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25

      胭脂斗 作者:九尾窈窕

    分卷阅读225

    微臣的,请孙兆临大人一同进来查验也可。”

    董耀荣疑惑的看了一眼周定陶,他不知道周定陶为什么要诬陷自己,但是本着良心,还是道:“周大人说的也不错,太皇太后是无上至尊,绝不能叫老祖宗走的不明不白。微臣这就查验。”说着,捡起地上的碎碗,放到鼻子一闻,霎时脸色大变,为了确定没错,他又闻了一闻,旋即伏地道:“臣有罪,周大人说的不错,这汤药是有问题。”

    皇帝脸色铁青,看了一眼躺在榻上走的祥和,一脸安宁的太皇太后,咬牙道:“朕不打算扰了老祖宗清净,你们几个跟朕到勤政殿去,皇后也来,还有你!”他指着福禄,福禄迭声道‘是。’

    一众人赶紧将东西收拾了送到勤政殿,孙兆临也在里面候着,皇帝让董耀荣从实招来。

    董耀荣叹气道:“回陛下,微臣适才检查汤药的残余,发现微臣让老祖宗服用的补气的药材让人换成了人参。”

    “人参?”皇后低呼出声,“董大人,本宫记得当年你为老祖宗开过‘三参汤’,你明明白白的嘱咐过本宫,这三参汤针对个体不同,用的参也不一样,有的人可以用人参,但是太皇太后的身子,用党参最为稳妥。”

    “回娘娘的话,是的。”董耀荣道,“微臣为老祖宗熬制的一直都是加了党参的三参汤,就算是后期为了老祖宗身体健硕,又加了一些药材,诸如灵芝等,但党参始终是党参,没有换成过人参,也不能换成人参。”

    “但是现在供给老祖宗的汤药里明白无误是人参。”董耀荣懊恼道,“是臣的错,臣一时疏忽,竟没有发现汤药被人做了手脚,周大人没有骂错。”

    皇帝面色冷峻:“你先不着急认罪,等孙大人并验过之后也来得及。”

    孙兆临领命,复查后无奈道:“回陛下,的确是人参。根据微臣从前为老祖宗请的脉案来看,董大人没有说谎,老祖宗不能用人参。此时此刻,若是用了人参,对于太皇太后而言,不是续命的汤药,反而是有毒的催命符。”

    皇帝单手握拳:“好大的胆子,敢在朕的眼皮子底下作妖!”

    “臣不敢为自己辩驳,恳请陛下赐死。”董耀荣难过道,“微臣应该半步不离老祖宗。”

    皇帝的冷冷的扫了一眼周定陶:“为了老祖宗的身体,太医院已经不眠不休的轮轴了好些日子,朕体谅你们辛苦,因此让你们轮班,好更加尽心的侍奉老祖宗,如果没有记错的话,今天并不是董卿当值,而是周大人你主监,那么周大人知道汤药有问题,事后跑出来自首也属正常,你要一力承担,朕感念你,也会成全你。”

    周定陶愣住,指着董耀荣道:“陛下,陛下,你怎可姑息养奸?太皇太后的死因有疑,您为何包庇姓董的,却要微臣一力承担?”

    皇帝露出不解的表情:“难道在慈宁宫的时候,不是爱卿你当着众人的面说你愿意领罪,但求保住太医院上下一众同僚的吗?难道董大人不是太医院中的其中一个?你一力承担的同时还要拉个人下水陪葬?而且既然知道汤药有问题,为何不早说?早说了也许太皇太后还有的救,周定陶,你说你是不是该被抽筋扒皮?”

    周定陶颤声道:“陛下,微臣……”他支吾了许久,支吾不出个所以然来,身子一软,趴在了地上。

    皇帝道:“说吧,你到底要干什么。你是真要让朕对你施以扒皮抽筋之刑才肯说实话是吗?”

    上官露在一旁欲言又止,皇帝觑见了,道:“皇后有什么想问?”

    上官露默了默,问孙兆临:“本宫有一事想请教孙大人。”

    孙兆临恭敬道:“惭愧,娘娘有什么疑问但说无妨。”

    “本宫很清楚董大人的为人。”上官露道,“大约数月之前,董大人就和本宫透露过太皇太后的病情,本宫一直在慈宁宫侍疾相信大家也有所耳闻,后来被太皇太后赶了出来,要不是看着瑰阳公主大婚,老祖宗的气色又变好了,本宫也不会疏于防范。既然现在周大人指责董大人,那么本宫只好来问孙大人,假如没有这人参汤药,太皇太后的病,还能拖多久?”

    这话问的相当直白,孙兆临不敢贸然回答,直到皇帝说:“你实话实说。”孙兆临才暗暗吁了口气,道:“微臣不敢欺瞒陛下,据臣所知,太皇太后的病已…..至多也就两个月吧。”

    “也就是说,就算没有这参汤,太皇太后也就剩下两个月寿数了,对吗?”上官露问道。

    孙兆临点头。

    周定陶盯着上官露道:“微臣想起来了,董大人就是由皇后娘娘举荐给太皇太后的。”

    “放肆!”皇帝厉声呵斥,“你想暗示什么!”

    “皇后侍奉太皇太后是她的分内之事,怎么到了你口中竟还成了什么把柄了!你再含沙射影,血口喷人,信不信朕让你一家老小陪你一起上路!”

    上官露对李永邦道:“陛下息怒,周大人说的是实情,董大人确实是臣妾举荐给太皇太后的…..”

    “此事不关娘娘的事。”董耀荣昂首道,“一人做事一人当。是微臣学艺不精,力有不怠,但微臣再蠢笨,也不能叫人随意攀咬了娘娘去。”说着,向皇帝重重磕了个头。

    其实从上官露开口问孙兆临太皇太后还有多少寿数时,董耀荣就明白了,自己是卷入了一场无形的斗争中。

    他认真道:“陛下和娘娘对微臣有知遇之恩,感谢陛下的信任,也感激娘娘的一片怜悯之心,只是不管太皇太后还有多少寿数,终究是在微臣手里出了性命,微臣甘愿领死谢罪。”

    福禄见状,也在一旁跪下道:“当时为太皇太后敬汤药的是奴才,要是奴才能够明辨……也许可以避免。奴才也该死。”

    “那要死的人海了去了。”皇帝疲惫的以手撑着额心。

    太皇太后的死本来是国丧,但要是死的不明不白,就只能是天家秘闻了,而且不能大鸣大放的查,更何况还不是毒死的,只是一碗模棱两可的参茶,皇帝又不是不懂医,喝一碗不合时宜的参茶没那么容易毙命,但是要说全无影响肯定也不是,毕竟对身体不好。所以事情的真相到底怎样根本说不清。

    汤药中的党参变成人参,可以是侍奉的宫女太监干的,可以是太医院掉包的,还有可能源头上出了错,得查到内侍局广储司头上。

    广储司每年从东北库

    分卷阅读2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