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0

      红楼之金钢指 作者:外乡人

    分卷阅读160

    红楼之金钢指 作者:外乡人

    分卷阅读160

    儿嘿嘿一笑,又想出了个新主意。

    第二日当差的时候, 就又拉着戴权的衣摆跟他商量了个事。

    戴权一见元姐儿这样,心里就打怵。到底还是硬着头皮问了她啥事?

    元姐儿说她进宫也有几个月了,特别的想家里人。又听说亲哥哥定亲了,所以想要让人捎份贺礼出去。

    只是吧,她在宫里现在大小也算是有些排面了, 悄悄的送回去面子不好看。想要让戴公公派两个小太监将东西送到荣国府去。

    这也是咱们御书房当差的体面不是?

    戴权心中呵呵两声,他还真没看到体面在哪里, 不过跟元姐儿之前干出来的事相比,今朝这事也不算什么大事, 戴权腹忖了一下此举也算是让宫外的人知道元姐儿受宠和有体面, 不违背当今的初衷, 便顺势答应了下来。

    等到事后戴权知道元姐儿把什么东西送回荣国府后, 当场就被元姐儿气笑了。

    元姐儿将她最近收到的后宫诸妃及皇子家眷送她的赏赐都打包给贾家送去了。

    那些东西,人人都有份。不但荣国府有, 就是宁国府那边元姐儿也没落下。

    元姐儿记得以前看红楼的时候, 就有人提起过这贾元春不太会做人。

    端午送节礼,没送宁国府这个走的近的族长一家也罢了,可却没送荣国府真正的主人贾赦和邢夫人, 那这就有些个问题了。

    当然了,说贾元春没送的根据是袭人对宝玉说的那一段话。

    老爷,太太,姨太太......

    鸠占鹊巢,还占得这么理直气壮,只凭这一点,元姐儿便有些个自叹不如。

    不过说起这个端午节礼,元姐儿又发现了一个事。那就是大家都忽略了两样东西。

    宝玉和宝钗的赏赐一样,都是扇子,红麝香珠,凤尾罗,芙蓉簟这四样东西。黛玉等姑娘们,则是只有扇子和数珠儿两样。

    ‘数珠儿’这个词,根据袭人的话分析,很明显说的就是后来宝钗带的红麝香珠。然而因为曹大大在后面写了一段宝钗带珠串的旖旎情景,所以大家都以为黛玉没这个,然后就忽略了另外两样东西。

    做衣服的凤尾罗料子,还有睡觉用的芙蓉簟凉席子。

    其实这两样东西才是元春赏赐时给贾家诸人的暗示呢。

    原著前八十回,贾元春一共赏赐给家中兄弟姐妹三次东西,一次是正月十五回家省亲那会儿的新书等物。一次是让小太监送灯迷时赏的家常物什。然后就是这端午的节礼了。也是因为这一次的赏赐,贵妃心中的宝二奶奶是谁,荣宁二府已然深知。

    三次赏赐,前两次宝钗,黛玉与贾家姐妹都是一样的。而后面这一次,却是单单将宝钗和宝玉单独拎了出来。

    也不知道曹大大写香珠串的时候是只想到了宝钗带珠串的美丽,还是刻意回避了衣服与席子这种只有夫妻间才会放在一起谈的亲密?

    收回腹诽的心神,元姐儿想着已经姓王的宝玉,以及现在还在金陵打酱油的宝钗,心中却知道原著中的情景怕是再也不会看到了。

    将所有自己用不着的东西,元姐儿都让人送到了荣宁两府。

    虽然按着人数,最后还是荣国府占了大头,但到底让宁国府的人也高兴了一回。

    说了一句,元姐儿发达了没忘本。

    而在荣国府这边,旁人且不提,只说王夫人的脸却是黑得不能再黑。因为元姐儿让小太监送东西回来的时候,是写了分脏明细的。那上面她给旁人的东西加到一起,也才堪堪和给贾琏的东西齐平,这如何不叫王夫人气恼。

    想到来送东西的小太监,口口声声说是元姐儿想家了,听说亲哥哥定亲特意送礼回来。

    泥嘛,贺礼就是这么送的?

    王夫人修身养性几个月,差一点又让元姐儿气犯了暴躁症。

    (→_→)

    其实这也不能怪元姐儿分东西还分个大小眼呀。

    人心都是肉长的,而且人心从来都是偏的。人家贾琏自从她进宫后,便想方设法的往宫里给她捎口信,让她在宫里保命要命,万事低调。当今的宠爱不是那么没目的性的,别被眼屎糊住了心眼。

    那富贵荣华总没有长命百岁要紧,熬上几年,等他将来考取功名有能力了,自会想办法将她领出宫。实在不行就是熬到将来到了年纪放出宫,他也会养他姐一辈子,就算是姐你想要效仿大唐贵女,他也能给她姐挑最漂亮最有味道的面首回来的。所以贾琏几次往宫里去消息,就一个意思,别瞎折腾了。

    当然,面首那一截,也彻底让司徒砍知道了贾琏这个当弟弟的有多没节操。

    一个只要她好好活着的家人,以及一群只想要让她拿命给家里人搏富贵的家人,熟轻熟重,一目了然。

    人家贾琏比贾珠小了三岁,都知道在宫门口堵出宫办事的小太监,让人帮忙捎话。可贾珠这个亲哥,元姐儿叹了口气,只能摇头不去提他。

    本来元姐儿也没奢求什么,可是这人吧,就是不能有对比。一对比,什么都出来了。也因此,做出来的人,大面上过得去,可实际,整个贾家上下谁还不知道元姐儿最重视的兄弟是谁呀。

    于是,元姐儿无心插柳,倒也帮了贾琏一些忙。至少宁国府那边以及府中的下人对待贾琏和大房的态度就有所改变。

    将近些日子在宫里得的赏赐都送回贾家,同时也暗示那些人情,贾家若是愿意也可以替她还后,元姐儿看着自己清清爽爽的房间,满意的点了点头。至于那些送礼的人满不满意,元姐儿压根没放在心上。

    当今从戴权那里听说了元姐儿干的事,也不由的笑了。

    顽劣滑头,倒是个不贪的。

    ......

    日子就像书中常用的那些词一般,嗖的一下就从三伏天进入了一叶落而知秋的清秋时节。

    一进入秋天,元姐儿便感觉到了冷意深深。

    一边将早就准备好的衣物拿出来放在衣柜里,一边让楼叶现在就跟过冬的老鼠一般开始准备碳。

    皇宫大得很,冬日里一日所耗的碳就不是一般人能想得到的数目。元姐儿准备让楼叶从入秋开始就收集没烟的银霜碳,等到宫里大面积点碳盆的时候,她就不会再缺碳了。

    当然了,元姐儿空间里也存了不少银霜碳,但现在她正得当今青眼,大小也算是宫里的红人,能不用自己的库存还是不用的好。

    然后因为元姐儿备货意识,又让宫里传出了新的流言。

    别看御书房的贾女官长的挺圆润,原来竟是个底子空的虚胖。不然天还没那么冷,她名下的小宫女怎么就开始给她往房间里送碳了?

    听到这个流言,再看一眼墙角和床底和桌子底下堆的那些个碳,元姐儿想了一下她憔悴不下去

    分卷阅读160

    分卷阅读160

    -