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灵漪之忆

      十月里,惠风和畅,染月和凤婴搬了一把老藤椅放在院中的海棠树下。

    顾翎璇歪在藤椅上,闭着眼似在安睡,手边是一张小小的漆木花梨小几,摆着几样点心、一壶清茶。

    一如在十二城的时候。

    苧姑抱了一条薄锦过来,搭在翎璇腿上,动作轻柔。

    翎璇微微睁开眼,笑了笑:“孤竟是睡着了么?”

    苧姑为她拢了拢薄锦:“殿下日夜操劳,未免辛苦。”目光满是担忧,“这才几日,殿下都瘦了许多。”

    翎璇将手搭在脸上,细碎的日光透过枝叶缝隙,洒在她白净如玉的脸上。

    斑驳的日光透过指缝,翎璇笑起来:“姑姑,你瞧这西府海棠,像不像是十二城那株呢?”

    苧姑道:“舒华宫本就是萧少主仿着青雩宫为殿下建的。门前那株西府海棠,自然也是仿着这一株栽的。”

    翎璇看着一树绿叶的海棠:“是了,明明舒华宫那株才是仿的,只是这一株却开的不如那个好了。”

    她笑笑:“这一回来,我倒是觉得,孤这青雩宫才是仿造的。”

    苧姑笑道:“这才说明了萧少主的心呢。殿下是有福气的。”

    翎璇笑起来:“染月和凤婴有心了,和之前在十二城的一模一样。”她“咦”了一声,“青箢呢?送点心怎么要这样久?”

    苧姑笑道:“灵漪殿下派了人来,留青箢和绿映说会儿话,估计一时半会回不来。”

    翎璇捏了一块糕:“是了。阿瑾这几日好多了吧?孤总忙着,也没时间好好看看她。”

    苧姑道:“灵漪殿下知道殿下的心呢。奴婢瞧着殿下这些日子好多了,小脸都团起来许多。”

    翎璇眉眼舒展开,一双清泠凌的凤眼带了几许笑意:“阿瑾从小就是圆润的,还是胖乎一些好看。”

    苧姑微微顿了一下:“殿下,灵漪殿下也慢慢大了,您这样辛苦,不如交给灵漪殿下一些?这样您能轻松一些,灵漪殿下也能学着点,日后嫁了人,也不至于手足无措。”

    没有回音。

    苧姑抬眼去看,就见小姑娘歪在软榻上,眉峰微微蹙起,一双凤眼里似乎含着百种辗转、千种心思。

    许久,翎璇才轻轻地叹息一声,轻的几乎让人注意不到。

    “苧姑,我不愿阿瑾也参与进来。”

    小姑娘低头看着一双纤白细嫩的手,手指修长纤细,白嫩如羊脂玉,指甲泛着健康的粉嫩色泽。

    这是一双白嫩的、健康的、少女的手。

    她的声音,渺远的像云川戈壁里被风裹挟的沙,带着低绵的哑:“我想让阿瑾有一双干净的手,有一颗干净的心。”

    干净的。

    干干净净的。

    没有任何污秽,没有一丝尘埃。

    就让她以为,这世界都是光明的……

    苧姑蹲下身,已经能看出日月风霜痕迹的手疼惜地覆住小姑娘白白净净的双手,她的眼泪落下来,滴在翎璇的手腕上,透过单薄的衣衫,依然可以感知到那一滴泪的滚烫。

    “殿下,您也是个女孩儿啊!”

    走至青雩宫门口的顾翊瑾抬手止住了众人的声音。

    整个青雩宫静悄悄的,似乎连风都不愿打扰这一份清宁。

    顾翊瑾只听到姐姐的声音:“苧姑,我是父君与母后的长女,我是阿瑾的姐姐……”

    声音疲惫而低哑,那样绵软的声音,内中却自有一股不容质疑的执着。

    那是她的坚持。

    顾翊瑾忽然红了眼眶,她死死地抿住唇,遏制住泪流满面的趋势。

    她恍然想起小的时候,那时候父君还在,母后还在,哥哥们还在。

    母后抱着她,父君抱着阿姐。

    阿姐那时候穿着红色的小袄,扎着双丫髻,水灵灵的眼睛像是一汪水,笑起来绵软的几乎要暖进人的心里。

    她伸手抱住阿姐的脚丫,几个哥哥围在一旁。

    父君问阿姐:“阿璇长大后想要做什么呢?”

