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40

      [综]皇宫那个染缸 作者:雾十

    分节阅读_40

    [综]皇宫那个染缸 作者:雾十

    分节阅读_40

    ,不影响阅读如果给亲们造成困扰,实在是抱歉>

    第五十章

    第五十章当了部长好报社。

    常宁和康熙尼桑摆事实讲道理,从必要性讲到了概率学,顺便还就他卧底南方对于爱新觉罗一族未来发展方向的宏观作用进行了简要论述,简而言之一句话,康熙要是不让他去南方,康熙就是瞎了眼了。

    康熙开始认真的觉得,放常宁去南方,不是常宁的劫难,而是乌娜希的不幸了。

    就像是乌娜希以给康熙制造麻烦为荣,以给康熙帮忙为耻,为和康熙斗争必须奋斗终身的思想一样,康熙也对于给乌娜希制造麻烦乐此不疲着。于是,常宁终于拿到了那张允许他南下的通行证,甚至为了怕乌娜希不同意,还特意让天祚修一封,逼得乌娜希不得不来信表示,对于常宁的到来,她欢欣鼓舞,报以十二分的激动心情,扫榻等待。

    常宁捂脸表示,我就知道,乌娜希姐姐这么多年来一直期待着与我相爱相杀。

    加油吧,骚年!

    康熙九年二月,裕亲王常宁再次请调南方,帝允,分给佐领(官名,战时领兵,平时行政)。

    作为对于康熙下旨的感谢,常宁以实际行动表示了他要以一己之力去降妖换得一方平安的决心和伟大情操,其速度之快,迅雷不及掩耳,下旨的第三天,常宁就已经整装待发,离开了京城。

    套用一句天祚从小就会说的话,时刻准备着。很显然,常宁小王爷这就是时刻准备着要去南方,圣旨一下,他就随时离开。

    常宁离京的那天,天祚和福全等兄弟都前去十里长亭进行了送别。

    柳树下,常宁一脸的跃跃欲试,满是对未来的憧憬和向往,丝毫不见离别的痛苦与难舍,准备的说应该是他巴不得赶紧走。

    天祚发现自打常宁的自闭症“好转”以后,这孩子就朝着一条截然相反的路奔驰而去。从前那最是一低头的怜惜的自闭儿童已经随着记忆面目全非,现如今的常宁表情丰富,精力旺盛,是全学校都知道的小霸王,异常凶残,毕业那天,全校一起放鞭炮撒花庆祝他离开。

    咳,好像说的跑题了,再说回来。

    常宁一身白甲银枪,英姿勃发,牵着白马与天祚做最后的道别:“天祚,我会想你的,你一定要照顾好自己,知道吗?谁要是敢欺负你,你先记着,等小爷我回来一并算。”

    为什么你就认定了我是被欺负的那一个呢?明明大家都对我挺好的。天祚很是费解。

    就是因为你有这种要不得的思想,连别人到底是夸你还是讽刺你都分不清,才会让我如此担忧!常宁很是暴躁。

    “常宁,你说什么?哥哥我没有听清哟”二哥福全笑的仿佛背后的背景里有大片的百合花盛开,毒百合。自打福全从平定三藩的战场上下来之后,他的攻击力就成几何倍的增长,笑面虎的外号不胫而走,在同辈的宗亲里十分的有威信。

    天祚表示,真不愧是未来要和号称温润如玉的八爷走到一起的男人啊,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他们叔侄俩想必一定很有共同语言。

    而常宁最怕的就是福全对他笑。

    于是,常宁马上改口:“五哥,我会想你的”

    天祚表示,他就知道他家二哥只会反对称谓的那部分,却对常宁质疑他能力不够容易被欺负的那部分置若罔闻。

    事实上,天祚猜错了,因为福全又开口道:“放心吧,你走了,我自会照应着天祚,不让人欺负了去。”意思很明确,他并没有对常宁的话置若罔闻,他不仅听了,还听进去了,并且十分把那当一回事的应承了下来。

    ……我就那么不让你们放心嘛,魂淡啊擦!

