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戒慎恐惧

      或许是司马欣已负伤在身,因而生出怯战的念头;或许是他有自知之明,清楚要击败唐军需付出极大的代价,甚至於两败俱伤;或许是秦军运气好,明白对方的援军随时会赶到,而战斗却非一时半刻可以结束。

    不管原因为何,当司马欣高举着长,挥出撤退的手势时,无论是战斗正酣的赵云四人、还是全面戒备的凌天与张良两人,皆感到错愕,也不得不承认前者确实不简单,是个审时度势、拿得起放得下的好汉。

    逾两千名秦兵像海水退潮般,快速地下坡离去。

    当秦军后退不久,唐营后方的山路则扬起漫天尘沙,表示有大队人马赶来,很明显是李靖在得到消息后,即派遣大军前来救援。

    由於敌人是在相对优势的时候撤退,且是阵容整齐、列队分明的离开,可见秦军的撤退观念很好,根本不怕对手的追击;因为如此,熟谙兵法的秦琼诸人,只好眼睁睁地看着敌人离去,不敢贸然出兵追击。

    看着秦军逐渐远去,赵云诸人纷纷收起武器,并肩站在山坡旁。

    凌天留意到赵云的右小腿、太史慈的左臂、甘宁的背部及秦琼的左肩,不是衣物破损,就是有流血的痕迹,於是关心问道:「各位的伤势要不要紧?」

    目光望着远方的秦军,赵云犹自思索着,闻言摇头答道:「这点伤,不碍事,谢谢公子关心!」

    在赵云右侧的甘宁,闻言则是欣然回应道:「没事,仅是皮肉之伤而已!公子,谢谢你!」

    在领教过秦兵的厉害后,秦琼可是印象深刻、反覆思量,不禁皱眉道:「看来,秦军的作战能力更胜魏军一筹。」

    与魏军交战经验丰富的太史慈,也抱持着相同的看法,乃立刻附和道:「没错!虽然秦兵个别的实力普通,顶多略胜魏兵半筹;但是,他们熟悉战阵运用,彼此配合得当,足以发挥强大的战斗力,倒是出乎个人意料之外。」

    对於秦兵异乎寻常的战斗力,赵云是感到惊讶,认为与他们为敌是件相当不智的事;尤其,在此时此地遇到大批秦军,不由得让他仔细思索着这个问题,因而神色凝重地道:「秦军战斗力强大,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劲旅,若是他们是独立於各大势力之外,那倒还好,顶多算是一支孤军而已,不足为虑;问题是,这里离景室山不远,可是铁鹰堡大本营所在地,他们的出现,值得大家深思!」

    到目前为止,铁鹰堡所展现出来的实力极为可观,已非任何江湖帮派可比拟,於是张良点头呼应道:「赵将军所言甚是,秦军的存在确实不容忽视,我方应该尽快调查清楚,以免误判情势;如果秦军是支持鹰王黑涯的话,则铁鹰堡的实力势将大增、如虎添翼,恐怕不利於剿灭行动。」

