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毁于罪鬼的灵魂们

      我有时会想,如果有个人问我“你是不是前一段时间失恋了”,我会怎么回答,大家又会怎么回答。对答者来说是很重要的,无论什么时候想起来都记忆犹新的感情的话,不管多久或许都是“前一段时间”,而反之亦然。而承认这一点又有不同的选择肢,如果无所谓或许会承认,有所谓的或许反而会否认或者说谎。当然还有第三种和第四种可能,那就是阴谋论者和不可知论者,前者为了让人产生错误的印象会诱导对方到扭曲的方向上,后者更是问了白问,鬼知道他现在是这么想的下一刻又是怎么想的。

    综上所述,对于这个问题,就会有这么几种回答趋势:第一种,心里否认,嘴上否认,根本不在乎型;第二种,心里肯定,嘴上否认,故作坚强型;第三种,心里否认,嘴上肯定,阴谋论型;第四种,心里肯定,嘴上肯定,深情款款型;第五种,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啥能信,不可知论型。

    以及第六种,嗯,这个不知道算不算扭曲型,就是在墨玖开口相问时芷敏给出的回答。

    “恋爱?你居然还相信恋爱这种东西?”

    ……好吧写下来的这一刻我不得不承认有点像高冷型。其实也没什么特别奇怪的,我们可以设身处地地想一下,不管你是直的弯的,**边还是基佬,当你被现任男女朋友甩了的时候,如果你没有及时排遣你的郁闷,让它淤积在心里,日日想夜夜想,好像想这事就会有个巴尔干半岛的石油大亨把遗产继承给你似地拼了命地想,在没有人来点醒你的前提下思考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不用一个月,半个礼拜你就可以疯掉。如果你还有点常识的话你或许会找到一些诸如我哪里没做好之类的理由,如果你已经在纠结的边缘上了的话,就可能得出的异性之间的为了交配而存在的人际关系真是充满了欺骗和无聊这样的结论。

    芷敏确实就没有一个人去点醒她,所以她在10月10号被那个让她在9月中旬发现意外怀孕不得不打胎的孬种甩了的时候,整个人在恍惚、惊讶、痛苦中徘徊了好几天,然后就差不多疯了。接下来的一个月中,她和周围的人的关系急转直下,对谁都没好脸色看,歇斯底里地朝着身边的人发泄着她的怒气和不甘,然后在11月15号,她就和大学的所有朋友彻底形同陌路。如果墨玖去查一下6月前还在她的朋友圈里留言的那几个id,就会发现现在那几个id都和芷敏的号解除了好友关系,还基本上都发了条骂她的说说表示立场。当然芷敏也终究是个人不是上条当麻那样的嘴炮狂魔,和身边朋友闹翻的那天,她回到家里抬起累到不想动的手指发的那四个字,或许就是她对这半年的人生的评价。

    不过墨玖是不知道这些的,从慕容京墨那里继承来的,是慕容京墨和他破碎的灵魂所污染的无数生命的共同记忆,这些记忆里或许包括对若干大小事件的目击资料,特定人物所知道的机密信息,也有可能是某些高深莫测的科技,但发生在没有被污染的人身上的事情他是无法直接知道的,除非事件双方中另一方或者该事件的另一名知**也是被污染的。

    既然对方否定了自己的推导,那墨玖也不好意思开口再问,换了个话题:“现在我在写的小说你有看吗?”

    “你是说《很傻很天真》吗,有”

    有道是三句话不离本行,墨玖也是三句话暴露本质,一看就来了劲儿,键盘按得啪啪直响:“觉得写得怎么样?”

    “没《狗喊抓狗》好看”

    “那和《兼职高手》比呢?”

    “怎么看都已经倒退到了《草千骨》的程度了,话说其实你应该很高兴吧,我知道你的这么多作品”

    墨玖有种被人一眼看穿的感觉,他干笑了几声,跳下床手舞足蹈了几下,原来自己还有书迷,也是不知道该说兴奋还是惊讶,甚至还有点小害羞呢。

    不过兴奋过后,墨玖就冷静了下来,因为有个问题他不得不去思考一下。

    “你如果是我的书迷,知道我的作者id不奇怪,为什么你会知道ink9就是墨玖……就是我?”

    墨玖这句话并不是在怀疑芷敏是不是什么奇怪的跟踪狂之类的,就她那口气也不像。而是他觉得不太对劲,对方好像很久之前就已经知道自己了,为什么自己居然能一点都没听说过这件事情?

