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14

      任性神医 作者:君羽落

    分卷阅读214

    持者,变法等于自绝坟墓。因此哪怕清楚变法的好处,也没几个君王会那么做。

    青国的这种情况到萱夫人时才稍好一些,灵王与太子的争斗令得公族与外戚氏族都元气大伤。萱夫人不是青人,不论是公族亦或是外戚氏族都不会支持她,因此执政后一稳定权柄便想也不想的打压这两派势力,大力提拔外来士子与寒族士子,打破了青国的僵局。然而每个变法者都有种忧虑——人死政消,死不瞑目也就这滋味了。

    萱夫人是否死不瞑目不得而知,但阿珩知道,她所做的变革正在被消弭,青国的氏族是无法被消灭的,当一个国家最大的问题就是公族时,除非这个国家毁灭,否则这病没得治。

    被开垦出来的荒地与国家的资源开始重新向氏族的手里聚拢,它们在消除萱夫人所做的种种政策,那些政策对国家有利,却大大损害了公族的势力。寡人即国,公族亦然,整个国家的所有阶层都服务于公族,而公族的核心是君王,青王要坚持萱夫人的政策的话,便需要与所有人为敌,叔伯兄弟以及子女。朝堂之上,后宫之中,每个人都是敌人。并且还要让出自己的大量利益,公族利益受损,君王也不可能例外。尤其是现任青王,他是靠着青国公族才坐稳王位的,否则......萱夫人早八百年就把他给杀了。

    灵王不止青王一个儿子,青王又是最小的一个,比他更有资格的公子不少,且灵王就算没有合适的儿子也有很多孙子。哪怕公子泽不能继位,论理也是轮不到当今青王的,只是因为萱夫人当时需要一个合适的傀儡,又正好看到了年纪小又性格“懦弱”的他,他这才得以坐上王位。但坐上与坐稳是两码事,萱夫人一度想要废了青王,甚至杀了他,只是因为公族的极力反对才不得不作罢。公族可以说是青王最大的依仗,他不可能自毁城墙。

    阿珩没有第一时间进青阳城,而是去祭拜萱夫人。

    依着人族的传统,祭拜,若是非常隆重的祭祀的话,除了三牲,还得有人牲,因为人是最有灵性的,祭品越有灵性便越高级,萱夫人的身份享用得起人牲为祭的待遇。不过莫说如今不是重要祭祀的日子,就算是,阿珩也不可能买几个奴隶来搞一场人牲祭祀,阿珩带的祭品是路边随便摘的一束野花。

    三七瞅着阿珩手里正在编织的花环,阿珩的手虽然有一点问题,但不从影响灵活度,十指翻飞,野花很快就被编织成了三牲的模样。“阿母,这样会不会太怠慢了?”

    阿珩反问:“哪里怠慢了?”

    “祭祀陵墓,就算没有人牲,也当有三牲。”

    阿珩理直气壮的道:“远古时代,炎帝祭神尚且用的是刍狗,我可比炎帝走心多了,她随便拔野草编成狗来祭祀,我好歹挑了开得正好的花。”

    三七愣了下。“炎帝祭神用的是刍狗吗?”

    “不然你以为祭神时用刍狗的习俗是从哪冒出来的?”阿珩反问。蛮荒时代,人牲是很常见的事,稍微有个天灾人祸或是什么事就会杀人,祭神祭天祭地祭山祭水,用的极品都是当时的人认为的最好的祭品——人。这种事直到炎帝时代才有所改变,没人知道为什么,反正突然有一天炎帝就废了用人来祭神的规矩,理由是:拿活人祭祀只适合祭祀魔,用来祭祀喜爱生机的神,跟在医者面前杀人,还逼着医者从头看到尾没什么两样。

    “我一直以为是人祭。”

    “炎帝不喜人祭。”阿珩道,这或许是炎帝曾经做为一名医者唯一的残留的一点天性了,医者救死扶伤,迫于局势放弃了七情六欲拼命的杀人也就罢了,但平常的时候,能不看到死人就尽量避免。

    三七奇道:“那人牲的传统怎么延续了这么多年?”

    阿珩默,她哪知道为什么?绞尽脑汁想了想,道:“因为世人有病,所以人牲的传统根深蒂固。”

    “什么病啊?这么厉害?”

    “贪婪之疾。”

    “有这种病?”

    “有。生前喜爱的美人,不希望自己死后她被别的男人占有;生前喜爱的奴仆,便想着让他在自己死还能继续服侍自己;生前享尽荣华,死后仍希望继续享受荣华富贵,锦衣玉食,奴仆如云。因此,庶人会在生前尽量置办些珍贵的东西死后做为陪葬,贵族比庶人更有权利,因而死后会令大批的姬妾奴仆殉葬。对待做为凡人的自己尚且如此,何况高高在上的神,自然要献上更多更好的祭品以祈求神的庇佑。因而古往今来,祭神的人都是精挑细选的,说不定选妻子都没有选祭神的祭品走心。”

    三七:“......阿母不喜欢人祭?”

    “除非是祭神,否则人祭这种事都是用的奴隶,你阿母我是奴子,人祭的候选人。”

    “阿母你原来想活着啊。”

    阿珩道:“这与想活着不是一回事,就算死,也不能死得这么憋屈。人祭啊,好听点是高级祭品,难听就是人牲,牲是什么?是牲畜?就算有一日要死了,我也希望自己是以人的身份与方式去死。”

    萱夫人的陵墓位于青阳城以西四十里的平原上,这一片都是王公贵族的墓葬区,但阿珩只一眼便可以笃定一件事,千百年后,这里所有陵墓被盗掘光了,也不会有人拜访萱夫人的陵寝。

    原因?

    一,平原起陵,自然会有封土堆,根据封土堆的规模是可以判断陵墓的规模的。所有封土堆里,萱夫人的最小,小得可以忽略不计。

    二,萱夫人尚节俭,青国的国史上有关于她自己动手裁制、甚至缝补衣服的事迹,据说萱夫人的服饰,穿久了出现了磨损也不会扔掉做新的,而是缝补几下,穿在外面的袍服会补得看不出痕迹来了再继续穿,穿在里头的,也会缝补几针继续穿。因此她临终时命令不需要任何陪葬品,青王不知是否也不想给这位差点杀了自己的继母什么面子,便从善如流了,真的什么陪葬品都没放。就连萱夫人遗诏里唯一要求的,与喜爱的面首同葬的事也当没看到。

    这么一座陵墓,不管是哪位盗墓贼都没兴趣。

    三七表示疑惑:“王侯去后,不是有金缕玉衣吗?玉虽不买卖,庶人不得拥有,但金却是很值钱的东西。”玉器是贵族才能享用的东西,庶人佩戴玉器在大部分国家都是死罪。

    “问题是,萱夫人没有金缕玉衣,她是真的什么陪葬品都没带的下葬的,包括身上穿的衣服都是她活着时自己挑的一件家常的衣服。”阿珩道,萱夫人的家常衣服,除非是正式场合穿的礼服,否则都素净得紧。穿那样的衣服下葬,阿珩很是怀疑,萱夫人究竟是将陵墓当成了冰冷的墓穴还是家了?

    阿珩将花房在陵墓前。“萱夫人想来也不认识我,唔,我不也认识你,但我听说

    分卷阅读2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