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难辞其咎

      “噢,看来你是十分肯定张天师和聚贤阁是没有任何联系的啊。”魏元忠见周俊成嘲笑他,他也是很不屑的看着周俊成。

    然后,他沉声问周俊成说道:“你既然说自己是为了和聚贤阁作对才来中原的,我也是听说过周家商会在吐蕃那边,是和吐蕃朝廷一起整治过聚贤阁的,你们又查到了什么,说吧,你不是心归王化的吗,告诉我们,吐蕃那边治理聚贤阁都调查到了什么?”

    周俊成对魏元忠问话的口气十分的不爽,便把头扭开,但是他看见李伊人正有些期待地看着自己,才又转过头来,对着魏元忠说道:“哼,聚贤阁的诸多行动,都是依靠的鬼医常严炼制的丹药,虽然正一教也炼丹药,但是张天师好像根本不是以炼制丹药闻名天下的吧,聚贤阁祸害天下这么多年,我们调查许久,就查出来了聚贤阁的天罡将中排名第三的人是鬼医常严,而我们抓了那么多的聚贤阁弟子,最多也就知道这排名第三的鬼医常严,根本没有人知道什么天罡将中排名第一,第二的人!”

    接着,周俊成轻蔑地看着魏元忠说道:“就算是那些聚贤阁的贼人,也都从来没有听说过天罡将位第一和第二的人,参与过任何的聚贤阁的行动,你不觉的很奇怪吗,你说你抓到了一个聚贤阁中,在天罡位排名里面名列第二的高手,你想想看,这个人被正一教抓住,为了保命,是有什么说什么,在聚贤阁天罡位中排名第四的人,便是来正一教偷袭的周超。且不说他和张天师的杀父之仇,两人怎么可能在聚贤阁里面相安无事,就是他那不惧雷电的秘法就十分了得,居然可以偷袭之后,还活捉了正一教五豪之一的游道长,不知道你们抓捕那个所谓的聚贤阁天罡位排名第二的高手,又是折损几人呢?”

    魏元忠心里掂量了下,没有说话,而一边的正一教弟子听见周俊成这么说,除了心思慎密的单庆朔之外,眉间都有喜色,余海慢慢说道:“魏大人,不会就是几个衙役就把那人抓捕归案了吧,我不知道那个排名第五的周超有多厉害,但是我在奉师命收缴龙虎山附近的聚贤阁贼人倒卖的回天秘药后,在回山的路上遭到聚贤阁贼人的伏击,其中有个排名第九的百面魔君汪郡,虽然我最后勉强击退了他们,但是我的徒儿,也在那里丧命,他们的手段,只怕还真不是一般衙役可以抓捕的啊。”

    “就是就是,如魏大人所说,您有收到游师弟调查聚贤阁内贼的信件,而内贼就是郑定武,而不是我们天师。诬陷我们天师是聚贤阁阁主的那个叫做森罗鬼杨什么的,定然是胡说八道,他很有可能根本就不是聚贤阁的高手,不过是个打着聚贤阁旗号的骗子罢了,还请大人回去之后明察真相。”张生维看出现在情形有利,马上出来为张化世开解。

    魏元忠没有理会张生维,还是那一副冷冷的表情,他看着周俊成说道:“周公子倒是很敬仰张天师啊,自己都身陷囹圄了还一心替张天师辩解。”

    然后魏元忠吩咐自己的手下说道:“哼,来人,把这几个聚贤阁的贼子拿下,一并押回长安,好生审问,撬开他们的嘴巴。”

    “张天师救我啊,张天师救我啊,我们说好我什么都招出来,正一教放我一条生路的啊。”刘烙连忙向张化世求救。

    不过张化世现在自己都被魏元忠质疑着,他当然是不好求情,只是用眼神示意张化冠上前求情,张化冠拦住魏元忠,说出了正一教对刘烙的承诺,魏元忠在心里盘算了一下,居然是同意了张化冠的请求,说道:“若是如此,那这人就交给你们正一教处理吧。”

    张生维一看魏元忠居然会同意自己父亲的请求,认为事情已经有转机了,正一教不会被认定是叛国了,连忙道谢说道:“多谢大人,帮我正一教上下完成诺言。”

    魏元忠这才回答张生维说道:“正一教,天下道教之首,忠于王事,是江湖豪杰的表率,更是教导这原本是聚贤阁的贼人弃恶从善,我当然是要把这人交给聚贤阁处置了。”

    众人听见魏元忠这样说完,都是长吁一口气,刚以为这正一教叛国之事就这么完了,但是魏元忠又接着说道:“那么现在说张化世叛国罪之二:私通敌国,阴谋造反。”

    张化世确实很平静的看着魏元忠说道:“敢问魏大人,这次又是何人举报,可有什么证据。”