    然后,常宁翻身上马,带着他的队伍离开了,一去不复返,连头都懒得回。

    三月,帝命荣亲王天祚设教育部,掌尚位。

    教育部的设立,正式开启了帝国教育事业的解放,也是帝国思想解放的第一波浪潮,素质教育的概念出现,被誉为帝国之所以成功的标志之一。而高考作为新的录取人才的方式,也随之应运而生,联合后来出现的公务员考试,彻底代替了日渐腐朽的科举制。by:《大清古代史》

    作为教育部首任部长(是尚啊魂淡!),天祚只想叉腰仰天长啸,表示,翻身农奴把歌唱的有木有!谁要是敢再说劳资不学无术,劳资……劳资就欺负他家儿子!

    天祚对着蓝天发誓,他要是不把诲人不倦的万恶高考弄出来,他都对不起他这个职位。

    ——也因此,天祚算是彻底明白了当年现代教育部的那些人,到底是怀着个怎么样的报社想法了,邪恶,实在是太邪恶了,哇哈哈哈。(= =)

    这曾一度让康熙怀疑,他把教育部交给天祚的想法是不是错了……

    目前初步建立起来的教育部当然还没有日后的滔天影响力,在这个时候,它直接的下属机构还是只有皇家学校,以及国子监。

    而天祚的教育部,也就只有他的伴读杨康,以及那些和天祚一起毕业了的同学们。

    虽然天祚平时不怎么好好学习吧,但不得不说,他的同学们有才之辈还是很多的,这也成功让天祚的教育部得以发展了下去,而不是早早关张大吉。

    ……

    就像是二哥福全的同学基本都和二哥去从了军,康熙尼桑的同学都和尼桑一起从了政一样,天祚的同学们大都为教育事业奋斗了终身,当然,少部分为了工部奋斗了终身,一辈子都致力于满足天祚的“天马行空”的想象。

    ……

    天祚在上任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皇家学校彻底的合法化,规范化。并担任了学校的第一任校长,由以皇子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开始逐步转型,面对全部宗亲开放,大臣子女,成绩优异者也可入学。

    天祚的目标就是把皇家学校培育成伊顿公学那样的学校。

    伊顿公学是英国最知名的男校,以“精英摇篮”闻名世界,也素以管理严格著称,学生成绩大都十分优异,被认为是英国最好的中学,是英国王室、政界经济界精英的培训之地。曾造就过20位英国首相,培养出诗人雪莱、经济学家凯恩斯,也是英国王子威廉和哈利的母校。伊顿每年250名左右的毕业生中,70余名进入牛津、剑桥,70进入世界名校。(感谢度娘)

    天祚希望皇家学校能够成为一个高素质的象征,一个一旦学生提起自家是皇家学校毕业的,都会油然而生出一种骄傲的学校。为国家输送优秀人才,培养的都是首屈一指的世界名人,让他们从小就共同生活在一起,培养感情,为他们的未来就埋好人脉。

    让人说,那个学校里出来的都是高富帅的有木有!(咳)

    当然,事实也证明,天祚成功了,在他的那些得力同学的帮助之下,但由于天祚一直战着一把手的位置,所以他成为了历史上杰出的教育家。

    如果当时的人能够有幸活到三百后,一定会指着这条大呼,苍天没眼啊。

    咳,正题,正题。在遥远的未来,当皇家学校分成大学、中学、小学部的时候,除了大学面对世界全部优秀人才开放以外,皇家学校的小学部只招收从出生前,就已经被父辈提前预约了的贵族中的小贵族们,中学部也只是适量放松招收条件,允许家底殷实、杰出优秀但不是贵族的天才少年入学。

