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竹道

      夜色渐深,星斗西去,山底林野外的海浪,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卷成海风吹来,一阵比一阵来得凉,父亲的话语声,像是自己儿童时代的摇篮曲,让自己不知不觉间,顾不上风凉的节奏,悄然沉睡而去。

    五年,点点滴滴的梦,磕磕碰碰的命,如一条在弯曲中牵绊的线,在记忆深处缠绵,齐凡慢慢的向着巨松飞去,一时间竟想得过多,不禁潸然泪下。

    他举起右手手,摆弄着手间的衣袖,轻轻擦去还充满朦胧的泪眼,继续向前飞去,渐渐靠近巨松脚下。

    巨松伫立在山峰之巅,巨松脚下,围着一排排的松竹柏等树木,林立于其间,一栋栋的房屋,犬牙交错着,屹立在这些树木之间,仿佛与之融为一体一般,幽淡清宁、自然和谐。

    齐凡来到一片竹林前,降落到竹林下的一条小道上,他沿着用竹子搭成的小道,向着这片绿茵茵的竹林内,悄悄走了进去。

    一株一株的竹子,抓根在土壤之中,错落有致,它们不高不大,笔直而俊俏,坚挺而有序,像一个个训练有素的军人一般,不动如山,竹叶在风中刮刮作响,如乐曲一般,动人心弦。

    用竹搭成的小道,不长不短,大概有三四十米的路程,这条竹道沿着一条小溪,建筑而成,溪水清澈见底,缓缓而流间,可见三两鱼儿,在溪水中,自在游行戏耍。

    竹道的尽头,是一间古朴的小竹屋,竹屋四周形成一口小潭,这口潭是溪水从上往下流时,自然形成一个比较宽阔的夹口;潭的正中央,浮现出一块圆形的大青石,溪水沿着这块青石两侧流出,顺流而下。

    而这间小竹屋,就建在这块青石上,自然而端庄,古朴而谐和,仿佛与这竹林融为一体的模样,天然和谐,纯韵质朴。

    竹屋是用纯竹制造而成的,没有再添加任何别的杂质材料,竹屋有三层,略有十多米高,跟这些围绕在竹屋周边的竹子,高度相当;竹屋三层分为三节,让人看上去,像是一棵被砍一大段的大竹子,倒映在清澈的潭水中,清晰可见。

    毫无疑问,这里就是齐凡在松林庄园的修炼之所,只是至丛去那魔妖祖域后,算来他也有一年多的时间,没有回来这里。齐凡默默的站在竹道上,看着这依旧清宁幽静的住所,无非让他的心灵更加得平和安祥,更加得淡静飘然。

    竹屋的竹门上方,有一块老旧不堪,却又光华如镜的金黄色竹牌门扁,竹门扁上,用行书刻写‘纯竹轩’三个大字,看上去给人一种行云流水一般的感觉,让人觉得通畅而顺滑;但也有一股坚挺俊俏的锐气,透露而出,给人一种任历经风霜岁月的洗礼,任沧海桑田的巨大变化,依旧笔直坚挺,屹立不倒的气概。

    在竹门的两侧间,也各自刻写着十四个整齐的行书字,右侧写着‘清流如镜修真道’七大字,左侧写着‘碧竹似骨炼纯心’七个字,故此形成一副完整的对联:

    清流如镜修真道,碧竹似骨炼纯心。

    齐凡望了一会儿竹屋,开始往前移去,脚步轻轻盈盈的,如在前飘一般,走到竹道的尽头,举起双手来,悄悄推开轻灵的竹门。

    ‘吱呀’一声,竹门很容易就被打开了,一股清凉的气息,夹杂着淡淡的花香味,顿时扑面而来,像是在热烈欢迎房子的主人回来一般,让人觉得凉爽怡然。

    他迎着这股凉爽的风气,抬起右脚踏进竹门,没有往楼上去,也没有往两侧走去,更没有在竹屋内有过多的停留,直接径直的往里走去,那里面还有一扇的竹门。

    齐凡径直穿过竹屋,来到这扇竹门前,用手轻轻拉开了这扇竹门,‘吱呀’一声,门被彻底打开了,门外是另一片天地,不一样的风景画面,尽显无遗。

    在这竹门外,是一座垂直百丈高的峭崖,翘崖皆是一些坚硬的泥土和石头,混杂在一起,凝结而成。

    峭崖之间,生长着一棵棵大小不一的青竹,这些青竹深深扎根于石头和硬泥之中,青竹迎风而立,傲然生长着,让人一看,仿佛觉得这座翘崖就是他的最佳生长之地一般。

    在峭崖的正中处,有一条白色的小瀑布,从悬崖的最高处,飞流直下,仿佛从天而降一般,给人视野,增添了一种极速的美,让人不禁赞叹,那种‘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情形,大概就是如此吧!