    这次,芷敏的回答让他等了有五六分钟。

    “我听人说过你的事情。”

    ———————————————————————————————————————

    在米苏走了之后林枫才离开星巴克,在寒风长吁了口气。天已经很冷了,拜昨晚下了一夜的雨所赐,地面现在也才算完全干透,空气中弥漫着地面上的水分蒸发后导致的湿气。湿冷的空气,不只有墨玖才讨厌。想了想好像现在没什么事情要做,他随便找了个建筑的背面,往影子里一潜。

    能潜入影子是林枫作为慕容京墨的“意志”的继承者的最基础的能力之一,尽管这个能力和意志这两个字几乎看不出任何关系。然而意志这种东西,在组成灵魂的原质中,和知识与情感有些不同。知识,是一个既定的内容范围,我们可以理解为是一个封闭的几何图形;情感,是一个表征意识走向的方向,我们可以理解为是一个有数值和方向的矢量;然而意志,不是线段,不是图形,它只是一个数,一个表示大小的数。继承一个人的意志,现在已经广泛被人曲解成继承一个人的意识或者意愿的意思,但当意志被还原到一个人最基本的“完成目标的意念力”的时候,它不过是个或大或小的实数罢了。

    讽刺的就是,因为意志只是个数字,所以林枫并没有通过继承这个获得能够逆天改命的能力,但是他还是获得了一个许多人趋之若鹜的力量:必遂。

    这里解释一下这两个字,简单地说,林枫要做一件事情,他就必定获得能使其做成的力量。但这不表示,林枫想让银行里的钱全变成自己的,那些钱就真的一夜易主,也不表示他看街上有个妹子长得合口味,打个响指她就会来问帅哥约吗。所谓的“必遂”,是纯粹的改动客观值,比如肉体的形态——潜影的本质是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相转移,从有机质换算为若干单位的“物质”,转化为若干单位的“信息”,反馈到目击这一切的人的大脑中。必遂就可以完成在这一系列转化中所需要的力量。又比如他要是如此希望,可以一根手指推翻一辆混凝土车,总而言之是获得在对象固定时自由调整出力大小的一种力量。同样地,用这种力量可以抑制肉体的老化,必要的时候逆成长都不是不可能的。所以林枫明明已经比墨玖大出将近15岁了,却还是和他差不多大的模样。

    说到底就是,林枫掌握了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可以让他在智慧所及的范围内想做什么就一定做得到什么。当然,这种力量的运用之路上,就有另外两个必须靠他自己解决的问题,不外乎还是情感与知识。如果缺失情感,因为自己有绝对的力量就对情感失去兴趣,他无异于一个人形核反应堆。而如果丢失了知识与智慧,那……我想这家伙应该也失去了出现在这个故事里的意义。

    废话了这么多,还是回到之前说的地方罢。

    进入了影子的林枫,至少吹不到冷风了。虽然过热会让人的大脑感到不舒服,但是过冷毫无疑问也是对思维致命的。于是,在影子中,他开始动用自己的脑子了。但他最先想到的,并不是任何有实效的决定或者思考过程而是一段记忆。

    “罪鬼”这个名字,并不是一个陌生的称呼。不过林枫知道它,并不是因为它有多少出名,正好相反,罪鬼在他眼里是一个虽然狡诈、贪婪、暴力倾向,却非常低调,隐藏自己的手段,暗算他人的家伙。林枫之所以会知道他,是因为他能成为慕容京墨的继承者,有这家伙一半的功劳。

    不知道有没有读者想过,墨玖作为第六个继承者,是身为第二个继承者的林枫引导的。假如说每个继承者都是靠前辈拿一只眼球塞他们眼眶里来完成继承的话,那么第一个继承者是谁引导的?

    林枫是自己觉醒成为慕容京墨的继承者的,不过这是有一个前提的,他是慕容京墨数亿灵魂碎片所污染的生命之一。可以说,慕容京墨的灵魂碎片是一枚种子,如果承载它的意识足够完成培育这枚种子的任务,它将升华成为慕容京墨的力量的继承容器。

    林枫完成继承的过程很讽刺,因为十几年前的他和芷敏的经历几乎一模一样。只不过,他是那个让女朋友怀孕,打胎,忍无可忍地提出分手,朝世界泄愤,最后被孤立的人。但是和芷敏不同的是,他没有写下孓然一身这四个字,作为代替,他杀了他在大学里的四个朋友,包括那个他曾经喜欢过的女孩子。而他杀人的原因并不是因为他仇恨他们,而是因为他觉得自己在和这四个人的交往中透露了过多信息,不能让这四个人活下去,因为那个时候的他已经在绝望和悲哀的夹缝中继承了京墨的“意志”了。

    不论他是否神志清醒,是否选择了正确的手段,他知道他接下来要面对的不只是自己作为林枫的人生,而作为慕容京墨的继承者,以后终将面对许许多多的诡异事件,现在这件事终究是个定时炸弹。他选择了一个看似很稳妥的办法,而那个办法的提供者正是罪鬼这名虽然低调但是在罪犯界名声大噪的犯罪咨询师。

    或许有人会质疑,林枫不是很聪明么?为什么那个时候他听从了罪鬼的建议,杀害了自己的朋友呢?

