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面具

      “这些孤儿现在可能很可爱,很无助,可是三年后呢?十年后呢?
    杀一个成年人你不会感觉心理负担,可是杀一个孩子,心里自然过意不去。
    但如果这个孩子天生就是与你为敌,杀还是不杀?”李渊冷声道。
    当然他不是真的要杀了那些林邑国孤儿,他也下不了这个手,就和他说的一样,杀成年人心里没啥负担,但对一个汉子,潜移默化的教育让他本能的就会犹豫。
    太上皇更倾向于将这群孩子更多的进入底层社会,在底层社会度过几代人,那些什么仇恨难道还能世世代代流传下去?
    可是对于读书人就不一样了。
    九世之仇,犹可报之!
    儒家公羊学派的偏执令人可怕,春秋时期,诸侯齐国国王齐哀公因为诸侯国纪国国王纪侯向周朝天子进谗言,被周天子处死。齐国的后代国君一直牢记这个仇恨,直到哀公后代的第9位君主齐襄公出兵攻打纪国,并消灭纪国,报了这个九世之仇。
    九世之仇,百年之德,至于今而始报之子孙,即报者亦不知其所以。
    文化人可不会胸怀宽大,记仇的事情多的是。
    俗话说得好:“欲灭其国,必先去其史!”
    所以太上皇才会有此顾虑。
    “这......难道因为一个可能的莫须有怀疑,就要将这些孩子的一生都毁了吗?”慕白衣咬唇道。
    “可是朕的将士杀了他们的父母!”李渊怒斥道,指着在外面站哨的唐军将士。
    “命令是朕下的,屠城也是朕的许诺,没有屠城的报酬,谁会拼死作战?
    信仰?多么可笑!”李渊怒笑道。
    “白衣,你是真的锦衣卫指挥使,情报是你搜集的,换而言之,杀他们父母,你.....也有罪!”
    “我.....也有罪。”慕白衣愣住了,她低头看着自己白皙的双手,似乎沾满了腥臭的鲜血。
    血!血!血!
    都是血!
    她痛恨,趴在被窝里痛苦。
    战争又是为了什么?
    她是屠夫里的屠刀,而且是最锋利的屠刀,这个刀锋杀了人,却可笑的对屠夫说,
    你错了?
    真的错了吗???
    她扪心自问,换做是她,会怎么做,久攻不下死守的城池,难道破城之后什么也不做吗?
    这点貌似几乎所有的战争者都没有做到。
    屠城,杀戮是常事。
    只是她有点玻璃心,一碰就碎。
    “可是他们是孩子啊!”她苍白无力的辩解道。
    “确实,他们是孩子。”李渊沉默了,他爆发后,有选择了沉默。
    孩子,确实是无辜的。
    不管他怎么狡辩,但林邑国的孩童依旧睁大着眼睛茫然着看着这一切。
    国仇?
    家很?
    他们还并不知道。
    李渊迷茫了,作为一个现代人应有的教育,他会选择养育那群可怜、无辜的孩子。
    可是作为大唐的皇帝,财政上户部是不会拨款的,而且大臣们也不会容忍他好好培育这群蛮夷的孩子,谁知道他们会不会心怀怨愤!
    毕竟......杀了他们父母啊!
    “此事朕会好好考虑。”李渊摇头叹了口气,佝偻着背慢慢走了出去。
    关上门,深吸了一口气,他的脑海里很沉闷。
    他看着站哨的士兵,问道:“朕问你,如果杀了一个孩子的父母,那个孩子会恨那个仇人吗?”
    “陛下说笑了,既然已经为仇人了,又怎么会存在恨与不恨?”士兵摸了摸脑袋,讪笑道。
    “是啊,已经是仇人了,难道还能标榜为恩人。”李渊自嘲的笑了一句。
    外面突然大雨磅礴,阴风怒号。
    李渊站在大雨下面,任凭雨水淋湿他的龙袍,身边有士兵劝解,但他依旧在那里呆呆站着。
    雨下的越大,他心里也就越静。
    “朕的恩德就如同这些大雨,虽然磅礴,但是依旧存在污垢。”李渊笑了笑。
    孤儿他们确实是!
    但也是潜在帝国的仇人!
    “宣朕旨意,占城百姓全部作为奴隶,不管是大人,还是妇孺,老弱病残,凡是占城子民,必须在脸上刺青,一辈子永为奴籍!
    若有人敢胆违抗旨意,杀无赦!”李渊冷声道。
    “谨遵陛下旨意!”三百名锦衣卫在庭院中半跪,任凭雨水冲刷。
    他们,是帝国最忠心的爪牙。
    锦衣卫效忠的从来都是皇帝,而不是锦衣卫指挥使,更不是什么慕白衣。
    说完之后,三百名锦衣卫提着绣春刀如同鬼魅般离开了庭院,前往占城的各地,调查有多少占城百姓。
    这件事,决不能出丝毫纰漏。
    而在房屋里面,慕白衣听到这个消息,脸上挂着余泪,身子瘫软在地上,低声哭泣了起来。
    帝王一怒,伏尸百万!
    她......反倒是害了那群孩子。
    陛下也越来越像一个皇帝,铁血无情。
    雨水淅淅沥沥的下着,在这个夜晚注定是个不平凡的夜晚。
    所有的占城百姓被集中起来,然后让锦衣卫在脸上刻下刺青。
    这个刺青写着一个“罪”字!
    战败,就是他们天生的罪责。
    要怪也只能怪他们的林邑国国主,谁让......你们拳头弱呢,打不过巨唐,而失败者就应该遭受更多的惩罚。
    这件事荒诞,但又出自情理之内。
    唐军上下对此并无异议,灭国者就应该如此对待,在占城内他们或许做下猪狗不如的禽兽事情,可回到家乡他们又是另一幅嘴脸,憨厚........
    林邑国百姓和他们不是同一种人。
    占城王宫,和华夏不一样的建筑风格。
    面前壁画上描绘的是神降临世间,拯救凡人。
    这是林邑国的神话。
    李渊摸着神人的面孔,轻轻摩挲,“有时候错就是另一种对,朕很仁慈,救了无数的百姓,可朕又是一个屠夫,杀了太多太多的人。
    神只有一副面孔,或是正的,或是恶的。
    而帝王要有无数张面孔。
    有时候坐在龙椅上,朕也会想,废除封建制,建立民主共和国,但想了想,就笑了,谁会亲自拉自己下马,就算朕想,子孙也不肯干。
    明明知道殖民的是血腥的,却还要做,安安稳稳当你的太上皇不好吗?
    非要做一个饱受争议的皇帝。
    朕突然有的明白始皇帝了,明白他的人说他是明君,不明白他的人说他是暴君,但那张面具不是自己想按上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