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9章节

      楚巫_御书屋 作者:捂脸大笑

    分卷阅读169章节

    楚巫_御书屋 作者:捂脸大笑

    分卷阅读169章节

    至,还带来些财帛,要一路送他们出城。楚子苓早就拆了伪装的大肚子,还换了衣衫,此刻孔纥见了,也是感慨:“未曾想真是大巫,吾倒有一事,想要求占。”

    楚子苓刚想说自己不会占卜,对方就道:“吾妻已生了三个女儿,不知何时才能诞下嗣子?”

    楚子苓:“……”

    这个她还真知道!

    片刻无语后,楚子苓板起了面孔,郑重道:“孔君命中有子,不用心急,顺应天命即可。若真无法诞下子嗣,可求颜氏女。”

    这也算是补救措施了吧,不知会不会让孔子早生几年?

    楚子苓心中百感交集,谁料孔纥只在心中一哂,竟然让他纳颜氏女?难不成是一路受颜和照顾,刻意而为?可惜,颜氏门第太低,就算纳妾,也不可能选他。

    小小插曲,就如涟漪轻摇,瞬间不见了踪影。

    骡车驶出了城池,挥别了送行的友人,缓缓而行。楚子苓坐在车中,忍不住扭头观望,就见那战车上的高大身影,依旧矗立,拱手作别。从那人身上,是不是也能窥出一些未来先圣的影子呢?

    车前田恒咳了一声:“鲁人多如此,子苓不必挂怀。”

    多如此?楚子苓扭过头来,张了张嘴,却没法反驳。对于处在这个世界的田恒而言,叔梁纥可不就是个寻常鲁人吗?摇了摇头,她轻笑起来。

    前面驾车的田恒,自然没看到这笑容。不过比他高大几分,力强少许,也算不得什么,何必如此关注?压了压有些发酸的心肝,田恒一抖缰绳,让那匹健骡加快了脚步,向边境驶去。

    一路不见贼匪,也没了险阻,顺顺利利到了泰山脚下。齐鲁两国大体以泰山为界,划分南北,其北麓就有一条通往齐国的关隘,当年长勺之战,就是在这附近。

    然而当远远看到齐鲁边界线时,楚子苓禁不住惊呼出声:“长城?”

    在她面前,确实是一条依山而建的长长城墙,延绵山峦起伏,雄关似铁,巍峨高悬。可是,不是秦始皇才开始建长城的吗?

    “正是长城。”前方田恒却没听出她语中讶然,只解释道,“当年桓公争霸,筑此墙,已固边陲。也正因此,齐鲁之战才未殃及国中。”

    原来春秋时就有长城了。楚子苓也是感慨万千,估计是齐国和鲁国连年征战,才促使这伟大的防御工程出现。等到春秋结束,战国到来,怕是有更多城池、壁垒拔地而起吧?

    田恒想的,却不是这个。来到关前,递出了通关印信,一路自是畅通无阻。然而当骡车踏入故土,他的心也随之沉了下来。四年未归,齐国的一草一木似乎未曾改变,那家中之人呢?

    两人同车,这情绪的变化,怎能瞒过楚子苓?随着深入齐国腹地,她心中也打起鼓来,田恒是在忧虑将要到来的战事,还是她这个被拐来的大巫?自那日起,两人的关系似又回到了原点,相敬如宾之余,透着股疏离,让她无法开口过问。

    也许回到家中,就会好了……

    ☆、第89章 第八十九章

    过了国境, 再行数日, 大道之上景色就全然不同。车马并辔, 商队如梭,竟然跟楚国郢都的郭区相类。明明距离他们的目的地还有甚远,就能有如此景象, 齐国的国都,又该是如何样貌?

    楚子苓不由好奇起来,翻找自己所存不多的记忆。管子似乎是个经商天才,还在齐国变法改制, 才让齐桓公成为春秋首位霸主。是不是也正因这盐铁之利, 才让临淄如此繁华,使得商贾趋之若鹜?

    然而当真正的齐国都出现在面前时,楚子苓突然明白了《战国策》里那句“车毂击, 人肩摩,连衽成帷, 举袂成幕, 挥汗成雨”的真意。在见惯了地广人稀的春秋诸国, 乍至临淄,都会被其广袤与繁荣惊倒。同样大都无城, 以河为界, 屋舍延绵直至天际,入目尽是人头攒动, 好一个大都!

    也直到此刻, 楚子苓才明白过来, 为何田恒从不会为郢都或是商丘的繁荣惊讶,比起那些,临淄才是真正春秋时代首屈一指的雄城!

    骡车随着车流穿过了护城河,驶入城中。从狭小车窗向外望去,路上行人或华服美饰,或昂扬雄健,人人面上都带傲然之色,桓公逝去不过五十载,霸业余晖尚未消散。这泱泱大国气度,确实非他国能比。又有谁能想到,几代之后,姜太公打下的基业,会被田氏夺去呢?

    楚子苓不由自主看向车前,就见田恒单手持缰,靠在车上,然而这等闲逸姿态,却没让他的肩背放松,反而紧紧绷着,似压抑着什么。进入齐国境nei后,他的话就少了许多,待入城之后,更是再无开口。

    楚子苓迟疑片刻,还是打破了寂静:“无咎家在何处?”

    像是被这一声惊醒,田恒自远眺中收回目光,开口道:“还在城北,过了坊区便是。吾父乃工正,掌百工,宅邸也在附近。”

    掌管百工?楚子苓有些讶异,这似乎不是个很大的官啊,田氏如何能几代夺权?

    她欲再问些什

    分卷阅读169章节

    分卷阅读169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