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中 绝情剑闪血泪飞

      恪冷傲绝尘的身影,随无忌引领之下,步入一间狭小而隐蔽的庭院。

    望那满桌刑械,出尘眉宇闪过丝丝不屑与轻蔑:“长孙无忌,你要杀便杀,何苦来着?”

    “吴王殿下。”无忌还是一副礼仪恭敬,只是好声好气迎合了恪的不羁,“其实,老臣也不想与殿下作难。只是殿下的优秀,便是害死殿下注定的利器。”言此,也是一瞬蹉叹,既而,老目苍苍内慧闪耀,再度开言,“这谋反罪状,殿下认与不认,却都是死;但只要殿下肯认下,老臣保证,定然不会为难于殿下家室众人。殿下,识时务者为俊杰,可不要执迷不悟,害了自己,也害了别人!”

    是责骂吗?为什么声音如此的微渺?

    是救赎吗?为什么声音如此的卑贱?

    是规劝吗?为什么声音如此的虚假?

    是指引吗?为什么声音如此的伪善?

    恪仰天一笑,笔直而英挺的立着,诠释出一派伟岸与傲然。那场景就这般,一直烙印在了历史的记忆里,成为一副永不泯灭的画卷。

    “吴王殿下,你可不要执迷不悟!”面李恪的英武与凛然,无忌也禁不住微微发颤;但这恐吓话语到底还是说出口去,带着连他自己都觉无谓的情态。首次弄权清障,定要办得漂亮而周成。

    “长孙无忌,你想做什么!”兀然之间,一阵清越女声划破庭院迥异,直盖过无忌仅存着的渺渺底气,就那样,不加丝毫遮掩的直直漫溯于耳。

    恪与无忌皆是惊蛰着回头,小径幽深蜿蜒,亭亭挪移而来、面目含嗔带怒的,却是媚娘。

    “武昭仪,您不该来这里。”无忌心底由衷惊诧媚娘的突兀出现,如此隐秘之地,她怎就能识得?只到底是持柱老臣,还是这般不慌不乱的做礼开言。

    “是吗?”媚娘仰面一笑,凤眸微闪,朱唇浅浅一抿,略微定定,既而开合,恢复往日理性:“长孙大人,媚娘既然来此,便是有事相求。”语尽,灵眸轻动,又道,“吴王殿下素来好面子,你可以打压他,但不能否认他;可以处决他,但纵是死,也该让他死得体面!”

    恪静看着身旁媚娘,只静静的看,未曾开言吐露一字;这个女人,竟也如此深刻了解着他。不枉几经会面之时,那种无缘由的怦然心动;莫非,当真前世有约么!

    “那娘娘想要如何?”无忌忖度片刻,直迎了她声腔问回。

    媚娘迎上无忌一双深邃老沉目光,语声极轻却不失威仪:“准许吴王殿下沐浴更衣,于自家府苑自尽。”

    “这。。。。。。”无忌嗫嚅。

    “长孙大人,对于一个将死之人,你无须惧怕!”媚娘语气凛下,既而一转,有意将声放沉,挑眉额首几分,“这是皇上的意思,应与不应,大人自己看着办!”

    无忌心中一定,良久后,再侧目时,有了权衡与些许诧异。

    媚娘识得了那权衡与诧异,也将神情缓和几许,恭谦、威胁掺半:“如若长孙大人不肯给媚娘这个面子,便是有心要让皇上难堪喽?”

    “娘娘严重,老臣又岂敢叫皇上难堪。”无忌适时笑笑,略停一下,点头:“也罢,就且允准吴王殿下回得府苑,沐浴更衣之后于府苑自尽便是。”

    “多谢。”媚娘稍一额首,又向李恪看定,做下一礼去;低头垂眸之际,凤眸美面,已然挂了泪痕。

    。

    暮晚天际,夕阳沉没的刹那,云朵也沉默着,晚霞被思绪搅乱;轻烟卷走了余晖,那淡淡的纯白,便在空灵的吟唱中,忘却归路。无论秋天将逝,无论霜降枝头,世事轮回依旧、因果依旧,竟分不清真实和虚构。

