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君廓悍将 人品不良

      “吓?还有这样的好事?”无论是李世民还是长孙无忌,听罢李承乾的长篇大论,都倒抽一口凉气,这早籼米和棉花是宝贝啊,如果真的推广开来,大唐就再也不怕饥寒了!

    “儿不敢欺瞒大人,如今他们在江南各地都招收很多佃户分片种植留种,等到明年就可以在一些地方大规模种植了!”李承乾抬头看看两个眼睛发绿的长辈,赶紧补充,“光有种子,如果老百姓无地可种,恐怕也是大问题啊!”

    “如今土地改革,收归国有,重新修正均田制度也刚开始,虽然是个问题,但是朝廷也不是摆设!”李世民显然心情还处于激动之中,很是豪气地表态。

    长孙无忌思索片刻,问道:“眼下的确不是战争的好时机,如果双方暂时和平,该如何与突厥交往!再说如何应对朝堂的出战要求呢,另外,刚才殿下提到的王君廓,在幽州最近也不安分,陛下也应该及早提防。”

    “这几年时间,我们可以和突厥开展贸易,但是只限于各种奢侈品,比如说,茶叶类和玻璃制品,高档白酒类,高档丝帛类等。”李承乾笑了笑,接着说道:“这些都是贵族才能消费起的东西,突厥的贵族土豪已经被胜利冲昏了头,必定互相攀比,开始追求享受,一旦如此,那就是堕落的开始,过上几年,就会失去驰骋草原的雄心!大唐只需要三到五年时间,韬光养晦、励精图治。此消彼长之下,到时候收复漠北、荡平草原,易如反掌!”

    “高明说得好!这次朕就忍了,朝中主战的大臣倒是好说,这几年先安内发展、搞好民生。等到四海承平,百姓富足之日,自然会马踏北海,封狼居胥!”李世民点点头,“至于王君廓,此人精明强干,多疑诡诈,善于以少胜多,并且屡立大功,如何处理,这倒是个麻烦。”

    “王君廓怎么啦?不是在幽州好好的吗?只要安抚好了,应该问题不大吧。”李承乾有些不太明白,这么一个封疆大吏,要是出了问题,还真是个麻烦,估计为祸的话比李艺的危害要大得多。

    长孙无忌摇摇头,说道:“事情没有殿下想的那么简单,容我详细说说。王君廓自幼孤苦贫穷,父母早亡,以贩马为生,但是此人缺少教养,品行不端,经常偷盗,乡里都引以为患。

    他年轻时曾经有一次背着一个安放了倒刺的竹笱出门,在路上碰到一个卖丝帛的商人。他便用竹笱套住商人的头,趁机将丝帛抢走。待商人取掉竹笱后,却不知是谁抢的。其人品行和头脑,由此可见一斑。

    隋末天下大乱,王君廓打算聚集兵马为盗,叔叔却不同意。王君廓于是诬陷邻居与叔母私通,与叔叔一同杀死邻居,从此亡命江湖。此后,王君廓聚集千余人,四处劫掠,河东南部皆受其害,被称为绿林总瓢把子。由此可见其凶悍狠毒。

    后来,王君廓率军劫掠邯郸。邯郸人王君愕劝谏道:‘当今群雄并起,你应该等待各方势力角逐出胜利者后,然后去投靠,如此则富贵可期。现在你到处抢夺骚扰,没有地盘粮草,让人担忧啊。’王君廓询问对策,王君愕便建议他夺取井陉。王君廓听从他的话,率军占据井陉。由此可见其野心和胸怀。

    太上皇派人招降王君廓。王君廓假意赞同,结果乘我军不备突然出兵袭击,夺取大量辎重,然后投奔李密。武德元年(618年),王君廓因在瓦岗军没有受到李密的重用,遂又投降我军,被封为上柱国、河内太守、常山郡公,后改任辽州刺史、上谷郡公。由此可见其不忠不孝。

    去年,庐江王李瑗出任幽州大都督。太上皇认为李瑗不是将帅之才,便命王君廓辅佐他。王君廓骁勇强悍,李瑗非常倚赖他,对他推心置腹,还把女儿嫁给他子,与他结为姻亲。李瑗与李建成本是一党,因此建成死后,心存恐惧,向王君廓问计。结果王君廓想捉取李瑗,攫取功名,遂鼓动李瑗造反。由此可见其心机与决断

    李瑗听信其言,于是劫持囚禁朝廷使者崔敦礼,调集兵力,又传召燕州刺史王诜前来蓟县(今属天津)计议起事。当时,兵曹参军王利涉劝谏:‘王君廓反覆无常,不能够重用,应及早除掉,让王诜来代替。’李瑗犹豫不决。

    王君廓得知后,斩杀王诜,提着他的头颅对将士说道:‘李瑗与王诜谋反,囚禁使者,擅自征兵。现在王诜已经被杀,只剩下李瑗,难有作为。你们是愿意跟着李瑗去受死,还是随我去获取富贵呢?’将士都道:‘我们愿意随从您讨伐逆贼。’

    王君廓便率领部下一千多人,翻越西城,进入城内,将崔敦礼放出。李瑗这才知道王君廓已背叛自己,连忙率数百亲信出来,在门外遇到王君廓。王君廓对李瑗部下说:‘李瑗谋反,你们为什么要随他去死!’士卒听罢溃散而去。只剩下李瑗一人,随后被他勒死。死前,李瑗大骂王君廓:‘你出卖我,将会自取灭亡。’李瑗本是其子岳父,由此可见其不仁与不义。

    去年七月,王君廓以诛杀李瑗之功,被陛下任命为左领军大将军,兼幽州都督,加封左光禄大夫,实封食邑一千三百户,又将李瑗家中的人口赏赐给他。

    如今王君廓在幽州,骄横自恣,不遵法度。长史李玄道多次以朝廷法度加以约束,都不起作用,反而使得王君廓疑神疑鬼。如前所说,这样的人,又怎么能放心让他守护幽州重地?”

    李世民点点头:“王君廓其人多谋凶悍,勇冠三军,以十三人破窦建德军队数万,自古以来,以少胜多,没有人能比得过他!是个很难得的人才,至于他骄纵越法,如果没有谋逆之心,我也不会太过计较。让他回来一趟,我亲自听听他的解释吧。”

    “圣人明智!把王君廓召回朝廷,可以察其言,观其行。此法最佳。”长孙无忌大喜顿首,随后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