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百货生产

      实际上,他也很期待,毕竟女孩子多,而在李承乾的心中,小孩的初期教育过程,母亲的思想和言行教育所占分量是最重的。过分地说,母亲的素质决定整个民族的后代,虽然有所夸大,却也不为过。

    军事兵法方面,模式仿照后世自己在军队中的思想教育、军姿体能训练和不同野外环境作战进行。侍卫们本就是军伍出生,主要对这些学员进行单人武技,军阵配合训练。

    李承乾的庄园也热闹起来,肉猪、肉羊也开始初具规模,圈养、散养分开,庄园里人吼马嘶,鸡犬之声相闻,养殖逐步走向正规。其中副产品也按照他的要求进行分类处理。

    五所学堂也初步配套,每所学堂招收二百人,分五个班。其中一所专门招收女子学员,所有学院学制七年。成绩合格即可毕业,不合格者也可继续就读,学费翻倍。李承乾招聘了一些先生和管事,并且已经和国子监的一些年轻人初步达成当先生的意向,招生传单也已经印好,授课模式也已经确立,招生对象,规章制度,毕业去向等计划都已经制定。就等新年之后开始招生,等待新生入学。自己美其名曰:天唐小学。

    新置办的工坊和厂区已经配套完成,器具,设施,原料都已经准备齐全,并且开始试着加工他设计的那些奇奇怪怪的东西,经过一段时间试验之后,大多数产品初步达到了他的最低要求。

    其他旧有的工坊也都做出了各自不同的产品;只是有部分还是让他不满意,特别是铁器加工机械方面,大多数都是边实验边改进。如今开始盈利的只有家具和服装。被李承乾命名为天唐木业、天唐服饰。

    安排侍卫外出办理的事情也逐步展开,正在进一步走向正规。唯独他刚写好的政论,自从他递给阿爷之后,再没有回应。

    马上就要年底了。看着房间里摆的各式各样的东西,李承乾心里还是有一点成就感的。这些都是他最近的成果,在新年之前,他是要拿出来让大家检验和使用的。而今天就是他的第三项产业:天唐百货,准备筹划开业的日子,因为明天就是除夕了。

    最近一段时间的长安城,太子的名声已经传遍了千家万户。最火的就是太子名下的木器行:天唐木业,上至皇宫的各位嫔妃,下到贩夫走卒。都会来这里买上一套木质家具或器具。从最大的衣柜到最小的木勺木梳木簪,只要看到家具上面烙印的天唐标记,都会感到荣幸。毕竟是皇家太子亲手设计的东西。

    天唐木业和天唐服饰如今经营已经有一段时间,准备逐步向外扩张,主要是洛阳,晋阳,扬州,益州,这几大城,如今已招好人手,正在加速筹建,估计新年后各大城市的木器行和服饰行也将开业。

    长安城木器行的掌柜如今是心服口服,当初他询问家具定价时,太子以高出其他木器行老式家具五倍的价格出售,他还以为太子不懂行情,曾据理力争。可谁知如今木器行却是屡屡断货。即使木器坊管事任君行多次增加人手,还是供不应求,最后实在没办法,这位太子推出来一种提前一个月加价预定的方法,本想着,买的人会减少,结果却是彻底引爆了市场。让他不得不佩服太子的手段。

    虽然其他的木器行随时跟进,很快仿制出来山寨品,可惜就是不好销售。期初还有些担心的李承乾也不得不感叹,慕名而来的人们的虚荣攀比心理和顽固的思想观念,无论后世今生都实在可怕。毕竟,这些大件的消费者都是有钱人。

    天唐服饰的盈利,比起木业并不逊色多少,最抢手的是玻璃首饰,其次内衣内裤还有中衣裤(棉衣裤和秋衣秋裤),首饰是利润最大的一块,每件都是天价。只不过李承乾的重心并不在此,因为毛纺和棉纺的技术还在改进中。如今高速纺纱的技术并不成熟,特别是细毛线和细棉线,还是特别容易断。毕竟他以前只是见过那种古老的珍妮纺纱机和水力纺纱机,并没有实际操作过。现在也只是见识过正在使用的纺纱机和织布机。正在互相结合试验,要想做到尽善尽美,如今还是不行,需要进一步的试验改进。棉线由于原材料价格昂贵,也是无法可想。

    明天就是除夕了,今天他的糖酒茶行和日用杂货行合并正式开张,自己想了半天名字,最后只能敲定为:天唐百货。副食产品大部分都是他最近开发出来的东西,花花绿绿的包装里面是各种各样的糖果,还有红糖、白糖供应。

    除此之外就是他使用炒茶技术,开发的茶叶,一些质量上乘和口感特别好的,都封装在精美的瓷器罐子里,美其名曰:碧螺春、龙井、铁观音。红茶发酵技术也开始试验。估计来年上市是不成问题的。

    酒类就是装在瓷坛子里面的正宗二锅头,如今他传授的技术,最多只能达到二次蒸馏,不是没有更好的技术,而是条件限制,设备和工艺不过关。酒的度数也达到了四十二度,被他起名为天唐白酒。当然糖茶酒都是高档消费品。

    日用产品是他开发的牙刷,牙膏,草纸,肥皂,香皂,香水,卫生纸,餐巾纸以及配套的杯、盒、架。当然还有刚试制混纺的毛巾,虽然是麻和木棉的混纺,但这已经属于高档货。实际上,除了肥皂牙刷牙膏草纸之类,其它基本都是天价,一般人是消费不起的。

    至于其他的产品,还有酒楼酒家,他也初步有了规划,只是还需要进一步的调整。循环产业的模式也被他提到了议事日程,如今正在考虑细节问题。简而言之,如今太子已经是产业初成,财源滚滚。

    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原材料供应紧张,木棉,丝绵,羊绒羊毛,硝石,石碱,各种矿石,以及主要的能源煤炭。如何大规模地开矿,大规模地种植棉花,成了最紧迫的事情。否则只能是小打小闹,成不了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