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云黯四垂

      顾翎璇眯着眼睛的时候,纪岚忽然开口:“颖川王妃薛氏,其母高氏,乃衡州高氏女。”

    乾极宫里沉默良久。

    半晌,顾翎璇眯着眼睛:“孤知道了。”

    纪岚躬身立着,默不作声。

    “这件事孤会和灵漪帝姬商量的,北十三州的事,还要锦衣卫多加注意。”

    “殿下放心,锦衣卫职责所在,必当恪尽职守。”

    顾翎璇道:“大晚上宣了你来,不止是为了北十三州的事。”

    纪岚颔首:“但凭殿下吩咐。”

    少女倚着身后松软的大迎枕:“靖王兄后日归京。”

    意料之中的,纪岚面色惊愕:“殿下可是有靖王殿下的通知么?臣下于锦衣卫并无半丝风声!”

    顾翎璇道:“自然是可靠的,你们锦衣卫不知晓也实在正常。”她微微笑着,“你们锦衣卫能知晓的,旁人未必没有手段查到。”

    纪岚面色微红:“臣下掌管锦衣卫不利,请殿下责罚!”

    顾翎璇微抬下巴:“好啦!天下就没有不透风的墙,你们锦衣卫若真是无往不利,凤擎十三卫和青鸾卫又当如何自处呢?”

    纪岚惊愕地抬起头,自动忽略了凤擎卫之后的青鸾卫,双眼直勾勾地盯着上首面带倦色却仍是微笑着的少女:“殿下是说凤擎卫么?云宸的凤擎十三卫么?”

    少女果然不负他期望地点了点头。

    纪岚激动地握紧拳,声音都乱了几分:“臣,臣幼时从师时,便听过凤擎十三卫的名号。他们是云宸无往不利的锋刃!是云宸最最锋利的长枪!”

    顾翎璇眯着眼,想起那生不如死的几年,唇角微弯,有轻轻浅浅的笑意。

    云宸无往不利的锋刃,最最锋利的长枪么?

    这样说也是不错的。

    凤擎卫。

    那里既是云宸的神话,也是云宸的白骨。

    无数鲜血生命希望信仰,堆垒的白骨雕砌成往生之路。

    尸山血海中爬出的的意志,刀斧加身磨练出的精神。

    那是云宸的奇迹,云宸的骄傲,云宸的刀刃。

    也是云宸的愧怍。

    许是顾翎璇的眼眸太过清嘲,又也许是她唇边的笑容太过凄冷。

    纪岚最开始的满心激动都一点一点化为虚无,担忧地看向上首窝在玉座之中的纤细少女。

    “殿下?”

    “嗯?”

    “可是凤擎卫有什么不妥么?”纪岚觑着她面上神色,小心翼翼道。

    顾翎璇轻声嗤笑:“没有,没有什么不妥。”

    她轻声地念:“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纪岚屏息凝神,只细细听着她低声呢喃:“寂寞沙洲冷……果然冷得入骨。”

    半晌,顾翎璇回神道:“是孤走神了,”她微微欠起身,“孤宣你来,是为了靖王兄的事。王兄后日归京,孤有意百官亲迎,只是人多烦乱,届时难免有浑水摸鱼伺机而动的小人……”

    纪岚躬身:“臣明白,锦衣卫必竭尽全力,保护靖王安全。”

    顾翎璇双眸凝着,静默了几息,忽然道:“纪卿,孤暂且封锁消息可好?”

    “嗯?”

    饶是纪岚向来稳重妥帖,此事也被翎璇一句话激的怔愣,犹疑道,“殿下何意?”

    顾翎璇依旧盯着厚羊绒毯上的缂丝花纹:“孤且封锁着王兄回京的消息,后日凌晨,再派宫中内侍急宣诸位朝臣于云京城门外接靖王王驾,你意如何?”

    纪岚思忖了片刻道:“殿下是为了靖王爷的安全?”

    “是。”

    答得干脆利落。

    纪岚道:“殿下此法,行一次尚可,行二次,便非良法了……”

    顾翎璇笑:“孤此举只为靖王兄安全,何至于再行二次?”

    “那襄王爷……?”纪岚诧异。

    顾翎璇笑的更为舒朗,伏在身后大迎枕上几乎笑难自抑,两腮都染上了薄薄的红,听得苧姑等人在帘外互相打量,满目诧异。

    “殿下这是怎么啦?笑的如此开怀?”

