拐个儿子种田养老去_分节阅读_88

      拐个儿子种田养老去 作者:啃苞谷的米

    拐个儿子种田养老去_分节阅读_88

    拐个儿子种田养老去 作者:啃苞谷的米

    拐个儿子种田养老去 作者:啃苞谷的米

    拐个儿子种田养老去 作者:啃苞谷的米

    拐个儿子种田养老去_分节阅读_88

    她对儿子长相的期待,让大家非常的无语,两个黑衣人听了也觉得自己的主子输得太冤。

    一直以为是什么原因让齐雨洛放弃自己的主子,原来到头来是容貌这么个东西,两人被她打击到了,直接的倒地不起。

    唯有知道其中真实原因的蒋中行觉得自家的主子太会吹牛,死的都能说成活得,无中生有,编故事骗人的能力太强悍。

    他哪里知道,这些都是齐雨洛真实的想法,她真的想培养一个聪明、可爱、腹黑、英俊的帅哥,满足自己每天欣赏美男的心愿。

    所以齐雨洛对于吃食是十分的注意,还不时的用灵泉水洗澡,吃空间的水果等。

    看着两个被打击得有气无力的黑衣人,“处理了吧!时间不早了,还是继续睡觉吧!”

    齐雨洛说着就往自己的屋里走去,还碎碎念的道:“少睡了也不知道会不会影响孩子的长相!明早补起来会不会起作用啊?”

    暗卫耳聪目明,听到她碎碎念,一口气提不上来将黑衣人丢到了地上,还差点扑到了两人身上。

    蒋中行直接脚打结,差点跌倒。

    等到齐雨洛的身影不见,几人才小心的抹了一下头上的虚汗,处理黑衣人去了。

    对于黑衣人的处理,齐雨洛不关心,她相信经验十足的三人会处理得干干净净得心应手。

    五天的时间不知不觉的溜走,在这段时间里小麦已经开始灌浆了,而油菜也全面的开花结籽。

    春分就要来临,这天是太阳直射赤道的时候,在这一天白天和夜间的时间是一样的,但是这之后万物的生长就会很快了。

    而今年还没有下过一场春雨,地里有些干旱。

    考虑自家的田地较多,齐雨洛早就吩咐风行石给她运来了两架水车,平时闲暇的时候,就上山砍两年以上的毛竹,做成管子扑到田地里去。

    如今正是天干的时候,而小麦的灌浆和油菜的结籽都离不开水分,太干只会让产量减少,尤其是小麦灌浆期对于水分的需求很大。

    将水车放到河边,一人在那里踩水车,一人在地中央接水,齐家大大小小出动给小麦灌溉一次。

    齐雨洛在泼水的时候,还会给小麦开一点儿小灶,其余的人就是尽量的将水泼多一些。

    站在地中央,看着在地里忙活的大家,齐雨洛再一次的感慨,大自然的无限神奇。

    一场雨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弄到人们的身上却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就算如此还是没有老天爷来得均匀,来的彻底。

    齐家种的是冬小麦,因为下种迟,加上麦种又是在空间泉水里浸泡过的,所以病虫较少,加上种得早,所以和旁边刚刚长起来的小麦形成天然的差别。

    一阵风吹来,齐雨洛看得见小麦的粉被风吹到了麦穗上,然后授粉结籽,可以想象得到春末的时候定时个大丰收。

    风在春天还是一个信号,天气晴朗的信号。

    天朗气清,在风吹的时候,云不易聚集,雨就不会下来,所以齐家浇水不是浪费力气,而是必须的。

    看着这样的天气,齐雨洛有些担心,在这个靠天吃饭的世界,如此干旱下去,农民要拿什么来养活一家啊?

