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杂货_分节阅读_499

      南北杂货 作者:报纸糊墙

    南北杂货_分节阅读_499

    南北杂货 作者:报纸糊墙

    毕竟他们这里也是靠近军事要塞,这驿站竟是连县令的公文都敢遗失,那还有什么是他们不敢遗失的,战报敢不敢遗失?

    这事一出,县丞主簿等人便都跑了,就连差役都跑了好些,给新来的县令留下的就是一个空荡荡的公府,还有一堆理不出头绪的案卷。

    许多县中百姓皆是不解,怎的这新来的县令威力这般大,他都还没做点什么,县里那几个蛀虫就都跑完了。

    毕竟这罗县令的身世他们也都有所耳闻,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出身,说白了就是一草根,在他背后并没有什么强大的家族力量。

    这些人却是不知,这个世界上除了家世背景,还有一种东西叫做影响力。

    罗用现在即便是被贬,他的影响力仍在,此次他来常乐县担任县令,多少双眼睛盯着这里,在这节骨眼上出了这样的事情,州里的那些官员自然也得打起精神应对。

    县丞县尉等人皆是在官场中浸淫过的,此次见那付兵曹行事如此果决迅速,便知风向不对,也没那个胆量硬扛,当即便跑路了,有些人是携家带口一起跑,有些就自己一个人跑出去避风头,家人还在常乐县中。

    此时此刻,县衙这边,一个个熊熊燃烧的火把将整个大院照得灯火通明,不时便有值夜的差役四处巡查。

    罗用也怕阴沟里翻船,听闻那县尉等人并不简单,就怕他们到时候再杀一个回马枪,把县衙给抢了。于是罗用近日便让人加强夜巡,县衙大院也是整夜整夜地烧着火把。

    在距离县衙不远处的一片空地上,这时候还有一些匠人叮叮当当正在施工。

    没办法,这县里头要啥没啥,去年收上来的户税也不知道被那些人弄到哪里去了,今年的户税至少也要等到夏收以后,他们这一大衙门人,要吃要喝的,总不能没个进项,想来想去,还是决定先做豆腐,既能挣些钱财,又能创造就业岗位,还不要多少本钱。

    说到这豆腐买卖,罗县令可谓是熟门熟路。

    不肖数日,晋昌敦煌等地,便迎来了第一波沿街叫卖豆腐的脚夫商贩,这些人一边卖豆腐,一边还不忘向人推销:

    “新来的罗县令教会我们许多豆腐菜,郎君若是得闲,便去常乐县尝一尝我们那里的豆腐菜吧。”

    “咱那里的咸豆花,一文钱能买三大碗。”

    “还有麻婆豆腐,水晶豆腐,家常豆腐,酿豆腐,溜豆腐……咱那里的酒肆客舍都能做。”

    “官府的豆腐作坊每日还出一批卤豆腐干,那滋味,别处可是吃不着。”

    “……”

    这一日,在敦煌某酒肆,几位郎君坐在二楼窗边,听着楼下街道上一个挑豆腐卖的商贩与人说他们常乐县的豆腐菜如何如何,稀罕之余,也觉有那几分惊讶:

    “这常乐县过来的小贩倒是能说会道。”

    “啧,来来去去都是这几句,我与他们打听了,言是他们罗县令教的。”酒肆老板的儿子这时候也凑过来,往窗户外头望了望,撇嘴道。

    “还有这事?”那几人一听,顿时来了兴趣。

    “是啊。”那小老板言道:“道是什么培训课程,过去听听,还能白得两块豆腐。”

    “你阿耶呢?”

    “上常乐县听课去了。”

    “厨下的师傅可带了去?”

    “带了俩。”

    第268章厚德载物

    常乐县是个小县,整个县城加上下辖村镇,总共也就一千来户人家,数千人口。

    罗用作为一个县令,他的政绩评判标准,并不是经济发展水平,而是人口的增加,这个人口又是以户数来计算,也就是说,甭管生再多小孩,只要他们没分家,罗用的政绩也就没有增长。

    这种算法是相当不科学的,以一个县令短短几年的任职时间,很难取得显著成效。据说很多县官为了升迁,就会弄虚作假,在这些数字上面动手脚。

    常乐县的上一任县令因为并不考虑升迁问题,所以倒也没有在这方面做过文章,不过他的上一任,却是留下了一个大窟窿,这都多少年了,谭县令也没能把那窟窿填满,如今到了罗用手头上,罗用只好接着填。

    “一千四百六十二户?啧,咱这县里头实际上能有多少户?”

    自打县丞那些人跑了以后,县衙里空空如也,罗用也不熟悉这边的业务,于是便请了前县令谭翁过来帮忙。

    “这县城里头六百零八户,加上下辖村镇,五百七十三户,总共一千一百八十二户。”谭县令对这些事情倒是记得十分清楚。

    “谭翁当年刚来的时候,多少户?”罗用忍不住问道。

    恋耽美

    南北杂货_分节阅读_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