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风暴

      入夜前,秦会之已经得知文府派文季前往顺义军大营的消息。
    几个主战派商议一下,决定明日一早上朝,请皇帝以顺义军私通反贼的名义,捉拿徐世柳及一干顺义军高层军官下狱。
    同时还连夜密信高俅,要求他到时出兵配合,接触顺义军武装。
    随后……,随后他们就散会了,各自回家休息,准备明日在早朝上当着建兴皇帝的面对付主战派。
    他们还是把这当成朝堂上的争执,却没成想江北来的徐世柳直接掀桌子了。
    一队顺义军士兵直闯秦府,有人用刀枪砸门。
    秦府的管家并不知道是顺义军进城了,他十分不悦的对着外面大喊:“此处是秦相公府邸,何人胆敢喧哗?”
    秦相公府邸?
    那就没问题了。
    领队小校带人把秦府大门前的拴马桩拆下来,几个强壮的士兵抬着它几下撞开秦府大门。
    一个士兵一刀砍在秦府管家的脑门上,其他人顺势涌入。
    秦府的家丁家客手持棍棒腰刀,冲进院落试图阻击,然而他们依旧有些搞不清情况,还以为是乱民闹事,没成想,对面直接一排神臂弓射过来,再一个冲锋,把秦府的护卫力量全部打翻在地。
    秦会之此时正在小妾房中休息,听到声音,他不悦的披着外衣出来查看,被顺义军逮了个正着。
    两个士兵拽着他的衣裳,直接把他拖到火把底下。
    “你们是何人?”秦会之大怒。
    “你是秦会之?”
    “吾既是大周中书门下平章……”
    “那就没错了。”一个士兵不等他说完,当胸一枪戳过去,把秦会之扎了个透心凉。
    秦府登时大乱,顺义军士兵毫不客气的穿堂过屋,搜杀秦府男丁,当日杀人上百。
    侍御史罗汝揖也算主和派大佬,按他们自己的布置,这个人将在明日早朝时首先发难。
    他也许是感觉到什么,一直没有入睡,顺义军砸开他家大门的时候,这个老头知道事情不妙,吓得躲在床底。
    士兵搜了半天,最后抓来罗家管事,这才找到罗汝揖,确认是本人没错之后,愤怒的顺义军士兵将其直接斩首。
    参政知事万俟卨可以算是主和派二号人物,顺义军冲到他的府邸上时,这个人已经知道大事不好,他在院落里指挥家丁死死顶住大门,阻止士兵闯入。
    顺义军毫不客气,用神臂弓和弓箭对万家大院抛射,杀伤数十人,然后撞开大门冲杀进去。
    万俟卨中了一箭,被士兵找到时已经进气多出气少了,一个领军小校试了试鼻息,对其他人摇摇头,表示这人没救了。
    “以防万一,补几刀。”另一人提醒道。
    于是有人上前,挥舞腰刀砍在万俟卨的脑袋上。
    资政殿学士,包拯请辞后接替他成为权知临安府的徐秉哲是之前根括的第一责任人,不仅顺义军士兵要杀他,临安府的老百姓对其也是恨之入骨。
    顺义军打破他的府邸,将其抓住后,闻讯而来的临安民户请求将这个家伙交给他们处置,领头的顺义军军官同意了。
    于是徐秉哲被愤怒的临安民户活生生撕成碎片。
    当时还有人哭着大喊:
    “今日便要根括你全家!”
    随后民众们又涌入徐府,将徐家上下所有男丁搜杀一空,如果不是顺义军兵士阻拦,估计女眷也剩不下几个。
    这天,七千顺义军全部进入临安城,按事先准备好的名单搜捕主和派官员。
    以江北流民为主组成的顺义军士兵缺乏对文官的敬畏,也不理会大周朝廷不杀文官的传统,下手十分狠辣,直接把原本文相公密令中的“搜捕”理解成“搜杀”。
    再加上愤怒的临安民户主动参与,于是,除了领军在外的高俅之外,几乎所有主和派官员及其家中男丁都被杀死。
    高俅府邸也未幸免,顺义军士兵像拖一头肥猪一样把高衙内拖到大街上,在凄厉的哀嚎声中,无数民户对这花花太岁拳打脚踢,生生将他打死。
    徐世柳率领骑兵队封锁禁城,与守卫禁城的禁军对峙几个时辰。
    天亮后,太子殿下带着文仲等人进宫陛见,又过了三个多时辰,也不知道建兴皇帝跟太子父子两人说了些什么,当太子再次出现在顺义军士兵眼前时,文仲大声宣布:建兴皇帝已经同意退位为太上皇,太子登基为帝!
    在徐世柳的带领下,士兵们欢呼起来。
    他们似乎觉得,换上一个好皇帝,今后就能过上好日子了。
    随着兵变部队的欢呼,一起参与搜杀主和派的民众也开始欢呼起来,然后是那些并未参与,有些不明就里的民众。
    最后,整个临安城都同声雀跃,欢呼之声响彻天空。
    兵变到这个份上,也算是千古奇景了。
    九月三十,连三推三让的表面礼节都没有,太子殿下直接以监国名义,细数各主和派官员罪过,连续三次言“该杀”,随后罢免主和派官员数百人,以主战派官员顶替。
    文及甫复相,而且是新皇帝的独相!
    十月初二,太子殿下在崇政殿举行“大朝会”,平章军国事文及甫带领文武百官对太子朝拜。
    大朝会上,办事风风火火的太子和新的主战派朝堂只用了一天时间就确定了明年的新年号“隆道”。
    丧权辱国的建兴时代,终于结束了。
    ……
    在一系列得到提升的主战派官员中,没有徐世柳的名字。
    原因很简单,即使主战派,也认为这个年轻人造成的杀戮实在太过了。
    大周开国至今已经两百多年,从未杀过科举正途出身的文官。
    徐世柳打破了这一潜规则,不仅如此,他甚至还杀了两位宰执!
    即使主战派,现在也有人认为这个年轻人假以时日,必成权奸。
    何况徐世柳现在确实没有功名,因此虽然文相公力保,但太子还是不同意提拔徐世柳。
    甚至于,徐世柳不升反降,被剥夺了顺义军军权,不得已离开军队,在文府闭门读书,准备明年恩科。
    顺义军则由另一主战派翁书平接管。
    徐世柳对此不置可否,十分听话的隐居在文相公府邸,不再参与外面热热闹闹的新皇登基改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