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节 郑纪成逃婚

      书接上文,这李云姑究竟是谁呢?书中代言:这李云姑是郑纪成跑江湖押镖的时候认识的。

    十四年前,十八岁的郑纪成接了一趟去恭州(重庆)的镖,可能是路上偶感风寒,到了恭州交了镖,就病倒在店房里。于是店里伙计帮他请郎中看病,经过郎中的望闻问切,才确诊是得了伤寒。

    可这个郎中对治疗伤寒并无良策,便告诉郑纪成说:“你必须马上去请名医,这伤寒我可是治不了的。我只能给你开个药方调理一下,稳定一下病情而已。”

    于是大夫便写下了药方,让小二去抓药熬药,喂郑纪成服下。可郑纪成卧病不起,又去哪里找名医呢?于是郑纪成就麻烦小二帮他在城里请大夫,今天请一个,明天请一个,这全城的大夫几乎都请遍了,病没治好,钱倒眼看都花光了。

    后来小二一看郑纪成奄奄一息了,便趁着夜幕把他抬出了店房,用马车拉到了城外,抛下便跑。如果没人看见,这郑纪成用不了一晚上,便得死在这。

    无巧不成书,这时候有个大汉访友回家,快到城门的时候,发现了奄奄一息的郑纪成。

    于是这大汉赶忙背起他往家里赶。这边刚进了家院,大汉就喊上了:“爹,钟叔叔,你们快出来看看,这有个人病倒了。”

    只见门帘一挑,从屋里出来两个老者。走在头前的这位老者身材高瘦,红光满面。走在后面的这位身材略微矮小,尖嘴猴腮。

    只见走在前面的这个老头出来来到大汉的身旁,用手抬了下郑纪成的头,忙说道:“是伤寒,快,单独准备一间房,这个病传染。”

    于是大汉赶忙把郑纪成抬到了后院的一间闲房子里,扶着他上了床,并给郑纪成褪去了衣袜,盖上了被子,准备让他的钟叔叔进一步治疗。

    书说到这,有人要问了,这大汉是谁?他口称的那个钟叔叔又是何人呢?书中暗表,这大汉乃是恭州城内的马快班头,名叫李铁。而那个身材矮小的老头正是他的老泰山蒋文。那个他口称钟叔叔的人,便是钟凌钟远山。李铁娶了蒋文的女儿蒋芳春为妻,生有一女李云姑的便是。

    这时,只见钟凌来到郑纪成的床前,为他搭脉。瞧了一会儿,便对李铁说:“这治疗伤寒嘛,得内服和外敷并用。这内服嘛,需要把龙胆草捣烂,撒上铁粉,就着磨刀水服下。外敷嘛,需要海蛤、川乌头、各一两,穿山甲二两,研磨粉末,滴酒混合成药膏,然后贴在脚掌上(大家不要拍砖头,这方子是网上找的)。看他现在这病情,没有个三、五个月是不能痊愈的。而且这药材嘛,龙胆草还有川乌头药铺里倒是有。唯独这海蛤和穿山甲不好弄。海蛤倒也不是太难,没准集市上有卖。但这穿山甲非常的稀少,那得去深山老林里面才能发现。而且这动物日伏夜出,不是轻易就能逮住的呀。”

    “钟大叔,这药的事,就全包在我身上了,那您看看现在是不是给他开几副药调养一下,稳定病情,也好给我腾出时间去找药材?”李铁说道。

    “恩,那就先去买龙胆草,找铁粉,再弄点磨刀水,先给他内服吧。”钟凌吩咐道。

    书说简短,这李铁命女儿李云姑前去照顾郑纪成,然后自己当夜就起身找药材去了。就这样,钟凌每天给郑纪成把脉诊治,李云姑每天伺候着郑纪成的起居。半个月后,李铁终于把药材找齐回来了。药材一齐,钟凌马上配药,给郑纪成敷在脚心上。再以后的日子,依然是钟凌诊治,李云姑服侍,而李铁衙门事多,每天还得当班。

    这一晃就三个月有余了。这天早上,郑纪成感觉出了一身的透汗,身体复旧如初了。不过,郑纪成这几个月天天都和李云姑在一起,两人竟然日久生情了。这郑纪成上文书交代过,那长相绝非一般人可比。而李云姑也是貌美芳香的一朵桃花。因而二人的感情发展得十分迅速。虽然相处了只有短短的三个月,但都已经开始谈婚论嫁了。

    又过了几天,郑纪成想告辞回家。因为从这次押镖到现在,离家已经有四个多月了。他怕家里人着急,所以得赶快回去报平安。李云姑一听郑纪成要走,心里十分的难过,舍不得放郑纪成走,怕一别之后,郑纪成不再回来。后来她竟想辞别爹爹,和郑纪成一起走。那李铁能干吗?挺大个姑娘,还没结婚呢就跟人家跑了,这事儿传出去多难听。郑纪成临走这天,李铁把云姑给锁进了屋里,怕丫头再偷偷跑了。郑纪成无奈,只好一个人上路走了。

    书说简短,这一别就是半年。这半年里,李云姑是茶不思饭不想,整个人瘦了能有一圈。后来,李云姑便得了一种怪病,就是加速变老。本来桃花一样的脸,现在竟变成了一个老太婆,满脸的皱纹。每当李云姑在镜子里看到自己的这张脸,都恨不得马上自杀。可她心里,依然放不下郑纪成,总想再见郑纪成一面,然后再自杀。