    “这真的,是皇上的意思?”久别了的府苑,沧桑难掩,寂寞如斯;只是眼下,这已无妨。恪着了淡黄流苏衣袍,端坐于桌案,一身潇洒、倜傥不减的轻问正在为他小心翼翼梳理鬓发的媚娘,心下已明知答案。

    媚娘听罢,低头勉强笑笑,娇媚唇畔泛起苍白,却仍支撑答复:“殿下又何必计较?我的意思,就是他的意思。”语尽,停顿良久,终还是说出口去,“我之所以能够一路追到长孙无忌那里,将殿下找到,还得感谢一个人;是长孙冲,他告知了我,他一直都明白我对殿下的情,就像他对长乐。只是我们,都是被情而伤的人。”

    “你的意思,就是他的意思?”恪有意撇开媚娘后续话题,微微喃喃,既而释然一笑:“看来你们之间,很美满、也很幸福。”

    媚娘只觉一阵心酸难耐,泪水淋漓间,不由啜泣着将那跌跌宕宕于胸、十几年来至真情愫一股脑抛洒而出,只是如今,更待何用?“其实这么多年来,我终也无法忘记的,是与殿下偶然撞了满怀、无意之间,殿下的那一个吻。”

    恪笑笑,终于不再避讳与自欺欺人;只是,并没有预料中的尴尬,反接了媚娘尾音回复而去:“你以为,那个吻仅仅是偶然与无意?若我不愿,完全可以将你推开,又为何会与你僵持了那般的久。”

    媚娘心中霍的一定,百感交集之间,只剩了泪光随风纷飞,打湿凝眸素妆、羞怯一昆仑星宿:“殿下.....”她呓语喃喃,再言语不出其它,只剩慰藉及浓浓心伤。

    恪却不再言语,是的,无需再度诉说下去。有些事情,保留其美好一面便罢,其余种种,不说又有何妨?

    “殿下,殿下!”远远的,听得一声颤抖的低唤。恪回转身,见是泪流满面、一路卷携风尘而来的续长青。比往日越加清瘦,面上恭敬却不改。

    “呵,真想不到,最后前来为我送行的,竟会是这曾经受过我举手之劳的人。”恪向着媚娘自嘲一笑,又对长青点头。

    “殿下!”长青抑制不住心房深处那巨涛惊波般的五味情愫,“噗通”一声将身跪落于地,哽咽一抱拳:“殿下,您......一路走好。”

    媚娘已经为恪绾好了墨发,识礼垂立一旁,明眸黯然飘泪。

    恪颓然笑笑,对长青,也对媚娘,说不清的情态:“时至今日,我才得以真正亲身体味到五弟当年临走之际,那一份简单而明澈的心情。”言于此,俊眉微皱,神情如素平和,“那不是诉怨、不是悲伤、甚至不是无奈;而是释怀。”

    释怀,由衷释怀,便至涅磐。

    “殿下,您该上路了。”监刑官如约而至,神情凝重开腔催促于耳。

    恪平静的点点头,死去的心河已经不起一丝波澜;直直向前走去,决绝不加纹丝停顿。

    高贵如他、俊俏如他、优秀如他......就在这一瞬里,隽永成画。

    那高高悬起的三尺白绫,一如女子暗香衣袖,带着天然冷艳出尘,无比招摇。

    恪看在眼里,忽而神光流彩,洞穿宿命般恍悟:“绫妹妹......白绫,绫儿......莫非真是宿命?真是定数、劫数!无论怎样兜转,我终还是重新投入到了你的怀抱之中啊!”恪带几分自嘲,讪讪于心底呓语;忽而,眉心剧烈凛下,浩然英气一瞬昭然奔涌四周,语气威严锐利,诉出此生此世最后一句话语,倜傥而周成:“社稷有灵,无忌且灭族!”

    “社稷有灵,无忌且灭族!”“社稷有灵,无忌且灭族!”“社稷有灵,无忌且灭族!”......回荡在宫宇里,回荡于天幕中......回荡,于媚娘耳畔、心间。

    “长孙无忌,你且等着吧!”媚娘暗自里紧紧将拳握住,眸光错落于恪那张棱角分明的无双俊面之上,不忍离开一瞬;心下脑中深深呢喃,泪水和风散去,只剩意志与决心:“太宗皇帝辞世四年后,你将吴王害死;好,那我便要你再于世上多活四年,吴王殿下死去四年之后,我定要你家破人亡,魂魄支离!”

