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节 学会文武艺,我要开天辟

      这时只见郑国义坐在了其中的一个石凳上,并伸手示意宝儿坐在他的对面。当宝儿坐稳后,郑国义满脸严肃地问:“宝儿,你可知爷爷平日里为什么对你要求那么严厉,强逼你去读书习武吗?”

    宝儿低着头说:“爷爷是为了让宝儿将来成为有用的人。”

    “恩,你只说对了一半,不光是有用的人。爷爷还要托付你将来去办几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呢!”只见郑国义脸色更加严肃了。

    宝儿偷偷微一抬头看了一眼爷爷,吓得又马上低下了头:“爷爷,是,是什么大事啊?”

    “恩,你先别问我。让我先来考考你。你可识得李煜吗?”郑国义问。

    “李,李煜?敢问爷爷,是那个著名的词人吗?”此时宝儿心里莫名其妙,这李煜乃是朝廷的反叛,他做的词《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乃是一首反诗,爷爷跟我提他干什么?莫非是想让我和他一起造反?想到这,再看看周围的箱子,宝儿竟吓出了一身的冷汗。

    只听郑国义回道:“恩,正是此人,你可知他是谁吗?”

    “是,是,是那个大唐朝的最后一个皇帝吗?”宝儿开始哆嗦了。

    “放屁,平日里我要你好好读书,你小子偷懒,竟然连李煜是谁都不知道。唐朝最后一个皇帝,不是哀帝李拀吗?这李煜乃是唐后十国中最强的国家--南唐的后主啊!”只见此时的郑国义非常的生气。“宝儿啊,你太令我失望了。想咱们郑家,代代都是聪明绝顶要强的很,怎么到了你这一代,竟这么不学无术呢?”

    “爷爷,您别生气,宝儿知错了。宝儿今后一定改。”宝儿哆里哆嗦的答道。

    “哼,今后你要是再偷懒,不好好读书习武,看我不打折你的双腿!”郑国义此时压了压火,又接着说:“那么,既然你只知道李煜是词人,想必他的一首词叫做《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你肯定会背了?现在就背一遍给爷爷听听!”此时的郑国义仍一脸严肃。

    只见宝儿竟吓得扑通一声跪在了郑国义脚下,低低的声音说道:“爷,爷爷,这,这首词,不,不是反诗吗?”

    “放你娘个屁,谁告诉你这是反诗?反诗你也得给我背,现在就背。”只见郑国义此时已经是怒发冲冠地豁然站起。

    “春,春花,秋日,何时了?往事,事多少...”宝儿此时早已边哭着边哽咽了起来。

    “行了,行了,你给我闭嘴,别背了。”郑国义这回是真的无奈了。

    他看到宝儿可怜巴巴的样子,也不由的潸然泪下。只见他在暗室中背着手开始踱步,过了能有片刻,只听他开始背诵起来: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突然,郑国义猛地一转身,望着宝儿激动地问:“宝儿,你可知咱家先人是谁?”

    此时的郑国义热血沸腾,激动万分,浑身颤抖。“他,他乃李煜之胞弟‘郑王李善长’啊!宝儿,咱们家可是南唐皇族的后裔呀孩子!”

    “啊?”宝儿此时的泪突然止住了,嘴巴已张的大大的。“爷爷,咱,咱们家,不,不是姓郑吗?这李善长姓李啊?”

    “孩子啊,这其中的详情复杂的很,别说你了,这事连你爹爹都不晓得。你还是听爷爷给你慢慢讲来吧。”郑国义此时走到宝儿的跟前拉起宝儿,并扶他一起坐在了石桌之上。

    话说当年五代十国中的吴国在杨隆演嗣位(死了)之后,政治混乱,人心不稳。而吴国重臣李昇精明强干,逐渐独掌吴国大权。李昇独掌大权后,便废黜吴帝杨溥,登上皇位。在金陵称帝,改国号为唐,史称南唐。李昇原本姓潘,为继大唐正统,改为李姓。不过国家前后历时只有39年。

    “宝儿,若不是先人(李煜胞弟李善长)他老中了奸贼赵匡胤的计策,说不定咱们南唐早就可以灭掉其余几国而统一天下、逐鹿中原啦!想当年,赵匡胤用离间之计,骗先祖说咱南唐的名将林仁肇早已暗中归降他宋朝了。然后他还拿出来林仁肇的画像给先祖看,并告知先祖说这画像是林仁肇为表决心而寄给这奸贼做信物的。先祖当时信以为真,并告知了后主李煜。后主李煜得知后冲冲大怒,这才忍痛斩将!后来先祖才得知,那画像是赵匡胤派人在林仁肇家里偷的。林仁肇乃是咱大唐的擎天博玉柱,下海紫金梁啊!他这一死,军中再无人可敌宋军了。因此宋军才破了金陵。后来后主李煜和先祖因无力反抗而被迫归降。归降不久便双双毙命!”说到此处,只见郑国义咬牙切齿,显然是恨透了赵匡胤了。

    而宝儿却听傻了。没想到自己竟然是皇族后裔!

    只听郑国义继续说道:“先祖其实早就看透此贼的为人,猜道只要宋朝大军一破金陵,此贼就得把咱们家族满门抄斩。所以宋军破金陵前,先祖就托付老家人李福夫妇,化名郑氏,装扮成乡下人,并带着先祖的四子李云杰和五子李云翔匆忙逃走。从此咱们便改为郑氏,咱这皇族的香火才得以延续!后来后主李煜和咱们先祖不都是死于赵匡胤他弟弟赵光美之手了吗!”