    身为扫荡军副帅的秦琼,对於赵云与张良两人的看法深表认同,因而神情肃穆地附和道:「嗯!看来秦军是项变数,足以影响战斗的成败。」

    众人短暂的交谈,即得到一个结论,就是不能排除秦军的影响力;此时,奉命前来支援的唐军终於抵达了,迅即将秦琼诸人团团围起来,构成坚强厚实的防御阵线,不怕敌人的袭击。

    带队的将领是薛仁贵,在第一时间来到秦琼前面,躬身报告道:「末将奉元帅之命,特带五千名战士前来支援。」

    秦琼点头道:「仁贵,辛苦你了!」

    援军来了,却不代表敌人不再来犯,安全问题仍然存在着;因此,在凌天与赵云两人的建议下,众人认为此地不宜久留,是该先回营区了。

    离营区百步远,众人就看到一队队士兵快步地走进两旁的林区,像是在找寻事物或紧急搜索的样子,让人觉得相当突兀。

    由於情况颇为特殊,秦琼乃呼唤一名带队的小伍长过来,沉声问道:「等一下!发生什么事?」

    该名伍长闻声立正,战战兢兢地答道:「好像是敌人偷营!……」

    话才出口,无论是问话的秦琼、还是凌天诸人,闻言皆感到惊讶,想不到铁鹰堡竟然胆大至此,选在光天化日下偷营。

    不待该名伍长报告完,张良、凌天、赵云叁人几乎同时地展开身法,像一阵风般冲进营区;相对於叁人的反应,甘宁、太史慈与秦琼叁人则是神色凝重地听完报告,才随后追上。

    当凌天叁人如旋风般进入营区的时候,就先碰上正在巡视的刘仁轨,於是前者急忙问道:「对方来多少人?损失有多大?」

    看到凌天、张良、赵云他们安全回来,刘仁轨可是喜形於色,欣然答道:「对方来了多少人,到目前为止还不能确定,好像只有看到七位的样子;至於损失部份,虽然死伤人数有限,却被对方救走了重要人犯,神鹰。」

    叁人闻言面面相觑,全然没有料到对方会选在这个时候,即战争爆发的前夕,进行救人的行动;此时,随后赶到的秦琼叁人刚好听到后半段的话,莫不流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

    秦琼近似自问自答地道:「怎么可能?铁鹰堡如何得知神鹰关在那里?即使知道囚禁的位置,也不可能闯过重重的关卡,救人离去啊!」

    话是这么说,唯事实摆在眼前,确是如此。

    因为事态严重,让众人的心情变得相当地沉重,而默然无语地前行。

    张良思索良久,若有所思地道:「照理说,大军扎营於此,也不过四日而已,敌人断然摸不着我方的部署,遑论是查出囚禁神鹰的所在位置;据此研判,个人认为只有两种可能性,敌人会知道囚禁神鹰的营帐。」

    对於张良的才智、机谋,众人可说是推崇有加、赞不绝口,而对他分析事理的客观、冷静、远见,更是衷心诚服;因此,在听到他语带玄机的话语时,就知道还会有下文,莫不凝神静听。

    语气顿了顿,张良神色凝重地续道:「第一种可能性是,假若南华老妖或娄子伯真的暗助鹰王黑涯的话,则以他们神出鬼没的身法,当可如入无人之境般,轻易地进出戒备森严的营区;果真如此,那么囚禁神鹰的营帐应该早已被发现,即神鹰被铁鹰堡的高手救走就不算意外了。」

    的确,南华老仙神通广大的身法,凌天与赵云两人可是亲眼目睹过,当然认同张良的说法;至於太史慈、甘宁与秦琼叁人则是与闻前者的能耐,也可以接受张良的推论;倒是薛仁贵与刘仁轨两名副将感到讶异,未免觉得有些夸张,只是碍於张良的身份与众不同及秦琼的缘故,因而不敢将疑问宣之於口。

    只不过,两人的神情还是露出了痕迹,以张良的敏锐度,又岂会没有察觉呢?却故意视而不见,当作不知道。

    说完第一种可能性后,张良并没有继续说下去,於是凌天兴致盎然地问道:「那第二种可能性呢?」

    既然有人问起,张良乃慢条斯理地答道:「是啊!还有第二种可能性,那就是有内奸,私底下和铁鹰堡暗通款曲,泄露出营区里面的情况。」

    此话一出,直如当头棒喝、醍醐灌顶,让众人闻言色变,虽然没有直接证据显示,却又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性。

    秦琼身为唐军的副帅,对自己手下将领的操守、忠诚颇具信心,於是委婉地辩护道:「先生有所不知,在下的部属应该不会……」

    「叔宝,先生之言值得思量!」忽然前方传来李靖浑厚的声音,阻止了秦琼继续说明下去。

    获知凌天诸人平安归来,李靖立刻自监禁神鹰的地方赶过来,恰好听到秦琼正在解说部下的忠诚,於是出言中止。

    外出察看者遭到伏击,留在营区者遭到劫囚,可说是状况一篓筐,足见对手正处心积虑、无所不用其极地进行破坏;因此,李靖当然想要明白一切,於是语重心长地道:「此时,正值多事之秋,我们到里面详谈吧!」

