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种田记_分节阅读_7

      古代种田记 作者:鬼屋

    古代种田记_分节阅读_7

    古代种田记 作者:鬼屋

    古代种田记 作者:鬼屋

    古代种田记 作者:鬼屋

    古代种田记_分节阅读_7

    “慢慢来嘛,总要找一个合乎他心意之人,这事是急不来的。要是随便找一个,闹得家宅不宁岂不是很惨?”摸摸少年的头,虽然对方比他还要高半个头,可谁让他辈份高呢。

    “说的也是,先生的话我会告诉爹娘和大哥的。”

    少年挠了下头,觉得自家先生说的没错。他也不想找一个品性不好的大嫂,要知道嫂子可不同大哥,对小叔子不好的大把。

    “行了,进去吧!”接过少年手中的篮子,家乐拍拍他的肩膀率先走进学堂。一座不小的院子里有四间屋子,其中三间是用来做学堂,一间用来放杂物兼家乐的休息之所。三间学堂分为少年班,也就是十二岁以上的学生,十二岁以下的童子班,和专门学习算术的算学班。三个班都由家乐来教,两个小时被分成了三个时间段,少年班主要是识字、写字,童子班是启蒙,而算学班则是教有一定识字基础的人算术和记账。

    让其他两个班的学生先复习,然后进入启蒙班,一群小家伙本来在学堂里跑来跑去一看是家乐立即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坐好。

    “先生日安~~”

    一群小萝卜头望着站在前方的家乐齐声声的问好。

    “孩子们日安。”

    家乐面带笑容的看着这群小家伙,因为他辈份比较高,就算是再调皮的孩子一碰到他都老实的像变了得人似的。

    “把笔墨砚台拿出来。”

    家乐把篮子中的纸拿出一部分,让后排年纪比较大的孩子发给大家。一人两张纸,二十个孩子就是四十张纸,笔墨砚台被摆在左上角,旁边还放着一只小碗,里面装着清水。

    “从今天开始,大家跟我学习声律启蒙。我先把头几句写在白板上,大家抄下来。回头不但要记住,还要练习这些字。”

    下面的学生齐唰唰的点头,开始为自己磨墨。

    家乐身前摆着一张书桌,上面摆好笔墨纸砚,连墨都让那些大些的孩子给磨好了。书写的白板是一块这个世界独有的石头,石如玉洁白无瑕,但是质地很脆,在外面的山上到处都能看得到,所以一点也不值钱。但是用来做教导孩子们的黑板却十分合适,墨水写在上面用湿布一抹就干净,比后世的黑板清理起来还要方便。

    用楷书把声律启蒙的头几句写在上面,下面的孩子手热毛笔一脸认真的抄写。对于这些农家孩子们来说,一个认字的机会十分难得,哪怕是最小的孩子连毛笔都还拿的不是很稳,也都认认真真的在纸下写字。

    “写好的把笔放下,手背在后面。”见大家写的差不多了,家乐走下去。一一检查孩子们抄写的内容,发现有错的地方用笔画一个圈,回头让他们重写抄写,把错误改正过来。

    年纪大些的字都有模有样,虽然没有什么风格气势,但是一笔一画都表明写字的人很认真。而且家乐也没有盼望他们成为什么书法大家,能读能认能写就行了。当然书法是人的另一张脸,就算成不了大家也不能敷衍了事。

    “错了的回对自己改正好,明天我要检查。至于年纪小字写的不太好的,就借哥哥叔叔们的去抄,明天我同样要检查。没做好的,后果你们应该知道。”

    家乐笑眯眯的站在台上对下面的小家伙们说道,果然大家脸色一变,连最小的五、六岁小童子都差点没流两行泪出来。

    先生从不打人,但是他会告诉家里的长辈,长辈们收拾他们一向不留情,屁股又要肿了。几个调皮捣蛋,经常完不成作业的小子们摸着屁股想着怎样才能不被收拾。

    “好了,现在大家跟我念。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家乐手热一根竹条,念一句指一句。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下面的孩子一句一句的跟着读,学堂上空响起了郎郎的读书声。外面路过的家长或是村民露出了会心的笑容,孩子们能读书识字就是他们最大的期盼。

    作者有话要说:  想写一个没什么阴谋诡计的种田文,小清新吧!所以这文基本上不会和什么官场啊宫斗啊扯上关系。

    ☆、第 10 章

    搞定童子班,留下作业家乐又去到少年班。这个班和童子班一样,都是以认字为主。可为什么同样是认字还要分为童子和少年两个班呢?原因很简单,两个等级的孩子玩不到一块去,童子和少年学习进度也会出现分差,为了他们好才特意区分开来。

    “先生。”

    一群少年站了起来向家乐行礼。

    “都坐下吧!”