    单说这一天,郑纪成从临安赶到恭州,特地来提亲了。这提亲的队伍,一路上风尘仆仆,一进恭州,便找了个店房,洗洗涮涮。第二天一大早,郑纪成便找了位当地的媒婆,帮他说媒。然后他这边把提亲的队伍都准备好了,打算媒婆一回来,便吹吹打打前去下聘礼。店房这边正喜气洋洋有说有笑呢,媒婆绷着个脸回来了,还不住地唉声叹气。待媒婆把实情告诉了郑纪成,郑纪成一听吃惊异常。马上就去了李府,前去找云姑弄清实情。

    结果进了李府,却被云姑挡在了闺房门口。

    “云姑,你开门,你到底怎么了?”郑纪成焦急地问。

    可里面却静悄悄的,无人答言。无论郑纪成怎么问,云姑就是不开门。后来郑纪成下了决心了,对云姑说你一天不开门,我就守护在你的门前一天。你一年不开,我就守护一年。说完,他便坐在了门口。

    ‘吱呀’一声,门开了。郑纪成回头一看,云姑把门开开了,急忙起身进屋。只见云姑头戴斗笠,轻纱遮面,坐在床头。

    “云姑,你到底怎么了?听说你得了怪病了,要不要紧?你钟爷爷不是神医吗?难道他也治不了吗?云姑,你说话呀。”

    这时,只见云姑透过面纱,将郑纪成仔仔细细地瞧在了眼里,然后突然起身就死死地抱住了郑纪成,低声抽泣。郑纪成也抱住了云姑,但就感觉不对,感觉云姑的身体比从前还瘦,简直是皮包骨,而且还感觉她的皮肤松得很。‘难道真如媒婆所说,云姑变成了老太婆了?’郑纪成心里嘀咕。

    这时,只见云姑松开了郑纪成,然后当着郑纪成的面,边揭开面纱边说:“成哥,你还愿意娶我吗?”

    没等面纱揭开呢,郑纪成就先是一惊。因为他听到的这一句不再是从前那个清脆好听的云姑的声音,而是出自八旬老妪之口的铁锈般苍老的声音。待云姑把面纱揭开后,郑纪成眼珠子都冒出来了。‘哎呀我的个妈呀,她,她怎么变成这模样了?’郑纪成心里暗想。

    只见这云姑已经苍老的不像样子了。一头的银丝,面色发灰,满脸的皱纹堆垒,眼睛也苍老无神,嘴唇也抽吧得像个圆包子褶。一张嘴,嘴里还少了两颗门牙。

    “云哥,你走吧。”云姑泪流满面地痛哭起来。但一双手,依然死死地抓住郑纪成的左手不放。

    郑纪成此刻心中也是十分的痛苦,看着自己心爱的人,变成了这般模样,他却无能为力。想想当初两个人在一起时的那快乐时光,郑纪成不由地抱住了云姑,也泪流满面。

    “云妹,你这病,你钟爷爷也治不好吗?”郑纪成又问道。

    云姑摇了摇头说道:“钟爷爷给我看过了,他说我这病是因为心情忧郁,阴阳失调,日久成疾,导致的加速衰老。后来经过他的一番诊治,虽把阴阳调和了,病情不再恶化了,但却恢复不了原先的容貌了。成哥,你,你走吧。你今天能来提亲,我就已经很高兴了。今天能再次见到你,我已经很知足了,今后也没什么遗憾了。”

    “云妹,你胡说什么?你想多了。虽然你容貌已不再,但我们的感情还在。我们将来要在一起,共度难关。你放心,我明天就来下聘礼,和你定亲。”郑纪成激动地说。

    这时云姑又一用力,把郑纪成抱得更紧了,还和郑纪成脸贴着脸相互流泪。第二天,郑纪成果真带着聘礼来了。最后双方约定,三个月后结婚。

    书说简短,郑纪成下完了聘礼,便带着人回家,布置新房,准备迎亲。经过了半个多月的布置,新房子布置完毕。郑纪成打算再过个三天五天,就赶奔恭州前去迎亲。

    单说这天中午,卫老爷子要请宏海武馆的馆主赵红海吃饭,卫建民便让郑纪成陪着自己一起去宏海武馆前去相请。(宏海武馆的馆主赵红海从前跟卫忠没什么深交,二人也是最近才开始交往,所以这宏海武馆卫建民来过几次,而郑纪成这是第一次去)

    等二人到了宏海武馆的门口了,正好有个姑娘逛街回来。

    这姑娘一看见卫建民,便欢喜得不得了:“建民哥哥,你怎么来了?”

    “啊,我这不是来请你爹去我家吃饭吗!”卫建民不好意思地说。

    “那快进来吧。”姑娘忙伸手相请。

    这卫建民便跟着姑娘进了院子。这时的郑纪成竟然还傻站在门口呆呆地发愣呢。他刚刚看到这姑娘美若天仙,感觉这姑娘的长相跟云姑从前的美貌不相上下,竟然还有些神似,再想想云姑现在的模样,他脑子竟然乱了。还在门口站着胡思乱想呢。

    “二弟,你怎么了?快随我进来啊?”卫建民招呼道。

    “啊?啊!我刚刚在想,新房子是不是还缺点什么东西呢。”郑纪成解释完,便随着卫建民进了院。

    书说简短,自从这郑纪成见到了赵燕,成天是茶不思饭不想的,早把云姑抛在了脑后。就这样,云姑天天等,日日盼,直到听说郑纪成都结婚了,才一气之下,去了雁荡山芙蓉观,前去出家做了道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