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故人重逢 4

      须臾,薛仁贵的身影落入凌天的视线。

    不待薛仁贵过来,凌天就急呼道:「不好!儿被抓了。」

    眼前有近千名的敌人蓄势待发,身后又有为数不详的敌人守候着,纵使张良、甘宁两人皆是武艺高强、浑身是胆的绝世高手,还是免不了为对方气势所慑,心生寒意;因此,二者的心思全部放在如何突破敌人的重重包围上,想着如何去避免全军覆没,而没有留意到凌天的呼喊。

    际此生死存亡关头,张良毫不迟疑地喝道:「走!先与赵将军他们会合。」

    语音犹未落下,张良已挥剑冲向十丈外的敌营,甘宁亦不落人后地追上;几乎同时,凌天并没有听从张良的指令向前冲,而是转身朝着薛仁贵方向奔去。

    当凌天离薛仁贵仍有十步左右时,就迫不及待地问道:「其他人呢?」

    转眼间,薛仁贵已来到凌天前面,神情愉悦地答道:「他们安全了,因为我们遇到援军了!」

    凌天闻言愣了一下,旋即喜形於色,手舞足蹈。

    就在凌天与薛仁贵相互问好的片刻,铁鹰堡战士却不知是畏惧张良与甘宁两人的厉害,还是获知对手的援军来了,不但没有摆开阵势迎战,反而是动作整齐划一地转身就跑,显有弃战的意思。

    还差叁步左右,张良他们就能够全力冲杀敌人一番,纵使不能逆转形势、改变战局,至少可以杀个够本;然而,对手不战而退的突兀行动,倒是出乎二者意料之外,只好眼睁睁地看着铁鹰堡战士离去。

    所谓穷寇莫追,通常是指对手落荒而逃时,仍有可能为了保命而反扑,有莫逼人太甚的警告意味;因此,虽然铁鹰堡战士不战而退,却是依旧保持着队伍整齐,迫使张良与甘宁两人不敢贸然追击,免得两败俱伤。

    相差不到叁鼻息左右,原本还在彼此缠斗、相互制衡的双方高手,在靛飞鹰他们藉势逃离后,让赵云与太史慈两人终於能够和同伴会合了。

    敌人如潮水般退去,速度之快、步伐之整齐、队形之完整,仍教凌天诸人看得咋舌;由此可见,对方还有反击的力量,只是不想打没把握的仗,多做牺牲而已。

    此刻,东方微露鱼肚白,已是破晓时分了。

    纵使凌天诸人足足忙了十个时辰以上,彻夜未曾阖眼过,唯在知道援军是蜀汉部队后,精神莫不为之一振,尤其邓芝更因兴奋而忘了箭伤所带来的疼痛。

    在近叁千名蜀汉军队的保护下,凌天一行人终於可以踩着轻松愉快地步伐,无忧无虑地离开铁鹰堡了。

    负责领军的廖化,在确认敌军没有跟来及埋伏后,马上赶过来向众人问好,并向赵云报告道:「奉大将军的指令,末将的部队在附近扎营休息,却意外地发现山区有火光照耀着;由於状况异乎寻常,末将不敢怠慢,除了先派人通知大将军外,并带领着部队过来巡视;幸运地,刚好遇上邓将军,方知……」

    一听到「熟人」关羽来了,凌天不待廖化报告完,也不等赵云的回应,就神情兴奋地抢先问道:「关大将军来了,那凤雏先生呢?」

    虽然话还没有讲完就被凌天打断,唯廖化并不以为忤,闻言还是欣然答道:「凤雏先生没有来,他留在江夏辅佐后将军。」

    旋即话锋一转,神情得意地续道:「公子可能没有猜到,此次应大唐天子之邀,前来支援的大将,还有车骑将军喔!」

    谁是后将军?谁是车骑将军?或许凌天、张良与薛仁贵叁人不清楚,唯太史慈与甘宁两位东吴将领则是知之甚详,闻言为之动容;因为二者根本未曾想过,蜀汉为了协助唐军扫荡铁鹰堡,竟然大手笔地派出两大虎将助阵。

    来此之前,若只是为了摆平区区一个江湖帮派,蜀汉就一次派出两大虎将,甘宁会觉得他们小题大作、别有用心;然而,在经历过这么多事件,逐渐「认识」铁鹰堡的真正实力后,甘宁心中由衷佩服蜀汉的谨慎及远见,於是诚心诚意地问道:「廖将军,这次贵方来了多少人?」

    人数多少,对蜀汉或廖化来说,可是军事机密,焉能随意向外人透露,何况询问者甘宁乃东吴将领,彼此关系仍是「敌友难分」,因而面有难色,乃支吾其词地答道:「对不起!这一部份…末将必须……」

    话还没有说完,就被赵云打断,神情不悦地道:「元俭,凌公子你认识,这位是子房先生,这位是唐将薛仁贵,子义与兴霸是本将的好友;既然这里没有外人,元俭但说无妨,不用顾忌!」

