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奇兵难挡

      尽管开战的决定过於仓促,却不表示联军会低估了铁鹰堡的实力。

    撇除状况不明的秦军不算,铁鹰堡总部里头有多少战士、有多少高手,李靖可是知之甚详;其中,包括鹰王黑涯、神鹰、宫主、紫飞鹰等核心人物,吴芮、臧荼及彭越叁位秦末汉初豪杰,还有双铁鹰、赤猎鹰、玄猎鹰等高手,甚至於为数众多的飞鹰部队,都被李靖视为可能影响胜败的因素之一。

    此刻,唐军攻势如排山倒海般,一波接着一波,骑兵攻完后,步兵即补上,步兵攻完后,骑兵再补上;在如此连续紧密的攻击下,的确让防守的铁鹰堡战士应接不暇、疲於奔命,由於没有获得相对的喘息时间,更无支援部队可以更换,而在人数陆续伤亡后,防线还是挡不住了,终於像堤防溃决般,全面败退。

    敌营第二道防线是突破了,然大道两旁的建筑物里里外外,不仅有为数甚多的铁鹰堡战士出没其间,还有少数不识相者暗射冷箭,试图阻扰唐军的推进;因此,为了减少无谓的牺牲、或避免误中敌人的陷阱而耗损战力,李靖不得不谨慎因应,特别嘱咐两名将领各带千名战士逐屋逐屋地清理。

    中路大军是进攻铁鹰堡的主力部队,总兵员接近叁万,理当可以荡平江湖上任何帮派,绰绰有馀;然而,铁鹰堡可非一般帮派可堪比拟,其规模之大、其帮众之多、其环境之复杂,足以媲美任何大型城镇而不逊色;结果经过半天的战斗,唐军已有逾千名战士伤亡,还要分派出四名将领、近万名士兵去攻打数量不详的秘道、洞穴,及成排成列的房舍,再扣除冲车、投石机部队之后,真正能够深入铁鹰堡总部的将士还不到原先的半数,顶多一万五千名左右。

    当李靖看着子弟兵有「愈来愈少」的现象、离胜利仍有一段距离时,表面上,神情依旧充满自信、犹可指挥若定;实际上,内心深处则是开始感到不安,总觉得自己有所遗漏或疏忽,毕竟鹰王黑涯可不是等嫌闲之辈!

    虽然心里若有所思,却不影响他前进的脚步,就算左右两侧的房舍或藏於房舍之后的洞穴,仍然不断地传出交击声响,显示战斗持续进行中,亦没有让李靖稍为停顿片刻或减缓前进速度。

    或许虬髯客草绘的「地图」不是很详尽,且有多处谬误或疏漏,唯李靖看过之后,仍然默记起来;因此,即使他胸有腹案,然在顺着「官道」前进里许、经过多处转弯之后,惊然发现前方非常宽广,还是感到很意外。

    铁鹰堡总部里面腹地之大之广,纵使以李靖的眼力,穷目望去,也难以看清楚尽头,难怪左路大军的激烈打斗声音,他听不到。

    由於前锋将士已推进到堡内的「中央广场」前缘,离铁鹰堡核心区域仅约里许左右,势必遭遇到敌人最顽强的抵抗,再加上这一带街道纵横交错,大巷小弄穿梭其间,殿宇、楼房到处林立,让唐军有若置身都城闹区的错觉;至此,李靖终於意识到鹰王黑涯的计谋了,是想以「地利」的优势弥补「人数」的劣势。

    此刻,随着战事的扩大,纵使李靖身旁的将领就只剩下刘仁轨一名而已,他依然毫不迟疑地差遣后者去警告前面将士,必须留意敌人可能的埋伏;接着,又吩咐亲兵去了解薛万彻诸将的战况,已掌握最新的形势。