    宝儿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的郑姓是这么来的呀。那么自己真姓应该姓潘才对。可从赵光美杀害自己先祖时起到现在,事情都过去一百多年了。怎么这仇恨还没有化解呢?看爷爷咬牙切齿的样子,好像这些事情就发生在他的身上似的。

    只听郑国义接着说:“孩子,当年先祖是恨透了赵匡胤了,也不甘心咱们后唐就这样灭亡。他在李福夫妇临走前,留给两个孩子一封书信和一本《天下宝鉴》。信中叮嘱这俩个孩子,‘一定要熟读兵书,苦练武艺。长大后要起兵反宋,夺取宋朝江山,以报国仇家很!将来复国后,国号为郑,恢复潘姓。然后,再竭尽全力去寻找世间传说的‘混元八卦盒’,以保我大郑江山永固!’”

    说到此处,只见郑国义弯腰从石桌下面的暗盒里,掏出一本蓝色封皮的书。然后指着书上的《天下宝鉴》四个大字说:“‘混元八卦盒’及其盒中的‘乾阳剑’、‘坤印刀’的外观,在这本《天下宝鉴》中自有介绍!”

    “孩子,从前爷爷就和你讲过,江湖自古就有此传言:皇室如若有缘得到这‘混元八卦盒’便乾坤可定亦。武林中人要是得到了这三宝,便可称霸武林。所以,你现在要保存好这本《天下宝鉴》,它不但记录了这三宝的详情,还记录了世间其他的一些奇珍异宝。关于这本书的来历爷爷其实也不得而知。先祖没有交代。还有,倘若日后你要是能先找到这三宝中的宝刀或宝剑,然后再起兵反宋的话,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那么夺取宋朝江山的霸业就指日可待了。”郑国义此刻是两眼放光,激动万分。

    宝儿则继续呆呆的听着,一个十二岁左右的小孩,这又是寻宝又是反宋的大事,他听着都哆嗦,别说要他去做了。

    郑国义又接着说:“先祖还在信中叮嘱杰翔二人,‘这件事能办成更好,如果无机缘也无能力,千万不可‘知其不可而为之’,要停手交给后辈人去做。此事且不可走漏风声,更不能就此放弃!要代代出力,直到恢复我大郑江山!’宝儿,这也正是爷爷要叮嘱过你的话。你且要牢记于心那!”

    “知道了爷爷。”宝儿神情木讷地回答道。

    他心想,这些事我听着都哆嗦,更别说要我去做了。哎,还好先人有交代,说此事办不成便可由后人去办。不然可真的要了我的命啦!恩,我还是留着给我儿子去办吧。哎,这可就难为他了,还没出世,就已重担压身。咦?对了,我爷爷怎么不要爹爹去办呢?

    这时郑国义又说:“孩子,不知你娘和你提起过没有,当年正是我看中了他们宋家的宝刀和宝剑,才强迫你爹娶了你娘?”

    “啊?爷爷你说什么?”宝儿诧异地问。

    郑国义此时拿起了桌上的宝刀和宝剑边看边说:“哎,当年我是因为怀疑这宝刀和宝剑正是先祖交代要找到的那口‘乾阳剑’和那柄‘坤印刀’后,才强逼着你爹娶了你娘。想当年我和你外公交情莫逆,我在你外公家曾见过这两件宝物,感觉它们的外形很像那二宝。于是我欲用万金来买,你外公不卖,说这乃是家传之物,只能代代相传。又因你外公唯有独女,这宝物只能传于你娘。而恰巧那是候你外公当时也有求于我,说要我帮他建造一个机关暗室,用来储藏珍宝古玩。(宝儿的外公叫宋元,是临安城《沁苑》古董店的掌柜)所以,我和你外公结成了亲家。爷爷也是迫于无奈才这么做的。”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觉当晚辈的必须服从,不然就是不孝。”宝儿回答到。宝儿心想:‘怪不得我娘和我爹那么疏远呢,从不在一室就寝。’

    “恩,宝儿就是懂事,不像你爹,天生的犟脾气。哎,可是当我拿到这宝刀宝剑后,我发现这刀虽然外形和《天下宝鉴》中的那柄‘坤印刀’很像,但它的的确确就是普通宝刃——鱼鳞宝刀。”

    说到这,郑国义放下宝刀,握着宝剑边仔细观瞧边说:“这剑,我到现在也没看出门道来。看这外形,虽然很像那柄‘乾阳剑’,但外观却又不同。真正的‘乾阳剑’剑身通体赤红闪闪放光。你看此剑,这不就是普普通通的生了锈的铁剑吗?”郑国义边说着边指着铁锈处给宝儿看。

    “不过,看这剑通体发黑,怎么感觉倒像是传说中的魔剑呢?”郑国义抚摸着剑身说道。

    “爷爷,什么是魔剑?”宝儿满脸不解地接话问道。

    “有关魔剑还有神刀的详情在那本《天下宝鉴》中也自有介绍,将来你有空自己去看看吧。孩子,现在此剑究竟何物尚且不知,你可不能轻易使用啊!如果此剑真是魔剑,那可不得了啊!你听懂了吗?”郑国义此刻满脸严肃地叮嘱道。

    “恩,爷爷,我懂了。”宝儿心不在焉地答道。宝儿心想,‘这兵器不管是神兵还是魔器,那得看什么人去使用,如果是正人君子使用,即便是魔剑,那又怎样?等将来有机会,我一定要试试此剑的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