    当廖化再度被打断说话时,心里颇为不舒服,唯碍於赵云职级远高於自己,只能先忍气吞声,再视情况辩解;不过,在听到赵云介绍张良后,眼睛为之一亮,已使得他的注意力完全转移,根本不在意自己心里的感受了。

    气消了,於是廖化「奉命」答道:「在得知对手不弱后,我方不敢大意或心存侥幸,所以派出两万大军前来助战。」

    凌天闻言,喜形於色地道:「很好,看来鹰王黑涯有难了。」

    事实上,以赵云的才智,也没想到这次前来支援唐军的蜀汉军队,人数竟然会高达两万名之多,且是由关羽与张飞两大虎将共同领军,不由得质问道:「不对!丞相怎会如此安排呢?」

    由於廖化也不知道详情,只好摇头答道:「对不起!末将也不清楚缘由,只知道丞相非常重视这次的任务,所以亲自督军。」

    一听到诸葛亮也来了,不仅赵云、太史慈、甘宁叁位名将感到意外,就连凌天与薛仁贵两人也喜出望外,终於有机会一睹卧龙先生的丰采了。

    倒是乐当听众的张良,闻言点头道:「卧龙先生果真是胸怀韬略、腹饮机谋,具有高人一等的识见,对时局看得很清楚,掌握得非常好,才没有轻忽对手的实力;由此观之,蜀汉之所以能与强敌曹魏、东吴鼎足而立,并非偶然,乃是卧龙先生运筹帷幄之故,不愧是留名青史的传奇人物。」

    听完张良的感想,众人皆点头表示认同。

    晌午时分,凌天一觉醒来,不是去用膳区祭祭五脏庙,解决民生问题,而是直接走向兄弟会的营区,要去探视儿的状况。

    其实,凌天也不清楚自己为何会这么关心儿?难道是基於一夜情之故,而对她心生歉意,还是因为后者背叛铁鹰堡义助同伴逃离险境,而心怀感恩,更怜悯其孤苦伶仃、无依无靠的处境;问题是,真实情况为何,凌天根本不清楚,而他又不知道要去找谁研究、讨论、解惑。

    边走边想着,凌天连走错路了犹不自觉,居然朝着帅营走去。

    虽然凌天是唐军的贵宾,亦有不少将士识得他,只是帅营毕竟不同於营区内其他场所,可是全军的指挥枢纽,当然警卫特别森严;因此,当凌天一走近帅营周围时,即有四名亲卫出面拦阻,让他感到非常意外。

    在凌天的印象里,不管是什么时刻、或是任何地方,他都可以在营区内闲逛、自由走动,从来没有被拦阻过的经验;所以,四名警卫突如其来地举动,让他感到很不是滋味,因而语气稍重地道:「你们在干嘛?」

    其中一名警卫语气相当不善地喝道:「这里是禁区,闲杂人等不能在此逗留,马上离开!」

    凌天闻言讶异,喃喃自语地道:「禁区?这里是禁区?」

    「发什么呆?还不快滚!」

    由於四名警卫并不认识凌天,再加上前些日子营区内发生过劫囚事件,使得负责营区安全事务的将领压力大增而不敢松懈,只好特别加重警卫工作、加强巡逻的次数,以免类似事件再度发生;因此,在阴错阳差的情况下,本是「横行无阻」的凌天,才会被巡逻的警卫拦下来。

    无缘无故被挡下来,凌天已经感到很不习惯了,再听到对方命令的口吻,更是心中有气,乃不甘示弱地回应道:「你们可知道我是谁?」

    「哈!」……

    倏地,四名警卫闻言放声大笑;不久,其中一位语带不屑地道:「你是谁?并不重要;若没有上级的命令,即使是子房先生、子龙将军亦不能任意靠近这里。」

    接着,另一名警卫厉声喝道:「还不快离开!不然,要你好看。」

    区区四名警卫而已,以凌天目前的实力来说,根本不会将他们看在眼里、或放在心上,只是他闻言却退后一步;因为凌天心中感到相当纳闷,怎么才相隔一天的光景,营区的管理就完全不同,莫非这段时间又有事情发生……

    想到这里,凌天愈想愈觉得不对劲,认为有必要找人问个明白、弄个清楚,於是大步向前,凛然无惧地道:「这是谁下的命令?本人要见他。」

    凌天讲话的同时,浑身散发出强大的气势,不怒而威,唯他自己并不晓得;然而,四名警卫则是被他强大的威势所慑,因而不自觉地退后数步。

    缘於自我防卫的心态,四名警卫不约而同地将手中武器指向凌天,藉以降低心中的畏惧,期能壮大自己的声势。

    「还不走!不要自找麻烦了。」

    「小子,请你离开吧!」

    「……」

    虽然四名警卫纷纷表示意见,唯语气较为和缓、态度略为软化,很明显是受到凌天气势的影响;也就是说,只要能请走眼前这位「瘟神」,不要发生冲突,纵使是要低声下气地请求对方离开亦无妨。

