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历史上的427

      打包好了行李,走出了房门,看着这宽阔废弃的工程地,又望向四周的大山,余卿轻快的情绪慢慢的沉寂下来,生出一种别样的感觉,到底是自己生活了17年的土地,记载着童年少年的点点滴滴,山林中的动物们,再见了,少了我这样的坏蛋,你们过的会更加安逸吧。再见了蛙叫蝉鸣,再见了清新的空气,再见了生活许多年的地方。

    没看见猴子,昨天告诉猴子让他别来送自己,不然会舍不得走。今天他还真没出现。

    猴子不会说话,余卿却能感觉到他对自己的不舍,只是这种不舍,猴子用发脾气的方式表达了出来。想起半个月前的那顿酒,余卿心里沉甸甸的,猴子不会人言,却最通人性。不知道会不会连性取向都会变的像人一般。

    是不是需要在走之前,解决下大龄猴子的单身问题,是要只母猴呢?还是一只母猿,或者一个女人…余卿晃晃脑袋,赶走那让人心头恶寒的想法。最近的思想很不纯洁啊。

    房顶上,冰箱里满满的都是熏肉,够猴子吃上很长时间的,还有什么放不下的呢?为什么就没有办法走出去呢?为什么觉得脚步那么沉重呢?

    余卿脱下了身上的负重衣,换上了衣柜里那件120公斤重的长衫。如果是在学校里,就不可能再进行山林里这样高强度的训练了,只能靠质量更重的衣服,达到时刻训练的目的。

    深吸了一口气,拎着在集市上买的新行李箱,对着群山昂着脖子吼道:“猴子,照顾好我家,我走了。”稚气却响亮的声音碰到了大山,又回来,在群山之间荡来荡去。

    还是没有看见猴子,余卿低着头,锁好门,走了。

    没有了在大学生活中徜徉的渴望,没有了即将踏入大都市的激动心情,有的只是些许遗憾,老猴子到底没来送送自己啊。

    走到了山口,余卿站定,总感觉猴子在身后注视着自己,猛的一回头,发现后面空荡荡的什么都没看见,又走了几步,再猛然回头,还是什么都没有,有的只是山风吹动树林的飒飒声,和几声鸟鸣。

    摸了摸脑袋,是感觉有视线落在自己身上,还以为猴子到底是舍不得自己,出来送了,看来是自作多情。

    又吸了一口气大声喊道:“猴子,再不出来,我真走了。”

    喉咙嘶喊的用力过猛,都破了音了,惊的山林群鸟纷纷飞起,聒噪的叫着。

    仔细的望了望大山视线能及的各个地方,没看到老猴子的影子,余卿转身走了,朝阳之下,身影几分落寞,几分萧条。

    一只猴子在树杈上,拿着酒瓶喝着酒,背靠枝干,眼睛微眯起看着这个越走越远的少年,刚刚准备跳下去,突然少年一转头,猴子一惊,一个趔趄差点跌下树去,扶稳身形看少年东张西望的模样,明显是没发现自己。不由的秃噜了一下粉嫩的嘴皮子,又喝了一口酒,心想到:“真是个调皮娃。”

    …………

    坐着汽车到了省城,买了到首都的火车票,就在省城火车站里等着,还有三个小时才到检票时间呢。

    入神的看着对面墙上的墙体广告,在晶幕上方滚动着一行字,“保家卫国,抵抗血族”。屏幕的画面是一片碧海蓝天,海浪拍打着黄金色的沙滩,在沙滩上立着一个墨色的雕像,那是一个人,站立着,长袍像是被塑像师雕刻成风吹起的样子,手里拿着一把刀,平伸出去,指向大海。刀身从中间断了,这是一把断刀。

    然后视角围绕着这个雕像的面部360的旋转,余卿看见了雕像那愤怒的样子,眯起的眼睛中仿佛有一道坚毅的光芒在闪烁,嘴巴大张着,好像是对大海喊着什么。

    在历史课本里学到过,这个海滩叫断刀滩。是当年,a队队长抵抗血族第一次入侵我国的雕像。

    课本上严谨的文字清楚的记载了这段历史:1530年4月27日夜,血族大军驶进了太平洋海湾,进入我国黄海海域,中州的边防巡洋船警告对方已经驶入了我方海域,血族海船无视警告,对我边防船只开战。随后帝国船队突破海岸防线,登滩之后,以人为食,妇孺老幼皆无幸免。a队支援随后赶到,队长带着万众军士全力抵抗,队长的钢刀在拼杀中折断,终于将血族赶回海洋,并驱逐出我国海域,这个海滩也被命名为断刀滩。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427断刀滩战役。

    为了联合东方对抗帝国血族,各国不再各自为政,团结起来,建立了东方合众国,以前的国家被命名为州。

    余卿收回看向晶幕的目光,想着,电视上每天都在边防和战火,为什么就无法和遥远的西方和谐相处呢?有了这个想法余卿就立刻嗤笑了一下,血族以人血为食,血族怎么可能与自己的食物和平共处,我们万物之灵的人类怎么又可能与野兽为伍,可笑。

    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在余卿心中有个简单的道德标准:合法便是对,不合法就是错,和平就是对,侵略就是错。

    这么沉重的政治问题余卿不愿再去多想,自己只是一个小人物,国家大事自有伟人们去思考。自己还在为一日三餐发愁呢。

    东国有一句话说的极为贴切:能力有多大,责任就有多大。自己不过就是有一膀子力气,连光子枪都不会使用,要是上了战场,难道要扛着大石头砸掉对方的战地车?

