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55

      穿越八十年代逆袭 作者:YTT桃桃

    分卷阅读355

    “一笔写不出来个毕字。穷家富路,都揣上,三大爷就这点儿能耐了,把病治好了,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这车一停在村口啊,那就乱套了。

    毕月觉得她好弱势的赶脚。

    不是她有意摆谱不下车,是外面人,她一个也不认识啊,跟谁也插不上嘴。

    人缘就这么差吗?没有好闺蜜吗?

    她爹娘、毕成、毕晟,包括在监狱里呆了七年的小叔,都能下车对这个那个说点儿啥。

    她谁谁都不认识也就算了,她娘还老夸张了,扯着哪位大娘大姨的手,就让她必须下车打招呼。

    其实她除了对胖婶儿有印象,其他人一概不知道哪个是哪个,她还挺烦。最烦刘雅芳这样强制让她打招呼的方式。

    毕月边探身拽后座的大衣往身上穿,边心里暗暗告诫自己:等赶明儿自个儿有孩子的,绝对不逼着孩子跟人打招呼。烦死了!

    还好,赵树根儿赵大爷和葛玉凤葛大娘,毕月熟悉啊。

    毕月下了车翘脚一望,挺纳闷,居然没看到大山哥。

    不是回来了?

    这村口这么热闹,有点儿啥热闹事,半个屯子都能知道,他咋就没出来?

    赵树根儿和葛玉凤,离老远就带小跑往村口急走,还是那副胖墩墩样子的葛玉凤扯着嗓门喊:“哎呦,你们可下回来啦!咱们这个寸劲儿的,都没见着!”

    毕月暗暗推了推毕成的胳膊,小声道:

    “走啊?咱俩先回去吧,我都要冻成冰棍了,咱家这咋这么冷!再说你瞅他们那么个唠法,你说也不嫌弃冷,我瞅那样得持续半个点儿。”

    毕成表情不变,仍旧微笑地对他初中同学挥手道:“我回去歇歇,歇过乏了去找你们。”随后才小声唏嘘道:“姐,我这还有伤呢,咱爹娘可真是没正溜,不赶紧回家烧屋子去,让我躺凉炕啊?走,咱俩先溜。”

    毕月不着痕迹就像是怕滑倒一般扶着毕成的胳膊,姐弟俩渐行渐远,还能听到身后有人用着特有的夸张语气夸赞道:“你们算熬出头了。看看那俩孩子的大高个儿。哎呦,真是大学生不一样。”

    原本长大高个儿跟基因无关,跟念不念大学有关,那姚明得是博士后。

    毕月感慨万千,嘴边儿带笑道:

    “唉,难怪连咱娘那过日子好手都撺掇开车回家。搞半天就为了听别人奉承几句。我还寻思呢,咱小叔那么爱讲效率的人,咋就能同意,真是心照不宣。”

    毕成听完也跟着乐了:“姐,你这人就是嘴不好。啥事儿心里有数就得了,非得说出来,怪叫人尴尬的。”

    “我又没情商感人质问小叔是要闹哪样,这不就跟你说说?”

    毕成看到他家那快要塌窝的土坯房了,随口回道:“人不都那样?在外面怎么厉害没用,只有在乡里乡亲面前,才总惦记着想证明点儿啥给人看看。咋折腾活着就是为个面子。其实一想没啥大用,可一辈子却放不下。”

    毕月不置可否。

    也是,这不是后世连邻居家姓啥都不知道的时代。

    这是从村东头到村西头,甚至跟前儿几个屯子唠一唠你家谁谁谁,对方一拍大腿,哎呀妈呀,那是我三舅姥爷啊,瞅瞅,就是那种彼此都认识的时代。

    爹、娘、小叔,那是跟这些人相当熟悉的了。

    中国人的面子问题,要是在不认识人面前,还真就无所谓,丢磕碜都不怕,怕就怕在都熟。

    毕月扶着毕晟到了家门口,挺意外,迎接他们的居然不是大锁头,而是烟筒冒烟。

    推外屋门进去,热气扑鼻。

    “大山哥?”姐弟俩异口同声。

    赵大山打扮的可比在京都强多了。

    新棉袄,深蓝色西裤,头发也剪的挺短,不像在京都那时候脑袋上扣棉帽子,只是手上拎着个烧火棒看起来有点儿不配套。

    “嗯。回来啦?炕都烧暖和了,大锅里烧的是水,你们愿意洗,洗洗吧,解解乏。”

    毕成瞟了眼毕月,毕月道:“我去饭店又去火车站找你的,咋没见着你人影?你关大门说走就走啊?不知道打个招呼?这家伙,我去火车站一顿挤也没看到你。”

    赵大山眼睛盯泥砖:“咋的?有啥事儿啊?”

    “没事儿,现包的饺子喊你家吃饭去,寻思送你上火车呢,你可倒好。我又装一饭盒去找你,也没找着。”

    听毕月说完,赵大山心里更难受了。

    “啊,我……行了,你们姐俩休息吧,赶明儿咱再唠,我出来忘锁大门了,先走了。”

    出了毕家,赵大山心堵的厉害。

    现在的情况,不是毕月乐不乐意把姓楚的踹了跟他,而是他不配,他不干净了。

    毕月疑惑地指门口,问毕成:“他咋了?”

    毕成掀开大锅盖,准备舀热水:“你整的呗。大山哥再上赶子吧,都被你拒绝了,还能老贴上来?不过,姐啊?”

    毕月立眼睛:“少废话。你也要跟娘似的,想对我跟谁好不跟谁好插手啊?我看你要反天!”

    进了屋的毕月,听到外屋的毕成自言自语道:“看看大山哥。也不是说楚大哥不好,就是差点儿啥,差啥呢……姐,就比如给咱家烧炕吧,楚大哥指定想不到。他没住过咱家这样的房子。”

    毕月深吸气,闭眼。这几天,她都要烦透了。

    没一个人同意她和楚亦锋再处下去的,连毕成都叛变了。

    可他们不知道,他们越是这样,她越替楚亦锋叫不平。

    你说人家在外地训练呢,根本就不在家,就因为他妈他姐,俩招人膈应的,大清早领着看升旗就被遗忘了,曾经帮她和毕成的好,也被忘脑后了。

    ……

    二十八白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

    这一回了赵家屯,毕月坐在炕头,看着忙的团团转的刘雅芳,感叹:真是到了她娘的主场了。

    她娘一会儿跑仓房大缸里拿冻肉,一会儿站在房头跟胖婶儿扯着嗓门喊话,咋听喊话声咋都觉得可扬眉吐气了呢。

    说的话更是可没营养了。

    你家和几斤面啊,我家今儿个谁来啥的。

    总之,无论干没干啥有意义的事儿,感觉她可闲了,她娘可忙了。

    还有,哎呀妈呀,她不适应啊!

    这过的是啥日子啊?

    一天吃饭时间不定,来人就热酸菜炖肉,用大铝盆连酸菜带大骨棒的装上,谁来都支炕桌,花生米,血肠蒜酱,冻白菜蘸酱的,一顿饭一做

    分卷阅读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