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3

      重生之相守 下 作者:柳明暗

    分卷阅读23

    中推了一把,要说这张姑娘帮着推了一把可以,要说她污了他的声名也行,正反两面都能说得通,一切就要看沈澜自己怎么想了。

    不过这朱张氏到底命苦,又是一个姑娘家,顺道帮一手也没什么。

    这事儿很快就被沈澜和牧叶抛在了脑后,但却被齐暄听说了。

    齐暄坐在书房,烛火点得很少,只有寥寥的几盏,且还都离他有点远。

    等等,你刚说的那个,是早先与慎之议亲的那个张太医家的嫡长女,朱张氏?

    回主子话,是她没错。

    齐暄不理会站在远处的人,只顾低头沉思。

    他突兀地抬头:你且去助她一助,如有必要,他隐在阴暗处的面容闪过一道狠色,安排她假死逃遁。

    他一字一句地道:孤有用!

    那人闻言,立时点头应是,其他并没有多问,视线小心地往齐暄那边扫,见齐暄挥挥手,那人识趣离开。

    待到书房里只剩下他一人,齐暄站起身,在屋子里来回踱步。

    夜色渐深,烛火已经有些黯淡,齐暄却依旧不停地来回走。

    外头有人轻声提醒:殿下,晚膳备好了。

    齐暄被这声音一扰,思路立时打断,不由勃然大怒:没眼色的东西,谁要你来打扰孤,滚!

    外头立时安静了下来,半点动静都没有了。

    齐暄这才顺了心气,他眼睛里光芒闪了灭,灭了闪,几番来回不定,最后一握拳,拿定了主意。

    这时候,他才觉得饥肠辘辘,高声道:来人,给孤备膳。

    听得齐暄传唤,外头立时有人推门而入,躬身对齐暄行了一礼,不敢稍做停顿,迅速布置了一桌晚膳,伺候齐暄用膳。

    寂然饭毕,齐暄看着自己的贴身内侍,问:让前日入府的周氏准备。

    内侍收敛了心神,不敢多问,恭敬点头应了。

    齐暄见状,点头,挥退书房中的众人。

    安庆出了书房,面上依旧恭敬,待到离得书房远了,才有新进的内侍凑到他的身边,小心地问:安公公,陈公公怎么办?

    安庆想了想,摆摆手:让他先避两日,两日后,再回来就是了。

    内侍点点头,犹犹豫豫了一阵,终于又问:那公公,皇子妃娘娘那边,可怎么办?

    听到这话,安庆嗤笑一声,他斜眼看了看这内侍:就这样呗,还能怎样?

    说完,他一甩拂尘,领着一干人走了。

    第四十七章:无题

    夜幕初降,沈涵刚回院子,正要换了身上衣裳,便听得屋外有人求见:大爷可回来了?

    拿了衣裳正要过来的宋氏听闻,没有停留,依旧走到沈涵身边,替他换衣,倒是她身边的贴身侍女悄悄出了屋外,不多一会儿,侍女回来,冲着沈涵和宋氏一福身,道:正院里来人问大爷呢,夫人请大爷过去一趟。

    沈涵手一顿,眼中闪过一丝倦色,略略扬长了声音道:我知道了,你且告诉她去,我一会就过去。

    明明此时已接近晚膳时分,他们也确实是该去正院了,却还要着人走这么一遭。

    终究还是自个的母亲,沈涵不好多说什么,转眼见宋氏有些郁郁,便不由得轻拍着她的手安抚道:没什么事的,你且放心,这院子里的人够用了。

    宋氏其实并不是在担心这个,但沈涵这么说,她便也笑道:这话可说夫君说的,我就多谢夫君了。

    她这院子里,除了她还有四个姨娘,虽然还没有一个成气候的,但能少些人还是少些人的好。

    连日里终于得了这么一个好消息,宋氏脸上终于有了几分笑意,让这院子里的侍仆侍婢都松了一口气。

    这么一段日子以来,京中流言对府上议论纷纷,夫人面上虽不显,但却减了出门赴宴的次数,心中更是郁郁,便拿着府上两位少奶奶磋磨。

    摆脸色冷言冷语都是小事,动不动往人院子里塞人想要大公子和二公子都搬到正院去才是招人恨的。

    奶奶被她这样磋磨,还要忧心着大公子会不会有什么事,真是心力交瘁。

    也幸好,虽然那位如今起来了,但似乎与大公子没什么关碍,倒也还算是一件好事。

    不过就因为这样,她们院子里的人也多少都信了外头的话。

    当年,那位莫不是就是被正院里头的这位千方百计逼走的?莫不是连那位的命数之类的都是掐造的?那么,当年大公子的病,如果不是与那位相克,又是谁动的手?

    细细往下想,便连她们自己都有些歪了,这真是越想越不对啊。

    沈涵和宋氏收拾整齐,又等到了前来问安的沈桂,便一同去了正院。

    正院里,沈湛和他的嫡妻周氏已经到了。沈湛拣了学院里的琐事与张夫人逗笑,周氏坐在一旁,不时抿唇低头,做笑语状。

    见沈涵进来,沈湛和周氏连忙站起,等沈涵与张夫人问安后,才又重新坐下。

    趁此间隙,周氏与宋氏对了一个眼色,各自低头静坐,不发一言。

    虽是妯娌,但因为张夫人最近这段时间的动作,倒是让她们有了两分交情,再不像早先那样只有一个面子情。

    张夫人见了沈桂,本就因为沈湛放晴的脸色越加灿烂了几分,她唤了沈桂过来,拉了她在怀里,仔仔细细地询问,唯恐一个错漏,委屈了他。

    宋氏坐在一旁,转头瞥见沈涵看过来的视线,冲着他笑了笑,不说话。

    沈涵摇头,母亲这究竟是怎么了?桂哥儿是他们的亲子,如今在他们院子里住着,委屈了谁都不可能委屈了他去不是。如今这样,究竟是要做什么?

    沈桂倒是不知道屋子里的大人此番各种心思,他只是乖巧地倚在张夫人的怀里,鼓着一张婴儿肥的小脸蛋,奶声奶气地认真回答张夫人的问题。

    张夫人被沈桂逗得欢乐,命人取了一块新得的端砚来,拿到沈桂面前,引他细看。

    桂哥儿,这块笔砚,你可喜欢?

    这块端砚是张夫人特意让人寻来的,砚身成牧童牵牛状,牛身挖空,便是用作磨墨之处,很有几分童趣。

    沈桂看着的确喜欢,双手捧到眼前细看,然后抬头看着张夫人,笑着道:喜欢!

    张夫人摸摸桂哥儿的小脑袋:桂哥儿喜欢,那这个就给了桂哥儿了。但桂哥儿答应祖母一件事儿可好?

    沈桂天真地抬着头,看着张夫人,认真地道:桂哥儿答应祖母。

    嗯。张夫人点点头,很认真地道,那桂哥儿以后可就要认真地跟着先生学认字了。

    沈桂如今四岁了,正准备着启蒙,沈涵都为此在做准备了。

    沈涵听得张夫人和沈桂的对话,有些诧异,这些日子母亲烦躁,甚至可以算得上是心神不守,如今,怎么瞧着没事了?

    他不禁认真地打量着张夫人,张夫人察觉到大儿子的视

    分卷阅读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