    “明明方才还是黑云压顶的架势……”

    “不知纪指挥使带来了什么好消息,让殿下如此开怀。”

    而此时的纪岚,内心里也是迷蒙的。

    顾翎璇笑够了,捏了帕子擦拭眼角笑出的泪花:“孤有些失仪了。”

    纪岚急忙拱手:“殿下率真性情,臣敬之。”

    顾翎璇敛了方才张狂笑意,温缓笑道:“襄王的安危你大可不必担心,他会平平安安无事归京的。”

    “殿下是在襄王身边安置了人手吗?”

    顾翎璇点头:“是。”

    “看来殿下很信任他。”

    顾翎璇笑意柔和的不像话,双眸都带了两分温情:“他是孤很信任的人,很信任很信任……”

    次日清晨,天还没有大亮,仍是灰蒙蒙的。

    瑶华宫里,绿映已经服侍灵漪更了衣裳:“也不知长曦殿下是什么事,要殿下起大早地过去商议。”

    “想必是顶顶要紧的事情,”灵漪伸开手臂,方便宫女侍候她更衣,“阿姐向来疼惜我,否则必然不舍得我起这样早。”

    绿映一边低头给她系上腰间宫绦、玉佩等佩饰一边道:“听早上染月来的时候说,长曦殿下昨夜发了好大的脾气,皇极宫偏殿里的摆件几乎摔了个干净,又遣了傅公公出去,急召纪指挥使。苧姑姑和青箢担心长曦殿下的身体,急着请了夜公子又煎了一副药,催着长曦殿下喝了。”

    灵漪弯着的唇角微凝:“可打探了什么事?”

    自己姐姐的脾气灵漪清楚,父君薨逝,母后困于他乡,皇极宫里又是昔年父君起居的地方,无论是对于他们兄妹中的哪一个,哪里都是满满的回忆,都是父君的寝宫。

    阿姐就算离京四年,依然动用手中的势力努力维持皇极宫、凤晏宫的原样,就是不想父君、母后的地方被他人糟践了去。

    如今却能让阿姐亲手将皇极宫偏殿的摆件砸了个干净,可见是憋了多大的火气。

    难道又是朝中那起子不长眼的老匹夫惹了阿姐动怒么?!

    小姑娘的唇角紧紧地抿起来。

    前次那个监察御史,自己顾及着阿姐,下手还是过于温和了,没给他们一个难忘的警醒。

    灵漪比翎璇小不了几岁,如今也已将将褪去小姑娘的圆润模样,身条逐渐抽开,一双圆润的杏眼也渐渐长成了顾氏标志的凤眼。

    此刻微微眯起来,在千机阁待了几年的气势不经意地露出来,就叫身边侍候的人心中猛地一颤。

    想起先前傅言拿来的染血的帕子,灵漪的唇抿的更紧了些,粉嫩的唇都泛起了淡淡的白。

    阿姐的身子眼下瞧着是好了,只是前些日子究竟为什么形销骨立到那般地步,她还是没有找到原因,心里便始终放不下。

    阿姐的身体始终潜伏着这么一个隐患,她已经再三嘱咐了青箢等人,务必小心看顾阿姐,万勿使她动气。这几日问过傅言,阿姐的状况还是很可喜的,定王府里王兄的腿疾毒素已尽数清除,王嫂的胎像也极稳妥,靖王兄和襄王兄又即将归京,桩桩件件的喜事赶到眼前,她心里实在是欢喜的。

    只是,又不知是哪个不长眼的,惹到了阿姐面前?!

    “去青雩宫!”灵漪怒极,声音都沉了下去。

    顾翎璇虽是掌政的第一帝姬,每日处理完政务,还是要回到青雩宫就寝的,留宿皇极宫,哪怕只是偏殿,都是违反了祖制。

    昨日她批了半夜的折子,又宣了纪岚谈了许久,回到青雩宫的时候,便已经极晚了。

    灵漪到时,她才起了床,刚刚洗漱完,正懒洋洋地倚着,对着青雩宫小厨房精心准备的早膳,一副兴致缺缺的模样。

    “阿姐昨夜睡得可好?”娓兮打了帘子,灵漪带着绿映进了偏殿,便看到自家阿姐这副没睡醒的样子,方才的怒气也消了大半,噗嗤笑道,“瞧着是没睡醒的样子?”

    青箢道:“灵漪殿下说的可不是?昨夜殿下又熬夜批了半宿的折子,又急着召见了纪指挥使,直到三更天多才囫囵眯了一觉。”

    翎璇见识她来,招手道:“你来的这样早,早膳可用了没有?”