    当然,那些在现在来看还很遥远,目前天祚还只是在努力经营着这个刚刚起步的学校,利用舆论让所有的上层圈的热门相信,只有把孩子送到这里上学,孩子才会有锦绣未来。

    而至于学校的征收标准也极为严苛,身份不够高贵者,不录;天资不够聪颖者,不录,天祚不喜者,不录。也就是说,学校录取的隐藏性条件就是,容貌碍了眼不行,不忠君爱国不行,德行有亏、情商不够的也不行……

    这也就直接造成了皇家学校贵精不贵多,出来的都会是各个领域的优秀人才的局面。

    康熙在未来选择人才时也大多会从学校里挑选,这让很多人发自真心的觉得踏入皇家学校的大门,就等于踏入了飞黄腾达。

    当然了,宗亲里面不可能都是完美的优秀人才,可是这些人又不能不管。这个时候国子监的重要性就被凸显了出来。本来国子监的监生随着这些年不断的腐蚀,早已经没有了当初国子监建立初时的风气和目的。索性,天祚干脆就把国子监定义为了一个让各位宗亲打酱油镀金的地方,真才实学不是没有,但……更多的还是游手好闲的n代们。

    全国的素质教育也就在天祚和乌娜希兄妹的双作用推动下开始普及全国。

    天祚走的是上层贵族开办贵族学校的路线,而乌娜希则是在沿海一代收容父母死于倭寇又或者是战争、海难的孤儿,针对不同的人展开专业训练,为国家培养了打量优秀的军事人才,也顺便洗脑了那些孩子的爱国情操,民族情结十分严重。

    这样的血腥野蛮被后世多为诟病,有很多外国学者嘲讽说,也许在大清帝国看来乌娜希公主是他们的民族英雄,但对于那些被征服的国家,她就是残酷无情的侵略者、刽子手。

    但是,who care?乌娜希早已经作古,而天朝则利于强国之林,屹立不倒!

    作者有话要说:赶在六点之前整出来的二更……某果然是太小看二更君的魅力了,某会告诉你们本来某的打算是想着肯定不会凑够二十个留言某就可以理所当然的不用二更了吗?泪奔

    老婆神马的只能等下章了tat抱歉啊……某的错,现有事业再娶老婆

    第五十一章

    第五十一章丝的命,世界的眼泪啊,远目。

    “李怀特,你好:

    展信佳。

    自常宁之后,你我两年未再通信,不知道你和常宁过的可还好?我倒是听说你已经打下了大半个11区,实在是可喜可贺,保佑你早日打下整个11区,注意安全。

    我这两年过的也很好,京中无大事,除了太子承瑞去了,孝庄和赫舍里都因此大病了一场以外。前几日孝庄竟然宣我去了一次慈宁宫,我已经记不清我有多少年没有再这么和孝庄近距离接触过了,除了每年的家宴和万寿节,我甚至都不会与她远远的见上一面,哪怕我们都住在紫禁城里。

    你知道的,我六岁之前一直都是把孝庄当做我的亲奶奶看的,但在六岁之后……她就只是孝庄了而已。

    不管怎么样,我要说的是,孝庄叫我去的目的有两个:

    一,她很挂念你,希望你能够回京看她,但我跟她说战事吃紧,你无暇他顾,所以只能寄信,希望你以后寄信时也这么说。

    二,……我要大婚了,娶的是科尔沁达尔汗亲王和塔的女儿,皇阿玛当年的悼妃的侄女,也就是我们的表姐妹,我不仅要娶她,还要同时迎娶内大臣佟国维的女儿,镶黄旗佟佳氏,是康熙尼桑的表姐妹。她们都会是我的福晋,不分嫡庶,同起同坐。

    如果你一定要问我写信给你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我无法否认每次给你写信都是带有目的的,我很抱歉。

    但我不得不说,我的庶福晋郭络罗氏小产了,你高兴了吗?我不希望再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在我的新福晋身上,又或者是再次发生到郭络罗氏身上,她

    分节阅读_40

    分节阅读_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