    时光不会止步,历史仍将继续,往后的日子里,不知又会上演出一幕一幕怎样的故事。

    这令唐太宗毕生以来一直引以为豪、引以为傲,曾多次称作“英果类我”的儿子;长安城最英俊的王子;帝都里最优秀的亲王,就这样,死在一个天大的阴谋、天大的笑话上,从容踏上人之一生,必经的归途。俊目微闭,终于可以投入到绫妹妹的怀抱之中,再也不要醒来......

    隐去了自我,本没有自我;摒弃了尘念,本没有尘念;我们生于凡尘俗世中,死去,也仍要回到尘土中去,原来我们一直行走于尘土里啊!无所谓善良,无所谓邪恶,无所谓富贵,无所谓下贱,无所谓正直,无所谓贪婪......土地母亲会接纳我们,沉沉地拥抱我们,深深地亲吻我们。直到我们的血脉,我们的精魂、躯壳、心志、情感、神丝,以及我们那不安分的心,与其融为一体,归于无痕。我们不过是一颗有思想的尘土啊!

    无所谓悲,亦无所谓喜,无所谓意念,无所谓彷徨,万般皆放,这就是永恒的奥义吧!

    都说人死之前,可以回到一生之中最快乐的时光。恪回到了,回到了和迦绫打猎时的情景,他们同骑一匹白马,自由自在驰骋;女子锦缎长发轻巧而温柔的肆意飘扬于他的面上,凉风徐徐,恰到好处的适宜。回到了幼时生病,母妃拥他入怀,那一份淡淡檀木熏香之下的安详。回到了父皇当着群臣的面,夸他英毅果断很像自己,那一身的骄傲!最后,他看到了父皇,日夜惦念的父皇......他正向他张开怀抱,神色依旧慈爱,丰姿不减当年:“孩子,离开这万恶的浮尘,到父皇这里来,从此之后,再也不会有痛苦。”

    “恪,你走好,你放心的走好!”媚娘喃喃,忽而,美眸微显诧异,鼻腔里竟直直漫溯而上满满牡丹芬芳。

    园子里的牡丹花,就在这一转瞬,全然醒转,竞相绽放;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是高阳公主,一定是的!”媚娘泪水亦在这一霎那,再度珊珊而下;她知道,是高阳,是她,来接她的三哥了。

    这一场轰轰烈烈的所谓谋反大案,牵出浩浩汤汤几多皇室成员!

    吴王李恪,高阳公主,房遗爱,丹阳公主,巴陵公主等人至死;现任宰相侍中宇文节,李唐宗室名将江夏王李道宗,九江公主驸马执失思力,皆坐与房遗爱交通,流放岭南,其家属没为官奴;废恪母弟蜀王愔为庶人,软禁于巴州;房遗直贬春州铜陵尉;万彻弟万备流交州;罢房玄龄配飨。

    。

    宁心大殿,杨妃闭目诵经,神情体态依是安详,竟没有流出一滴眼泪。

    “恪儿,跟母亲回家。”她喃喃,俏丽唇畔微微上扬细小弧度,眉眼含笑,似笑又哭,含笑微伤......美丽不减当年。

    这绝色的美人,贵气的天之娇女,最后的最后,落得怎样的结局?没有人知道,只余一个万古流传的谜,共后世里,芸芸痴人感慨、蹉叹、与猜疑。

    。

    夜深人静之时,月华如洗,浮云半遮未隐。

    在那远离长安遥遥万里的繁华波斯,有女子忽而惊醒,不假思索夺门出得厅外,似有某种神秘力量召唤一般,魂儿梦儿牵引。

    是的,她看到了,看到了一位英俊少年,身着白色裘袍,腰系无瑕美玉,正温柔的对着她微笑。

    我们很近啊,我们很远啊......

    。

    “不要,不要!非我所愿,不是我的本意,不是我,不是!不是!”

    “清依公主,对不起,我不是有意的,原谅我,不要!”

    “五哥,救我!不,不要向我报复,求求你,五哥,放过我,放过我吧!”

    “我知道错了,真的知道错了,你们放过我吧!啊——不要,不要!”