    家乐提着篮子也坐了下来,桌上已经摆满了一叠纸,上面密密麻麻写着字,是家乐在农忙前布置的作业。

    “质和,把纸发下去。”

    十几岁的少年已经是家中不小的劳动力,他们上课的时间比童子班要少,所以进度也比童子班要快。很多东西都是他课堂上讲解两遍,课后他们自己找时间练习背诵。

    “是,先生。”

    李质和,就是那个帮家乐拎篮子的少年。

    少年班的学生每人有三张纸,别看这纸少,纸质确比少年们自己准备的要好上一些。这纸是专门给他们用来抄书的,质量自然不能是最差的。就凭这纸,是家乐每个月开销中最大的一笔。好在他现在的经济能力还不错,不然光是供这么多学生用纸就能让他破产。

    “今天我们学弟子规,你们不考科举不要紧,但是你们的言行却要谨守人之本份,我不要求你们全都做到,却也希望你们做一个被人尊重的人。”

    家乐翻开书,当年他第一本书就是先生教的弟子规,其次才是三字经和千字文等。

    “是,先生。”

    又是一礼,对于家乐他们是打从心底尊重。除了他本身辈份高外,做为李氏族人有始以来的第一位秀才,本来就让族人尊敬。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一边念,一边写,很快白板就布满了一个个用正楷书写而成的文字。家乐自觉不是什么大书法家,他也没有那份天赋,所以他一直以来都以楷书为本,虽少了几份灵气却多了两分稳重。

    “抄下来,等下我再解释。”

    “是。”

    学生们奋笔疾书,努力以最好的字体抄下上面的内容。抄完后放下笔,用纸镇把纸压住,等待家乐的检查。

    “这个字还不够稳,你看最后这里落笔有些飘,回去写二十遍明天交上来。”

    “是。”

    被指出不足之处的少年脸微红,好在态度不错,家乐也就放过了他。

    “先生,我写字时总感觉力道不足,有没有什么办法?”

    一位安字辈的学生站了起来,对于他个个都很飘的字感到羞愧。

    “你回去用沙子装在布袋里,练字时放在手腕处,不过不能太心急,以免少袋太重伤了手。”

    “多谢先生指点。”

    得到了解释,少年心满意足的行礼坐下。

    “好了,被指出不足之处的回去都抄二十遍,同样明天交上来。你们我也就不多说了,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相信你们比童子班的学生更明白。”

    “是。”

    “现在跟着念,今天你们要学的内容就是这些。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上完少年班收起作业,最后家乐才来到算术班。算术班的学生一般都在十五、六岁到二十岁左右,他们都是从少年班毕业后转到算术班来的。

    “先生。”

    一群年青人本来相互围成团讨论家乐放假前布置的作业,看到家乐进来在向他作揖后坐回自己的座位。

    “作业拿上来,然后一个一个上来在我这里背九九乘法表。”

    做为一个穿越人士,怎么也要拿出一点穿越货出来啊!九九乘法表就是他交给李家村孩子们的第一个非本土东西。

    第一个上来的倒霉蛋是位安字辈的青年,做为一名长辈,在侄儿们的注视下战战兢兢的背完了乘法表,在家乐点头示意下抹了把冷汗重新回去坐好。别看平时他在学堂里辈份高,下面的小子都以他为首,可关键是每次背书他都是第一个。小叔的眼神明明很平和,可不知为何他总能在里面看到威胁。

    “下一次。”

    “一一得一,一二得二,一三得三……”

    被叫到的人迅步上前,张口就背,开头还好很顺口,没有错误。结果当他背到六九时开始吞吞吐吐了起来,直到前完也没有把□□和九九想起来。

    “手伸出来。”有基础还敢偷懒,连九九乘法表这么简单的东西都背不好,不收拾你收拾谁啊!

    对于算术班的学生,家乐可不会像童子班那样和蔼可亲,打手心都是轻的。

    “啪啪……”

    十个手板心毫不留情的打下去,很快青年的手就红肿了起来。家乐为了不耽误他们写字,都是让伸左手。想偷懒不写作业,做梦去吧。

    红着脸被打了十个手心,青年低着头回到自己座位上坐好。当年同村人的面被打,回家更会被爹娘再按三餐收拾几顿。

    “下一个。”

    这三个字听到学生们的耳朵里似乎带上了杀气,第三个学生心里直发慌,嘴巴张了半天一个字也吐不出来。

    “你要是再不背,就把手伸出来。”快二十岁的人了,连这点压力都顶不住,怎么放心放出去做事。古代可跟后世不同,族人受牵连的事件时有发生,被灭一族的事更是半点也不稀奇。

    “一一得一,一二得二……”

    被家乐一威胁,青年反而背出来了。溜利的背完乘法表,在先生满意的眼神中呼出一口气,更在大家羡慕的眼神中回到原位。

    十几个人很快就背完了,除了第二个学生挨了打,其他学生就算吞吞吐吐也都背完乘法表,如此一来第二个学生脸色就更难看了。

    古代种田记_分节阅读_7

    古代种田记_分节阅读_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