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32

      这个宠妃会读心 作者:迷雾黄昏

    分卷阅读332

    ……”

    范雪瑶想着儿子的性格,他有点像她,聪明,有夙慧,心思很透彻。心机深的人是无法得到他的真心的。那个女孩子得要真诚一点的,单纯一点的,但是也不能笨。嫁给楚煦之后,得一心向着他才行。这一点在这个时代并不难找。可是真诚,却很难了。

    “才识是其次,最重要的,是心性。”

    几个心腹默默听着。

    范雪瑶慢慢说道:“太子是将来的皇帝,未来要面对的不容易。而太子妃的责任,不仅仅是要辅佐他……”

    她思忖着道:“太子妃可以不擅长女红,不通晓琴棋书画,甚至不通内务。这些她不懂,自有本宫与官家、太子教导她。但是太子妃的品性一定要端正,贤良,温顺,有耐心,遇事冷静。”

    红玉犹豫道:“这样的女子,出身许是不高。”出身显贵的小娘子,性子多半是不够温顺的。至少她见到的那些小娘子,看着都礼数周全,知书达理。但是性情大多都有些清高傲气。只是不知道对上太子这样高贵的人,是不是一样清高傲气。

    范雪瑶笑了起来:“出身显贵又如何呢,能给太子带来什么好处?他的太子之位稳固,无需太子妃的显贵出身来给他锦上添花。”

    “倒也是。”红玉点点头。

    “温顺,贤良,这倒是不难找。”几个心腹开始思忖自己往日见过的那些官宦人家的小娘子们,有哪些符合这些品格要求的。

    “这件事,就要劳累你们多看一看了。务必隐秘谨慎一些,莫要被人看出端倪来。”范雪瑶叮嘱她们小心行事。

    红玉答应道:“我等明白。”

    毕竟选太子妃一事要是传了出去,外面闻到了风声,就会有所准备。到时候纵使她们眼睛明亮,也很难在有意准备下看出哪些小娘子的真实面目。

    既然有了吩咐,她们自然尽心去操办,借着女眷间的往来,不着痕迹地观察适龄官宦家小娘子们的才貌,性情与品行。

    她们观察的十分用心。

    毕竟太子妃,是主子的儿媳妇,是未来的皇後。挑了就是一辈子的事,要是选错人,无疑是件麻烦事。不慎重不行。

    **

    楚煦的及冠礼,楚楠操办得很隆重,甚至为此大赦了天下。圣旨上还提起皇後,说她柔嘉表范、风昭令誉于宫庭。还为他生育了太子这样的麟儿,什么恭良什么贤淑,夸的叫天下人都知道了他对皇後与太子母子的深深爱重。

    冠礼之后,就是楚煦的大婚。

    太子妃的出身并不是很显贵,她的父亲领着个寄禄官,家中祖父是集英殿修撰。往上数的话,家中先祖曾出过一个皇後。说起来也算有旧贵。

    新婚过后,楚楠便开始让此时虽然才年十六,却已经算是成年人的楚煦参政。这道旨意出来后,便遭到一些大臣的反对。因为大梁皇子,哪怕是太子,都没有议政的权利与义务。

    大臣们认为太子议论朝政的话,是儿子非议父亲,于理不合。反对的大臣其中不乏拥皇党。他们担心楚楠还在壮年,而太子此时贸然接触朝政,会使官家心生芥蒂,因此猜忌太子。

    而太子若是为此韬光养晦,又会有损英明。

    可在楚楠的坚持,以及范雪瑶的动作下,顺利使楚煦入了朝。他们早就商量好了,一开始只是让楚煦议政,然后让他裁决,最后让他任京都府尹,判一府之事。锻炼他处理政务的能力。

    而范雪瑶早几年就开始悄悄安排一些小事小务让他处理,锻炼他,熟悉政务。因此虽然他初初参政,却手到擒来,做的有条不紊。楚楠很欣慰。觉得他不愧是自己与瑶娘的孩子,果然聪慧。

    这几年,在范雪瑶大力促成下,海上贸易很是发达,带来的财富令国库充盈。但也因此,贼寇的频频骚扰,让楚楠了解到大梁的沿海地域的军力薄弱之处,一来要加深沿海防线,二来要练水军。

    他正值壮年,如今国库充盈,有许多没有实现的抱负,如今都有可以努力的余地。他尽力将所有的思想都灌输给长子,希望他能继承自己的抱负。

    至于儿子大了,是不是他就老了呢?

    这样的想法,在范雪瑶的陪伴之下,一刻都没冒出来。他只是觉得自己这辈子很足够了,老了,就是与她白头到老,有什么比这更幸福呢?

    帝后恩爱,都十分看重太子,因此楚煦虽是年轻储君,可地位已然稳固。

    边境正在征战,意在夺回以前失去的两州,看着楚楠精神亢奋紧张的样子,范雪瑶拉着他到别苑居住散心,和工匠一起动手盖了间茅草房出来。又在茅草房边上,开垦出两亩地。

    每年他们大概会有一半的时间是住在这里的。宫里那些嫔妃,早已成了摆设。范雪瑶私底下悄悄向楚楠要了个恩典,放一些愿意的出宫去。幸好这事儿有先例在,并不难办。虽说放后宫嫔妃出宫这种事,通常是皇帝年老之后,将西行的时候才会发生的事。

    可如今皇权稳固,而皇後又深受皇帝宠爱倚重,太子更是孝顺娘娘,大臣们纵然反对,也莫可奈何。

    六宫几十位妃嫔,愿意出宫的有,也有很多不愿意出宫的。

    这几年,孟菖娘她们因与范雪瑶交往深厚,每次大封后宫都有她们的份儿,一步步往上晋封,虽然没有子嗣,如今也都一一位列九嫔,婕妤之位了。

    很多妃嫔心想,出宫了还得看娘家人的脸色,自己都这样大的年纪了,就是官家宽厚,容许她们再嫁,也很难嫁到一个如意的夫婿。婚后还得再伺候公婆,继子女也是一件麻烦事。到底不如在宫里养尊处优,什么都不用费心的好。

    再加上太子不久前已经奏请了官家同意,取缔了人殉的旧制。日后楚楠驾崩,她们这些无子的嫔妃再也没有殉葬的风险了。消除了她们最大的顾虑。

    而且范雪瑶这个皇後很仁慈,从不折腾她们这些妃嫔,在宫分上更不曾克扣过,规矩上管得也不会过严,允许她们常玩儿蹴鞠捶丸,闲来打打牙牌什么的,只要不大肆饮酒作乐,聚众赌博。寻常的玩耍游艺都随她们。

    在宫里的日子除了夜里独守空房之外,实属轻松自在。因此都乐意留下来。

    那些愿意出宫的,范雪瑶就放了她们出宫,从自己的内帑中备出一份丰厚的嫁妆,让她们娘家好好善待她,再嫁与否全看本人意愿

    分卷阅读3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