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零章 增援

      朱星一觉醒来,简单的洗漱,用过早饭。

    走出营帐,伸了一个大大的懒腰。

    脖子向右一扭,正好看见跑过来的秦猛。

    “秦将军,你怎么来我这里了?”

    秦猛笑着说道:

    “皇帝召见所有将领,大营内商议北伐之事。”

    朱星一听,整理了一下衣帽。说道:

    “现在?”

    秦猛点点头,朱星继续说道:

    “那我们赶快去!”

    大营内,皇帝高坐在上。

    弘盛扮演国师的身份,站在皇帝身前略低的地方。

    下面武将分两排落座,朱星坐在中间位置,对面是秦猛。

    皇帝见所有将领都已来到,说道:

    “现在已快到草原深处,

    大军沿途并没有遇到敌人,倒是朱星率领的先锋与敌人有一战。

    那就让朱将军讲一讲我们的敌人。”

    朱星起身走到大营当中,跪下说道:

    “回皇上,这次后元将领中,有能人存在。”

    皇帝眼前一亮,问道:

    “那你说说,此人是怎么个能法?”

    “回皇上,此人擅用兵之阵法,以及兵种搭配......”

    朱星讲述了五连马与投石手之间的配合迎敌。

    又讲诉了自己在山脚下,被人用号角玩弄的事情...

    讲完后,一些久经沙场的老将军面露难色。

    右边一排,坐在首位的乃是兵部尚书,百战名将马玉。

    马玉身后站着两名副将,田林与郑葛。

    这时田林开口说道:

    “听朱将军所言,神乎其神。

    我十五岁进军,随马将军与元军征战多年。

    大大小小经历百战,未成见识过这样的阵法。

    这次集结五十万大军,进攻一个后元,还不是势如破竹一般!

    朱将军何必为自己的冒失开脱,而夸大敌军能力。”

    朱星起身并没理会田林,而是对着皇帝施礼后说道:

    “末将所言句句属实!”

    皇帝早已在李斯与张广的口中听过这些阵法,并没有怀疑朱星所言是否属实。

    皇帝转头望着田林说道:

    “朱将军所言并非捕风捉影,两军对垒不可轻敌。”

    田林一低头,说道:

    “末将知错.....”

    皇帝转头望着朱星:

    “敌人在怎么厉害,不也败在你朱星之手吗?

    朕想知道,你是如何取胜的?”

    朱星赶紧说道:

    “末将当时被逼入绝境,这才破釜沉舟的打算击杀敌人将帅。

    多名部下舍去生命,闯入我军弓箭手有效射程。

    军中有位射术精湛的弓箭手,一箭将敌帅射翻马下。

    后见其被人搀起,应该是受了重伤。

    敌人这才鸣金收兵。

    如临生死之战,敌军定不会收兵!

    胜负难料!”

    朱星才不会傻到说出,陈子昂当时射的就是马。

    这话皇帝听见了,定会问“为什么不射死敌首?”

    朱星怎么回答?

    若如实回答,皇帝听过后,即使不说,心中一定认为朱星贪生怕死,放着大好的机会不射死敌首。

    朱星一语言罢,场面陷入僵局。

    皇帝见将领都不说话了,问道:

    “看来是遇见劲敌了,你们赶快想出应敌之策。

    这次北伐,不把后元彻底铲除,都别回去!”

    这时,一位来将军开口说道:

    “现在扎营之地,地势有利,居高临下,此地可保后方不乱,

    可作为大军在草原上的据点。

    至于要如何进攻,此事我们应该从长计议!”

    皇帝不悦的说道:

    “朕不想听从长计议!”

    朱星说道:

    “皇上,末将已有应对。不过,需要时间等待。”

    “朱星,你有什么应对之策,说来听听!”

    “回皇上,末将已经安排奸细,打入敌军阵营。

    想必他们现在已经进入敌军。

    只等他们将敌军底细摸清后,我们大军便可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皇帝听完后,皱着的眉角有所舒张,脸上表情也略显松弛。

    说道:“朱星应对的非常得当。”

    随后皇帝继续说道:

    “马将军听令!”

    那位第一个发言的老将军起身来到帐下。

    “命你率领八人马,出大营向东。

    沿途遇见敌人,我军若十倍与敌军,速攻!

    若五倍与敌军,诱之追击,同时将消息传回大营。

    若与敌人人数相差无几,速逃!”

    马老将军听完后,说道:

    “末将遵旨!”

    说完,接过令牌,与他的几位副将站在大营之中。

    皇帝继续说道:

    “秦猛听令!”

    秦猛走下,跪在大殿之中。

    “命你带齐六万人马,出大营往西。

    与马将军应敌之策相同。”

    “末将领旨!”

    说完接过令牌,与他的副将站在大营之中。

    朱星盘算着,自己估计要往北了....

    皇帝喊道:

    “朱星听令!”

    “末将在!”

    “命你留守大营!

    北方之事,命李斯与张广各代四万人马负责!”

    朱星一愣,想问为什么自己留守,又不敢多言。

    皇帝继续说道:

    “朕听说,你的旧部骁勇善战!

