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探敌阵

      冥灵任命于游为先锋,于游带领精兵一千后倚大军走进了山口内,准备找出乾罡阵法的隐秘,随机应变好让后军能够看清敌人的埋伏,赵青锋与于游拉开一段距离一则可以策应,二来给大军开辟坚守道路。冥灵亲率大军在后方观望好做出最为恰当的指挥。

    双方势均力敌,不仅人数相差不多,军备也是相差不多,或许骑兵人数上义军多出万人,但是乾罡据守,更有长久布置的陷阵,乾罡也有信心与冥灵一战。势均力敌拼的就只能是双方主将的眼观,对战场的分析,在人员上的分配。

    冥灵此时大军驻扎山口之处,两侧山峰之上没有人站脚之处当无埋伏的地方,经过探查也的确如此,驻军山口此处冥灵会出来迎战,毕竟此处狭小不适合大军决战,随着义军深入会逐渐变得危险,冥灵相信越到之后乾罡的动作才会更大,冥灵之后必须随时做好准备面对敌军两侧夹击,或是突袭,还有时而出现的陷阱,如此一来冥灵要付出的心神要远避乾罡多,毕竟乾罡此时在暗处,兵力部署也不为冥灵所知,而义军浩荡的队伍只能步步为营,在敌人眼下活动,时刻的戒备之下,义军会更加容易疲惫一些。如此看来乾罡的优势还是不小的,远征之军定是会面临更多的难题。

    于游一马当选清理道路,时不时出现的绊马索和陷阱也都要让其显现,处理破坏掉让其不会影响到后续大军的脚步,要是只有这小小的障碍就小看了此处的复杂。乾罡自然知道这小伙人马只是前锋。乾罡知道这只是师弟在试探自己的招式,乾罡冷笑下令:“这千人之众既然不知生死,出三千骑兵灭杀。”原来于游的先锋营行至一个三岔口,也不知道如何行走,只得派人回报冥灵自己要先探左侧的道路,再回头一一探右侧的两条道路。就当他踏入左侧道路没多远就有,乾罡的三千骑兵已经分别在三条路上了,这三条路其实尽头相通,起点相同,这三千骑兵的命令便是:在路上遇到敌人力战拖延,另外两队行至三岔口绕到敌人身后,全歼敌人。于游深入险地,身为先锋面对的未知危险更多。

    就当于游看到迎面而来的马队,知道自己可能已经被敌人查探了动向,这迎面而来的敌人必是有备而来,先锋营重在探路,与敌人贸然开战,不智。于游立马调转回头下令回撤。敌人跟随,因为早有计划所以不急追赶,只等绕道的队伍堵住敌人双向冲杀,这千余人必是难逃。果然不出乾罡料想,此时绕道的两千骑兵已经踏入了左侧的道口,堵在了于游回撤的路上。

    于游也不知道怎么这来时平静的路上怎么会突然出现这么多的骑兵,身处绝境,一时间于游有些沮丧,腹背受敌,恐怕冥帅之命难以继续完成,赵青锋的徒弟也是没得做了,此时唯一的出路不是投降敌人,就只有死战了。于游也不多考虑,死战便死战,决死不负冥帅重任,师父赠剑之恩。“杀出去,倒要看看敌人能否挡我回撤之路,杀!”其实于游知道冲杀出去此为万一的可能,但也决心不降,战便战,不能负了手中青锋,此乃杀人剑,怎能拱手弃剑降敌?杀心起,大战四方,千人的豪气也杀了出来,不得生路便使尽全身气力杀敌,于游不畏死,手下千人也曾是将生死之事想得透彻的镖师,此时只管战。

    千余人与迎面之敌冲撞在一起,厮杀起来,片刻后方敌骑也冲了上来,千余先锋与围攻的敌人战在一起,双方都收起冲杀的长枪,抽出刀剑搏斗。于游手持青锋倚仗剑之利砍断不少敌兵手中的武器,自是杀敌不少,于游自己也是浑身伤痕,敌人飞溅的血液与自己的流血混在一起,人都被染红了,先锋营已经深陷重围,此时任在马上的人人都是浑身鲜血。就当先锋营与敌厮杀之时,本无生念,但是此时敌军怎生混乱?个个俱是欣喜,寻得生机更是杀的兴起。再看来路之上的来人顿时明了,原来是前来支援的赵青锋,这本是围堵于游的两千敌骑此时成了腹背受敌,不会过多久赵青锋和于游便会杀穿敌骑会合。

    原来是冥灵接到于游的回报,恐此三岔口暗藏玄机,果然如冥灵所料,派了赵青锋出得部分骑兵接应于游。敌人缺少带兵的将才,突遇此变,敌人不知先行绞杀于游千人,也合兵一起到时候未必会吃亏,至少绝对不会是现在这样,两千人尽数被灭,剩得千人仓皇调头逃跑,又是损兵才逃出生天,带给乾罡一个彻底失败的结果。

    乾罡大怒,“废物,废物,三千人速战速决灭敌合兵怎会是逃回之人不足八百。”也的确如乾罡所想,赵青锋所带援军也只不过千人而已,可是这自乱阵脚的士兵竟然如此不堪一击。原本抵挡冥灵信心满满的乾罡此时不得重新不衡量自己士兵的实力,手下无大将,也许当初不该派双杀外出,有双杀在的话此时骑兵当不会如此的不堪一击,如今骑兵尚存不足八千,如果再有损失主动出击的机动性更会减弱,乾罡也只能倚十万步兵固守了,等待双杀的回归。依照乾罡思考,义军没有大军回援,双杀此时差不多已经事成,正在回归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