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二二 今天的标题序号有点特别呀

      庞德轩从没进过大理寺,但他听过许多关于大理寺的传闻。
    据说大理寺监牢日日死人,且死的都是京官儿,是阴气极重之地。京城官场上有句话:六分大理寺,四分告老归。
    意思是古往今来,为官之人最后六成都是死在大理寺,四成告老还乡,得以善终。
    用后世的话来说,这绝对是个高危职业。
    知道高危,知道伴君如伴虎,大伙还是削减了脑袋往上爬。
    无它,唯贪尔。
    正因为又贪又怕,大伙平日里都绕着大理寺走,偶尔从门口经过,难免后背发凉一下子,仿佛受到了死去的同僚盯视。
    听说鲁王下了大理寺监,庞德轩好几天辗转难眠。
    他是礼部主事,宫里筹备元旦宴席,他负责统节目的出场顺序,秦王破阵乐是重中之重,他自然日日跟进排进度。
    鲁王自请编排这部恢弘的战舞,因此两人打过照面。
    庞德轩不是没动过歪心思。
    鲁王喜欢乐舞,是京城有名的雅士,而庞德轩日日在礼部受熏陶,对礼乐的研究亦算深入,若以此为切入点,说不定能与鲁王攀上关系。
    其实他也没想好攀这关系有何用,左右不过多个朋友多条路。
    他也的确这么做了。
    鲁王下狱前一天,还有同僚与他玩笑,说他攀上了鲁王这根高枝儿,以后升迁了可莫忘了大伙。
    那一晚庞德轩半夜笑醒了两回。
    不成想第二天鲁王就下了狱,还是谋反大罪。
    这几天庞德轩没干别的,光顾着回忆了。
    他有没有私会过鲁王?私会时都说了些什么?鲁王可曾明示暗示他共同造反?他又是如何对答的?
    想得多了,脑补出的繁杂内容甚至冲淡了事情本身,以至于庞德轩越来越怀疑自己也参与了谋反,日日愁眉苦脸,头昏眼花心口绞痛,眼看就要作病。
    今日清晨,他正要入宫,骑在马上远远看到了一人。
    那人亦骑着马,定在宫门口,似乎在等人。
    是闫寸。
    自从这尊阎罗在鲁王府受了重伤,圣上接连派出三名太医给他瞧病,一个比一个德高望重,最后干脆勒令三人住进闫寸家,时时守着他。
    大唐开国以来,还不曾有人受过这样的礼遇,一时间流言不断。
    大家当然看出了闫寸得宠,这得宠的程度已损害了一些人的利益。他们之所以还在观望,而不是弹劾,因为他们还看出闫寸这次确实伤得很重,很可能性命不保。
    等等看吧,要是他死了,不就免了一番麻烦吗?弹劾圣上的宠臣,终归是冒着风险的。
    看来那些人的愿望要落空了。
    此刻,闫寸也看到了庞德轩,并立即驱马向他赶来。
    庞德轩勒缰绳的手剧烈颤抖着。
    不止手,脚也抖得厉害,以至于左脚脱了马镫,试了几次都伸不进去,屁股也在抖,眼看人就要摔下马去。
    ”小心。“
    闫寸伸手去扶,庞德轩“啊”地叫了一声,自己跌下马去,鼻涕眼泪横流,还尿湿了裤裆。
    闫寸伸出的手停在半空,三个弹指后才缓缓收回。
    “进了大理寺的人,也不都会死。”闫寸道。
    他太不擅长安慰人了。
    刚才的庞德轩只是默默流泪,一听这话立即转为嚎啕大哭,仿佛已上了刑场。
    几名随闫寸同来的兵卒七手八脚地给庞德轩上了枷锁,心下不由感慨:这位阎罗不愧凶名在外,只稍稍露个面,就能把人吓得几乎当场去世。
    大理寺监牢。
    好不容易稳住情绪的庞德轩看到牢房里的鲁王,大声喊道:“冤啊!您给我作证啊!庞某不曾参与谋反!不曾啊!”
    鲁王隔着铁栏看庞德轩,呆愣愣地一屁股坐在脏榻上。
    “完了……全完了……”
    他又弹起来,双手抓住铁栏,恶狠狠地盯着闫尽欢,道:“你害我!我做鬼也不放过你!”
    “哦。”
    闫寸面无表情地押着庞德轩拐进了二十步开外的刑室。
    鲁王的咒骂声穿透简陋的门板,清晰可闻。他将闫寸祖宗十八代都问候了个遍,还捎带上了连面都没露的吴关。
    庞德轩可顾不得咒骂声,他看到满屋子带血的刑具,立即跪了。
    “我没造反。”他哭道。
    “我知道。”闫寸道。
    “我太冤了,我真没……”他终于意识到闫寸答了什么,猛然抬头,一脸不可置信。
    “你下了狱,谁会接替你?”闫寸似在问话,又像在自言自语。
    庞德轩不敢怠慢,忙擦擦眼泪,爬到闫寸脚边,拽住他的袍据,“我与鲁王不过泛泛之交,我……位微言轻,他看不上的……接替我得话……新年将近,祭祀、皇室宴会不断,礼部人手已捉襟见肘,或会让我的同僚兼顾,又或从宫里调派人手。”
    见庞德轩所说对破案并无助益,闫寸起身,抽出被他抓在手里的袍据,道:“我让狱卒找间干净暖和的牢房,你且先住下。”
    走到门口,觉得这胆小鬼实在可怜,又强调道:“进了大理寺的人,也不都会死。”
    庞德轩已知道这是句好话,却还是被吓得缩了缩肩膀。
    出了刑房,走到走廊尽头一扇高窗前,闫寸又从怀中掏出了吴关传来的那封书信。
    信上指明了庞德轩为鲁王余党,要闫寸立即调拨人手捉拿——吴关特意强调不准闫寸出门走动,只调派人手去办此事即可,被闫寸直接忽略。
    除此以外,他还特意叮嘱,人抓起来即可,既不用审,也不可用刑。
    晕眩感袭来,闫寸伸手扶住墙,一旁的狱卒见了,忙将他搀住。
    “闫正,您还是先回去歇着吧。”狱卒道。
    闫寸不答话,待晕眩感过去,继续低头看信。
    ……翠竹馆附近盯梢之人已撤回,尚有一事未查清,我去查证,旬日可归。
    “你去,”闫寸对狱卒道:“去把盯梢过翠竹馆的人叫来,我有事要问。”
    狱卒生怕闫寸摔倒,撒手也不是,扶着也不是。
    闫寸干脆席地而坐,“速去速回,我就在这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