些傻气。

    听说他有书想出,陈适亲自接过书看了起来,没一会就被书的内容吸引了。

    书的内容不错,加上是帮过自己的人,陈适看完他拿过来的稿子后就直接拍板表示可以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