    只不过,当凌天听出四名警卫语气转弱时,虽然感到颇为意外,却没有丝毫离去或退让的意思,反而认为机不可失,乃理直气壮地道:「你们再不让开的话,可不要怪在下硬闯,误伤各位了。」

    话一说完,凌天即跨步向前,根本无视於对方的存在。

    「胡闹!」

    「大胆!」

    「不要乱来!」

    「退后!」

    才走出一步,就惹来四名警卫的斥喝;登时,怒骂声、制止声此起彼落,盖过脚步声,纵非甚嚣尘上、震耳欲聋,也是相当吵杂,当然会引起其他人的注意。

    未几,传来严厉地声音,指责道:「吵什么吵!成何体统。」

    语音落下的同时,就见到一名长须美髯、面色金黄、虎臂熊腰的将领走过来,来者不是别人,赫然是秦琼大将。

    既然出面的将领是熟人,凌天当然毫不客气、神情不悦地问道:「怎么回事?才相隔一日而已,在下就不受到欢迎了,连行动自由都受到限制。」

    其实,当秦琼看到凌天时,已明白发生什么事了,於是语带歉意地答道:「凌公子,请息怒!我俩边走边聊。哼!还不退到一旁。」

    后面一句话不是针对凌天,而是讲给四名警卫听的;所以,他们闻言赶紧闪到一边,让出一条路来。

    凌天没有猜错,营区是发生了变故。

    原来,就在凌天一行人深入敌营探险的时候,铁鹰堡也有动作,居然派人暗杀元帅李靖;由於事出突然,且刺客是身手非凡的鹰王黑涯,在守卫猝不及防的情况下,竟然轻易地摸进营区,伺机而动。

    因为张良、凌天的关系,兄弟会成员在唐营倍受礼遇,能够自由进出营区,可以不受限制地到处走动、逗留,且唐军将士已见怪不怪、习以为常;这样的情景,观察力敏锐的鹰王黑涯很容易就察觉到了,当然有样学样地冒充成兄弟会的一员,有恃无恐地在营区内四处闲逛,很快地就找到帅营的正确位置。

    来到帅营附近,鹰王黑涯就已发现这里的守卫特别多,警戒相对严格,且会有守卫盘查逗留者的情景;基於此,迫使他收起玩狎的心态,改以傲人的身法及敏锐的感应力,避开守卫的耳目,悄悄地接近。

    以鹰王黑涯的绝妙身手,有把握在千军万马中,轻取对方统帅的首级后,再扬长而去,如此不凡的实力,确实值得他自豪;因此,他若要去刺杀一个人,无论是藏身深宫内院、守卫森严的一国之君,或是身居要津、位高权重的文武大臣,还是卓而不群、笑傲山林的隐世高人,对他来说,都是易如反掌、稀松平常的事,根本毋需费心思量,更不用烦恼会无功而返。

    所幸,鹰王黑涯刺杀的时间点选得不对,正好是李靖召集重要将领商议作战计划的时候,而非落单、无人援助的时刻。

    到底鹰王黑涯之所以会刺杀失败,真正原因为何?包括当事人李靖在内,恐怕无人晓得,仅能从当时的瞬间变化,约略推论一二。

    一般来说,任何一名刺客只要一击不中后,准会藉机远离去,再另觅刺杀的机会,而不会以身犯险,自取灭亡;问题是,这次刺客的身分与众不同,可是身负绝世功力的鹰王黑涯,凭藉着举世无双的傲人身法、天生俱来的强大自信,竟然无视於其他将领的存在,而发动一波又一波的攻势,显有致李靖於死地的决心。

    虽然秦琼不是遭袭者,却是名副其实的目击者,可说是全程参与;所以,当他一发现有刺客时,即飞身扑向李靖,同时双手挥舞着双,以雷霆万钧之势,破坏了鹰王黑涯可能的后着,幸运地瓦解对手的攻势。

    两人短兵相接,身影倏合乍分,但见仓促应战的秦琼足足退后叁步才停下来,而蓄势攻击的鹰王黑涯则是小退半步,看似略占上风;然而,二者脸上皆流露出凝重的神色,莫不讶异对手实力之强大。

    纵使鹰王黑涯再自负、再骄傲、再强横,也不会为达目的而昧於形势,枉顾自己的生命安全;因此,他在忖度自己要胜过秦琼已不易的情况下,要去完成刺杀唐军元帅李靖的壮举,算是不可能的任务;所以,好汉不吃眼前亏,鹰王黑涯本就是一位务实主义者,因而在逼退对手的同时,就朝着相反方向拔足狂奔:转瞬间,他的身影愈来愈小,最后从众人的眼前消失。

    听完秦琼杂乱无章的描述后,凌天仍是满腹疑问,不禁皱眉回应道:「对不起!阁下的述说,小子还是……」

    不待凌天说完,秦琼就郑重其事地补充道:「从我们发现有刺客起算,到鹰王黑涯不战而退为止,前后不到叁息光景;由於来得突然,且事情发生得太快,教在下很难讲得清楚,不免会有前后错致的情况。」

    凌天摇头问道:「李元帅还好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