    只可惜,李靖的警告还是慢了半拍;因为,刘仁轨才离开不久,还未及通知前方的将士,广场四周的「街道」就出现一队队全副武装的敌人了。

    由於敌人来得突然,且是由杀伤力强大的飞鹰部队带头攻击,一时之间,居然让唐军抵挡不住,而被攻得手忙脚乱,战况差点为之逆转。

    放眼望去,广场四周至少有五千名铁鹰堡战士涌现,再加上数十名功力强横的飞鹰级高手助阵,且占据着有利的攻守位置,展现出来的整体战力确实可观,似有一拼唐军的能耐;由此可见,鹰王黑涯不单是个纵横江湖的绝世高手而已,还是一位老谋深算、攻守俱佳的统帅,他不争一时的胜败,只在乎最后的结果。

    显然铁鹰堡的情报收集既快速且正确,让鹰王黑涯可以明了敌我形势,作适当的布局;因此,纵使倾铁鹰堡的所有战士及万馀名强悍的秦军应战,在人数上仍居於相对弱势,於是他只能尽其可能地发挥地利,方有克敌制胜的机会。

    在李靖的印象中,为数众多的飞鹰仅是一般武林好手而已,还不够格登上高手之列,个别实力不算顶尖,能够以一敌十就算不错了;然而,由数名飞鹰所组成的攻击小组,他们展现出来的战斗力极为强大,居然不亚於百名军士的战力,这样的状况,倒是出乎李靖意料之外。

    尤有甚者,飞鹰部队战术相当灵活,不仅可以分成小组带头攻击,冲锋陷阵,亦能集中在一起布阵,拦下唐军的所有攻势;因此,这是自开战以来,首次出现唐军伤亡人数多於铁鹰堡战士的时候。

    看见飞鹰部队超水准的演出,不仅带队的唐将眼见大开、锐气受挫,就连见多识广的李靖也为之动容,深感不妥。

    或许是飞鹰部队「英勇」的表现,提振了铁鹰堡战士的斗志、激发出他们的潜能;或许是唐军将士的攻势受阻,无形中降低了战斗力,等於铁鹰堡战士的抵抗力相对地增强;总之,不管原因为何,本是一面倒的战事,在敌我双方一消一长的演变下,渐成势均力敌、分庭抗礼的局面。

    在数十把弯刃突然出现的片刻,确实锋芒毕露、威风八面,立刻造成唐军将士的大量伤亡,差点成为战场上的主宰者;然而,强将手下无弱兵,亦无滥竽充数的庸将,纵使遭到飞鹰部队的冲击,犹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稳住阵形,攻势再起。

    对於属下的临机应变,李靖是看在眼里,点滴在心头;终究这些将领跟随着他南征北讨,历经大小战役无数,早已练就一身临危不乱的好功夫只不过,眼见着敌人反击势道愈来愈强,李靖不得不赶赴最前线,亲自督战了。

    倏地,五道身影分别自广场四周的「街道」冒出来,迅即响起欢声雷动的叫喊声,将铁鹰堡战士的士气提升到最高点;相对於敌营士气昂扬,唐军将士的战意则受到部份抑制,因而将攻击节奏适度放慢。

    几乎同一时间,李靖已来到阵前,而嚣张猖狂的飞鹰部队倒是颇为识趣,陆续退到阵线后面;这个时候,李靖虎目一扫,已认出站在敌阵最前面的五名高手,赫然就是久违的吴芮、臧荼、彭越、赤猎鹰及玄猎鹰,神色为之一变。

    由於敌我双方主将皆阵列在前,使得战斗暂时停止。

    平心而论,此次进攻铁鹰堡,李靖的指挥调度没有问题,敏感度也很高,更没有低估过对方的实力,尤其是鹰王黑涯的能耐;只是铁鹰堡的实力及鹰王黑涯的军事才华,还是超过他的想像。

    身为唐军统帅的李靖,或许可以忽视名不见经传的铁鹰堡高手,包括盛名远播的鹰王黑涯在内,唯熟读史书的他,却不敢轻忽名留史册的秦末豪杰;因此,一看到吴芮叁人现身阵前,李靖几可确定铁鹰堡战士及飞鹰部队之所以能够发挥出如此强大的战力,应是经过叁位豪杰的调教及指导。