    春天是播种的季节,没有雨水播下去也没有什么用啊?种子在地里长不起来,播再多的种子也是无用的。

    干旱之后必定还会有洪水,地处山区的郑家湾还是非常危险的。

    看着在地里忙里忙外,不停看天的农人,齐雨洛也不知道该做什么了。

    河边的水车一直不停的流转着,大家都在挑水泼地,希望可以坚持到春雨来的时候。

    齐雨洛觉得要是在现代就好了,无数的抽水机往河里一放,人们拿着管子在地里移动就可以将这些问题解决了。

    虽然不能像老天爷一样彻底的将大地润湿,但是至少可以减缓,然后坚持到最后。

    齐家人多,三十亩麦地两天就浇完了。

    油菜田的菜叶也有些耷拉着,明显缺水的样子,不过齐雨洛不准备继续浇水了。

    因为油菜还可以坚持一段时间,加上这两天天上的云彩跑得非常的快,有点儿下雨的趋势了。

    齐雨洛吩咐大家去田里弄些泥浆回来,准备将空着的地种上苞谷,再将麦地里的苞谷苗子给育起来,等到春末将麦子收了就先把它们种上,才说油菜田稻谷的事情。

    计划种上苞谷也是有打算的,如今天气晴朗将种子种下,一场春雨下来就相当于给了一次肥,很快就会发芽。

    齐家空闲的地不多,都是将青菜割掉空出来的地。

    半尺挖一个坑,在这个时候是隔得很开的。

    全部人都出动,会割草的割草,男人要么挑粪要么挖坑,四个四女也在丢籽,一个坑最多三颗种子,这是齐雨洛给的规定。

    本来一个坑只要一两棵玉米就够了,但是还要防止一些没有长起来的情况,最后还要将空起来的坑在周围撬秧子来补种上。

    农民是个辛苦的职业,不仅要考虑到方方面面,还要事事都动手,才能收获到自己的口粮。

    若是一步没有考虑好,就等着秧死苗消吧!所以农民是最勤劳,最辛苦的的人,他们用朴实的双手养活了城里所有的人,应该得到该有的尊重,而不是现在这样被官员,被富商压榨。

    齐雨洛觉得怀孕让她的思想有点儿飞得远了,回到自己面前的淤泥上。

    在旁边指挥沈魏两家的男人,将粪水和淤泥混合在一块儿,才平平的铺到早就整理好的地面上。

    将选好的玉米种子,一个挨一个的放到泥土上,一排排的放好有利于以后移栽时分窝。

    用竹制有洞的筛子将细的泥末均匀的洒在上面,将苞谷的种子给盖上,然后才用做拱形的竹片将两边插好。

    将稻草盖在上面起到保暖的作用,不久苞谷就会发芽了。

    等到长出来的时候,苞谷苗长得那是一根挨着一根,密密麻麻的,看得人乱眼。

    齐雨洛预计的不错,两天过后迎来了今年的第一场春雨。

    看到雨水滴下的时候,好多的农人都流泪了,而小孩子们却在雨里嬉戏。

    春雨贵如油,当然不会如同夏天那样雷厉风行的瓢泼大雨,它润物细无声,缠缠绵绵的从下午下到晚上。

    春天的气温乍暖还寒,如果不是身体强壮的人就要注意加减衣服,齐雨洛是孕妇当然在感觉有点冷的时候又将收起来的棉袄穿上了。

    春捂秋冻适合于强壮的人,意思是在春天热起来的时候,不要太早松衣,秋天冷起来的时候不要急着加衣,人的体温自有调节的功能,常此以往就会增强抵抗力。

    而知冷知热就是老年人、小孩儿或者孕妇的范畴了,她们的体温调节不够,就要在感觉到冷的时候加衣,在热的时候减衣,这样不容易生病。

    在这个春天刚刚暖起来,偶尔还有寒潮来袭的季节,齐雨洛也紧紧的跟着感觉走。

    ☆、第八十九章计秧,果园

    一场秋雨一场凉,而春雨却恰恰相反,雨过天晴气温就会慢慢的升上来。

    春分之后,齐家暖房里的秧苗也有十来厘米了,太阳高照正是插秧的时候。

    农村有计秧和大水秧之分,计秧又称为小秧,意思是秧苗很小的时候插下去。

    春阳晒着暖暖的,这时正是插小秧的时候,齐家全家出动,未嫁的女孩儿在田埂上递东西和包做饭的后勤服务。

    而大人都下田去干活,齐雨洛则在田埂上指挥,其实也没有什么不可以指挥的,都是按部就班种。

    早就刻好的圆筒,横穿在一个可以滚动的开叉木头上,柄拿在手里人直接往前走,就会在早就弄好的垄厢上留下,一个个围棋棋盘一样的格子。

    为了让格子清晰可辨,当然还需要一些手段。

    比如在垄厢上细细的撒上草木灰,一滚就会留下印记,或者直接将滚筒在草木灰里滚几圈儿才拿出来用,草木灰留在刻痕里,就会在滚动的时候留在垄厢上。

    另外滚筒和垄厢的宽度是一样的,直接滚过去就全部的留下了方格,不需要第二次回来以免和原来的方格交错。

    有方格栽秧的人就方便许多了,将分好的小秧种在每个格子的四角,秧苗均匀有利于成长,以后种大水秧时拔起来也方便,不会将秧苗拔断。

    齐家插秧了,四邻都非常的好奇,一时间都站在齐家的田埂上看西洋景。

    里正派了大儿子来帮忙,顺便学习经验,而郑雨常家就是老而弥坚的他亲自来的,打得也是学习的目的。

    郑雨杰也是本人来的,加上齐家九个劳动力一时间齐家的田里到处都是人。

    每个垄厢一边站一个人,两人相互配合,走过去的时候,一拢秧苗就插好了。

    将暖房里的靶子拿出来,嫩黄的秧苗长得格外的喜人,迎风舒展。有经验的农人一看就知道这稻苗非常的不错。

    因为见光少,稻苗成嫩黄色,等到移栽到田里就会慢慢的长成绿色。

    细细的跟着靶子,将稻苗拔下来,没有泥土的稻谷非常的容易启下来,就像城市里搞绿化的草坪一样,可以铺下来的样子。

    将稻苗放到木盆里,垄厢之间的沟里放一个,两人就共用了起来,等到一盆子秧苗插完的时候,估计一垄厢也差不多要种完了。

    盆子因为装的东西少,木头又是浮水的性子,所以就会在垄厢之间的沟里漂浮着,有时人还在这边木盆已经浮到远远的地方去了。

    在齐雨洛的记忆里,栽小秧是件非常热闹的事情,每到这时候家里的亲戚都回来帮忙,而地邻上的邻居也多回来帮着干活。

    那时候的条件不如后来那样好,但是却会买好多的瓜子和花生,等到中午休息的时候大家就会边吹牛边嗑瓜子,好不热闹。

    而那时的小孩子盼望的也有这个季节,因为只有这一段时间大人会给自己零食吃,而不是斤斤计较,节约节约再节约。

    拐个儿子种田养老去_分节阅读_88

    拐个儿子种田养老去_分节阅读_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