    语音落下的同时,站在帅帐正门的亲卫已掀起帘幕,李靖即率先走进去,众人在其后面,鱼贯而入。

    足足有半个时辰之久,秦琼、李靖才分别述说完各自遭遇秦军伏击及铁鹰堡高手偷营救人的经过。

    与会者无论是述说完事情来龙去脉的李靖、秦琼,还是凌天、张良诸人,都是听得神色数变,莫不认为事有蹊跷,绝不单纯。

    虽然凌天犹未想起自己和四名终极飞鹰最后交手的情景,却能肯定今日所发生的事情和他们有关,於是斩钉截铁地道:「元帅阁下所描述的敌人,他们的身手极像在下遇过的终极飞鹰;若此,则在下可以肯定秦军的埋伏不是偶然,而是经过精心设计的陷阱,即假声东击西、欲擒故纵之计,以行偷营救人之实。」

    听到凌天的说法,张良认为言之有理、分析正确,马上点头附和道:「没错!天弟昏迷的地方并不是敌我双方会想要去布署、争夺的战略位置,对方根本没有理由在那里埋伏重兵;因此,铁鹰堡故意在那里大张旗鼓,很明显要引起我方的注意而已,方能趁虚而入,将重要人犯神鹰救走。」

    秦琼闻言恍然大悟,不禁自我解嘲地叹道:「还以为秦军在优势下突然退兵,是因为担忧我方援军的抵达,而不得不的后撤行动,显然结果不是如此;唉!忙了半天,被人戏耍了还不知道,想想实在很窝囊啊!」

    赵云安慰道:「秦将军,毋需叹息!遭戏弄者可不止阁下一人喔!」

    相对於赵云的自我调侃,太史慈则是义愤填膺地道:「可恶!双方都还没有开始正面交锋,就先使诈,暗算对手,实在太过份了。」

    生气归生气,还是要正视敌人的阴谋、手段,於是郑重其事地续道:「只要不是巧合,则埋伏在树林的秦军,看来应该和铁鹰堡结盟了,才会配合行动;因此,在敌人实力倍增的状态下,进攻的策略实有检讨的必要。」

    虽然张良接受唐太宗李世民任命为行军首席参谋,还是具有客卿的身份,而凌天、赵云等人更是自由之身,纯属义务帮忙,可不受元帅李靖的节制;基於此,后者格外敬重诸人的意见,闻言欣然点头回应道:「先生所言甚是,多了实力强大的秦军这项变数后,确实较为麻烦且棘手。」

    语气略为停顿一下,接着意志坚决地续道:「是啊!秦军的问题不容忽视,却也不必急於一时半刻去解决;反而是敌人可以摸清楚我方的底细,针对我方的状况加以部署或破坏,才是当务之急要处理的事。」

    众人闻言,全部点头表示认同。

    没多久,凌天首先呼应道:「之前,张兄曾说过内奸的可能性,虽然没有证据显示,唯个人却认为有调查的必要。」

    李靖注意到秦琼的神色有异,知道他被质疑属下的忠诚度有问题后,就一直耿耿於怀;因此,故意抢在秦琼回应前道:「的确,神鹰遭敌人救走,对我方来说,不仅是一次严重的打击而已,更是极大的屈辱;所以,在事实真象水落石出之前,不排除任何可能性,尤其是内奸。」

    「内奸」两个字特别加重语气,足以表示李靖对此事处理的态度,於是秦琼只好勉为其难地附和道:「既然如此,末将愿意负责调查所有可疑人员,只要确认是内奸者,绝对不会宽贷。」

