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戏曲

      28

    越过山脉的屏障,一望无际的平原展现在了眼前。在接近清晨的橙黄色的迷雾当中,地面像一件厚重的旧式军大衣大多平平展展的铺在地上,仿佛仗刚刚打完,大衣底下沉睡着几千万个机灵的小伙子,但他们疲惫不堪,需要睡眠,需要补充许多天以来失散的睡眠。

    摩托车被远远的丢在后面,它怎么可能与当时世界第一工业大国德国的小轿车媲美,想在同一赛车道上勇争第一吗?虽然那是维也纳产的小型摩托车,但谁都知道维也纳人只专心于搞艺术,无暇顾及其他。

    摩托车在后方人字形路口向右一拐,驶入被迷雾覆盖的一座都城。而黑色轿车继续勇往直前,一路往西,不知道尽头在哪里,在哪里才会停下来。而远处迷雾当中隐隐约约现出雪山,它像是旧式军大衣翻起的衣领,显得有点褶皱,有些陈旧。

    我将疲惫的眼帘睁开一条细缝,黑色轿车正路过雪山,难怪我瑟缩在座椅里面,雪白色的山顶上发出的亮光一缕缕穿过山腰上的迷雾,如摇摆于无比凄惨的女子面容前面的光亮的镜子。镜子里面一动不动的面孔像是忍受着刀割一样的疼痛,而疼痛的来源似乎都不知所以然。

    我冰冷的眼睛在一副穿过大漠以后苍老的眉宇下被薄薄的眼帘轻轻的黏住了,冰花在挡风玻璃上融成细碎的斑点,如斑马的裙子盖在上面。

    车到伊宁停了下来。我推开车门,已来到伊宁的晚上。

    我准备给车加点油。

    正和同事打招呼的小伙子兴高采烈的过来,说了声:你不用管了。

    我踏着初秋的夜晚无比轻松的步伐,仿佛记忆就从刚刚才开始。

    我三十七岁了,昨天正好是我的生日,但我一直在车里睡着了,穿过了沙漠,光秃秃的山脉,还有大西北安静的夜晚。我感受到的仅仅是一辆铁轨上拉煤的火车在一片寂静声中恍然松动了一下,或许它装备开启,装备前往东边新的场所,但铲煤的师父分明还在煤堆旁边沉睡,火车没有动力,走不了。

    又是一首熟悉的歌曲,我恍然坐在一堆人群中间。旁边的一个小伙子将嘴唇凑近几乎贴在看起来像他老板的中年男子耳边,说了句什么:那姑娘姓周。

    我看到戏台子上,一个年轻的姑娘,恐怕还不到二十岁的样子,正在深情的演唱一首歌曲,而歌曲的名字,我当然记得,这么好听的名字,叫《长城谣》。戏台右边也挂着一个牌子,上面拿毛笔写着三个大字。

    她脸庞里秀丽的面容,一看就知道来自江浙一带大家闺秀,从小于书生门第,养成这副娇美细腻的好嗓子。说的跟《红楼梦》一样,我恍然觉得要是林黛玉唱这首曲子,一定也娇美可听。

    嘣嘣嘣……

    一曲完了,当然是接着下一曲了。戏子的衣服永远都那么耐看,花花绿绿,脸都白白的,像刚蒸出的馒头一样,白皙可爱。当然大多还是红色,玫瑰般的红色,像是不小心被玫瑰身上的刺给刺破了指尖涂抹上去的,所以才达到这般浓艳凄丽的水平。

    戏台子上一下出现了二十多个人,围着舞台团团直转,悄无声息,仿佛正在商讨天下大事,机密的很。只有脚步声,但连脚步声都格外的轻,因为他们全都是脚尖点地,非常快速的旋转着。

    但刹那之间,你发现少了许多人。一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最后你一瞧,几个男人身后的角落里还蹲着一个年轻女子,在身后一动不动,有些哀伤又时而欣喜的样子。

    一个年轻小伙子站在西北角,眼睛紧张的盯着手中的宝剑,剑还在鞘中死死地沉睡着。其余七个中年男子直溜溜的又无所事事的望着他或者他手中的未出鞘的宝剑。当然,也有的望着远方戏台以外漆黑色的夜晚,但那眼神分明被挡在了无形的戏台之上,恍惚戏台边上筑起了许许多多无数透明的墙壁,他以为他看到了夜色里雪山的暗影,他也许真的看到了,但也是隔着一道透明的墙壁。

    他显然早已准备妥当,万事俱备,只等拔剑瞬间,即使没有敌人的出现,也要手起刀落,将野鬼的魂魄斩于胯下。

    他缓缓的拔出剑来,一公分,两公分,三公分……十公分,寒光扑面而来,如沙砾一般发出鬼哭狼嚎,但四周依旧安静,那声音仅仅在他心里面。

    嘣。刚刚拔出十多厘米的剑,或许是刀,已收入鞘中。

    剑已扔在地上,在地板上发出咣当一声。

    “你……”

    “你……”

    “你……”

    ……

    那七个中年男子瞬间变年轻了。抹掉头上的面具,回到二十多岁,发出咝咝的吼叫,戏台都在颤栗一般,一阵风吹起他们的衣服。

    我正在想风怎么来得这么及时,抬起手臂顶了顶帽沿儿。

    那姑娘从身后冲了出来,径直拥入他的怀里。一切恍如大悟,都明白了。那拥入他怀里的女子鲜红而浓艳的打扮是谁都愿意将她一生一世紧紧地搂在怀里,感受她轻盈的步伐,其带给内心的沉痛无论有多么剧烈如烧酒一般依旧燃烧着年轻热血天真的心脏,仿佛要与之飞往异域别的星球,将戏台上的灰尘重新清扫一遍,将戏子的表情再描画的逼真伤透了心的摸样,以让观者永久如痴如醉在那里面若睡梦一般。

    戏台上再次陷入一片有序的混乱,像刚刚开始一般,十几个中年汉子穿着花花绿绿鲜红的衣服围着戏台中央团团直转,时而有那么几个脑袋侧目窥探了一下观众,像是有意排练过的,又像是无意落出的马脚。

    女子仍在台上角落里,小伙子转了两圈,不见了,或许戴上了面具隐藏在了人群里面。反正找不着了,在急促的锣鼓声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