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神级催眠师_分节阅读_70

      眼下皇帝那里,三皇子那里,一干大臣那里还等着太子殿下回去解释交接一番呢,只怕又是要劳神费思一番了。

    肖彧却是微蹙了眉头,并不作答,只回过头来看向身侧的少年。

    孟珩了然,淡淡开口道:“你只管回去便是,用不着担心我。眼下即便红玉再找上门来,我也不惧。”

    肖彧定定地看了面色平淡的少年一眼,方无奈地叹了口气,道:“珩儿,如果可以的话,我真想把你一同带进宫去。”片刻不离,这样他才能放心。

    孟珩却嗤笑一声:“进宫去作什么?是让你的皇帝老爹看看勾着他儿子一去不回的妖孽到底长什么样子?还是让一众大臣讨伐?我可听说之前你寻我寻的得罪了一干重臣。”

    如此大逆不道的话也只有孟珩敢说得出口,却不见肖彧有丁点异色,只是神情间似紧张了些。

    他握住少年的手,忙开口道:“珩儿你信我,将来我定不会让你受半点委屈。你知道我……”

    他不由得想要表明心迹,然而考虑到此地人多嘴杂,只得把话堵在喉咙间,用一种蕴藏着深沉情绪的目光看着少年。

    孟珩挑了挑眉,深深看一眼肖彧,沉默不语。半晌才轻轻移开视线,似笑非笑地道:“你怎么想的,我可一点都不知道呢。”

    “不过你放心,今后我再不会无故失踪,叫你白担了心。”他抿唇一笑,双手亦反握住青年,带着能够安抚人心的温度。

    ———

    两人刚回了京便各自分离。肖彧纵有些不舍,也只能按压在心中,坐上了黎青备好的马车,却是先未回宫,反倒回了他在宫外的私宅。

    三皇子和一众心腹大臣事先得了信儿,已等候在府,见肖彧毫发未损地信步而来,方放下心来,行礼过后,将这段时日的要事纷纷上呈一遍。

    原来自红玉一伙妖物被伏击,这些大臣便已得知太子殿下西去寻人乃是诈,将计就计引蛇出洞才是真。

    然而得知太子殿下竟以身作饵,且听下人说还被那伙妖物折磨得奄奄一息之时,仍是叫他们大惊失色、惶恐不已。

    所幸现在还是安然无恙地回来了。

    肖彧对众人的担心不置可否。也只有他自己明白,无论那个“蛇”是否出洞,他都一样要亲自去把少年寻回来。

    哪怕只有一线的希望。

    幸而天可怜见,珩儿到底还是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殿下,虽则妖物被抓,可据闻还有一个挟持了殿下的妖物逃出生天,却是如何是好?”一道声音打断了肖彧的思绪,肖彧抬起头来,看向那人。

    却是顺天府府尹李大人,那伙妖物正是关在他的大牢里。

    肖彧凝眉道:“不妨事,我已知此人底细身份,料她不会善罢甘休,就此逃匿隐遁,定然还要再兴风作浪一番。到时我们便可先发制人,以静制动。”

    “更何况,此人和我朝内阁的首辅大人还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他说着,语调变得低沉而不可测。

    自去岁珩儿被诬陷入牢时,他便已着人查出与首辅吴有贞有关,此人表面上刚正不阿,实则工于心计,城府颇深,珩儿也说曾到得他府上,察其家中竟有妖邪之气。

    之前朝中大臣接连暴病家中,虽看似毫无头绪,仔细暗察下来,丝丝缕缕的证据也都若有若无地指向此人。

    当时尚觉得不可思议,此番从那妖物爪下经历一番,倒是豁然开朗。

    可怜那些个老臣死前到底经历了多少折磨。

    肖彧收敛思绪,眸色深沉:“只不过,既已打草惊蛇,再想要一举将其打压,还需万分警惕才是。”