    一边的正一教弟子也以为这魏元忠就是接到了什么人举报,必须这样过来走个调查的过场的,只需要解释清楚就好了。

    可是没有想到的是,魏元忠的脸色早就变了,他很严肃地说道:“没有人举报,是我亲自查出的罪证,两日前,我拦下一支前去吐蕃的商队,里面就有你张化世写给吐蕃人悉多干的信件,本来见是张天师的信件,我也不必多查,但是那字迹我却是见过,我这些年来收集吐蕃情报的时候,多次见过这字迹,却一直没有查出来是谁,直到是几天前拦下这商队,哦,就是这位周公子家的商队,才查出了这封信,张天师不妨看看吧。”魏元忠给身边拿信的士卒使了个眼神,那士卒连忙把那一叠信件递给了张化世。

    张化世连忙接过信件,一看之下,大失惊色,这里不仅仅是自己前两天让周俊成寄出的信件,还有自己一两年前的信件,看来魏元忠真的是对这些信件已经是调查了许多,但是张化世不过是在这些信中教导那叫做悉多干的少年,在学习道家学说上面的疑惑,与国事无关,何况认识这人的时候,吐蕃还没有和朝廷交恶。

    张化世连忙解释说道:“大人,这个叫做悉多干的吐蕃人,不过是有心学习道家学说,我和他来往信件,不过是在解释他在学习道家学说中的不解之处而已,并没有做背国之事。”

    魏元忠继续说道:“张天师可是承认这些信件,这些字迹都是你的,这上面可都是你的落款啊。”

    “是,这些信件是我写的,但是我只是在教导一个有心学习道家学说的吐蕃人啊,然道这样也是叛国吗?”张化世觉得就凭这就定自己叛国很是说不通。

    但是魏元忠冷声一哼,对着周俊成说道:“张天师难道不知道那悉多干是什么身份?”

    张化世现在倒是楞住了,自己和这个悉多干谈论道法多年,但是还真没有想过这悉多干是什么人。看见张化世不回答,魏元忠继续说道:“那你怎么不问问眼前这位周公子,他和这个悉多干可是熟悉的很啊,周公子,你既然是要重归朝廷,那么就说说吧,你在吐蕃的那个好兄弟悉多干,倒地是什么人,也好让张天师知晓。”

    正一教众人都是知道这个悉多干的,一个吐蕃人在龙虎山上面学习道法,回吐蕃之后还常常写信给天师请教学问,为人谦虚有礼,性格随和,在正一教里面也不是什么张氏宗族中那一支派系的人,大家都和他交情不错,但是这么一个普普通通的吐蕃少年,又是什么身份呢,但是他说的很含糊,只说家境不错,应该是个富贵人家,但是具体是什么身份,他这么一个普通的弟子,倒还真没有人去深查。

    周俊成皱着眉头,看了看张化世,却把头一扭,什么都不愿意说,魏元忠继续逼问道:“周公子,你姓周,想来本来就是汉民,生在吐蕃的汉人,大多都是奴隶身份,虽然不知道你具体的背景,但周家商会的仆从伙计一般都会改姓为周,周家商会常年受到吐蕃朝廷的庇护,出自周家商会的你会不知道悉多干?你说你的身体里面流着我汉族的血,你既有心回归故国,怎么现在却不肯出声呢,难道你真的是吐蕃派来的细作,还想着帮张化世隐藏什么吗?”

    “魏大人,你这话说的有些过了吧。”高特听魏元忠直呼张化世的名字,很是不满,而且好像是知道了悉多干是谁,就可以证明张化世就是通敌叛国似的。

    高特没好气地对着魏元忠说道:“不论他悉多干是谁,我们正一教也不知道,只当他是和众多普通弟子一样,来天师府学习一段时间的道法就离开的普通人,还请大人明查。”

    “哼,周俊成不说,我来告诉你们,悉多干就是吐蕃大相禄东赞的第四子,去年禄东赞灭吐谷浑,就是他率领偏师,偷袭吐谷浑补给线的统军之将,这个周俊成就是悉多干的军师。那悉多干率领的军队不过是一般乌合之众,却连连得手,吐谷浑大军背后负责补给的军队都是我大唐的府兵,当时的消息,说的最多的就是这悉多干的军队常常是借着电闪雷鸣的天气突袭,斩杀我大唐数不清的将士,现在想想看,莫不是他悉多干用了正一教的天雷法术来袭破我唐朝军队吧!”魏元忠说的是义正言辞。

    正一教群雄这下没有声音了,上清宫中显的十分的安静,大家都如果这是真的,那真是张化世犯错了,不过仔细想想,张化世纵然是识人不清,也算不上是叛国啊,单庆朔正想替师父辩解一下,魏忠元却是摆手将他拦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