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施笼络听琴

      抱琴给水溶见过礼,才说明了来意:“娘娘这几日身上不好,不能亲来看视林姑娘。娘娘说了,若是姑娘能挣扎得动,还该跟着奴婢回娘娘的寝宫才是。娘娘已经着人收拾出一间屋子,转给姑娘住呢。”

    水溶心里一震,盯着抱琴问道:“娘娘收拾屋子给林姑娘作甚么?林姑娘刚刚醒过来,还该多歇息几日才是。本皇子这儿要什么有什么,等调理好了身子再去不迟!”

    抱琴低着头,不敢对着水溶凌厉的眼神,脚尖跐着地,半日才小声回道:“娘娘说了,林姑娘住在皇子的宫里,未免于闺名有损!”

    一句话,激起了水溶的怒气:“又是娘娘说,你们娘娘可真是神通广大的很呢。这闺名有没有损,还不是别人说的?”

    黛玉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却是脸色煞白,挣扎着从床上挪下了身子,就去穿鞋。慌得水溶忙上前拦住:“你别听她的,你的身子还不能下地呢,太医说了,要好好的静养几日,落水之后冒了风可就不好了。”

    黛玉急忙使尽全身力气往外推他:“三皇子,多谢您的救命之恩。娘娘说的是,这儿确实不是我们闺阁女子住的地方。”

    说罢,就同着抱琴出了宫门,水溶怅然若失地倚在门边上,看着那抹纤细的身影,慢慢地消逝在回廊的尽头。

    黛玉跟着抱琴来到元妃的“春华宫”,给元妃见过礼之后,就站在一边。元妃倒也热络,忙上前携了手,拉着黛玉在软榻上坐了,一迭连声地吩咐宫女去给黛玉端才熬好的参汤来。

    黛玉忙站起身来推辞:“娘娘不要麻烦了,小妹身子虚,这样大补的东西怕是消受不得的。”元妃这才作罢。

    又笑着看黛玉:“你是我姑妈的女儿,在我面前还客气什么?就叫我一声姐姐好了。我在宫里长天白日的也没个事儿做,寂寞得很,你正好在这儿住些日子,养养身子!”

    黛玉也不知道元妃为什么呼喇巴儿地留她在宫里住着,想着贾母和王夫人都走了,自己只好听从元妃的了。

    于是欠了欠身子,说道:“承蒙姐姐厚爱,小妹不才,希望能为姐姐解些烦闷,就怕小妹打扰了姐姐的清静了。”

    “哪里,我高兴还来不及呢!”元妃拍着黛玉一双莹润无骨的手说着,又低下头仔细瞧了瞧黛玉的手,盯着黛玉的脸看了好久,方才笑道:“妹妹这副容貌,怕是六宫里也难有比得上的。不是我夸嘴,就是皇上见了妹妹,也要惊为天人的。”

    黛玉被她说的有些不自在,脸上挂着一丝僵硬的笑,陪着元妃。

    元妃又絮絮叨叨地同着黛玉说了好些话儿,才着人带了黛玉到厢房里歇着。黛玉的身子本就经不起折腾,这半天,陪着元妃长篇大论地讲着,早就骨软乏力,到了屋里就躺倒了,蒙头大睡,再也顾不上别的。

    这一觉,直睡到日影西斜。望着窗外斑驳的树影,黛玉揉了揉惺忪的睡眼,披衣坐起了身子。

    摸了摸肚子,还真有些饿了。恰好这时,门外转来一阵轻响,一个甜美的声音响起:“林姑娘,您起了吗?”

    黛玉听出来正是带她们到御花园游玩的那个小宫女,忙应声:“起来了,进来吧。”

    门“吱呀”一声被推开了,那个小宫女露出了半边脸,笑着:“林姑娘,娘娘让您过去呢,想着姑娘这大半日的也该饿了,早就吩咐厨房预备下了。姑娘这就跟着奴婢过去吧。”

    说着,就上前替黛玉穿戴整齐了,又麻利地收拾好了床铺,拉了黛玉来到妆奁台边,一双灵巧的手,执起一把牛角细梳,替黛玉挽了一个倭堕髻。

    黛玉揽镜自照,满意地笑了笑,夸她道:“你的手真是巧啊,平日里是你给娘娘梳头的吗?”

    小宫女甜甜地笑了,嘴角梨涡带晕:“林姑娘,奴婢叫绿菊。奴婢哪有那福分能给娘娘梳头啊,不过是跟在后头伺候的,看着几个姐姐学来的几招。娘娘说了,让奴婢这些日子专门伺候林姑娘!”

    “好。”黛玉点头站起身来,跟着绿菊往外走去。元妃在殿内摆了满满的地一桌子饭菜,单等着黛玉过来。

    刚一跨进殿内,黛玉就闻得一股扑鼻的香气,不由大赞:“娘娘这儿的饭菜好香啊!”

    元妃起身拉着她坐下,笑道:“,哪有这么香,恐怕是妹妹饿了吧?来,陪我一起用吧。”

    黛玉只好端着碗和元妃两个默默地用了膳,一时,宫女们端上茶来漱了口,元妃就命人收拾了桌子,拉着黛玉的手,到了她的寝宫。

    黛玉搭眼瞧去,靠窗户边上摆着一张铺了竹席的软榻,上面放了几个大迎枕,看样子是元妃白日里小憩用的。

    北边是一张雕花鸟的楠木大床,上头悬了一顶银红软烟罗的帐子,用一对银钩子挂了,露出床上的陈设来。

    黛玉也算是见过些世面的了,贾府里的一应用度也都是上好的,可是和元妃的寝宫相比,还是差了一大截。只要是人间有的东西,元妃宫里一样不缺,还都是内造的,处处透着华贵风流!

    元妃冷眼看着黛玉,见她年纪不大,但是见了这些东西,也没有露出一丝羡慕来,不由暗想:什么才能打动她呢?

    此时,黛玉已经看到了墙角的那架古琴,情不自禁地迈步走了过去,用指甲轻轻地拂过,那架古琴发出一阵悦耳的声响。

    元妃暗自拿着主意,这时候定了定神,跟在黛玉后头,笑道:“早就听说妹妹是个通音律的人,若是瞧得起姐姐的这架古琴,何不弹一曲试试?”

    黛玉不好意思地抿嘴儿笑了笑:“姐姐是从哪儿听来的?妹妹怎敢瞧不上这架古琴呢。这古琴一看就不是凡品,听声音就可辨出来。”

    “是吗?如此看来,妹妹是精通音律的了。这架古琴还真是有来历的,一般人也不能够得到它。这还是前头去了的皇后生前最心爱之物,皇上自从皇后仙逝之后,睹物思人,不想再看到这琴,我就斗胆要了过来。没想到竟碰上识货的了。”

    黛玉的兴头被元春的话勾起来了,抿唇一笑,就坐了下来,低头道:“不知道皇后娘娘该是何等的风姿卓越?这样的古琴配那样的人物,恐怕是天下少有了吧。待妹妹试一试。”

    说罢,就调了调琴弦,用手轻轻地抚起来。

    本书由首发,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