    既然堡主鹰王黑涯没有现身,则贵为副堡主的吴芮理所当然成为铁鹰堡的最高统帅了,於是挺身而出,语气强硬地问道:「贵方与我方并无往来,彼此河水不犯井水,何以未事先知会一声,就大动干戈呢?」

    对於历史名人,李靖是心存敬重,无论是合作关系的蜀汉诸名将、还是素未谋面的楚帮英雄、亦或是处於敌对状态的秦末豪杰皆然;因此,耳闻吴芮带有兴师问罪的口吻时,李靖并没有感到不悦,仍神色自若地答道:「吴副堡主阁下,拜时空错乱之赐,本帅才有机会目睹各位的丰采,同时验证了史书的记载;也因为如此,贵堡堡主才能搭上曹魏,成为各国的共同敌人了。」

    李靖对吴芮的敬称,除了内心表示敬意外,另有一层含义,就是要让手下的将领知道对手得身份,才不致於错估敌人的实力。

    听到李靖的回答,彭越可是嗤之以鼻,却没有回应,而吴芮则是甚感不悦,严词反驳道:「笑话!什么共同敌人?看来阁下当是昧於情势,才会口出谬论啊!」

    明知对手话中之意为何,李靖却故意装傻听不懂,反而神情愉悦地道:「贵方与曹魏成为各国共同敌人,乃举世皆知的事实……」

    不待李靖讲完,早已按捺不住的彭越就冷笑道:「哼!哼!明明状况外,还要强词夺理,实在可悲啊!」

    接着话锋一转,志得意满地续道:「既然李元帅不清楚状况,那么本将只好勉为其难地告知一二,免得胡里胡涂打完仗后,还不知道事实为何;阁下可知,当曹魏与南宋谈和后,就没有所谓的共同敌人了。」

    早知消息的李靖闻言,故意露出惊愕的神色。

    「锵!」

    就在李靖神情错愕的片刻,吴芮他们竟然同时出手攻击,很明显是要趁前者分心他故之际,想拣个便宜;其中,吴芮与臧荼两位功力最强者是合攻李靖,馀下的彭越、赤猎鹰、玄猎鹰叁人则是冲杀李靖身旁的将领。

    「当!」……

    倏地,剑光刀芒耀眼,红影辉闪,伴着阵阵交击声响。

    五人一动,其后的飞鹰部队马上跟进,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向前冲击;接着数千名铁鹰堡战士不是高声叫喊助阵,就是摆出雷霆万钧的攻击队形,宛若数头张牙舞爪的猛兽要择人而噬的样子,来势汹汹;由此观之,在吴芮五人现身之前,应当已拟定好完整的攻击策略,方能配合得恰到好处。

    吴芮工於心计,记恨之心特别强烈,自从在李靖手上吃过亏后,就处心积虑地想要扳回面子;所以,这次他遇上李靖可说是仇人见面分外眼红,不仅出手偷袭,更联合臧荼一齐攻击,显有一举制敌於死命的意图。

    转眼间,双方攻势再起,战斗一发不可收拾……

    在故意露出破绽而诱敌上钩的策略奏效时,李靖就不再耍弄对手了,亦没有示弱好让对手上当,而是拿出真功夫,将枪法发挥得淋漓尽致。

    吴芮与臧荼两人并非浪得虚名之徒,乃是身具经验、实力、胆识的江湖老手,因而双方一经交手,心中即暗叫不妙,知道中了对手的诱敌之计。

    纵使情势匹变,二者亦不会轻言放弃;因为他们如若杀不了李靖,只要能够将对手缠住,让他分身乏术,亦算完成任务了。

    以李靖的沉着稳健,又岂会被彭越的「叁言两语」所影响,纵然心里会受到影响而迷惑,亦不会真的出现破绽让对手有机可乘,令自己陷入绝境,反而将计就计地装傻使诈;不仅如此,在出发之前的军事会议上,李靖就特别指示过,当遇到吴芮、臧荼、章邯、司马欣等秦末豪杰或名将时,必须严阵以待,谨慎应战。

