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过与小龙女

      《恩仇唐家堡》故事发生在南宋末年,放在金庸的武侠世界里,在时间上前续《神雕》,后接《倚天》。历史上,南宋末年是多事之秋,襄阳之围算是一件大事,我既是要写这一段时间的故事,以我的能力,还无法撇开襄阳之围。

    小说进展到今天,也逐次露面,金老爷子是我最喜欢的作家之一,我对他人表示尊重,对他的书也表示尊重,既是涉及到他武侠世界里的人物,不得不要说上两句,以作说明。

    在《恩仇唐家堡》中,围绕存在着一条隐线,从这条隐线里,除了可以找到襄阳城被围及城破的蛛丝马迹,大致还可以勾勒出《神雕》之后大侠郭靖一家人的各自命运。书中是这样设定的:

    在华山与众侠分手后,来到四川隐居,生下小儿杨重英(此名字取自王重阳与林朝英)。后来杨过遭遇唐门六少,因救南宋义士吕毅而误杀三少唐武,此一事让杨过略有悔意,之后他从吕毅口中得知襄阳被围,于是赶往襄阳助郭靖、黄蓉解襄阳之围。杨过赶到襄阳时,已是襄阳之围最紧要的关头,此时耶律齐已战死,郭靖、黄蓉殉城之心甚坚,但黄蓉疼爱自己儿女,特别是丧夫之后的郭芙,便想出一个一箭双雕的计策。

    因为襄阳被围数年,郭靖、黄蓉二人心知襄阳终究不保,便要留《九阴真经》、《武穆遗书》、《降龙十八掌》于后来人,想着有识之士得到后,能肩负抗元反蒙的大任(这是他二人想法,不是我的想法),而此时杨过正好背着玄铁重剑来到了襄阳城,黄蓉便让杨过无论如何救郭芙出城,并留下了他的玄铁重剑。

    留下玄铁重剑,以此铸造倚天剑与屠龙刀,来藏《九阴真经》、《武穆遗书》、《降龙十八掌》是其中一个原因,当然,留经书于后人的想法,是郭、黄二人深思熟虑后的决定,不可能会是一时兴起,但想到用倚天剑和屠龙刀来留存经书,却是可以灵光一闪的。除了锻造倚天剑和屠龙刀,黄蓉还要拿着玄铁重剑给郭襄看,告诉她是杨过送给她的,顺带将杨过带着郭芙离开襄阳的消息一并告诉她。基于一些原因,杨过此前并未见到郭襄,此时,襄阳城危在旦夕,郭襄念着父母幼弟身家性命,本也不会轻易离开襄阳,但杨过带了郭芙走,郭襄肯定会去追(至于为什么,不懂的人可以问一下自己的女性朋友,她们会告诉你为什么)。黄蓉正是知道了这一点,才想出了这个一箭双雕的计策。

    黄蓉告诉郭襄,既是大哥哥给她的礼物,她总不能不带在身上,但玄铁重剑过于笨重,不方便女子携带,这时便请了铁匠(这个铁匠《恩仇唐家堡》中会有叙述)铸造了倚天剑和屠龙刀,以及后来峨眉派的掌门扳指。屠龙刀给了郭破虏,倚天剑与扳指给了郭襄,直到这时,郭襄才带了倚天剑离开襄阳,找杨过和郭芙而去。

    根据黄蓉的提示,郭襄带着倚天剑来到了四川,但是杨过没找到,却听到了襄阳城破,郭靖、黄蓉还有郭破虏殉城阵亡的消息。这个消息对郭襄来说,几乎是不能接受的,偏偏这时,她又得到了黄蓉留给她的信(黄蓉自有法子让她此时才看到信)。信上说的是倚天剑和屠龙刀的秘密。郭襄虽是小东邪,却是善良之人,她为了自己私情,置父母幼弟于危城而不顾,而且最后父母幼弟都遇了难,虽然,郭襄只是历史中的一粒尘埃,她自己并不能改变什么,但她无法接受自己在关键时候的这个抉择。十年后,郭襄创立峨眉派。

    襄阳城破至郭襄创立峨眉的这十年,还有一个人物不得不提,就是张君宝,他知道襄阳城破后,郭襄免于遇难到了四川,也到四川来寻郭襄,在四川有没有遇到郭襄可以随意联想,但两人后来关系并不十分好,至少在郭襄看来是这样的,因为张君宝创了武当后,曾去信询问郭襄听到的《九阳真经》,但是没有得到回音。这些真真假假的事情并不重要,我一定要说他到了四川,是因为他要在这里遇到一个人,正是这个人物促使他由佛入道,要不然他出身少林,创立武当有些突兀。

    为什么偏偏是四川?因为在道教的一些学说中,川蜀易学源远流长,甚至有传言,太极图就是川蜀易学的一个成果,当然,这里说的易学是指的道家意义上的易学。这里涉及到一些学术之争,与本文主旨并无多大关系,所以不再展开讨论。除了川蜀易学发达外,峨眉山正好也在四川,不管这十年郭襄都到过哪里,四川她一定是要来的,张君宝在四川接触道家学说,受到影响,进而由佛入道,这样安排的话,我个人觉得比较合乎情理。

    上面的这些,《恩仇唐家堡》书中可能会出现,可能也不会涉及,但这条隐线始终都在。至于他们在四川发生的故事,书中一定会有,所以,这里就不在赘述。

    这个隐线说完后,就要谈谈金老爷子的武侠世界了,在他还没有对自己的武侠著作进行第三次大修改的时候,在《神雕》之后的生活,留给我们想象的空间还比较大,我上面那些似乎可以说得通,但是第三次修改后,隐居终南山下古墓成了不可争议的事实,换一句话来说,《恩仇唐家堡》中涉及到的,还有襄阳城的故事,并不切合金老爷子的武侠世界,正如他的武侠世界不十分切合真实历史一样。

    金老爷子在第三次修改的序言中,曾这样说那些金庸武侠改编的影视作品,大致意思是,他不好说哪一个最好,但是那些最不尊重原著,不尊重作者,不尊者读者的最可恶。似乎我的《恩仇唐家堡》也在其列。

    我在一开头就曾说过,我尊重金庸,也尊重他的著作,之所以还敢设定与原著不符的情节(不管是明是隐),是因为,金老爷子还说过一句话,写小说,就是写人物。因此,我才敢说,我尊重金庸,尊重他的原著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