    李靖没有正面答覆,而是岔开话题地问道:「除了内奸问题外,各位认为是否有可能,铁鹰堡另有特殊手法可以和神鹰联系,因而感应到他的位置呢?」

    听到李靖提出第叁种状况,凌天脑海里则是想起「过去」看电影的情节,於是脱口而出地道:「据我所知,有些人具有心电感应的特殊能力,能够在一定的距离、范围内,感应出对方的位置;只不过,具有心电感应能力者并不多,而能彼此沟通者更是凤毛麟角,少之又少;虽然机率很小,然神鹰可非普通人物,而是一位超卓不凡的高手,极有可能有此能耐。」

    此刻,说得正起劲的凌天,浑然未察与会者的神色变化,犹自口沫横飞地续道:「撇开心电感应不谈,在二十一世纪的时候,千奇百怪的科技产品数之不尽,可说是应有尽有,像定位器、感应器、声纹辨识器、震动器等等,都可以让找寻者在一定的空间内,轻易地找到目标物。」

    话是说完了,与会者却没有预期般的反应,倒是让凌天感到既奇怪且纳闷,不禁眉头深锁地问道:「怎么啦?是我讲得不清楚,还是讲得太快呢?为何大家不捧个场,发表一下意见啊!」

    须臾,张良神情古怪地回应道:「心电感应部份,我们听得懂,也不反对贤弟的看法;但是,后面提到的东西,实在很难理解,也没有必要去了解,毕竟是不存在於世的东西,多谈无益!」

    接着话锋一转,沉声续道:「言归正传,目前神鹰被救走已是事实,原因是要调查清楚,毋庸置疑;不过,有一件事情个人始终想不通;那就是营区戒备森严,在没有里应外合的情况下,仍能将人安全带走,足见劫营者个个身手不凡,实力不容轻忽,倒是值得大家用神思量。」

    事实上,敌人只有七个,然在被发现踪影后,还能轻松逼开蜂拥而上的守卫,像逛大街一样,从容不迫地离去;如此嚣张的行径,对李靖及唐军来说,都是破天荒、头一遭的糗事;因此,张良一针见血地指出敌人的可怕处,李靖是感慨良深,於是马上回应道:「很可惜!由於个人没有及时赶上,因而未能亲眼目睹来者的身手,也就失去评论对手的资格了。」

    接着,若有所思地续道:「事后,听现场目击的卫兵描述,劫营者是身着颜色各异却样式相同、手持弯刃的高手……」

    一听到「颜色各异却样式相同」的时候,凌天就想起了终极飞鹰,反而没有注意听李靖的说明。

    「……人数部份,或许是对方身法太快,也有可能是分开逃离,让看到的卫兵说法不一;因此,两叁人、四五人、六七人的认为都有,众说纷纭;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来者没有两人是穿颜色相同的衣服。」

    既然来者是身法超凡入圣的高手,则正确人数为何就不是很重要了,而是在於他们如何进出营区,於是太史慈质疑问道:「以阁下的眼力,纵非躬逢其盛,也可以自现场留下的打斗痕迹,看出一些端倪才对,怎会无法评论对手呢?」

    虽然太史慈口气不善,颇有兴师问罪的意味,唯李靖知他并无恶意,不仅没有放在心上,反而欣然答道:「没错!现场若留有打斗痕迹,在下理当可以看出一丝端倪,再据以评估敌人的能耐;只是,事实却非像各位所想的,在现场可以察觉到刃痕足迹、或是看到断枝残叶的景象。」

    语气顿了顿,接着摇头续道:「显然他们有备而来,蓄意地避开守卫,以减少卫兵的阻扰,免得影响救人的动作;基於此,现场根本看不出打斗迹象,一切如故。当然,各位若有兴趣的话,在下愿陪大家走一趟,说不定会有新发现哩!」