    阿姐笑的明媚:“璇想要信马由缰,游遍天下大好河山。”

    她正费力的扒拉掉阿姐脚上的小鞋子,抬头软糯糯的喊:“阿姐,去。”

    阿姐笑着在她腮上亲一口:“好啊,阿姐带着阿瑾去,咱们一起去。”

    她咧着没长齐牙齿的嘴笑起来。

    她不记得父君抱着阿姐又说了什么,仿佛自己只是睡了一觉,再睁开眼,就见阿姐从父君怀中下来,双膝跪地,叩首下去沉声道:“璇愿意。”

    小小的孩子,声音还带着幼儿的稚气,只是眼神已是严肃的像是大人。

    后来,阿姐就不再总围在母后身边了。

    她出现在凤晏宫的时间越来越少,更多的时候,阿姐是跟在几个哥哥身边,他们谈论了越来越多的她听不懂的东西。

    阿姐很少陪着她没心没肺的笑了。

    顾翊瑾记得很清楚,她发现阿姐变得越来越难以捉摸的时候,是东海月祭司到云宸的那一次。

    她从没有见过阿姐那样严肃的表情。

    东海的猫儿抓伤了许多贵女,严重的甚至伤口翻卷。

    她胆战心惊的立在阿姐身边,阿姐的手伸过来,覆住了她的眼。

    阿姐就站在她身边,好闻的雪莲香气萦绕在她鼻尖身畔,阿姐的声音依旧是那样暖,只是她却感觉到一丝冷。

    阿姐说:“阿瑾,你不要看。”

    她想抬眼看看阿姐:“阿姐,她们会不会很疼?”

    阿姐的声音淡淡的:“我们回去。”

    然后,她和阿姐遇到了月墨华,阿姐说了许许多多她听不懂的话。

    再然后,阿姐和月墨华比琴。

    世人都说云宸长曦帝姬天纵奇才,虽是小小年纪却在清音上造诣颇高,竟然打败了东海的月祭司,名动天下。

    可是她看到的,只有阿姐的血。

    殷红的,粘稠的。

    那样刺目的血……

    顾翊瑾走的又快又急,眼泪止不住的落下来。

    在她依然无忧无虑、没有拘束的时候,阿姐已经过早的担负起身为第一帝姬的责任,留她一个温暖而光明的童年。

    身边跟着的人早已被她遣散,并未跟着。

    灵漪顺着小路幽径走,不多时就走到了一个荒芜的亭子边。

    她靠着亭子倚着,终于不必强忍着,低声哭出来。

    说不清为什么,或许是为了自己,或许是为了阿姐,或许是为了他们一家。

    哭了一阵,灵漪忽然看向一处浓密的树丛,厉声喝道:“什么人!”

    “真吵。”

    少年懒洋洋地声音响起。

    灵漪循声看去,就见到一个与她差不多大的少年,一身天水碧的衣裳,上好的流纹苏锦垂感极佳,少年眉眼如画,斜斜倚在树上,只是一双桃花眼瞟过来时却是极讽刺的。

    少年看了她一眼:“真丑。”

    灵漪擦了眼泪:“你是什么人?”

    少年懒懒地倚着树杈,嘴里还叼着一节野草,嘴角微微翘起。

    “看你的打扮,金尊玉贵的,也不像是不得宠的样子,应该不是这冷宫的吧?”

    灵漪四下看了一眼,竟然走到西苑来了,怪不得这样破败荒凉。

    “你是谁家的孩子?”

    少年上下打量着她,像是听到了什么好笑的事情一般:“谁家的孩子?你又有多大?”

    灵漪整理了衣服,一个眼神都没有递给少年:“我回去了。”

    她走了几步,少年忽然开口道:“小丫头,你会功夫吧?”

    灵漪脚步一顿,又继续快步离开,中间的时差几乎令人察觉不到。

    少年看着她走远的背影,忽然有些邪气的笑开:“云京,云宫,有意思……”

    青雩宫。

    青箢走进来,有些迟疑:“殿下,灵漪殿下刚才在门口,听见了。”

    翎璇静默地靠着软榻,半晌才复又躺下去:“知道了。”

    苧姑看向青箢,两人都默不作声。

    “子婴呢?”

    苧姑道:“在呢。奴婢去唤她过来。”

    翎璇嗯一声。

    凤婴福了个身道:“殿下,您叫奴婢?”

    翎璇睁眼,似是不经意的四下瞟一眼:“那东西呢?”

    凤婴会意,伸手比了一下殿中。

    翎璇微微打了个哈欠,伸了手道:“孤乏了,回宫吧。”

    凤婴躬身搀了自家主子,苧姑青箢也随着进去了。染月娓兮招呼了小丫鬟小太监搬了东西回去。

    进了内殿,翎璇坐在主位上,染月娓兮守在门口,苧姑青箢立在翎璇身边。

    凤婴从怀里掏出小小一个包裹,双手奉上:“殿下,都在这里了。”

    翎璇接过来,打开层层叠叠的布包。

    外面的布包已经微微泛黄,摸起来已经有些灰撚,似是放了许久的老物件儿了。

    只是一层一层的打开,里面的布料却是越来越新的,层层的细棉之中,竟裹着一块凤霓羽,光华潋滟,璀璨的几乎晃了众人的眼。

    “殿下,这是什么啊?”青箢问。

    翎璇看向青箢:“你不是一向说嘴,天下的宝物,你也算是见识过一遍了么?”

    青箢不好意思的吐了吐舌头:“奴婢当真是不认得了。”

    苧姑笑道:“莫说是青箢了,就连我跟着王后娘娘这样久,好东西也算见过不少。只是这样的锦,却真真是没见过。”。

    其他人也啧啧称奇:“这样灿烂的锦,奴婢瞧着,比起殿下的月华锦,都是不差的。”

    翎璇抚摸着这小小的一块的凤霓羽,笑的和煦:“这东西当然是极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