    十多年前的林枫,再聪明也只不过是个天天只会打游戏上课打瞌睡的大学生罢了。而且,说实在话,对于一个万念俱灰的人来说,或许没自杀就已经是最好的了,既然自己不能死,那让别人死似乎也不是一个多难做的决定。

    杀的时候的记忆在那个时候并没有让他太过难受,对于第一次杀人的林枫来说,用意念粉碎一个人的身体实在太简单,甚至没有各种文学作品里渲染的那么令人作呕。因为没有尸体,最后事件作为失踪被定论,过了法律规定的追责年数之后,四个朋友都被自然而然地法律认定死亡。而林枫则从头到尾站在没被追责的立场上,冷眼旁观警察们找了那些被自己撕成分子的身体好几年。

    这时,林枫才迎来了真正的梦魇。

    如果一个人觉得自己是人渣,他如何才能解脱?

    我相信诸位看官除非有ntr了朋友的女朋友的经验,不然都不会有类似的想法,这里我就直接说结果了:

    解脱不了。

    梦魇,这就是真正的梦魇。

    林枫感觉自己在真实和梦境的边界徘徊,背叛朋友的罪恶与痛苦缠绕着他的大脑。他不止一次地自杀,可是每次自杀后他的身体都会迅速地自动复原,哪怕从s市的地标建筑之一,88层的银茂大厦上往下跳摔成一滩比史莱姆还烂的泥,他也会被“必遂”修复。在折磨自己许久之后,他终于放弃了这种毫无意义的行动。但在那时,他依然和罪鬼没有绝对的对立关系。

    直到作为继承者活动了有些年数之后,他意外知道了这个世界上有一些特殊人类的存在,罪鬼正是他们中的一个。

    这里,我们正式说一下罪鬼这个人。

    在《福尔摩斯》系列里被塑造的吉姆·莫里亚蒂一个角色,毋庸置疑地是一个罪犯。他运筹帷幄,深谋远虑,在《福尔摩斯归来记》之前可谓是一个几乎无法击倒的诸罪之王。当然,在那之后是个倒霉蛋还是个商业化趋势下的牺牲品我们也不必再提。莫里亚蒂对于犯罪的热衷,更多是对于思考与部署高智商犯罪的热衷,不然也就不会和福尔摩斯斗得热火朝天基情满满了。我们可以下结论说:莫里亚蒂在头脑博弈中可以获得愉悦,甚至可以说,获得能量。

    那么罪鬼和他很类似,不过比他简单多了,他能直接从人的敌意中获得力量。而这种敌意,包括了人的一切负面情绪。正是因为如此,他才会成为犯罪咨询,指导他人去犯罪,去互相伤害。同样地,当年他撺掇林枫杀害了朋友,不仅让他在林枫杀朋友的行动中获得了大量力量,更在林枫的心中植下了对他自己的仇恨与悲愤。在那之后的几年,林枫像个经期少女一样,被罪鬼这个吸血鬼几乎榨干,偏偏——他正好是个人形核反应堆,能量是抽不光的。

    林枫自己是并不在意被罪鬼利用了,成王败寇,自己没有也没能力看穿对方就没什么可说的。然而,四个朋友的性命因他而陨,这个仇无论如何要报。他向外隐藏了对罪鬼的看法,却只有他自己知道,在咖啡厅里和米苏谈笑风生的自己,心里燃烧着炽热的仇恨。

    不错,他和以前背叛朋友的时候一样欺骗了墨玖,利用了墨玖,甚至连他的性命都可以不顾。让墨玖继承慕容京墨的知识,其实只是为了让墨玖成为一个罪鬼必将争取的战略点,真正的目标是引蛇出洞,杀掉罪鬼,为自己的朋友偿命。

    林枫知道自己早就在仇恨的深渊中万劫不复了,所以他早已做好死的觉悟,之所以让米苏来代替自己去杀可能被策反的墨玖,就是因为认为自己有可能会死在罪鬼手下。如果事实真的如此,恐怕自己这么多年备受折磨的意志力就无法再支撑“必遂”,最终真的一命呜呼。

    目前,他的局已经设好。整个计划中最关键的变数,就是墨玖自己的立场,因为在决战拉开序幕的时候无论如何墨玖都会知道事实的真相,有可能出于愤怒攻击林枫,也有可能帮助林枫完成复仇。但无论是哪个结果,林枫都无所谓,反正自己的目标只有罪鬼。如果“必遂”能够作动,那么自己终将胜利,如果“必遂”无法救自己一命,那或许对自己来说,复仇也不是那么重要的事情了。

    然而,一路算计到这里的林枫留下了一个致命的漏洞,既然他也是被污染的灵魂,那么他的意识墨玖也能读。现在,他在暗算墨玖,那么当墨玖知道这件事的时候,会发生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