    将你留下一是为了防止后方被敌人袭击。

    二是为了应对紧急情况。

    万一,那一方出现应敌不利,你好率队救援。”

    看来皇帝也认为,朱星旧部能力非凡。

    要不然也不能单单留下他来保护大营。

    朱星听完后,回道:

    “末将领旨!”

    随后接过令牌。

    皇帝面对所有将领再次说道:

    “慢慢的深入草原,没有十足把握不准开战!

    等朱将军的细作带回敌人底细后,大军一起开拔!”

    在场的所有将军,一口回道:

    “末将遵命!”

    “都下去吧!”

    随后,将军们各自回去

    经过几个时辰的调兵遣将后,这三路大军陆续开拔。

    大营内还剩下二十多万士兵,与七八个将领。

    慢慢的,朱星旧部成了大营内话题的焦点。

    有些参见过抵抗伏击的士兵,他们受了伤,没有随队出征。

    闲来无事的时候,便会给身边的士兵讲当天的事情。

    由于过分渲染,朱星旧部已经曾了天兵天将下凡。

    朱星本人对此苦不堪言。

    皇帝听见这些话,喜忧参半。

    喜的是,这无疑是稳定军心的好办法。

    皇帝是不相信,朱星手下是天兵天将。

    因为这些兵,都是第一次随朱星北伐被打剩下的。

    皇帝忧的是,这些士兵虽然骁勇善战,怕被这些话麻痹了,怕骄兵必败。

    于是,皇帝多次找朱星谈及此事。

    言语中,多有警示之意。

    朱星当然明白皇帝的意思,自己也同样对旧部严加训诫。

    朱星与旧部就这样在大营内安稳度日。

    直到一个伤痕累累的士兵,骑着战马从北方奔袭而来。

    原来是李斯与张广意见不合,进退不能决策,被敌人埋伏。

    所率八万士兵只剩下不到三万人。

    皇帝得到消息后,命令朱星带其旧部,再领兵四万速速增援。

    这下那些旧部兴奋起来,冲出大营之后便像个脱缰的野马一样。

    咆哮着往北方赶去,生怕错过了这场恶战。

    这些旧部士兵很兴奋,但朱星的头脑还是很清醒的。

    等他的旧部都跑够了,才命令他们按照队形前进。

    急速行军的第三天,来到了李斯被围困的外围。

    朱星命令军队停止前进。

    随后对孙小七说道:

    “小七,带上几个人,把周围的情况看清楚!”

    “是!”

    孙小七应声后,叫上七八个人,卸下身上盔甲与武器,骑着战马离去。

    朱星拍马来到陈子昂身前。

    “子昂!”

    “将军!”

    朱星小声的说道:

    “一会我们冲进去,如果张广还活着,你看准时机给他致命一箭。”

    陈子昂稍微楞了一下,点头说道:

    “嗯。”

    很快一身轻骑的孙小七跑了回来。

    “将军,我军被困在一处低洼地段。

    周围敌军越有两万人。

    五连马与投石手都在敌军之中。”

    朱星想了想问道:

    “五连马在什么方位冲击我军?”

    孙小七抬手一指,说道:

    “那里!”

    “好!传令下去,所有人从前方突击进去!

    不要急着救人,先把五连马解决到!”

    孙小七一家马肚,准备冲在前面。

    却被朱星一把拉回,说道:

    “敌军两万,我军四万,再加上被埋伏的一共七万人。

    人数我军占上风,你冲什么?”

    孙小七稍微若有所思一会,反应过来了。

    于是一家马肚,往队伍后面跑去。

    一边跑一边喊道:

    “将军有令!所有人,全部集中攻击正前方!”

    “将军有令!所有人,全部集中攻击正前方!”

    朱星援军所有骑兵下马,悄悄的靠近敌人。

    当看见敌军在洼地之上的营寨后,朱星抬起一只手臂,用力向下一挥。

    所有骑兵全部下马站立不动。

    朱星一个人趴在草地上匍匐前进。

    当朱星看见五连马刚好完成一次冲杀死,猛的喊道:

    “杀!”

    随后急速往队内奔跑,等他上马后,队伍已经有几千人冲了出去。

    洼地内的李斯与张广听见了援军的声音。

    已经没有斗志的二人,突然又燃起了战斗的欲望。

    成片的援军杀下洼地,打的敌军措手不及。

    朱星冲下洼地时喊道:

    “张广将军!!我来救你了!!”

    张广一听,高兴的喊道:

    “朱将军我在这里!!!”

    一边喊,一边与身前敌人搏斗。

    突然一只箭,穿过了张广的咽喉。

    朱星看到这一幕,脸上漏出了邪笑。

    后元军队见明朝援军来到,马上鸣金收兵。

    士兵朝着各个方向溃散,朱星根本不好组织军队追击。

    只好将眼前没来得及跑掉的敌军杀光。

    并且在乱战中,拔掉了穿过张广咽喉的那根箭,随手丢在了地上。

    此箭被来来回回的士兵,不知道踩断了多少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