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灾去灾又来

      对于杨文华的提议,杨大却有些迟疑。

    “兄长如果把各行各业的秘法都印制成书,公布出去虽然能让大唐百姓受益,可如果被别国轻易的偷学了去,是不是会不大好啊?

    事无常形,国无常盛,如果有朝一日华夏衰弱,恐有江海倒灌之祸啊。”

    “很好,你能这样想真的很不错,杨达啊,你成长了。”

    对杨大的表现,杨文华忍不住赞叹不已,心中也有点疑惑,当初的怯懦少年为何会成长的如此之快,一年不到的时间,就给人以有了谋算的感觉。

    杨文华也没有多想,也许是人家就那么天才呢。

    “放心吧,以后华夏的战事会越来越少的,在周边小国彻底成长起来之前,为兄会想办法融合掉他们的。

    且为兄一直以来,都是予彼以盾,而不予彼以矛,就算他们想要发动战争,也会发现防守有余,而攻伐不足的。”

    世间通常是有矛之后才有盾,而杨文华却反其道而行之。

    把水泥配方与竹条混泥土,高产种子和各种生活必须品的技术传播了出去,而火药配方却死死的捏在了手里,丝毫没有提及过。

    如此一来,就好造成城墙能轻易修建的十分高大,城中物资无数,守城自然就会变得轻易了许多,而攻城方嘛,那就得努力了。

    至于说原住民自己研制出火药的问题,就让他们慢慢去弄吧。

    火药本身在唐朝就已经有了的,不过就是硝石木炭的混合物而已,离真正的火药配方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需要走。

    就算杨文华早先在高句丽之战中,使用过炸药,给他们了一点启发,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弄出真正的火药出来的,更别说完美配方的火药了。

    天下的所有大小争斗,无非两个原因,自己利益受损,或者能从别人那里获取利益。

    当人们不缺吃穿,而战争成本过高,又没有什么收获时,自然就没有人愿意发动战争。

    “兄长既然早有计较,倒是小弟多虑了。”

    面对杨大的谦逊,杨文华开玩笑式的说道:“多虑好啊,多想些事情,人会变得聪慧些。”

    杨文华与杨大叙话,三妹却在房间翻箱倒柜了起来,不知再那里拿出一个细瓷小碗出来,对杨大问道:“大哥,这是你这里烧制的吗?好漂亮啊,和家里面用的差不多了。”

    杨文华接过小碗看了看,用手指在小碗边沿弹了一下,顿时发出了清脆的金铁鸣音。

    “相比开始的粗瓷,确实很不错了。”

    杨大有点尴尬的解释道:“按照兄长的秘方,才刚刚试制成功,所费甚大,成品却不多。”

    “慢慢来吧。”

    杨文华也没有多说,反而安慰了一句。

    这时外面有人进来回报杨大,说东西弄好了。

    拿到了所需要的东西,杨文华也没有在杨大这里久留,带着三妹和杨大来到了磨房这里。

    把大小齿轮换在了水车与磨房的连接处,再把一个木桶替换掉石磨之后,东西就算安装完成了。

    大齿轮带动小齿轮,经过几轮转换后,小齿轮的转速达到了每秒几十转的速度。

    把加速后的小齿轮连接上木桶后,带动木桶中间的铁柱转动了起来。

    把辣椒通过漏斗放进木桶里面,立马就被铁柱上面的十几把旋刀给搅成了碎片,通过木桶下面的漏网洒了出来。

    旋刀带来的震动,可以让小块的辣椒下沉,大块或者整个的辣椒上升,只要控制漏网上漏眼的大小,自然就能得到想要的辣椒酱,粗细通过漏眼随意调节就是。

    一百斤辣椒放进去,三两分钟后就全部变成了比指甲盖还要细一些的辣椒酱。

    三妹欢呼了一声,高兴的喊道:“这个好,有了这个辣椒酱就再也不会缺少了,以后不卖辣椒了,通通做成豆瓣酱再卖。”

    杨大在一边也看得眼热不已,兄长始终还是兄长,总有这么多不可思议的秘法。

    “这样的木桶旋刀能用来加工麦子与谷物吗?”

    杨文华点了点头,对杨大说道:“理论上来说是可以的,通过下面的网眼调节就行,加工麦子的时候,尽量把网眼弄细一些,旋刀的位置也要调节好。

    用来加工谷物的时候,就要把网眼调节成刚好让米能出来,而谷不能出来就行了,至于想要米糠分离,就需要你自己去好好的专研一番了。”

    对于这些东西,杨文华难得多管,本来有石磨使用,杨文华就觉得差不多够用了,要不是三妹纠缠不休,这旋刀还不到什么时候才能弄出来。

    杨大点了点头,“兄长放心,如此利器,小弟一定派人好好的钻研一番。”

    “嗯,你自己安排就行,在印制书籍时,一般的技术随意传播,高端一些的自己看着保留一部分吧,保持一定的优势,还是很有必要的。”

    望着杨文华带三妹离开的背影,杨大楞楞的有些出神。

    你到底是个什么人呢?

    想要的又是什么?

    小弟并不想辜负你的,只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逐,以前求存艰难,自然无能为力,如今却不同了啊。

    时间如流水,当玉米扬花的时候,时间已经到了八月初,关中各地家家户户多少都种了点玉米,看着丰收有望,百姓皆欣喜不已。

    今年的大灾总算过去了,真是老天保佑啊,如此天灾居然没有饿死人,也没有人需要靠卖儿卖女度日。

    不,不对,不是老天保佑的结果,而是大唐出了一个真神仙,才让大家度过这个灾年的。

    真是个奇怪的神仙啊,居然不需要人们的任何献祭,直接就救苦救难了。

    虽然搞不懂为什么,可有个这样的神仙在身边,总是一件好事不是。

    关中的灾年平缓的度过了。

    而辽东的兵灾,却在一步步的逼近。

    神一样的王虽然不在元华,可他的大头鬼军还在,他留下的律令也在,他留在这里的各种秘法也在。

    特别是有孙思邈的医学院的存在,元华人并不害怕战争,因为元华战争的死亡率并不高。

    要不是神一样的王,不允许元华以武力扩张,元华自己就发动对外战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