    际此外弛内张、诡谲多变的时候,小心谨慎些较不会出差错,所以张良点头认同道:「多一个人看,多一次机会,多走一趟是有其必要。」

    在与会者没有人反对的情况下,李靖起身致意道:「各位,请!」

    当与会者陆续起身的时候,凌天则是刚自回想中「醒」来,却见到李靖正要走出营帐,於是不假思索地道:「等等!我有问题。」

    众人闻言错愕。

    片晌,与会者已全都回到各自的位置了。

    李靖好整以暇地道:「凌公子,请问?」

    由於凌天留意到与会者的神色不对,似有责怪自己多此一举的意味,因而神态诚恳地问道:「对不起!在下只想知道来者的衣服是什么颜色。」

    李靖欣然答道:「截至目前为止,据卫兵的回报,有红色、有蓝色、有紫色、有黄色等,……对了,好像还有绿色的样子。」

    接着,神情疑惑地反问道:「有问题吗?」

    凌天点头答道:「嗯!他们有可能就是在下遇过的终极飞鹰。」

    又是终极飞鹰惹的祸,让张良他们听得眉头深皱,简直难以相信铁鹰堡,除了鹰王黑涯、神鹰之外,还有这么厉害的一群高手。

    为了强化自己的看法,凌天手舞足蹈地续道:「终极飞鹰不仅刀法出神入化、变化多端,且他们的身法异常快速,不负飞鹰的称号。」

    张良闻言,若有所思地道:「天弟曾和四名终极飞鹰交过手,算是我方阵营中,最了解这些人实力的人员;所以,他的讲法足供各位推敲、思量,更不能漠视对方的杀伤力;换句话说,若是每名终极飞鹰都具有近似铁鹰级实力的话,则人数不多的终极飞鹰,将会是决战的关键因素之一。」

    平心而论,在赵云、太史慈、秦琼等盖代名将的眼里,铁鹰堡只有两位可敬的对手,一个就是堡主鹰王黑涯,另一个是实力超强的神鹰;至於吴芮、臧荼、彭越叁名汉初名将,或是尚未露脸的两大铁鹰,甚至於秦末悍将司马欣,还是认为他们的实力不算顶尖,不足以构成威胁;然而,多了数名实力莫测高深的终极飞鹰后,不仅让赵云诸人感到意外,更是意识到敌人的厉害、手段的高明。

    纵使如此,太史慈并不太认同张良的看法,因而摇头反对道:「即使终极飞鹰再厉害,也不可能像正规部队一样,展现出以一抵百的战力;所以,在双方正面交锋的时刻,他们能够发挥出多大的战斗力,个人仍持保留态度。」

    由於太史词的讲法,偏重在於双方正规部队短兵相接的时候,而非单打独斗之际;因此,张良不反对前者的看法;不过,他还是委婉地辩驳道:「没错!当战斗规模扩及方圆数里、人数高达数万人之众、强弩劲箭纷飞的当儿,不要说是终极飞鹰他们,即使是鹰王黑涯也发挥不了作用;但是,在敌我双方正面交战之前,对手铁定会精锐尽出、高手皆动,以从事类似暗杀、骚扰、突袭、破坏、造谣、挑衅等行动,教人防不胜防、疲於奔命,达到降低我方士气、战意的目的。」

    旋即话锋一转,语气坚定地续道:「除非我方立刻展开攻势,方能有效遏阻敌人的破坏行动,以维持将士的斗志,争取最后的胜利。」

    的而且确,张良的说法适可解决眼前的困扰,只是在敌情不明的状态下,要执行有所困难;因为如此,李靖闻言苦笑道:「铁鹰堡的真正实力为何,我们都还没有查清楚,就又多了数量不详的秦军;在这样的情况下,若盲目发动攻击的话,恐怕会让我方陷入进退两难的泥淖中,可说得不偿失!」

    接着大笑叁声,才豪气干云地续道:「与其束手无策、坐以待毙,不如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掌握主动出击的契机。」

    听到李靖这一番话,本是低迷、沉重的气氛一扫而空,迅即由掌声、欢呼声取而代之,与会者士气莫不为之一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