    “公主殿下!公主殿下你醒醒!殿下,清河公主前来拜会,殿下!”绮儿急急呼喊着床榻之上声嘶力竭的安平,不明所以,而又心照不宣的焦急。

    “哎”清河摆手,示意绮儿不要强行将她吵醒。

    绮儿识礼退下,不再多言;清河缓缓上得前去,声声低唤安平:“文婷,你怎么了?是姐姐,姐姐来看你了,不怕。”

    三唤两晃之间,安平终是醒来,面了清河于眼底,禁不住扑入了她的怀中失声痛哭开来:“姐姐,他们,他们来找我索命了。”

    清河惊蛰瞬息,旋即明了个中缘由,长长吁出一口气去,曼声安慰:“这几日里,历经了三弟那一番事,你定是累了。”言语于此,也不由垂眉滴泪,悲伤几分过后,欢笑强颜:“你身子一累,难免胡思乱想的做恶梦。听姐姐的没错,歇息几日,便又是一个活色生香的安平公主。”

    “姐姐,都是因为我,都是我!”安平一双绝色冶艳丹凤俏目蓄满泪水,盈盈散下,不寻常的凄美。

    清河却摇摇头,雍容之上早已泻尽千华。没有浮虚做作,只是真心实意交心吐露:“我知道,我都知道。所谓旁观者清,我更识得你小心隐逸了这么些年的暗暗情愫,你的一个眼神,一个情态,都足以将你暴露。或许可以欺瞒的了旁人,但却欺瞒不了天性缜密的我。有关三弟的一切,我都清楚,也清楚在他身上付之于爱的女人。”

    安平倏然止哭愣怔,眸光微微转动旋即,恍然大悟,由衷佩服。原来,看似对政治、权谋毫不关心,平素只知扮演贤妻角色的清河公主,才是一场迷局之中大明白人。她太忽略这位前隋公主所出的盛贵公主,是啊,吴王政治纠纷浓重,身为吴王胞姐,若无十分颖慧心思,至始至终,又怎能够事事扯得干净,保于自己周成!锋芒不必露,恪守恭谦,为人和善而不喜多言,心下自有一番明白道理与想法。这,便是清河,才是清河,世人所不能识得的清河啊!

    “你爱他,可他却对你并无十分爱意。固此,你便走了爱的彼岸极端,以政治权谋来麻痹自己的心,自己的爱。”清河没有理会安平的万千感慨与惊蛰,自顾自的诉出心底久蓄之话。此时的她,更像一位智者;大智之人,总是淡淡的。

    安平缓缓将头点下,目光斑驳错落,真心实意感慨与忏悔:“只是最后的最后,当我意识到了自己的疯狂,开始悔悟、渴望一切从新来过之时;我才发现,我走的路,已经不容我回头。”语尽,睫毛低垂,合着晶泪绝美;眉心一点红艳朱砂不知怎的,竟是那般鲜艳,美得诡异:“三哥的心里,最爱最爱,始终都是绫姐姐。我早已看明白,只是不该这般的折磨自己,但是,我不后悔。”于此,百媚千娇的一笑,唇畔胭脂迷醉,绯色倾城,“这一世,他的至媚红颜注定是她。我苦苦熬神一生,岁月落尽,今生无缘......如果有来世,我不要我为他倾国倾城。我只想,在一个寂静却干净纯粹的角落,每天清晨为他焚一炷香,唱一曲歌谣。做不了一生一世的红颜,就让我们做隔空相望的伙伴。”

    清河轻轻抚上安平纤肩,眉目淡淡,还是平和笑笑:“一切顺其自然吧!万物轮回,自有因果定数。”

    安平苦涩摇头,忽而,定于当地,神思凑俱一处,向殿外略略探身,似是要唤绮儿。

    “怎么了,有事么?”清河制止住她,半含好奇,更多还是关心。

    “姐姐,你要帮我,一定要帮我!”安平宛如抓住一根救命浮萍,急急的唤着清河,语气焦灼,眉目纠结成一处:“快,快帮我带个话,我要见武昭仪!”