    现在应该想的是提前一个多月去学校,能不能在学校附近,或者是校内找个兼职先干着呢,听说大学的课程并不紧张,如果找到一个兼职,可以边上学边赚点生活费,那就再好不过了。大城市可不像山里,到处都能打猎,吃饭钱都是一个问题。当然,如果能找到一个饭店做做服务员就太好了,这样就能不会因为吃饭发愁了。

    火车站的机械合成音,语气温柔的提醒着余卿213的列车已经到站了,余卿拎着行李箱开始上车,过安检的时候滴滴的提示音让余卿耽搁了点时间,搜完身后,在安检员困惑的目光中余卿走向站台。

    这件负重衣果然是金属的,是什么金属呢?余卿自然不知道。

    上了火车,余卿看着窗外流离向后的原野风景,想着火车要开一天一夜,自己要怎么开始训练呢?身体要是一天都不高强度的训练,第二天会因为负重衣的原因格外的不适应,甚至吃力。

    为了省钱买了坐票。火车上的座位有着厚厚的软垫,余卿眼睛一亮,双腿分开,臀部抬离座位,又贴着软垫,腰背挺直,父亲说这叫蹲马步。这样训练方法真是省事儿啊。火车过了一站又一站,余卿的马步扎了一站又一站,终于大汗淋漓的余卿坐回到了座位上,从兜里掏出手机看看时间,2个小时15分钟,和上次的时间一样。但是这次穿的负重衣却重了40公斤。

    心情变得愉快起来,但是肚子却咕咚咚的直叫唤,从行李箱掏出了做好的干熏肉,吃着压缩食品,就着水,余卿很是苦恼,每次训练过后胃里都十分饥饿,再这样下去,自己会不会吃成像电影《挺进西方》里面的血族大胖子。

    …………

    就在余卿闭着眼睛,打着盹的时候,火车在凌晨5点的时候,驶进了首都火车站。

    离开学还有一个多月,自然没有学长来火车站迎新,余卿下了很大的决心打了个计程车。车里,余卿被首都的一座座华丽的建筑物,川流不息的车辆,还有灯火通明的广场晃得目不暇接。

    一个多小时后,才来到了郊区的一个大学旁边,200元东币给了司机大哥,让余卿十分心疼,刚问了一句怎么那么贵的话,就被说成是土老冒。

    下了车的余卿,连观看大学校门青松般苍劲的几个大字“首都气象大学”的心情都没有了。

    刚要进校门参观一番,就被门卫拦住了,眼睛无意间扫到门卫的腰间,脑袋一下子就蒙了,那是一个枪套。大学怎么练门卫都配枪,全身僵硬的余卿没敢乱动。而且身上猛然之间好像被施加了无形的压力,就像在山林中的时候,被准备来偷袭的猴子盯上的感觉。

    门卫是个中年男人,一只手摁在枪套上,警惕的问道:“什么人,干什么!”

    余卿慌的连手都举了起来,吓得语气都有些颤抖:“我是新生,我有录取通知书。”

    听到这句话,门卫依然没有放松,语气中透着不容拒绝的坚定:“把录取通知书拿出来,还有身份证。”

    余卿慢慢的把手伸进怀里,看见余卿的动作,中年男人已经把枪套扣打开了。看着那黝黑的枪托,余卿连哭的心思都有了,你们到底是让不让我拿啊。

    颤抖的双手终于把绿色的录取通知书拿了出来,门卫接过后,仔细的看了看,又对照了身份证,比对了余卿的脸,好一会儿才放松下来。

    门卫的手在空中摆了摆,余卿身上那另他汗毛都竖立起来的压力终于消退了。

    中年男人此时已经换上了一副温和的表情:“小朋友,你这么早来学校做什么呀?”

    看着这个男人扮起无害的样子,余卿心里一股恶寒,嘴里却老实的回答道:“我想先来学校找兼职,赚点生活费。”

    原来是个贫困生啊。中年男人为刚才凶恶的行径感到有些不好意思,怕是把这小子吓得不轻。中年男人让余卿等着,便走进门卫室,拿起话筒,拨了号码,说了几句话,便挂断了。

    中年男人出来后笑眯眯的说:“小子,你运气好,今天学校的领导都在,一会儿一个老师来接你进去。先等着吧。”说完就一言不发的站岗。

    余卿惊魂未定的状态好半天才反应过来,偷眼瞄了一下门卫大叔的配枪,心里暗想着,到底这是怎么了,难道学校里出现了恶性的事件,怎么连门卫都配枪了,这门卫看起来可比电影里警官的素质高多了,而且明明还有一个多月才开学,学校里面的领导怎么都在。自己刚才那危险的感觉是幻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