    灵漪解了披风坐在炕桌边上:“起得早,没什么胃口,就在阿姐这里蹭一餐。”

    翎璇笑着横她一眼:“说的怪可怜,”又吩咐侍女,“去给阿瑾取了碗箸来。”

    宫中以养生为主,膳食一向准备的精致,便是小小的一碗粥,就不知要花费多少功夫。

    翎璇前些日子身子不好,将苧姑等人吓得几乎去了半条命,这几日虽然瞅着翎璇好了许多,只是到底放心不下,小厨房的东西都是变着法的琢磨,精致的不能更精致,唯恐不对长曦帝姬的胃口。

    灵漪心中惦念长姐,早上起得早,又走到了长姐的青雩宫,见着长姐不过是面色疲累,并无不妥,放下心来,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便觉出腹中饥饿来,跟着翎璇,倒是吃了不少。

    用过了早膳,姊妹俩一人端着一盏清茶消食,翎璇笑着打趣道:“先时倒不曾觉得你这样好的胃口。”

    灵漪懒洋洋地倚着:“心宽则体胖,虽然我还不算胖,到底心宽,胃口自然好些。”

    她话题一转,便晃到了正事上:“听说阿姐昨晚发了好大的脾气,却是为了什么事?”

    提到正事,翎璇的神色就严谨了许多,沉声道:“三十二州的雪灾,北十三州有些不大好……”

    灵漪坐直身:“阿姐说的详细些。”

    顾翎璇道:“我先后派出去的两百多人,已经折了四个金吾卫,伤了两个锦衣卫。”

    灵漪皱眉:“北十三州虽说民风一向彪悍,却也不至于张狂至此。”

    顾翎璇道:“我昨夜召了纪岚,北十三州之中尤数忠州、平州和镇州最为棘手,这三处的指挥使倒是并不出奇,只是他们的夫人,却都是出自于衡州高氏。”

    衡州高氏,灵漪并不陌生。

    毕竟是千机阁的少主。

    东西南北四地,除了皇族的铁网楼,萧景的点墨城,便要数千机阁了。

    “衡州高氏?”灵漪秀气的眉头蹙起来,“号称‘继定阳霍氏,通州蒋氏,聚饶年氏,三大世家之后的第四大世家’?”

    “正是。”

    灵漪厌弃地哼一声:“第四大世家,他们也配?不过出了一个帝妃,就上赶着将八竿子打不着的旁支立进嫡系。”

    顾翎璇微微摇头:“不止这些。”

    灵漪看着自家阿姐。

    翎璇道:“颖川王妃薛氏,生母便是衡州高氏女。”

    灵漪的神色郑重起来:“衡州高氏发家于北地,北十三州动乱,难道背后竟是颖川王的手笔么?”

    翎璇摇头:“我亦不知,纪岚已经遣人去查了。我想着,无论是不是颖川王的手笔,这里面都逃不了衡州高氏,还有清宁宫那位。”

    灵漪道:“阿姐可是有何打算?”

    翎璇道:“你这几日看世家贵女,成果如何?”

    灵漪道:“有极为出挑的,阿姐如若有意,可以赶在年下宣进宫来见见。待王兄回京,再由王兄自选……”

    翎璇沉吟片刻道:“可有衡州高氏女?”

    灵漪笑道:“他们既然想要成为第四大世家,怎么可能不送女儿参选?”

    三大世家都与皇族或帝族有那么几分联姻关系。

    定阳霍氏女儿的姿容,且看昔年鄂华夫人便知。

    鄂华夫人之前,霍氏的女儿也多选入帝族或是皇族,只是自鄂华夫人之后,霍氏再不曾将女儿送入焱廷帝族,更遑论慕氏皇族。

    而通州蒋氏,不但出过皇后三人,帝后三人,后妃八人,更是出了一位令云宸帝君钟爱一生,不曾纳妃的韶安王后蒋倾言。现在的慕氏后宫中,还有一位位列九嫔昭容之位的蒋氏女。

    聚饶年氏临近皇都,也是多出皇族后妃,如今慕氏后宫中也有一位年氏的妃嫔,诸皇子府邸中也多有年氏女儿,为王妃或是侧妃。

    而衡州高氏算起来,也只有一位迁入族谱的宁太妃高氏,若想与三大世家比肩,必得多出族中女儿,选入帝族才好。

    顾翎璇微微眯起眼:“可有高氏嫡女么?”

    灵漪细细思忖,便笑出来:“有,高氏长房嫡女,人品极好,堪配宗室。”

    顾翎璇声线依旧温缓:“我记得颖川王府的两个侧妃,早些时候没了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