    第63章

    翌日上朝,肖彧便被人以“无故离京,扰乱朝纲”为由大加弹劾。

    此人官职不大,却甫一发言便引起一片附议之声,五六个四五品的官员将这几月以来肖彧着人搜查各位重臣府邸,以及带手下侍卫擅自离京之事细细道来,言辞间颇为犀利激昂,且毫无畏色。

    再看那奏折上面洋洋洒洒数千言,写的全是平日里无关紧要的小事儿,却尽挑出错处来说,对这位太子殿下的不满之情溢于言表。

    文字也条分缕析,“罪证”齐全,竟像是对太子殿下的一举一动都了若指掌,更像是有备而来,势在必胜。

    即便是久不问朝政,对自己的太子也不甚关心的圣上,阅览了这几份奏折之后也紧紧地皱起了眉头,脸上一片阴沉之色。

    朝堂之上,站在文武百官之首的内阁首辅吴有贞,却是悄然露出了一抹高深莫测的微笑。

    一切都在按照他的计划行进着。

    即便肖彧设计勘破了红玉的身份,握住了他的最大把柄,他也有能力扭转局面,以最快的速度把握圣听。

    一身绛色滚金朝服的俊朗青年却始终是不为所动,他静静听完了朝臣的弹劾,并不反驳,只是面色惨白地上前一步,对着今上长拜不起。

    太子愿意承担自己的罪责,并主动提出愿意禁足以自省,同时愿交出五城兵马司的掌管之权,以平诸位朝臣之愤。

    圣上沉吟半晌,当庭准许。

    竟是无一人上前替太子求情恕罪,可见太子已是不得人心。

    临退朝之时,圣上有意无意问的一句话,更是令诸位朝臣侧目不已,也叫暗中观察这一切的吴有贞心中更定,笑意渐深。

    圣上抿了一口清茶,徐徐开口道:“听说太子此次执意离京,罔顾伦常,乃是为了寻一个叫做‘孟珩’的少年郎?”

    青年一听此言,脸上神色一变,眉头不由深锁。

    “也不知此人是何等品貌风格,竟能吸引太子不顾自身安危前去相寻,不免令朕都有些好奇了。”

    青年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头不安,定了定神,答道:“孟珩此人并无特殊之处,儿臣此次离京也与他无关,乃是听闻西方圣山上有灵物灵草,想去寻了来好献给圣上。”

    圣上闻言不语,良久只冷笑一声,站起身拂袖而去。

    把圣上表情尽收眼底的吴有贞亦轻蔑一笑,上上下下打量了眼眉头紧锁的青年,甩袖迈步离去。

    一众朝臣方紧随其后,陆陆续续出得大殿。

    唯有青年留在殿中。

    肖彧悠悠站起身,走出殿外,面对迎上来面有忧色、欲言又止的黎青,缓缓摇了摇头。

    ———

    那边吴有贞却是心头大定。

    下朝之后他并未出宫,而是老神在在地拐到了皇帝的乾元殿,通报宫人求见。

    片刻之后便得到圣上准许,进得殿中。

    吴有贞深不见底的眼眸中透露出一股得意傲然之色,他的视线转了转,落在了正与老道对坐清谈的圣人身上。

    圣人已褪下了那身皇袍,只着一身粗布青袍,作道士打扮,脸色苍白,眉目间透着深深的疲惫之态。

    然而这个年近不惑的男人却并未察觉,眼眸中倒还隐隐闪现着兴味昂然之色。

    吴有贞笑了笑,立在一旁并不打搅。

    那老道却隐晦地与吴有贞对视一眼,而后话头渐收,呼吸吐纳之间,起身施礼:“陛下,今日的讲道暂且就到此处吧,还望陛下不要劳累,早些休息才是。”

    他转身退后,与吴有贞擦肩而过之时,却低下头暗沉沉地笑了一声。

    圣人却丝毫未觉。他的目光空洞而淡漠,仿佛弥漫上了一层薄薄的阴翳,神思也游离不知所踪,体内五脏六腑之处,只感觉空荡荡的,像是被那老道牵走了一丝生气。

    这是圣上与道长对谈过后,一贯会涌出的感觉。

    虽则空虚,却也奇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