    唐军训练精良,将领久经战阵,绝非一般部队可相比拟;因此,在主帅李靖与敌将周旋的时候,早已准备就绪,蓄势待发。

    之前,因飞鹰部队突然现身袭击,在猝不及防的情况下,唐军伤亡惨重,让敌人偷袭得逞;这次,虽然敌人全面性地抢先攻击,唯在准备充足的情况下,唐军不再处於片面挨打的局面,於是双方形成寸土必争的胶着状态。

    此刻,杀声震天是现场最佳的写照。

    一边是高手涌现、精锐尽出,一边是将士齐心、战意高昂,乍看来双方各有千秋、势均力敌;然而,唐军人数犹在铁鹰堡战士叁倍之上,纵使敌营高手云集,只要阵脚不乱,仍可保有对战优势。

    平心而论,鹰王黑涯的确厉害,明知正面接战联军,支撑不了多久,铁定落得堡毁人亡的下场;所以,他兵行险着,不仅将主战场拉到堡内中心区域,把地利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达成分散唐军兵力的效果,更安排副堡主吴芮率领主力精锐迎头痛击唐军,显示出旺盛的求胜企图心。

    或许跟随着李靖作战的将领「知名度」不如彭越、赤猎鹰、玄猎鹰叁人,又或许李靖的亲卫战力亦略逊飞鹰部队一筹,却不代表他们就会吃到败仗;诚所谓盛名之下无虚士、强将手下无弱兵,刚好在这一场战役获得了验证。

    放眼望去,叁名唐将各自拦住彭越他们,彼此捉对杀,一时刀光剑影、斧芒枪形缠绕不止,令人看得眼花撩乱;触目所及,近百名亲卫先后卯上了数十名飞鹰,双方分成数个乱集团短兵相接,登时「当!当!」声响不断,银芒火花闪耀,敌我身影莫辨,教人看得目不暇给。

    除此之外,人数最多的战士当然没有闲着,他们可是战场上的主角;只是眨眼之间,铁鹰堡战士已从建筑物之间的街道涌现,个个杀气腾腾,队队来势汹汹,展现出天下第一帮会的雄威;相对於铁鹰堡的强大气势,唐军的锐气亦不遑多让,攻击节奏分明,战术灵活多变,在敌人发挥强大的战斗力之前,就将对方的攻击予以瓦解了,不愧为战绩彪炳的无敌雄师。

    由於敌我双方「有备而来」,莫不全力以赴,奋勇冲杀;因此,不到一盏热茶之久,现场已成为哀鸿遍野、断肢残骸的人间炼狱,令人不忍卒睹。

    唯战争的本质是残绘的、不理性的,即使有部分战士心存善念,并不想置对手於死地,然心念还是免不了受到环境的感染,不但杀红了眼,更丧失了理智而痛下杀手,几乎每位战士都成为名符其实的屠夫了。

    至此,一万多名战士皆已陷入疯狂的肉搏战中,白刀子进,红刀子出;除非有一方全部倒下或是弃械投降,否则势难停止杀戮。

    从破晓时分开始,就毫无休止地连续战斗,已历四个时辰以上,对一般武林高手来说,无论在体力、功力、毅力、精神力各方面,都是沉重的负荷,至於功力一般的战士,更是苦不堪言;因此,可以看到两边战士咬紧牙根苦撑着,纵使疲累不已也不敢轻言放松,免得横尸战场。

    然而,现场至少还有李靖、吴芮、臧荼、彭越、玄猎鹰、赤猎鹰等人,依旧神元气足、容光焕发,看不出任何疲惫的神态,算是少数例外者;因为这六位高手,不是功力浑厚、气脉流长的强者,就是刚加入战斗的铁鹰堡核心级人物。

