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战!!!一之大地暴熊

      大地无垠,宽容广大,她拥有着广阔的胸襟,能包容一切的可能。因而一般的凶兽对于洪荒的破坏其实并不大,因为这种破坏会在大地的自愈之中消隐殆尽,只要除掉那只破坏性凶兽就不用操什么心了。但这对于三种属性的凶兽来说却行不通。第一种就是地属性的凶兽,他会将地脉撤出地底而后又用它作为自己破坏的工具加大破坏;第二种是火属性的凶兽,它拥有引发大地熔岩的能力,引发熔岩也就间接的破坏了地脉;第三种是黑暗属性的地脉,它拥有吞噬和腐蚀的力量可以破坏地脉灵气,令这种与地脉共生的力量消失散尽。三种力量在洪荒肆无忌惮的尽情破坏,而洪荒的第一批生灵的任务就是灭杀洪荒凶兽。

    遁周偶尔出手几次灭杀一些可以越级挑战的太乙境凶兽,而其他大罗境一以下的凶兽都交给了胡翼进行消灭,而遁周所做的就是将洪荒的地脉进行修复,此时的地脉并不是后世的龙脉,其形千奇百怪,因而遁周对地脉的特性就要好好的检查,依照地脉特性进行修复或者加快它的自愈。大罗十二重天可谓是一步一登天,每一重境界都是天差地别,再也,没有了越级挑战的可能,幸好凶兽只靠本能破坏洪荒仅有个别突破自身限制可以通过修炼悟道提升自身境界,不过这样的凶兽往往会放弃自身凶兽的身份,自觉的将自己转化成洪荒生灵。而剩下的那些凶兽最多是大罗一重天的战力,绝无法突破,却是大罗二重天要与洪荒天地勾联交互法则的应用。遁周此时也不过是紧紧将大地法则领悟完整还未掌控为己用成就气息圆满,所以也只是初入大罗境界还未真正突破成为大罗一重天。

    “吼………”只听一声大吼,遁周前方顿时奔出一只熊形凶兽,此兽两足着地,身体直立,足有一千五百丈,却又有四只前肢,胸前仿佛是有一团火焰在燃烧。只见凶兽大脚踏来,仿佛是要将此时的遁周碾于脚下,遁周顿时感到一股无形的重力鉴于自身,令自己动弹不得。幸好遁周早将胡翼抛飞出战场,否则只凭这股重力就能将一名不入太乙巅峰的洪荒生灵压成肉泥。遁周立时恢复大巫真身以应危机,遁周顿时感到脚下地脉一阵阵变动。还不及发力,遁周就被一阵阵炽热的白色岩浆包围,伴随着强大的冲击力,令遁周像是被发射的火箭一般冲天而起。

    只见熊形凶兽大臂一挥,身体还在半空中的遁周顿时像是发射的炮弹窜向了远处的一座小山头,这时遁周想到的却有些幽默——原来手臂多也是一种福气。却是遁周用两条手臂结成不动印,又有四条手臂挡住来自凶兽的攻击,而后用剩下的两条手臂给了凶兽一记致命的反击,此时凶兽还站在原地却是因为被顿周攻击打伤而无法动弹。原来顿周早感到大地脉动的不正常,但由于重力突然加身失去了躲避的机会,于是全力防守而后一飞冲天引诱凶兽上当进攻,而后给凶兽凶狠的一击。这样的行为也就是对付凶兽还有先天生灵好用,因为此时不论是凶兽还是先天生灵都是天生肉体强大,而且因为肉躯天生具有法则性质能免疫神通术法,因而多半是近身战斗,否则以天地之中第一批生灵的智慧如何会放弃神通术法而进行肉搏这种掉价的行为?

    此次交锋虽说是顿周占了上风,但顿周却也并非是胜利者,盖因顿周错估了凶兽的属性,本来凶兽运用重力的表现来看凶兽是土属性的。这点并没有错,也不会是错的。于是顿周以自己能免疫土属性的体质硬接了凶兽的一击,可惜顿周忘了一点——洪荒从来不缺少多属性,而大地暴熊之所以有一个带暴字名字,就是因为他不仅有地属性还有火属性力量。因而顿周此次虽是棋高一着却也是弄了一个两败俱伤。不过顿周到底是好些,于是他比凶兽快了三息安顿好自己的伤势。

    顿周运转不死神功将右手变成一把锥子瞬间扎入凶兽胸前的那团火焰,而后沟通天地法则从内而外进行攻击磨灭凶兽的生机。大地暴熊不愧是大罗境的凶兽,自知必亡反而加深了他的凶性,四只手臂抓住顿周两肩,自胸前火纹发出一道耀眼光柱穿透了顿周的胸腔,这还没有结束凶兽本身有燃起献祭之火准备献祭自身换取力量,不过顿周顿时发动领域截断其与天地的联系又以土灭火磨灭了凶兽的最后机会。

    大地暴熊是火土双属性的凶兽,因而他的领地就多是活火山,而且地脉破坏严重,顿周修复起来就变得困难许多。顿周首先将地脉串联起来,修补地脉胎膜,使大地胎膜可以承受住地脉之力,而后牵引地脉自生,借地脉自身的力量修复大地胎膜以及地脉自身。而后将火山地脉牵引至一处大地泉眼运用火生土土生木的天地法则加快地脉的自我修复。

    此时已经距离灭杀大地暴熊有五百多年了,而顿周已经修复好这里的地脉,这里的地脉多是突出木属性,虽说大多数地脉并没有属性,但由于洪荒的五大五行主脉的牵引还是有一定的属性偏向的,看着自己除了闭关地武之大陆外,停留时间最长的地点,顿周突生一种感觉,或许以后的路会越来越慢走了。毕竟此时天地的气运在百族,而不是巫族,巫族只有盘古遗泽,而无洪荒主角的气运。自己也就是一名普通的洪荒生灵,而这或许才是一条自己应该走的路,自强,自我,不因身份贵贱而论巫道,不论气运高低而评定成就。万事在我,不在道,不在身份,不在气运。或许以前自己太过看重外物而忽视了自身。自己的路只有前进与脚踏实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