    那从天而降的白色水浪,如一条条俯冲而下的猛龙一般,重重的冲击进,竹门外的一座清澈见底的潭水中,激起一朵朵的水花,形成一波波的水浪,在潭面上,翻涌向前。

    水浪的冲击声,像是大自然中,永不停息的音乐一般,悦人耳目、清神亮魂,而那一浪浪的水波,就如同自然中的音符,看是毫无规律的波动,却好像又有一种若有若无的频率一般,给人以一种如在意料之外、似情理之中的感觉,玄妙之间,回味无穷。

    在峭崖的半腰处,一面光滑的石壁间,刻有一首七言律诗,诗的字体如行云流水,却又犀利劲俏,字体的一笔一划,仿佛是一节一节的竹子,编排而成一样,简练而质朴,清高而气骨,那是一首写竹诗。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崖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南西北风。”

    看向被水冲得光滑的石壁,就知道这诗一定在很久以前,被让给刻写上去,显然这诗是在赞美这纯竹轩里面的竹子,特别是长在这座峭崖间的竹子。

    齐凡一步踏出后竹门,来到竹门前的亭台边,微微闭眼起来,细细品味一下这里的感觉,一副怡然自得的表情,浮现于脸上,他感觉的自己回到一个,可以让自己充满乐趣的坏境,正被其所怀抱、所包容一般。

    顿一会足,他继续往前行进去,来到栏杆前,望着这一个自己三四年来,经常住且修炼的地方,有一种熟悉而亲切的感觉。

    齐凡还记得当初,师父让他自己在这松林庄园之内,找一个自己的住所时,他在松林庄园看了好多个地方,有青松林、寒梅院、画莲池、碧柏坡等,好几处地方供他选,可当他一见到纯竹轩之后,二话不说,当即就选择了这里,感觉这地方,最符合自己。

    特别是当他看到半山峭崖石壁上,刻写的那首诗时,更加坚定选择住在纯竹轩,那诗他觉得纯竹轩里的竹子,拥有一种高贵高尚的品德,想来做人修仙,也定当如此,这是他人生里的一种追求和信仰。

    是的,生命中需要信仰。齐凡记得他刚拜林如松为师不久,师父就曾说过,可用‘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两句。来形容修仙路的漫长而遥远,修仙是一段百年千年甚至是万年的岁月,谁也无法保证,在这样漫长的岁月里,误入歧途、走火入魔。

    所以,但凡不想让自己,误入歧途、走火入魔的人,他们的人生中、生命里,都必须要有一个信仰,来支撑自己。

    一个没有信仰的人,他的人生是糊涂的、迷茫的、没有方向的,他的生命基本上是意义的,他的生活大多也会是毫无规律规矩的,至于做人做事也不会有什么原则可言。

    因此,这是一种活得不清醒的人,一种容易误入歧途、走火入魔的人,一种浑浑噩噩的人,他们过了往往是一种被动的人生,被命运所主宰,被他人所主宰。

    当然齐凡选择这里,最主要的原因,并不完全是因为石壁上的那首诗,而是当他看到,在这悬崖最上方另一首诗,也是一手写竹的诗,诗名简练而清明,只叫《竹道》二字而已。

    一节一节向天冲,

    峥嵘坚劲崖缝中。

    追星逐月问道者,

    清流碧竹修心人。

    无畏而立行傲骨,

    自由凝华笑余生。

    风吹雨打一竹客,

    唯我独秀狂道仙。

    这就是刻在峭崖顶尖的《竹道》诗,只是在只《竹道》诗的上方,还刻着一排字,共三句话,为:

    一片青竹里,九天飞流下,唯我独秀巅。——狂道仙。

    齐凡双手靠握着栏杆,注目凝神向着峭崖高处,那飞流直下的瀑布源头,忘了许久之后,才渐渐的收回目光,他有时候也不知道自己怎么回事,每当来到这里之后,便会不由自主的看向,那刻在崖壁上的诗。

    也许正是因为这首魅力所在,他才会看了很多地方之后,直接选择在纯竹轩这里,住下的原因吧!冥冥之中,好像感觉自己和这里相通、相似之处,就如同有一条看不见的线,将他和这纯竹轩牵连在一起一般,难以分离。

    虽然他不知道,这个纯竹轩以前谁住过的?是谁建的?也不知道这石壁上的诗字,是谁刻上去?但光看那诗的字体,他就知道这绝对是一个,具有很高心境的人,才能做到的事。

    记得他选择进住纯竹轩之前,去告诉师父自己要住的地方时,师父就直接皱起眉头来,显得有些为难之色,连站在一旁的宋静远大师兄和林逢雪师姐两人,都是皱眉起来,这让他心中不禁忐忑万分,猜想自己一说要住纯竹轩,为啥他们都会如此反映?

    不过不容齐凡继续多想,在师父考虑一会儿后,就表明不同意让自己住在纯竹轩,最后经过齐凡的软磨硬泡,林如松才同意齐凡入住纯竹轩。

    不过师父也告诉他,说纯竹轩是松林庄园内,最为独特的一个地方,让他不得擅自改变或是破坏,纯竹轩里的一花一草一木,以及里面一切环境格局,只能在里面修炼,不然就不让他继续住在纯竹轩里。

    这让他不禁觉得这纯竹轩,一定是松林庄园内,一个特别的所在,只是师父没说,他也不好问什么,当然对他来说,能住在这里,对他的心境来说,绝对是一个最佳的地方。

    “一节一节向天冲,峥嵘坚劲崖缝中。追星逐月问道者,清流······。”

    正在齐凡想着这些往事的时候,突然有一道熟悉而又苍劲的声音,念着石壁上的诗句,在齐凡的耳畔响起,让得齐凡立马回过神来,他当即转身过去,对着那来人行了一个大礼,然后尊敬的说道:

    “弟子拜见师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