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女奋斗日常_分节阅读_136

      他微微合了浮现出小姑娘娇俏的面容、婀娜的身段。

    陈谦唇边露出一抹笑容。

    离能把她娶回家的那一日,不远了。纵然此时让她受些委屈,他日后会加倍疼她、对她好,给她锦衣玉食的生活、用不尽的银子,便算是补偿罢!

    便是入了翰林又能赚几个钱?不过是个清贵的名声罢了!

    他能给她的更好。

    ******

    上次的事七娘并没敢告到赵氏面前,原本她就理亏,生怕被赵氏再罚一次,再抄上十遍女四书。

    反而在六娘的劝说下,七娘还来给安然赔不是。这倒让安然很是啧啧称奇,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安然也不好再揪着不放,便暂时按下不提。

    这些日子来,安然的日子很是悠闲。

    镇日里除了按时念书、练琴、做女红,剩下的时候安然便逗弄雪团儿玩,在翠屏、锦屏两个大丫鬟的眼中,颇有些玩物丧志的意思。

    可这惬意的日子并没有能过上多久。

    比上次更加变本加厉的谣言,似乎一夜间就在京中传开。

    上一回只是传到了几家耳中,并没有大范围的传播,故此知道的人只是极少数。为了怕牵连到自己家,知道的人也守口如瓶般的缄默。

    可是突然之间,京中都在传安然的谣言,各种说法都有,越说越难听。

    不单是安然狠狠吃了一惊,便是太夫人、赵氏、三娘等人,也没想到此事突然发酵、以她们想象不到的速度传播,就连毅郡王妃也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谣言在满京中彻底传开。

    相较于三娘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般,她又是气又是怒,安然看起来却很镇定。

    三娘只安慰安然说没事,她定能想办法平息。安然笑着答应了,眼底的忧色却是挥之不去。安然很清楚,这次恐怕不能善了。

    因为谣言的事实从来不重要。

    早在去毅郡王府的那一日,她就想到了可能有今日的局面。幸而她离开得早,一时间倒没什么影响。三娘替她寻了门好亲事,头一回闹起来时,定北侯府的态度宽厚仁义。

    那么这一次呢?

    “翠屏,你去开箱笼,把上一回定北侯府送来的那块玉佩和方二公子的亲笔信找出来。”安然面上不见愁闷之色,虽说她是谣言中被诋毁的主角,可她比谁都淡定。

    翠屏听罢,只觉得不好。

    那块羊脂玉佩算是信物了,信也是未来姑爷亲笔所写,这些东西本该妥当的收着,姑娘却让她们找出来。

    虽说相处的时候不长,翠屏却很了解自家姑娘,决计不是那种死缠烂打之人,她不会用卑劣的手段去威胁别人。若是她要这些东西——只有一种可能,便是做好了退亲的准备!

    翠屏顿时红了眼眶。

    “姑娘,定北侯府不还是没有话传来?您不必——”

    为何偏生自家姑娘这样的命苦?好不容易逃开了去毅郡王府做妾的命运,难道却逃开被退亲的命运?还是在被背上这样的污名时,往后可怎么说亲啊!

    “还没到那一步呢。”安然反而笑着安慰翠屏,她轻描淡写的道:“就像是三姐说的,这件事找到源头,说清楚就好了。”

    虽然话是这么说,可是主仆二人都清楚,恐怕并没有这么简单!

    “去罢。”安然坚持道。

    翠屏心里头难过,却不敢违拗自家姑娘的意思,只得依言去了。

    安然怀中抱着雪团儿,轻轻抚摸着它柔软光滑的皮毛,心中平静如水。

    更坏的还能是什么呢?不过是一辈子不嫁人罢了,或是远远的离开京城。如今声名狼藉的她,正好可以逃开陈谦。陈谦为人骄傲自大,怎么能容忍妻子有这样的污名?

    便是丁氏也不能答应!

    安然勾了勾唇角,那笑容却并未到达眼底。

    她怀中的雪团儿似乎感受到主人的悲伤,它伸出粉嫩的小舌头,安慰似的舔了舔安然的手心。

    安然轻轻的笑了。

    只是一滴泪,还盈在睫毛上,将坠未坠。

    第76章

    定北侯府。

    孟姨娘从敏国寺回来后,面上还是一切如常,只是私下里无人时,总是一副忧心忡忡的模样。

    她请大师批得姻缘,并不乐观。

    当时孟姨娘便觉得心中不痛快,也难怪,会有那样的谣言传了出来。到底是有些影儿,人才那么说的。若是果真坐得端、行的正,怎么就偏生说起了安九?

    可她不过是个妾罢了,便是在侯府里再有体面,也不能左右爷们的亲事。

    再加上这里头不光是有定北侯府的颜面在,还有姑太太庆乡侯夫人牵线,若是她贸然反对,恐怕伤了两家的体面,于方庭的未来也无益。

    孟姨娘这几日日日不得安宁,心里头像是油煎水煮过一般。

    她精心培养方庭二十来年,伏低做小、柔顺谦卑,就是为了能让自己儿子有个好前程。连方庭的房中,她都没让丫鬟开脸去服侍,只为了能凭着屋里头干净这一点,为方庭求娶贵女多些助力。

    她倒也不是攀附权贵,哪怕方庭求娶的只是清流之女呢,她也不会多说一句。

    可这门被侯爷和夫人都看好、还有姑太太牵线的亲事,却让孟姨娘感到不安极了。

    正在她百般纠结、万般无奈之时,京中关于安九的谣言汹涌而起。

    “我早就觉得这门亲事不妥当!”孟姨娘初闻惊愕之余,还有松了一口气的感觉。她所料想的最坏的情况也就是如此了,且如今还没正式下定,只是两家口头的约定罢了,还有转圜的余地,方庭的名誉也不会受影响。“这亲不能结!”

    金珠觉得此事有些古怪,仿佛是有心人故意为之似的。“姨娘,可亲事最后如何,还要看侯爷和夫人的意思罢?或许只是有人恶意中伤罢了,万一只是谣言呢?”

    孟姨娘却是摇头。“谣言的威慑力从不在于它是真的。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她脸上闪过一抹轻蔑,道:“满京中的贵女这样多,怎么就往她一个人身上造谣?”

    金珠张了张嘴,却不知道该怎么再劝。

    “你去把庭哥儿身边的小厮给我叫过一个来。”孟姨娘嘱咐道:“悄悄的,找个跟着庭哥儿外头出门的,只是别惊动庭哥儿。”

    金珠无法,只得答应着去了。

    今日正值休沐,方庭正在,金珠便悄悄的过去,叫了他身边的长随名叫青石的过来回话。

    “青石,你这几日同二爷出去,可曾听到什么风言风语?”孟姨娘也不转弯抹角,上来就开门见山的道:“你只管说便是。”

    青石闻言,心中便有了几分犹豫。

    这些日子来,确实听了许多不好的传言,都是关于安九姑娘的。要知道虽然还没对外说,可安九姑娘是二爷的未婚妻子,已经定下了亲事的,二爷这些日子也不好受。

    若是别人说倒也罢了,竟然在跟二爷同榜的庶吉士中,也有谈论这谣言的,二爷听了更不是滋味了。

    这些话虽听了不少,可二爷并不很相信,让他们这些小厮也守口如瓶,不许在家中透露出来,更不许在孟姨娘跟前提这些。

    往日休沐是正是二爷用功的时候,可今日二爷却盯着手中的玉佩愣愣的出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