    “武昭仪?”清河惊问回去,一时解不过这话中深意。

    “姐姐只管帮我传话,我自有分寸事端要与武昭仪拿捏啊!”安平愈加着急,也忘记了解释。

    “媚娘知道安平公主定要相访,所以亲自登这一趟门了。”正说话时,媚娘已经步入,先了安平一步笑着开言。

    清河隐约会意,适时的向媚娘点了下头,知理道别离开。

    媚娘躬身还下这一礼去,目送清河走远,复又转过直面向安平,不冷亦不热:“公主殿下,想要对媚娘有何吩咐交代?”

    安平也看定她,半晌过后,淡淡开言:“还记得我们初次会面之时吗?当时长孙皇后说要将你乱棍打死,你向我投来求助目光,我却未曾理会。你应该恨我的,但我知道,你不是个记仇的人。”

    “你错了。”媚娘将她打断,半含玩味而语:“我一直都是个记仇的人。”

    “记不记仇,已经不重要了。”安平颓然一笑,沧桑绝美衬半;忽而,眸子凛下,语气低沉却正色:“长孙无忌,谋反。”

    “嗯?”媚娘一呆,细腻心思竟也未能适时参透。

    “长孙无忌,谋反。”安平复又一定,含笑冶丽眸子依旧看定着媚娘,正色、深沉不减。

    半晌过后,媚娘倏然会意,迎回安平目光,带着感激,重重点下头去,心下已经有了一番忖度、蹉叹:“长孙无忌,既然你嫁祸吴王谋反,那么甚好,有朝一日,我定要你亲自尝尽这所谓‘谋反’的苦果!”

    安平一双妖冶艳丽的摄魄眸光中,有了慰藉与最后的释怀;她缓缓阖上双目,唇畔笑意妖娆。若这一刻去了,也无悔了。

    。

    月华清辉漫溯、蒸腾,如茶清冷,又宛若入了婆娑之地,涅磐多情。

    “三哥,你在哪里?”女子一双俏目紧紧闭着,掩不去泪痕凄美、胭脂迷醉,“你已不在,我活着又有什么意义?”她喃喃呓语,心下百般颓废与灼伤,

    “文婷,文婷。”

    暗夜流光之中,似有谁在轻轻的唤。

    安平抬眸,灯火阑珊尽头,泪眸流转,分明是那个熟悉的身影。

    “文婷,来。”他向她缓缓伸出手去,依是一身潇洒,俊逸如斯。

    “三哥,带我走,你在哪里,我愿随你到哪里!三哥,三哥......”安平跌跌撞撞奔过恪的近前,泪眼如飞花缭乱;她紧紧握住那只温良而厚实的手,将它缓缓地贴近自己的胸口,紧紧贴住;那是可以听到心跳的地方啊!

    然而,挣脱脑海深处,层层虚幻缭绕之下的意乱假象,回归真实,却是......安平公主握起了案上那把银色的匕首,将它缓缓地,刺入了自己的胸膛。

    她看破了尘世,望穿了秋水,只缘身在宿命中。

    匕首凛冽的寒刃,层层滴血,伴着檀木净香、冉冉透过窗。

    一抹笑,在漆黑夜幕如三月盛放的桃花,如此的绝尘,暗自妖娆。

    泪,从丹凤俏目里,顺双颊滑落。死寂如铁的黑暗,空幽的殇,寂寞的冷。

    是什么力量使得她如此苦苦熬神,三生三世,就算魂魄支离也终不言悔?

    其实,只因经年之前,仙阁云海里,他转身离开桃花纤影之时,那回眸凝望的一瞬;只那一瞬,便已然注定了他是她三生三世的情缘和牵绊。

    君知否,你刹那的凝眸,注定了我永世的思念呵!

    只缘感君一回顾,使我思君朝与暮.......

    万物玄青,散不尽的荒烟,迷离而蜿蜒。他的身影渐行渐远,她虚无而缥缈地追随他。

    如断了线的风筝,飞蛾扑火般地冲动,想要扑向他的彼岸;才发现,蝴蝶飞不过沧海,他的彼岸永远没有属于她的帆。

    秋风起,吹散一世落花。她踏莎而行,命运涉水而来,她把她苦苦缠绵的爱刻在了三生石上面。

    百转千回,在这生命终结的最后一刻,顷刻间黯然剥离...............

    有女绥绥,在彼其梁,心之忧矣,之子无裳。

    本书由首发,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