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十章 虞,瓒反目

      当辽东一切走入正轨之中,周义终于有时间闲下来。

    区区一郡之地,之前让周义忙的焦头烂额,可是到了管宁手中,却井然有序,政通人和。这让周义感慨不已:术业有专攻,闻道有先后,这就是人与人的差距。

    有时候这种差距就是用千年的时光也无法弥补。虽然来到这个时代有三四年,但是底层的逻辑还是现代逻辑,和这个时代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处事逻辑还是有本质的不同。

    这让周义更加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拥有一个专门的人才,可以让工作效率成倍的提升,还可以解决周义无法解决的问题。

    看着辽东一切稳定下来,周义不禁生出,出去走走的念头。顺便回去看看,女儿出生到现在还没有见过,这让周义非常自责。当然如果能在路上遇到几个人才就再好不过了。现在周义所处的位置足矣让这些人有施展才华的空间。

    周义正在胡思乱想的时候,管宁,邴原,刘备一起进来汇报工作。每三天太守府的人都要聚一次,说说近几日的状况。说白了,就是现代的公司例会。

    “府君,幽州过来的流民,已经接受完毕。此次难民共计二十万人,包括原本就属于辽东的十万人,和原本属于辽西的十万人。此次难民接受比较顺利,并无乱子发生。”管宁说到。

    “幼安,辛苦了。这下辽东人力的空缺可以得到缓解,接下来这些难民的生计问题幼安还要多费心思,百姓的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我们要谨慎对待。”周义嘱咐道。

    这段时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幽州牧刘虞要安顿青州的难民,向幽州各郡分派安顿灾民的任务。辽东和辽西各安顿十万,可是辽西的公孙瓒拒不接收难民。幽州牧刘虞在征求周义的意见之后,让难民继续进发落户辽东。

    刘备的毛纺工厂,和邴原的学堂一切顺利。毛纺制品一部分装备士兵,一部分给管家销售。这可是辽东的钱粮来源,周义无意于农民争利,整个幽州都处于免赋税的阶段,太守府的财政来源全靠羊毛纺织制品产业了。

    学堂里的学童,已经换了好几批,最近就是一些成年人也来学习算术,学堂当然是有教无类。邴原已经接受太守府的委托,成为学堂的校长,负责学校的一切事情,目前看起来也干的得心应手。

    聊完工作大家有聊了一会局势,主要就是对邻居公孙瓒的看法。实在是这几个月来公孙瓒的表现太出格了。

    “公孙瓒此次公然违抗刘州牧命令,实在不是明智的选择。不说不服从上级的命令,就是置十万黎民于不顾,朝廷就应该撤了公孙瓒。”邴原发牢骚道,邴原可是忠实的劳动人民的代言人。

    “以前读书的时候,觉得公孙瓒仁厚高义,豪爽仗义。没想到伯圭竟然做出如此行为,真是有违卢公教诲。”刘备都对公孙瓒的行为感到不耻。

    “公孙瓒不是不想接受难民,实在是没有多余的粮食来供养难民。辽西虽说比辽东富裕,但是要供养五万人的军队,就算公孙家族是世家大族,也非常吃力。”管宁的看问题的角度与刘备和邴原不同,可能和从事的工作有关。

    “那还不是他自作自受,朝廷已经下令解散边军,只维持一万的常规部队。可是部队前脚刚解散,公孙瓒后脚就把部队有召集起来,把部队变成公孙家的私军。”没想到邴原还是个热血青年,非常看不惯公孙瓒的行为。

    张纯刚刚兵败的时候,刘虞上书朝廷只保留公孙瓒一万人的常规部队,其余的义军和临时性的部队解散。公孙瓒以张纯未死为由,拒不从命,要保留三万人的常规部队。朝廷肯定不允许,一个地方的势力要那么多的军队做什么,造反不成。公孙瓒看朝廷态度坚决,就解散了部队。可是前脚解散,后脚又把部队召集起来,作为公孙家的私军。胆子也太大了,刘虞身为州牧,也没有太好的办法,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公孙瓒和州牧府确实闹翻了,这里还有最新消息。公孙瓒没有余粮给养难民,却有粮草出兵乌桓。为报被丘力居围困之仇,公孙瓒不经幽州府和朝廷的同意,打着捉拿张纯的旗号,擅自出兵乌桓。虽然最后草草退兵,却是破坏了之前刘虞和草原上的盟约,影响极坏。刘州牧不得不与草原上的人重修盟约,并且重赏张纯的人头。省的公孙瓒以后出兵草原再找借口。”周义补充到,这是刚刚发生的事情。

    “怪不得朝中传小道消息,说刘虞和公孙瓒不和。刘虞几次上书要撤换公孙瓒,可是公孙家族家大业大,在朝中也有人,朝廷驳回了刘虞的请求。”管宁消息来源还是比较快的,管家有自己的消息来源。

    “看来我们的这位邻居不太安分,不过我们守好我们的辽东即可。公孙瓒哪里自有刘州牧去对付,我们的任务是抓经发展和稳定辽东,我有预感形式会越来越严峻。只有我们强大了,在未来才可能有一席之地。”周义当然知道以后的情况,先给众人打个预防针再说。

    公孙瓒代表的可不是一个人,而是一方势力,这是朝廷和地方军人的冲突。

    对于军权朝廷从来都有高度的警惕性,可是现在朝廷式微,各地暴乱起义不断,朝廷不得不下放军权。

    地方军人就趁此机会,扩大自己的势力,大有一方割据之势。再有如果地方军人又出生世家大族,得到地方士族的支持,有兵有将有钱粮,焉有不造反之理。

    遇到公孙瓒这样的下属,刘虞也是非常恼火,可是也没有办法。还好有辽东太守周义在,才让青州的难民妥善安置。刘虞不光是幽州牧,还是大汉朝廷刘姓的宗正。朝廷糜烂,豪强四起,地方势力用兵自重,现在真心为朝廷办事的人不多了,大多数人只是固守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而周义周德仁不同,顾大体,识大局,骁勇善战又心系百姓。如果大汉多有像这样的官员,朝廷何愁不兴。

    周义不知道,幽州牧刘虞已经把周义列入向朝廷推荐的重点人才,而是决定离开辽东一段时间。把众人聚集在一起,做如下安排:

    在周义不在的这段时间,辽东的政事有管宁做主,邴原,刘备为辅。

    军队有典韦统领,赵云,刘备,张飞,颜良文丑为辅。

    周仓和周义一起出发。

    刘备感动的差点痛哭流涕,府君一直把备当做自己人,这是要重点培养我啊。把刘备做双重身份的安排,纯粹是看中刘备的潜力,培养有一点吧,毕竟刘备现在还是太嫩了,内政不如管宁,邴原,武力不如,算了,基本上辽东的将领都比刘备强。

    赵云倒是老大不愿意,缠着周义:“师兄,师傅说让我下山历练,可是一下山就被刘备拉来师兄这里,还没出去历练过。整日呆在军队里,就这么几个人,什么时候才能走出自己的路。师兄这次出去,能不能带上我,让我也张张见识,好不好嘛师兄。”

    弄得周义直起鸡皮疙瘩,赵云撒气娇来,威力无比。看着赵云这可爱的模样,周义还能说什么,只好答应了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