    鏖战至今,李靖麾下的叁名部将已有力不从心的迹象,尤其对手是彭越的那位将领,更是被攻得左支右绌、险象环生;严格来说,叁名唐将的功力与赤猎鹰、玄猎鹰两人在伯仲之间、旗鼓相当,仅略逊彭越一筹而已,他们之所以会渐呈败象,并非技不如人,而是没有得到适当的休息,就以久疲之身对付新锐之军。

    虽然李靖忙着应付对手的攻击,却没有疏忽战场上的变化,部属的状况全都了然於胸;只不过,他的对手可非弱者,乃是赫赫有名的吴芮、臧荼两位豪杰,已是分身乏术的李靖,根本无暇去帮助属下了。

    此刻,李靖是无暇他顾,却非应付不来而居於劣势;终究天策府首席猛将的称号可不是叫好玩的,乃是货真价实的荣衔,他在随末唐初群雄并起的时期,几乎是独占鳌头;只是,骤然面对着吴芮的软刀及臧荼的长剑,纵使李靖见多识广,还是感到相当陌生,让他不得不谨慎为之,因而采取被动的防守策略。

    其实,李靖之所以会保留实力应战,是另有原因的;毕竟唐军目前不止兵临堡下而已,都抵达铁鹰堡的中央广场,离无双殿不远了;只不过,交战这么久,仍未见到鹰王黑涯的身影;基於此,李靖不得不小心翼翼、步步为营地应战,就算是鹰王黑涯突然来袭,他犹能从容应变。

    「嗤!嗤!」声响绵延不绝,凌厉杀气四处乱窜,显见叁人战斗之激烈;纵使如此,还是有少数战士误闯入交战区域,而遭到无形气劲所伤,传出惨叫声;久而久之,在刀剑争辉的十丈范围附近,包括实力不错的飞鹰部队在内,即使是尽情地打斗冲杀,仍要小心地避开,免得遭到池鱼之殃,死得不明不白。

    连远在刀剑杀招十丈开外的战士,都可以感受到杀气凌身的疼痛,何况是身处在杀招核心内的李靖,当然感受更深,可说是处处摧魂、时时要命。

    的确,在刀光剑影笼罩下的空间里头,是个暗潮汹涌、险象环生的险境,只要李靖力不从心或是略有闪失,就有可能遗憾终身;然而,就在这个时候,眼力高明的彭越犹可看见丝丝红影在刀浪剑涛中翻滚着,而非消失的无影无踪;由此观之,吴芮与臧荼两者的合击只是取得了先机而已,仍未获得对战优势。

    时间飞逝,半柱香过去了,双方交手已逾百回合,依旧是胜负难分的局面,对李靖或唐军来说,绝对不是好现象。

    由於李靖本身擅长剑法,深知长剑的攻守特性,因此他毫不畏惧精通十八般武艺臧荼的剑击,可以轻松写意地挥枪挡格;不过,对於吴芮出神入化、刚柔并济、炉火纯青的软刀攻势,他可是应付得异常谨慎。

    为了减少神出鬼没、路线刁钻的软刀扰乱,在想出破解对手招式之前,李靖乃将身法尽情地发挥,且红花长枪完全发挥出长武器的优势;如此作法,他纵使不能达到克敌制胜的成效,至少可以拒敌於数丈外。

    本来李靖打的如意算盘是,先假设鹰王黑涯极有可能潜伏在暗处,当他一心多用而露出破绽时,鹰王黑涯就会以雷霆万钧的手段偷袭,於是故意保留实力且采取守势与对手周旋,甚至於有渐渐落居下风的迹象;只不过,吴芮与臧荼两者合起来的战斗力超乎想像,反而让李靖作茧自缚。

    久守必失的道理,李靖当然清楚,他何尝不想改变眼前的态势?只是在预留后着的情况下,李靖可说是身不由己了。

    「砰!」

    蓦地,一声巨响传出,但见一名唐将身影急退,撞墙倒地不起。

    说时迟,那时快,就在李靖瞥见部将落败的刹那,他同时察觉到两道至阳至刚的气劲快速接近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